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類風濕關節炎 好發青壯年

非老人專病 常被誤為職傷延誤就醫 無法治癒須穩定控制與疾病共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非年長者專利,年輕類風濕病友常遭歧視,42歲的陳小姐在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卻未痊癒,進一步檢查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如按下人生暫停鍵。

據統計,全台約有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醫師蔡昀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非只發生在長輩,其實好發於30至50歲的青壯年,因初期症狀易誤認成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因此延誤就醫,超過8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2年便出現關節損傷、約4成患者10年內恐釀成日常功能障礙。

蔡昀臻提醒,病友被疼痛折磨時,旁人常因「看不出來」,誤以為「無病呻吟」,這些錯誤認知帶給病友更多壓力,應多體諒、理解病友的痛,給予心理支持。

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也說,根據歐洲風濕病聯盟(EULAR)2022指引,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達標,須於治療3個月內至少改善50%的疾病活動度、治療6個月內達成緩解以及低疾病活動度。

治療藥物推陳出新,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盧俊吉表示,醫病溝通是治療達標的最佳方程式,可依據自身病況、有無關節病變、藥物副作用、是否備孕等討論治療方式,以降低病情惡化速度。

不過,根據臨床觀察,病友對於疾病及治療有許多迷思,包含認為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藥物會越吃越多、病情沒起色而認為「藥沒有用」等,影響治療順從性,無法達標、緩解,並且讓心情更沮喪。

盧俊吉指出,病患即使是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且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所以不可以自行停藥,即使達到減藥條件,也要採取「階段性減藥」。鼓勵年輕病友不要驚慌、害怕甚至逃避,學習與疾病共處,更期盼社會大眾的同理心,讓病友建立更多信心,重拾美好人生。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