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醫師專欄〉復健失敗的前十字韌帶斷裂病人
■吳重達
前十字韌帶斷裂後,醫師一定會跟病人提韌帶的缺乏血循、會壞死,無法自行癒合,詳加說明前十字韌帶斷裂後的自然病史與「三分之一定律」。
1/3的病人放棄原來的運動,復健後膝關節功能接近正常;1/3的病人放棄運動、復健,膝關節仍然有症狀,但病人不願開刀,選擇與之和平共存。因此,有2/3的病人不需要開刀做韌帶重建手術。
最後1/3病人,無論如何調適與復健,關節就是不穩定;因此就是符合開刀適應症的病人。
非手術、採保守療法的病人中,會有人日後覺得治療效果不佳,終於轉換成接受手術治療。到底是那些原因造成保守療法失敗?那些病人會失敗?何時病人會要求手術?這些問題值得探討。
2022年3月的美國骨科運動醫學雜誌一篇來自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 University)的論文多少給了我們答案。有82位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病人接受保守療法,追蹤2年後有41個病人(50%)接受延遲性的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其中,約41%的病人復健只撐了3~6個月就轉換成手術治療。手術的理由就是覺得膝關節不穩定(90%),手術病人客觀的膝關節量表分數都比不需手術者低。
接受延遲性手術的病人平均年齡較低,手術者為27.4歲、非手術者則是35.3歲;手術者受傷前的運動強度與等級皆高於非手術者。這2個因素皆有統計學上明顯、有意義的差異,結論也呼應了之前各家的研究結果。
年輕、活動度大的病人,想的是趕快回到受傷前的狀態,再上場拚命;年歲增長後就有較多思考,放棄高強度、對膝關節要求高的運動,好好保養,保守療法成功的機會就提高了。病人的抉擇其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醫者的任務就是就各面向做詳細分析與解釋,尊重病人的選擇。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