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嚕啦啦 5年級生的青春回憶…
記者王超群∕專訪
五年七班的王群元就讀台中清水高中時,參加民國七十四年的東海岸健行隊,後來成為合格具有編號的「嚕啦啦」。他說,當年青年很多都是參加該營隊而認識美麗的後山。他記得那次健行是報到前一天到高雄醫學院住宿,次日再搭公路局到台東報到。
戒嚴時代限制多,很多青年初次離家遠行,是拜救國團活動之賜。集會結社戒嚴時代也是禁止的,但不少社團是掛在中國青年服務社之下,當年也就有很多志工,觀光局辦了數期旅遊服務人員研習,後來的嚕啦啦也是脫胎於此。數期後改由各級學校推薦,逐步有名聲,而救國團的寒暑假自強活動,嚕啦啦也就成為骨幹。
王群元說,對當年學子而言,參加自強活動是認識外縣市他校不同校風、結交新朋友的機會。也是升學壓力下難得放鬆身心的喘息。
嚕啦啦每年招收與訓練一期,甄選的對象為大專校院大一、大二及專三學生。甄選過程中,嚕啦啦的人必須通過一年類似軍事化的嚴格訓練才能成為正式服務員;除了軍事化的訓練課程之外,這一年的課程也非常多元化,包括體能訓練、山野活動、野外求生、童軍技能、野營技巧、團康活動、營隊帶領、旅遊導覽、探索教育等。
自稱「用懷舊展望未來的艋舺大叔」、在網路上已有二十九萬人追蹤的張哲生回憶,人稱「戴老師」的戴南祥(一九四六年生),是八0年代風靡台灣的「帶動唱」表演創始人。三十多年前,身為台北市新興國中童軍老師,蒐集學生創意並研究整理,開發出類似團康活動的帶動唱表演。
很多人都感覺和救國團的活動相近,也就把「戴老師」當成嚕啦啦的代表人物;其實,「戴老師」是從參加台視社教節目「大學城」而紅遍大街小巷,當年的大專青年和大眾傳媒的接觸,「大學城」節目是其濫觴,此後「戴老師」「帶動唱」「嚕啦啦」和「大專生」就若有似無的畫上等號。提到其中之一,就很容易聯想到其他。
五年級的諮商心理師顧浩然表示,當他大二的時候,因為對國際外交感到興趣,報名當年由救國團主辦的「國際外交禮儀研習營」。最特別的,當然是學習國際標準舞,因為這是外交人員在駐在國參加大活動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能。他自嘲對他這個四肢笨拙的大個兒來說,卻是天大困難的事。於是就會出現記錯舞步、時不時會踩到舞伴的腳的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