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台瑞合作 種出富含維他命B1水稻

興大與瑞士團隊開發富含維他命B1水稻。(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維他命B1是人類必需的微量營養素,缺乏維他命B1會導致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中興大學與瑞士日內瓦大學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團隊合作,在防治維他命B1缺乏症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通過專門針對稻米中的胚乳,提高稻米中維他命B1的含量,不影響產量。研究成果將發表在《植物生物技術》期刊,有助於以稻米為主食的地區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大多數維他命不能由人體產生,必須由飲食提供。如果膳食多樣化,一般都能滿足維他命的需求。但在以稻米等穀物為主要,甚至唯一的食物來源的人們,缺乏維他命的現象相當普遍。尤其是維他命B1,缺乏此物質會導致許多神經和心血管疾病,例如腳氣病。

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人口的主食,尤其是在亞洲、南美洲和非洲等熱帶國家。米粒中的維他命B1含量很低,精米等加工步驟會降低維他命B1的含量,失去約90%的維他命B1,加劇長期缺乏症狀。

日內瓦大學植物科學系Teresa Fitzpatrick教授專門研究植物中維他命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徑。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和中興大學合作,提高水稻胚乳中的維他命B1含量。其他研究團隊成功提高葉片以及米糠中的維他命B1含量,無法提高稻米中胚乳的維他命B1含量。Teresa Fitzpatrick 教授解釋說,「在我們的研究中,特別針對增加胚乳中的維他命B1含量。開發出水稻品系能表現一種基因,維他命B1封存在胚乳組織中。這些水稻品系在溫室中生長及收成,光後米粒中維他命B1的含量有所增加。」前景看好的試驗作物

這些水稻品系在中興大學的農業試驗場進行多個期作的試驗。生物強化改良後的其相關的農藝性狀如株高、分櫱數、稻米粒重及產量與未改良的水稻相同。改良品系稻米胚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增加3到4倍。這種改良能在不影響產量的情況下,增加維生素B1的含量。

大多數此類研究都是在溫室環境下進行,此次能夠在真實的田間條件下種植實驗品系,改良基因的表現穩定,農藝特性不受任何影響,這一事實非常令人鼓舞。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發展中心玉山學者∕特聘講座教授格魯伊森姆表示,一碗300克的這種稻米,提供成人或哺乳期母親每日維生素B1推薦攝取量的三分之一,下一步目標是希望將維生素B1生物強化植物推廣到商業品種中。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