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靠胃鏡手術與健康重「縫」 成功甩肉47公斤

鄭以勤主任提醒,術前應與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討論,以確保手術適合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減重目標,每個人減重都有不同的目標,不一定所有人都需要達到理想體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減肥是一個困擾著許多人的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的減重方法至關重要。年近50的李先生曾經體重高達145公斤、BMI達到驚人的47,不僅導致李先生有嚴重的三高問題,還讓他因為肥胖而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一般狀況下,李先生需要進行胃繞道手術,但在醫師評估下,此時麻醉對心肺功能的負擔較重,於是與李先生討論後,採取接續性治療的策略(依序進行數種較低侵入性的治療式),首先選擇先使用腸泌素筆針(俗稱瘦瘦針)搭配胃肉毒減重。

起初效果很好,李先生的體重在短時間內降至118公斤,讓他十分開心;但在胃肉毒效果消失後,他的體重又復胖了6公斤,雖然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有改善,但觀察到體重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於是在接續性治療的策略下,李先生繼續使用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俗稱胃鏡縫胃)搭配藥物,成功將體重減到百公斤以下,截至目前已經過了快半年依然沒有復胖的跡象。

根據不同肥胖程度,減重的方法有所不同

減重方法主要有三種: 生活型態改變、藥物介入以及侵入性治療如胃鏡治療或外科手術。一般來說,輕度到中度肥胖會以生活型態改變為主,而中度到重度的肥胖,由於嚴重疾病危害如糖尿病、心肌梗塞等的風險更高,醫師通常會更加積極介入治療,若生活型態或藥物治療成效不彰,就會建議胃鏡治療或外科手術。

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鄭以勤主任表示,侵入性治療效果相較於藥物治療成效更快速,藥物性治療雖然較方便,但在停藥或藥物師效時,有較大的復胖可能。不同的減重方式各有其特性,醫師會替病患在治療成效與風險、副作用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點,與患者討論出符合醫病雙方期待的治療方式。

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是什麼?

近期隨著胃鏡減重術的快速發展,有更多無創口、低風險的武器可以對抗肥胖症,例如李先生使用的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或俗稱胃鏡無孔縫胃)。鄭以勤主任解釋,ESG手術是一種不可逆的微創縮胃手術,不僅減少了傳統手術的風險和恢復時間,還能有效地幫助患者控制食量,達到長期減重的效果。此外,這種手術不會在體表造成傷口,只需通過內視鏡進行操作,在胃內縫上幾針,對患者的身體負擔小,手術完成後當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也不會對病患的行動力造成影響,約三周後即可恢復正常飲食。

ESG手術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儀器搭配胃鏡,把胃的寬度縮小,將原本的胃像縫衣服一樣做折疊,減少胃的體積與容量,進而達到瘦身的效果。鄭以勤主任表示,手術會將胃部縫合,讓胃自行癒合成漏斗狀,進而延長飽足感時間、延緩胃排空,大大減少總熱量的攝取達而到減重目的。鄭以勤主任說, ESG手術的效果介在胃繞道手術與藥物之間,若加上藥物來做使用,減重效果直逼袖狀胃切除手術,可以在風險及成效間取得最佳的平衡,在講究微創、無創的年代特別適合應用在肥胖治療上。

因ESG手術無傷口、術後恢復極快也無需限制活動等特色,歐美已有非常多肥胖症患者轉為接受ESG治療,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引進這項技術的國家,在減重上的醫療進步程度,令許多日韓等地來台交流的學者欽羨不已。

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需要注意什麼?

手術必然有風險與副作用,ESG手術可能引起短暫的噁心、想吐、腹脹等胃部不適感,但大部分會在幾天內慢慢好轉。鄭以勤主任表示,ESG手術發生出血、感染、發燒等嚴重副作用的機率低於1%,患者可放心治療。

手術與藥物只是輔助 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才是長久

最後鄭以勤主任也提醒,術前應與專業醫師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討論,以確保手術適合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減重目標,每個人減重都有不同的目標,不一定所有人都需要達到理想體重。減重不管是靠藥物還是手術治療,應該在降低食慾的同時,趁此機會建立起正確飲食觀念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才是遠離肥胖的根本之道。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