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醫師專欄〉因傷退賽

■吳重達

東京奧運已結束,台灣代表隊此次表現佳,也慶幸沒有選手在比賽中受傷,或因本來就有的傷害退賽。

田徑場上就有憾事發生。想想看,準備了多年,把自己的狀況調整到最佳,上場要發揮自己的最佳實力,進而奪牌。卻在比賽中發生傷害,無法完成比賽,甚至要人幫忙才能離開比賽場地,沒有人會甘心的。

男子10項全能跳遠,1位比利時選手拉傷腿後肌,坐輪椅離開。女子200公尺決賽,都已過彎道,準備直線加速奪標,英國選手拉傷了小腿肌肉;但她勇敢站起來,邊哭邊走,通過終點完賽。這種狀況其實在跑、跳比賽中不時在發生。問題是,竟然發生在奧運,對選手的打擊是很難承受的。

肌肉動作稱為「收縮」,這是英文Muscle Contraction的直譯。看到收縮2字,大家直覺上的印象與解釋當然是肌肉縮短的意思;但,有沒有想過,縮短的肌肉需再伸長回復原狀,才能應付下個動作需求?

事實上,肌肉收縮分2部分:肌肉向其中心點動作,肌肉變短,這叫「向心收縮」(Concentric muscle contraction);之後肌肉離開中心點,回到原來的長度,這叫「離心收縮」 (Eccentric muscle contraction)。所以,肌肉動作就類似幫浦,一進一出,不斷反覆。

加速時肌肉必然是發揮最大功能,不只收縮頻率,也做出最極限的功。就好像我們用手拉橡皮筋,猛然施加超過橡皮筋極限的拉力,橡皮筋就「啪」的一聲斷掉了。肌肉拉傷就類似這種情形,都發生在肌肉做離心收縮之時。

所謂小拉傷是肌肉部分斷裂,大拉傷就是肌肉完全斷裂,這是籠統的分類。現在可做核磁共振檢查來精確判斷到底那幾條肌肉受傷,肌肉受傷的範圍、嚴重度;當然,就依此來為傷者設計治療計畫,並預估完全復原的時程。

(作者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