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府城廣角鏡〉 城中有城‧城外有城
詹伯望
台灣府城裡,其實還有一座小城,稱為「台灣鎮城」或「台鎮營」、「總鎮衙」,是乾隆五年(一七四0年)由總鎮何勉所築的土堡,也是台灣總兵的最高司令部。
原先台灣府尚未築城時,為策安全,軍方各營房都是在周遭圍設木柵,「四闢其門,周列兵營,主將居中。」有如城寨。台灣入清之後的第五年,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第二任台灣總兵殷化行認為,即使此地地質欠佳,建城不易,但「軍府所在,不可無木城」,所以他親自入山查看,命令部屬每人負責砍兩棵樹,不到十天,就建好木柵了。到了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年),第五任的總兵王萬祥又徵民人「遍植刺桐,儼成壁壘。」
後來第二十三任總兵何勉,才築了這座土堡。據志書記載,這座小城「內外砌以灰磚;高一丈一尺(三點五公尺),周三百三十丈(一千零五十六公尺)。」實際上,它可歸類為城堡(castle),因為它「由大門入,儀門、大堂、二堂、西廊廂房,東為花廳,又東為箭道,有箭亭。大門外,柵欄、轅門、鼓亭俱備。」
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范咸《重修台灣府志》中的〈台灣縣圖〉,就是把這座「總鎮城」畫成有多個城門,旗桿高聳,旗幟飄飄的軍事機關重地的樣子。而從三十五年後蔣元樞《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的〈重建台灣郡城圖說〉來看,在大北門和小北門之間的府城牆邊,畫了一座小城,環繞了一棟建築物,寫上「鎮台署」三字,周圍開了四座小城門,儼然是具體而微的城寨。難怪余文儀要在《續修台灣府志》(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中,將它歸為「城池」類,和台灣府城、鳳山縣城等併述。
北京城裡還有紫禁城,形成「城中城」的格局;台灣府城也因為還包覆了一座台灣鎮城,所以也算得上是「城中城」了。
另一類似的例子是,位在小北門外的軍工廠。當時重要的戰船都在這裡起造,所以蔣元樞興建了廠房,連天后宮都一併施工,這些建築群的周遭,都圍建了木柵和刺竹;蔣元樞在〈鼎建台郡軍工廠圖說〉裡,甚至還在大廠原有木造坊門之外的南北兩端,畫有兩座石砌城門,儼然也有城中之城的味道,但嚴格說來,就位置而言,那是城外之城,一如道光年間的東、西門外護,是在既有的城池之外所添建的。
再回來看看日本的城。日本有名的大阪城、姬路城、青葉城,雖都有城之名,但它們通常都是各個藩主所建,主要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人和軍隊,而不是保護人民。
甲午戰後,到台灣總督府任職的日人佐倉孫三,在他所著的《台風雜記》(一九0三年刊行)的〈城郭〉篇中,指出:「島中多城郭,其最大且嚴者,台北、台南…等。大抵就平地,積土石瓦磚等,高丈五尺,或三丈,厚亦稱之。壁上設射垛,穿銃眼,形似鋸齒,四方築關門,石柱鐵扉,森嚴不可踰越。壁上題字,示方位,曰紫氣東來,曰制勝桑榆,曰南方拓疆,曰北斗爛然等句,字格遒勁,可仰者甚多。」
他並對台、日之城的異同作了一番比較,說:「且郭內廣闊,市廛殷賑,與我城郭負山帶川虎據嵎者,劃然相異,城市之名,可以知也。」
日本在十五到十六世紀之間的戰國時代,是城堡發展快速的時期。因為日本城堡的主要功能在防禦敵人,所以設計都很精良,且非常堅固。甚至城堡的壯麗與否,也象徵了領主權勢的盛衰。
短文之後有評曰:「台地距帝都遼遠萬里,化治難普洽,不逞匪賊,乘機煽亂,或三年,或五年,必有氛亂,亂而又治,治而又亂,是以所在築城郭而守之,其費亦不貲。我領有以來,毀城夷郭,以洞開道路,建設學校,以築造商館,以圖至治,土人警其豪膽云。」如今回過頭來想想,日人的毀城夷郭的成果,其實是很值得商榷的。 (作者為地方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