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新生兒黃疸 光療換血救命

醫師李儒說,黃疸多數是輕微症狀,當黃疸指數過高並持久不退時,要找出可能的潛藏疾病,加以治療。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出生18小時嬰兒因黃疸指數直升,皮膚很黃,抽血顯示間接性黃疸,肝指數和蠶豆症皆正常,經做光照治療,黃疸指數仍高居不下,最後為新生兒換血才改善。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兒科李儒說,案例為「新生兒溶血症」造成的黃疸,嚴重可能會死亡。

李儒表示,人體膽紅素的來源75%來自老化的紅血球(血紅素),經代謝成脂溶性的間接型膽紅素後,再由肝臟代謝成直接型膽紅素後,再經由腸胃系統排出。因為胎兒在母體內是一個相對缺氧的狀態,紅血球數量會比成人多很多,但這個時期的紅血球壽命比較短,足月新生兒約80天,早產兒則可能更短。此外,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無法處理大量的膽紅素,血液中的膽紅素上升使得皮膚及眼睛開始變黃,因此造成新生兒黃疸

他說,新生兒往往在出生後2至3天時皮膚開始變黃,有時候會被告知是「新生兒黃疸」,黃疸可分為3種,包括生理性黃疸(1、2週內會自動消失,不需特別處理)、母乳性黃疸(母乳餵食不足,致排便次數減少,調整母乳餵食可解決)及病理性黃疸(膽紅素生產過量、膽紅素排泄不良及新生兒感染所致)。其中病理性黃疸較麻煩,又以新生兒溶血症、膽道閉鎖最嚴重,前者因母嬰血型不同可能造成胎兒溶血、貧血,甚至死亡;後者病因不明,嬰兒膽道不通,膽汁留在肝臟而影肝功能不良,長期下來會有5、6成病人因肝硬化而需換肝,未治療2歲以前會死亡。

李儒說,治療黃疸包括照光(最常用)、換血(用新鮮血液替換嬰兒體內血液,最有效降低血中膽紅素,併發症也相對嚴重)及藥物,如果膽道閉鎖則需手術治療。黃疸多數是輕微症狀,但當黃疸指數過高並持久不退時,就必須找出是可能的潛藏疾病,加以治療。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