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兩年間腎臟治療現況 500醫護線上交流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由台灣腎臟醫學會主辦、花蓮慈濟醫院協辦的「台灣腎臟醫學會111年度東部學術演講會—腎臟相關治療研究會」昨日登場,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以及花蓮慈院的講師透過直播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兩年間腎臟科領域的現況、突破與變化,吸引近5百位來自全台各大醫院的醫師及護理師報名線上參加。
上午場演講由花蓮慈院腎臟內科郭秋煌醫師打頭陣,主講動脈硬度的臨床研究郭醫師指出,花蓮慈院研究團隊鼓勵洗腎病患在洗腎過程中可以利用定點的腳踏器具,做出騎腳踏車的運動效果,透過運動的方式觀察長期下來病人的變化,發現半年內已有數據顯示病患的血管老化速度減緩。
高醫腎臟科吳秉勳醫師主講「蛋白質結合尿毒素」對於慢性病病人的重要性,蛋白質結合類型的尿毒素主要來自於人類吃下的胺基酸、蛋白質,是透過腸道的代謝所產生的代謝產物,會累積在患有較嚴重腎病的腎友的身體中,又無法被透析機器移除,現階段科學家希望能找到改變飲食習慣進而改變腸道吸收環境方式,減少蛋白質結合尿毒素對腎友造成的負擔。
下午場邀請到來自中醫藥大腎臟科郭慧亮醫師分享居家血液透析的經驗,以及林口長庚腎臟科吳欣旭醫師解說慢性腎臟病病人在新冠疫苗使用上的一些建議,並由花蓮慈院林于立醫師介紹尿毒肌少症的臨床評估。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儘管2年內活動受疫情影響而數次延期,但醫學會透過疫情下的大環境學習許多並做出相應調整,對於每一位醫療人員也都是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