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山佳二路工廠火警 未傳人員傷亡

中壢區一佳二路一巷內工廠火警,大火燒的鐵皮屋變形。(桃園消防局提供) 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桃園市中壢區山佳二路二日晚傳火警,大火在四週大都是農田下,讓人看的觸目驚心,鐵皮屋則是很快就陷入火海中,在消防人員全力搶救下,大火在不到一小時就被控制和撲滅,所幸未傳有人員傷亡,起火真正原因和財物的損失,現由消防局火調人員調查處理中。 桃園消防局指出,二日晚五時五十二分,消防局接獲報案電話,指稱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山佳二路一百零九巷內有座鐵皮屋加蓋的廠房發生火警,警消人員立刻出動鄰近各消防分隊八十九位消防人員和三十六部各式消防車和救護車前往,大火在六時三十七分被控制並在十二分鐘後被撲滅,沒有人員受困。 據前往灌救的消防人員說,由於山佳二路道路比較小,消防車進入較為困難,消防人員抵現場時,鐵皮屋已陷一片火海中,四竄的火苗也讓黑夜看到火光,大火在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撲滅,但一百五十坪的鐵皮屋已被燒的完全變形,消防人員進行火場清查時發現鐵皮屋內大都是紙類和電器的回收物。 至於真正起火原因和財物損失的調查,現由消防局火調人員進行調查中。

Read MoreRead More

知名企業志工親採關西柑橘 支持在地小農更送愛至新竹榮家

知名企業志工親採關西柑橘,支持在地小農更送愛至新竹榮家,讓愛心更加倍。(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某知名善心企業與新竹榮家長年合作,在關西柑橘盛產季節,發動上百位志工親手採摘,日前將六十箱新鮮柑橘親送新竹榮家,讓住民長輩嘗鮮,榮家白恩惠主任及鍾翔宇副主任與住民代表共同受贈,並感謝志工們的愛心。 白恩惠主任表示,企業志工們的實際行動展現關懷精神,為社會樹立公益榜樣,感謝善心企業志工們長期陪伴榮家住民長輩,多年來提供各式物資關懷長輩們,讓他們充分感受社會支持及關愛。這次不辭辛勞動員人力,親赴關西知名橘園,採摘香甜多汁的柑橘送給住民享用,不僅展現對地方農業的支持,更體現出企業盡善社會責任的承諾。 春桃阿姨代表榮家住民欣喜地接受志工們的愛心禮物,表示十分感激,其他長輩也紛紛稱讚這些年輕志工,在工作之餘也熱心投入社會公益,猶如寒冬中的暖陽。

Read MoreRead More

明新科大青銀攜手 海廢牡蠣變身環保擴香石

明新科大攜手企業青銀共融,教導長輩將海廢牡蠣變身環保擴香石。(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明新科技大學日前攜手富邦人壽,與新豐鄉瑞興社區、社企Micro PC點點塑環保科技共同辦理「青銀攜手海廢牡蠣擴香石環保手作活動」,大學生、企業志工和社區長輩一起學習利用海廢資源,製作實用的擴香石,藉此傳遞保護海洋生物、減少海洋廢棄物的永續意識。 明新科大工業工程與管理系邱筱琪副教授表示,新豐鄉靠海,參加淨灘活動是每位明新大學生的共同記憶。然而只是淨灘是不夠的,因此與富邦人壽、點點塑環保科技等企業團體,前往新豐鄉瑞興社區,合作辦理利用海洋廢棄物之一的牡蠣殼改造再利用活動。 瑞興社區長輩在手作的過程,不僅學習到環保知識,也增強對海洋生態保護的認同感。(記者彭新茹翻攝) 牡蠣殼作為海洋廢棄物之一,長期以來未能有效回收,對海洋生態造成負擔。透過這次活動,鼓勵社區居民關注並利用這些本來可能被丟棄的資源,轉化為美麗且具有環保意義的工藝品。參與學員將每一個由回收蚵殼再利用製成的擴香石材料,精心設計組裝成呈現海洋意象的獨特圖案,也在創作過程中,了解海洋保護的重要性。 參與的越南籍生阮玉英說,把在工管系課堂中學習到的永續發展知識,實際參與環保活動去應用,可以一起深入當地社區與長輩們一起完成海廢手作作品,特別有成就感。 瑞興社區的長輩在年輕志工夥伴指導、陪伴下,親手設計、製作讓牡蠣殼變身實用的擴香石。手作的過程不僅學習到環保的知識,也增強對海洋生態保護的認同感,長輩親手製作的擴香石也在活動結束後帶回家,讓海廢變身香氣四溢小物,成為環保與愛護海洋的象徵。

Read MoreRead More

桃園智發會偏鄉國小辦數位科技營隊 與學童「一起學AI」

桃園智發會為偏鄉國小舉辦數位科技營隊 與學童「一起學AI」。(智發會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了讓更多學童認識新興科技,並縮減城鄉之間的數位資源落差,桃園市政府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與新創團隊合作,在新屋區永安國小辦理「我們一起學AI」數位營隊,與鄰近小學共四十位學童,一起以營隊闖關活動快樂玩科技!在大學志工的帶領下,孩子們不僅渡過快樂充實的一天,更開心地向大哥哥大姊姊們說:我們喜歡AI課程、希望下次還能再參加。 智發會主委吳肇銘三日表示,在張善政市長的規劃下,為了讓偏鄉學童有更多資源、了解新興科技的重要性與應用,智發會特別安排舉辦一系列的數位科技營隊,以趣味學習活動讓孩子們擁抱科技的樂趣與魅力、讓科技運用不再有距離。 桃園智發會為偏鄉國小舉辦數位科技營隊 與學童「一起學AI」。(智發會提供) 桃園智發會為偏鄉國小舉辦數位科技營隊 與學童「一起學AI」。(智發會提供) 此次「桃園數位生活學苑-我們一起學AI」數位營隊,共包括有新屋區永安國小、北湖國小、笨港國小、東明國小共四校學生參與,並由大學青年擔任數位志工,帶領學童進行「程式積木挑戰」、「AR競速賽道GO」、「光動能小車車」等闖關活動,內容結合程式邏輯及AI應用、AR虛擬實境及DIY光動能車,最後以「AR競速」進行趣味競賽,鼓勵孩子們應用科技、擁抱科技。 吳肇銘指出,今年智發會舉辦「桃園數位生活學苑-我們一起學AI」活動,除了針對社區關懷據點辦理銀髮長輩手機AI應用課程,並且為偏鄉小學辦理營隊,就是希望桃園市民都能享有同樣的數位學習資源,以數位科技縮短城鄉距離,共同感受「智慧桃園」的魅力。

Read MoreRead More

中西醫精準醫療 瞄準困難罕病

花慈院長林欣榮與副院長何宗融領軍的中西醫合療團隊,在2023年世界針灸學會聯合大會分享並成為會員。(記者林中行攝)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2024年是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精準醫療元年。中西醫合療團隊整合精準醫學,不僅應用在退化性神經疾病及癌症的治療,今年更應用在幫助TTN(Titin)基因突變、腎上線腦白質失養症、遺傳型普利昂疾病等罕病病人身上。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院長林欣榮與副院長何宗融已多次受邀在海外中醫藥相關國際會議分享成果,最近一次是在香港首屆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12月還將在上海市「第1屆兩岸大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落地合作論壇」,針對中西醫精準治療難症作專題演講。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與副院長何宗融領軍的中西醫合療團隊,2023年起與張建國教授合作,先針對巴金森病等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等病友,首創以病人的基因檢測結果分析去找中草藥對治,並在2023年11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大會分享並成為會員。 林欣榮表示,以病人已有的基因分析結果或用病人的全基因體及全外顯子等定序結果來找出致病基因,然後再自中草藥資料庫找出可作用在致病基因或相關作用的中草藥,進一步幫助病人。 林欣榮表示,花蓮慈院創辦人證嚴上人非常重視中西醫合療及中草藥的研究。在對抗惡性腦膠質瘤細胞的標靶新藥研究,經研究團隊在十多年前發現中草藥當歸萃取物成分可以治療癌症,技轉後,合成出單一小分子活性多標靶藥物,結合緩釋錠片,製造出產品藉由緩釋錠片將小分子藥物局部釋放到病灶處,目前已完成第2期臨床試驗,已計畫在美國進行第3期臨床試驗。

Read MoreRead More

40歲後防肌肉流失 力弱肌少症前兆

40歲後肌肉加速流失,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醫師張浩銘提醒應注意營養補充並養成運動習慣預防肌少症。(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隨著人口老化、高齡人口增長,肌少症恐成為影響民眾生活品質的重要隱憂。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醫師張浩銘表示,骨骼肌的質量和力量可能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嚴重可能導致重度失能,早期診斷與介入治療是避免重度失能的關鍵,也提醒長者及親屬特別留意早期症狀。 30歲是人體肌肉巔峰期,但40歲之後,每10年肌肉減少量將達8%,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1人受肌少症影響。張浩銘指出,肌少症的主要成因包括老化、缺乏活動量、營養不良及慢性疾病等。 隨著年紀增長,神經退化及胰島素阻抗會導致肌肉吸收營養的能力下降,如若長期久坐或不運動,肌肉也會嚴重流失。蛋白質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也會讓肌肉無法正常合成,糖尿病、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共病若未控制,會加重肌少症風險。 然而肌少症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就如同汽車漏油從行駛吃力到無法發動,人體表現也可能從力量減弱、衰退初見端倪。張浩銘提醒,如有走路無力、握力減弱、上下樓梯困難、反覆跌倒,以及半年內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就應特別留意。肌少症診斷依據也將根據肌力、肌肉質量及體力表現評估,透過握力測試及雙能量X光吸收儀進一步測量確認。 張浩銘強調,肌少症的預防與治療可從控制慢性病穩定血壓血糖、均衡飲食補充足夠蛋白質及鈣、胺基酸及維生素D等營養素及養成規律運動等方向著手,醫療雖可延長壽命,但健康餘命仍需靠自身努力維持,早期發現肌少症才能有效減少重度失能的發生機會。

Read MoreRead More

早發性髖關節炎 體師舉步維艱

醫師黃贊文指出,許男接受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後,返回籃球場。(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47歲許先生是一名國中體育老師,身材高大從小學即是籃球隊員,一路征戰大大小小的比賽。近3年來,右邊髖關節越來越痛,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每天都得吃止痛藥。想到才年近半百,外表看起來身強體壯卻舉步為艱,就醫檢查發現是右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的早發性髖關節炎,後來進行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經過2個月的肌力訓練,現在回到籃球場奔馳。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長黃贊文說明,退化性髖關節炎病人多在70歲左右因為軟骨嚴重磨損接受手術。台灣約50-60歲左右就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手術的病人,以股骨頭缺血壞死(飲酒過量或大量使用類固醇導致)和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為主。許先生就是因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再加上從小就打籃球和比賽,長時間下來最終造成髖臼關節的嚴重關節炎,還不到50歲就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左圖:許先生的右側髖關節發育不良(方框處)進而造成髖關節的嚴重關節炎及長短腳;右圖:接受完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方框處)後,許先生的長短腳已順利矯正。(記者徐義雄翻攝) 許先生是體育老師,改善髖關節的疼痛之外,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功能需求高,需要切開肌肉的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會讓已萎縮的肌肉復原更加困難,復原時間變長,在籃球運動中容易有脫臼風險,重建穩定的髖關節也可能導致長短腳的情況。微創正前開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對許先生來說是比較適合的手術方式。許先生發育不良的髖關節與不到50歲年紀,醫療團隊建議使用3D列印的鈦金屬髖臼杯來促進與骨頭的癒合,使用維他命E墊片加上巨型陶瓷股骨頭,為許先生打造一個穩固又耐用的人工髖關節。 黃贊文表示,近年來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量不只增加,年齡層有降低趨勢。目前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在微創手術技術搭配「怡樂適(ERAS)手術快速恢復療程」,病人恢復快、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大幅縮短住院時間,98%的病人在手術後24小時內可以下床活動,48小時內即可出院。

Read MoreRead More

職場霸凌勿隱忍 高歌運動能紓壓

大甲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體系的美德精神醫院舉辦第一屆「順安盃歌唱比賽」,讓院內精障病友當選手。(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職場霸凌事件持續延燒,有如先前「Me Too」性騷案不斷蔓延,再加上天氣轉變,很容易讓人情緒低落,引起憂鬱症或躁鬱症。醫師提醒,若遇上職場霸凌,除了尋求正常申訴管道外,也可以靠運動、唱歌、旅遊等興趣紓壓,如果心情低落、失眠持續1-2週,就應求助身心科協助。 大甲李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彭祈龍表示,職場上若被霸凌可以尋求公司內部正常體制申訴,還能對外透過勞工局,但是,如果已經影響到情緒、身心狀態,壓力很大每天都不想上班,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紓壓,他建議可以唱歌或運動。根據研究,每天有定期運動的人,焦躁跟憂鬱症狀會降低很多,萬一都沒改善,症狀持續1-2週,務必要就醫。 彭祈龍說,在臨床上也會使用娛樂的方式治療精神障礙患者,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體系的美德醫院,日前舉辦第一屆「順安盃歌唱比賽」,讓院內的精障病友當選手。 彭祈龍指出,患者透過唱歌、表演的模式,藉由掌聲的關注,對患者心理有支持作用,也能讓患者覺得自己有唱歌的才藝,在臨床上有治療的意義。因此,若萬一不幸職場上被霸凌,透過唱歌吶喊、嘶吼,把內心的壓力釋放出來,也是很不錯的紓壓。 彭祈龍說,遇上職場霸凌若沒有管道紓壓而壓抑過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焦慮,包括情緒突然很緊張或出現心悸,有時會一直鑽牛角尖想同樣的事情,導致失眠,如果出現低落、有負面想自殺的念頭,一定要就醫,建議能找信任的朋友、同事與親友傾訴,不要把壓力一直悶在心中。 彭祈龍表示,部分人會有「季節性情緒失調」,出現憂鬱症或焦慮症,萬一低落的情緒持續超過兩個禮拜,失眠無法入睡,或行為突然有改變,親友如果有發現,就要主動多關心,也建議患者就醫。

Read MoreRead More

反覆蕁麻疹 竟是B12不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40歲葉小姐因長期工作壓力過大,已經有1年以上的失眠問題,並且經常有消化不良的困擾。近2、3個月,她更發現反覆出現蕁麻疹症狀,苦惱不已,就醫發現B12嚴重缺乏,是一連串健康問題的主因。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缺乏B12會引起甲基化代謝機制失衡,體內的組織胺無法有效代謝清除,導致組織胺濃度過高,進而引發蕁麻疹;不僅如此,甲基化失衡也影響血清素的轉化,使其無法有效轉化為有助眠效益的褪黑激素,干擾睡眠。 經過評估,發現葉小姐食量較小,且偏好精緻加工食品,加上她長期消化不良,也間斷服用制酸劑藥物,這些因素都使她對B12的吸收率低於一般人。 此外,高壓的工作環境是現代人的常態,但高度壓力會讓體內的B群消耗量大幅增加;因此,即便有補充B群營養品,然而市面上標榜天然的B群產品劑量未必符合個人需求量,且不一定包含所有8種被歸類為B群的維生素,難以完整補充人體所需,這使得葉小姐的補充和吸收速度遠遠追不上身體對B12的消耗與需求。 根據聯欣診所「B群代謝分析」的統計,有25.8%民眾都有B群缺乏的問題,這也意味著攝取量足夠不代表就能充分吸收。國際研究更指出,在所有B群維生素以B12最容易缺乏。缺乏B12不僅可能引發如同葉小姐一連串的健康問題,還可能影響大腦記憶、神經系統及自律神經的平衡,甚至可能導致貧血,或影響同半胱胺酸的代謝,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雖然B12相較於其他易流失的B群營養素而言,是可以被人體儲存應用的,但由於B12主要來自未經加工的動物性食物,如肉類和乳製品,而現代人普遍偏好精緻飲食,茹素或偏植物性飲食的人口也日益增加,這使得B12不足的情況特別值得留意。 顏佐樺建議,在補充B群維生素時,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適當的方式,並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調整,訂製個人化的營養計畫,才能達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Read MoreRead More

書攤進校 6偏鄉小學飄書香

台窩灣樂讀協會到關廟區文和實小贈書。(文和實小提供)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台窩灣樂讀協會每學期在台南市偏鄉學校巡迴舉辦「種下書香種子」贈書活動,二日到關廟、龍崎區的關廟、文和、深坑、崇和、新光和龍崎等六所小學,把書攤帶進學校,讓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帶回家或是和同學交換閱讀。 台窩灣樂讀協會贈書活動至今邁入第十六年。這次的贈書活動也是響應這個週末的二0二四台灣閱讀節,安排文和實小二年級的孩子們演奏小提琴,讓悠揚的樂音伴隨著書香在偏鄉散播閱讀種子。選書時,孩子們紛紛引頸期盼能快一點選到自己想要的書,一選完書就迫不及待的翻開書籍閱讀。 這次的種下書香種子活動從十一月份起,故事媽媽們已經在關廟區深坑、文和、崇和、新光,以及龍崎區龍崎這五所國小,為一、二年級各班的小朋友做了四次的導讀。關廟國小則是由小說家,退休的陳正恩校長帶領三年級的小朋友賞析他的作品《尋找無名氏》,該書是一本關懷老人的少年小說,該校六十名參與活動的三年級學生能融入情境,答問踴躍。 台窩灣每年舉辦兩次導讀和贈書活動,這次活動共服務一百零八名學生。活動得到榮星電線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耕心社會福利善事業基金會、林妍蓁再生美學會館、中華整復體雕發展協會、陳麗如以及王東澤贊助經費。台窩灣也贈送六所學校各一批圖書以充實圖書室。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