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魚躍龍門慶四百」剪紙燈籠趴 催生40米巨龍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普濟燈會」已是台南重要節慶文化之一,藉由燈會傳遞地方文化,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十日舉辦「魚躍龍門慶四百」剪紙燈籠趴,集體剪繪與共同創作,屆時將拼湊成兩隻各長約四十米的巨龍造型燈籠,將於「第十二屆普濟燈會」剪紙巷展區展出,以辦喜事的心情迎接台南四百。
「普濟燈會」成功塑造台灣十大、燈期最久、燈數最多的民間自辦燈會,國華街上千顆燈籠,透過臉書、IG等社群平台推播,儼然成為吸引國內外旅客春節到訪台南的原因之一,體驗台南在地藝術與文化之美。
普濟文史研究協會是一群從小在廟邊長大的小孩,希望保存即將失落廟口文化而設立,十一年來蹲點深耕地方,致力地方文化傳承,藉由社區共創模式來凝聚社區產業與文化推廣,並透過生活共創營造,促進社區永續發展。
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在南美里活動中心舉辦「魚躍龍門慶四百」剪紙燈籠趴,剪紙不僅是一項傳統民俗技藝,也是藝術創作的表現方式之一,透過眼與手的活動,專注於圖像與刀尖上,使刀刃遊走在紙張上,剪繪出生活的圖像。
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執行長蔣文正表示,四百多位社區民眾、親子家庭成員一同參與剪紙燈籠創作,完成八十盞剪紙燈籠,屆時將拼湊成兩隻各長約四十米的巨龍造型燈籠,將於「第十二屆普濟燈會」剪紙巷展區展出,以辦喜事的心情迎接台南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