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發現全新腸道菌 可抑制腸炎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發炎性腸道疾病遍及全球,患者長期受到腹瀉、腹痛,甚至血便所苦,台灣的發生率與盛行率也節節攀升,但目前仍沒有根治的療法。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調控腸道屏障及微菌叢平衡的機制,未來有望次世代益生菌株調整腸道平衡,進一步抑制腸道發炎。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涵蓋潰瘍性腸炎(UC)及克隆氏症(CD)兩類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為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對患者生活及醫療財務負擔有長期的影響,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是重要醫療問題。近年來,隨著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讓許多疾病的治療也露出曙光。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高承源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發現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於110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高承源指出,研究團隊自2012年起便利用dusp6基因敲除的小鼠進行腸道菌相研究,發現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大腸上皮細胞上微絨毛生長增加,有較強的大腸上皮緊密連結與屏障完整性,進而對於小鼠結腸炎產生保護作用。

同時進一步分析,發現缺乏dusp6基因抑制了腸道上皮細胞的醣酵解路徑,同時提升脂質的利用,造成粒線體耗氧率提高,維持腸道中的極低氧環境,能夠保持絕對厭氧菌的含量,維持了腸道微菌叢的平衡。

高承源指出,針對dusp6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較能抵抗腸炎的上皮屏障和菌叢,尤其是能夠保留絕對厭氧菌的特點,研究團隊進一步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樣較能夠抵抗腸炎發生,接著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並證實這株菌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

高承源說,據實驗推測,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可提供包括增加抑制發炎的益生菌,以及抑制Dusp6相關的蛋白產物等兩種新的治療可能性。未來團隊希望在3年內能夠讓相關藥物與療法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可為治療或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新契機。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