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 府城廣角鏡 〉台灣發展AI產業的隱憂—吃硬不吃軟

黃仁勳6月2日在台灣大學發表演講,分享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的發展。(中央社)

曾志超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舉辦期間,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引領風潮,炒熱人工智慧(AI)話題,美國時間6月5日帶動NVIDIA股價飆漲,市值3兆美元,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市值僅次微軟的全美第2大公司。同時也凸顯台灣企業在AI產業硬體的重要地位,然我國在軟體上呈現極度不對稱的發展。

黃仁勳6月2日在台灣大學發表「開啟產業革命的全新時代」主題演講,分享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的發展。該演講最末段,還製作了一段感謝台灣的影片,特別用中文表示:「台灣幫助我們實現了一個願景,在這條漫長道路上,無數的夥伴支持我們,從加速運算、電腦繪圖、科學研究到人工智慧的高峰,每一個晶片、每一台電腦,都描寫著你們辛勤工作和追求完美的故事。」

「台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世界的支柱。我們推動了產業復興,辛勤的耕耘,讓我們能夠踏入嶄新運作的領域。其中,我們製作的電腦,會轉化成新型的工廠,製造珍貴無比的人工智慧,親愛的夥伴們,你們是AI產業革新的後盾,無論面對多大的風浪,你始終穩如磐石。」

會中也在背板秀出一張台灣地圖,列出台積電、鴻海、廣達等50多家台廠供應鏈,並列出17所大學,足見台灣在AI供應鏈對NVIDIA的重要性。而且不僅NVIDIA,包含AMD的蘇姿丰、intel的Pat Gelsinger、高通Cristiano Amon與Arm的Rene Haas等科技巨擘的CEO也都親自來台,與台灣合作廠商會面,鞏固供應商的關係。

台灣在AI產業的硬體實力堅強,從IC設計、ASIC、IC晶片製造、IC封測、伺服器管理晶片、電源供應器、散熱、連接器、ASF載板、CCL銅箔基板、機殼、導軌與伺服器等都扮演關鍵角色,以及工業機器人相關的控制器、感測元件、馬達、機器人組裝與智慧工廠等亦有相當的影響力。

相對於台灣在超強硬體實力,但軟體上明顯有極大的差距,尤其在AI風潮中,更顯得弱勢。生成式AI發展有限,即使未能自主開發大型語言模型(LLM),利用國際上知名的開源LLM(例如:Llama 3、BLOOM、Falcon等),訓練適合我國需求的繁體中文的模型,效益也不顯著。

號稱要完善台灣AI基礎建設,由國科會出資推動台版「可信任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計畫,以帶動我國生成式AI應用及產業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以Meta開源模型Llama 2為基礎,於今年四月中終於推出可商用地TAIDE LX-7B,與學研用版本TAIDE LX-13B模型。

根據葉元之立委指出,該模型使用率低,含重複下載總數僅有三萬次,國科會內部使用僅六百次,尤其耗資三億的項目目前僅與ChatGPT3.5相當,但GPT都進步到GPT4o版本,國科會的「TAIDE」甚至就連民進黨籍的台南市長黃偉哲都不捧場,台南選用ChatGPT生成式AI平台合作輔助學習平台。無法與國際主流AI競爭,未來還要再花三億。

TAIDE為政府出資,為帶動我國生成式AI應用及產業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AI模型,理論上應該是我AI的重大突破。諷刺的是,今年COMPUTEX以「AI串聯、共創未來(Connecting AI)」為主軸,無論是官方的賴清德總統抑或是經濟部長,以及企業與公協會,竟然沒人提及TAIDE,該計畫的效益不言可喻。

職是之故,我國AI產業發展不應再過度偏重硬體,也應將資源大幅轉向軟體,在相關領域急起直追。唯有軟硬通吃,才有機會在AI時代脫穎而出。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