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中華副刊〉織辮子的小半月

  • 夕陽

雞蛋汁、油、水,分批並逐少地涓涓流入。其間,勤且巧的雙手,加以攪拌、搓揉、拍打。這適時適量之拌、揉、打的功夫,重複施展,直至那麵糰的稀稠、韌性、油潤、色澤,皆合度。圓形玻璃杯,一物二用:杯身將麵皮滾壓至適當厚度,杯口作模具,雕塑一輪輪淡黃小圓月。餡料是白砂糖和預先炒香、碾碎的花生。圓月麵皮,對半摺,封口的動作是在邊緣捏成漂亮的花紋──乍看如波浪,微觀則更似織得細密的小辮子。油滾,逐批放下油角。放涼後,就你靠著我、我偎著你,滿聚在大玻璃瓶內,靜候新年。

家裡地方小,一天碰上好多次。玻璃剔透,一眾小半月,清晰可見。亮眼金黃、脹卜卜的樣子,又格外撩人……。

最初是兩、三個。成功盜竊後,膽子更大,直取五、六個,直至搓搓肚子,已有撐著的感覺,才收手。還竊竊自辯 : 才不辜負那尚有餘溫的新鮮模樣!加上同樣嗜甜的爸,一天下來,瓶子已明顯空出一截。悄悄地靜觀母親的反應。母親路過玻璃瓶時,凝視了一會,不笑也不罵。

數天過去,熟悉的原料、熟悉的陣勢,再度擺出,媽捲起袖口……。

忽又想起那根特長的木筷子,插在滾油中試溫的一幕。媽為我準備的嫁妝中,就有這麼一對。「不怕燙手」,母親說。但懶惰和依賴慣的我,從未跟媽學做。

暗示明示幾回,大哥又推波助瀾,廚藝精湛的大嫂終肯出手,除了讓哥也大快朵頤外,示範後又送我一袋,有幾十顆,摺邊皆寬闊如波浪。「酥,但餡料多些會更好」,大哥笑笑點頭。至於其他……由於說不出所以然來,我就沒提。春節前,送來改良版。糖多了,但花生粒沒有增加,所以黃金比例不見了。我與外子反覆思量,兩次均炸得不夠金黃、不夠香濃,因而不像一時失手。我猜……是雞蛋稍欠?外子,向有驕人味蕾,推論是:沒用豬油。恍然大悟:回想大嫂示範時,桌上擱著的……是花生油!豬油,對於許多傳統美食,確是倍添色香味的靈魂之物。

今朝,在陽臺上,照常舒展筋骨。北風拂檻,梅雨翻飛,送我陣陣清涼。或許是離母親節不遠,情意結猶在,忽發奇想:母親,您移居仙界已久,凡心滌盡,但我等凡夫,仍繫俗念,亦只懂寄物思人……可否仙指一點,許我一盆金黃小半月──織辮子的?即使在夢中享用,也行!笑我癡傻?好比莊周夢蝶,抑或蝶夢莊周,誰能肯定……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