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不讓米酵菌酸生根 學者籲積極尋找菌種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學者提醒,米酵菌酸造成2人死亡,當務之急是應找出菌種來源,並避免讓細菌在台灣落地生根。衛福部次長王必勝29日表示,很可能台灣以前就有唐菖蒲伯克氏菌只是多寡的問題,近期將召集農業、細菌、毒物、食物的專家共同舉行跨部會會議逐一釐清,並製定指引提醒民眾應注意事項。

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29日受訪時表示,米酵菌酸是從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產生,這種毒素比較少見,相關文獻也很有限,只有在少數幾個國家發生過,中國大陸算是近幾年來發生案例最多的,研究也最多,至於第一次被發現則是印尼的椰果肉找到的菌種。

何美鄉表示,這是一個植物的病菌,不是人類的病菌,生存環境屬於比較低的室溫,約攝氏20幾度到32度間,只是潮濕的環境,很容易就落地生根,例如在中國大陸就已落地生根,過去廣州有研究人員在市面上蒐集300個食物樣本,其中3個樣本經培養找到菌種,也找到毒素。

何美鄉指出,依照病例稀有分布,預設該菌種分布仍侷限在少數地區,推測還沒有在台灣的土壤落地生根,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菌種進入我們的食物與生態中,疫調要從食物一樣一樣看,去培養菌種,找出問題食物來源,目標就是儘速把菌種控制在可控制的範圍。

王必勝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存在自然界已久,只是多寡的問題,並非新生的細菌,很難說台灣以前有沒有,仍待進行環境調查,近期將召集農業、細菌、毒物、食物的專家共同舉行跨部會會議,要把唐菖蒲伯克氏菌之習性、分佈及致病的毒素等逐一釐清。

王必勝表示,專家會議也要找出如何預防、如何避開容易跟食品產生作用狀況,如高溫、潮濕、酸鹼值等,做出指引讓民眾知道,提醒民眾製作這些產品要注意哪些事情。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