2Views
〈社論〉面對疫情,寧嚴勿鬆不能過度樂觀
由於春節過後疫情不如想像嚴重,台北市長柯文哲研擬「微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可能須與病毒共存」。然而,疫情是否已穩定控制?恐怕還要再觀察一陣子,驟然降低防疫等級,對國人未必是福。
春節九天連假,外界原本擔心疫情大爆發,但從這幾天確診人數看來,並不算特別嚴重。因此柯文哲宣布,如果沒有一大堆社區不明感染,台北市將從本月十五日起逐步「微解封」,包括電影院重新開放飲食,社區、社教機構、老人服務中心、動物園、天文館等地,只要戴口罩不限人數,畢業旅行只要打滿疫苗就可以去。陳時中也認為,目前邊境未開,境內封城指數低,本土疫情已獲得控制,所以考慮將先開放商務旅遊,朝向邊境放鬆,促進經濟活動,在人民可以忍耐的防疫方式下前進。
對於一般老百姓,鬆綁的確比較方便,也比較自由;但疫情是否真的已經有效控制?恐怕就未必那麼樂觀。從國內看,到十一日為止,第一劑疫苗累計接種率為百分之八十二點二四,第二劑累計接種率為百分之七十五點五,第三劑累計接種率則僅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五六。表面看來,超過七成五人口至少接種兩劑疫苗,似乎已經相當不錯,但各縣市疫苗涵蓋率相差甚遠。
舉例來說,到七日為止,第一劑涵蓋率還有兩個縣市低於百分之八十;第二劑涵蓋率低於百分之七十五的還有十二個縣市,其中包括六都中的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只有七成一,花東兩縣不到七成。由於春節期間人群南北移動及群聚,家族跨縣市走春、出遊遍及各地知名景點,以致許多原本確診甚少或疫苗涵蓋率較低的地區都受到池魚之殃。這就意味現階段疫情雖然不太嚴重,但仍有擴大可能。
其次,目前北高幾起群聚,固然仍以桃機、高雄港病毒株為主,但有多例感染源不明;而且本土案例還不斷出現,年前在台北、新北與宜蘭相繼出現的零星病例,後來基因定序都證明是不同病毒株;部份專家估計社區至少有二十條傳播鏈,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有九條傳播鏈待釐清。從這些狀況研判,疫情可能已經擴散,而且確診也恐怕存在黑數。
再從國外看,目前全球累積確診超過四億,七天移動平均新增確診兩百三十六萬多例。尤其美國疫情雖已稍微放緩,兩劑疫苗涵蓋率也將近六成四,但每天新增十餘萬至數十萬不等,疫情依然險峻,卻已有多州宣布放鬆或者取消強制口罩令。可以想見,美國不僅很難在短期內平息疫情,而且還有蔓延擴大的可能。
另外,亞洲的新加坡、日本、韓國、香港等地,最近都傳出感染Omicron病例暴增的現象,而這些地區旅客剛好就是入境最多。在這樣的狀況下放鬆邊境管制是否適當?顯然都必須審慎評估。事實上,Omicron並未過去,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日前就明確指出,不要將Omicron變異病毒視做最後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更不能認為新冠疫情即將結束,這樣的看法不但危險,甚至可能導致疫情進一步惡化。
總之,適度降低防疫層級固然是大家所樂見,但國人安全仍應是首要考量,對疫情的防範不只要超前部署,更要禦敵從嚴,否則一旦疫情擴大,非但經濟受創,後果恐怕更難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