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嬤頭暈疲倦 植入節律器穩定心跳

醫師鄭朝允說,每分鐘心跳50以下時,心臟恐無法有效供應全身血液養分,致頭暈、疲勞,嚴重時會意識喪失,甚至危及生命。(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7旬阿嬤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一天出現頭暈、疲倦症狀,心跳變慢被家人緊急送醫,發現心律不整,每分鐘心跳50以下,醫師和病人家屬討論結果,決定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術後已回復至每分鐘心跳70下。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鄭朝允指出,一般人每分鐘心跳脈搏約60-100下,以維持正常的全身血液循環;當每分鐘心跳為50以下時,心臟就可能無法有效供應全身器官所需的血液養分,因此會產生頭暈、疲勞,尤其運動時會覺得乏力,嚴重時會暈厥、意識喪失,甚至危及生命。像這種心臟「缺電」的狀況,必須考慮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

他說,心臟是供應全身血液循環的重要幫浦,藉由心臟傳導系統促使心房與心室規則收縮與舒張,以最有效率方式供應全身各個器官的養分需求;不過,一旦心臟傳導系統指令傳送中心的竇房結或中繼站房室結發生狀況,使傳導信號變慢,會造成心跳變慢。常見造成心臟傳導系統故障的原因,包括年紀老邁、心肌炎、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心臟手術併發症等;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毛地黃或抗心律不整的藥物也會造成影響;以及電解質異常如高鉀血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鄭朝允指出,治療疾病後,異常的心臟傳導系統有時會隨之回復正常,但有時仍有心跳過慢的情況,這時就該考慮放置人工心臟節律器,讓心臟回復正常的心跳;放置人工心臟調節器,目前健保為有條件給付。小小的心臟節律器有很多精細複雜的功能,須避開會產生大量電力或磁力的機器或場合,如大型發電機或短波熱療,當身體出現不適或異常時,應立即離開該場所;在進行磁振造影檢查之前,務必告知醫師作適當安排調整。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