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諾貝爾物理學獎 法美奧3學者共享

反證愛因斯坦量子力學悖論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法國學者艾斯佩特(左起)、美國學者柯羅瑟、奧地利學者吉林哲共享殊榮。 (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揭曉,法國學者艾斯佩特、美國學者柯羅瑟、奧地利學者吉林哲這三位科學家因為在量子力學領域的進展而獲獎,他們的研究促成日後超級電腦和加密通訊的發展。台灣學者說,由於量子力學長久以來都有物理學者辯論,經由三人的實驗研究,最後反證愛因斯坦所提出的量子力學悖論。

頒獎單位表示,艾斯佩特、柯羅瑟、吉林哲「以糾纏光子實驗、確認違反貝爾不等式、開拓量子資訊科學」獲得表彰,三人不僅拓展基礎研究,可能也為新的應用技術開闢道路。瑞典皇家科學院聲明:「目前已存在一個包括量子電腦、量子網路、安全量子加密通訊的龐大研究領域。」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晚間邀集成大教授陳岳男、台大教授管希聖、清大教授牟中瑜、中研院研究員陳啟東、陳應誠,分享獲獎三人的研究。

陳岳男指出,由於量子力學現象沒辦法用古典物理學來說明,一九六五年由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貝爾提出了貝爾不等式,試圖對量子力學中的隱變量進行驗證。獲獎的三人則是更進一步的實驗,證明量子力學的現象。

管希聖說明,量子力學需要互相辯證才能確認,吉林哲對量子的資通訊應用,有很大的貢獻。

陳啟東指出,量子力學在現代科技的應用上,如量子通訊,不只是速度變快,且讓別人無法竊聽,可用在軍事用途、或是與銀行交易往來交流等。

牟中瑜補充,量子電腦要達到能使用、超越古典電腦,可能還要五至十年;量子通訊雖然已有短距離的使用,但長距離,如上百公里,還有困難;另外還有量子感測,可以讓各地方的時鐘同步化,甚至在衛星上的時鐘等也能做得到。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