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需求學生寒冬送暖聖誕聯歡 宜蘭囝仔最快樂

宜蘭縣政府在光復國小為特教學生舉辦歡樂聖誕會。(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二十日上午在光復國小五育館辦理特殊需求學生寒冬送暖聖誕聯歡活動,包括特教班及在家教育班學生、家長、教師、教師助理員及工作人員共計四佰人參與。本次活動最大亮點就是政府特別為特教班學生設置一個專屬舞台,讓他們能盡情發揮律動才能,在國中小不同年段中都有表演時下最夯的「星期五晚上」曲目,充分展現慢飛天使的活力,與不向障礙低頭的勇氣與韌性。 林姿妙縣長表示,宜蘭縣政府自九十四年起辦理「特殊需求學生聖誕聯歡活動」,本活動已成為孩子們最期待的年度盛會。非常感謝財團法人昭華慈善基金會自九十七年起,不間斷地提供給縣內每位特教班與在家教育班學生寒冬送暖禮券,讓弱勢家庭得到實質的幫助。此外,承辦學校光復國小陳銘珍校長特地邀請張勝德議長服務處、川湯春天溫泉酒店、得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一起共襄盛舉提供歡樂聖誕小禮物及亞典果子工場的神祕禮物,活動中更安排縣長及與會嘉賓「變裝」扮成聖誕老公公、老婆婆,為現場的特教學生們加持發送聖誕小禮物,讓所有參與的大、小朋友,都感受到滿滿的感恩溫馨氣氛傳遞愛與祝福,讓愛溫暖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宜蘭縣政府表示,結合民間力量讓社會各界一起來關懷慢飛天使,並持續提供特殊需求學生展現自我的表演舞台,老師將表演節目融入學校課程,從歡樂氣氛中提升孩子休閒能力,節目更是年年精彩,令人回味無窮。  

Read MoreRead More

北部百日咳校園群聚 匡列30接觸者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9日公布,我國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北部一起校園群聚案件,指標個案為北部12歲男童,於12月12日確診,接著前座同學17日也發病確診,目前2人已匡列30名接觸者,健康監測至明年1月7日。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指標個案於11月30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有痰、食慾及活動力下降等情形,12月9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經採檢通報後於12月12日確診。 衛生單位已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匡列,並針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其中家庭接觸者共3人均無症狀,已進行預防性投藥,另同校密切接觸者16人,1人有咳嗽症狀,經採檢後已於12月17日研判確診。目前2名個案共匡列30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到明年1月7日。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30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6起為家庭或學校關聯群聚),其中29例為本土病例,1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數為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與2019年並列)。 疾管署指出,全球多國出現百日咳疫情上升且趨勢嚴峻,其中中國大陸自去年底疫情上升,今年5月報告高達9.7萬例(往年不超過5千例),目前疫情已稍緩至單月1萬餘例規模;韓國今年累計報告3萬餘例,遠高於往年水平(單年不超過千例),目前疫情仍處高峰;日本疫情自年初起持續升高,惟尚低於新冠疫情前規模。 亞洲以外,南太平洋澳洲今年已累計3萬例,趨近2011年之歷史高峰,美國及歐洲之法國、捷克、西班牙等國疫情亦遠高於往年。 疾管署提醒,近年百日咳疫情以3個月以下(含)嬰兒感染比例最高。由於尚未達可接種相關疫苗年齡的嬰幼兒,一旦感染百日咳,病情通常較為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重症。此外,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逐漸減弱,當青少年及成人的疫苗效力衰退後,感染百日咳的風險可能增加。 疾管署再次提醒,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中嬰幼兒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Read MoreRead More

無痕胃拉提術後3年 熟女甩肉近50㎏

  醫師指出,無痕胃拉提術是以縫合縮小胃部容量達到減重效果,具有恢復期短、手術風險低、無體表傷等優勢。(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44歲女性,BMI高達46.6,雖一度透過藥物成功減重20公斤,但一停藥就面臨復胖,甚至復胖到114公斤,上班總是容易昏昏沉沉,也面臨了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等健康問題。經施作無痕胃拉提術滿3年,從原本的114公斤減重至65公斤(BMI24.4),讓她重拾自信、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也脫離了代謝症候群。 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兼消化醫療中心鄭以勤主任表示,肥胖已不僅僅是一種外型問題,更是攸關全身健康的重大議題。目前常見減重方式包含飲食、運動、藥物或是減重手術。而減重手術是目前用來治療肥胖及相關併發症的一種方法。如同其他治療性手術,減重手術需要符合特定適應症,且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後才能執行。 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減重中心主任周莒光指出,近年來內視鏡減重手術技術快速發展,其中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無痕胃拉提)成為患者的新選擇。 此術式採用胃鏡結合微創內視鏡技術,以縫合縮小胃部容量70%達到減重效果,具有恢復期短、手術風險低、無體表傷等優勢。 適合族群包括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反覆復胖者、輕度肥胖合併代謝疾病者(BMI27以上),以及希望避免或不適合外科手術的中重度肥胖患者等。 根據臨床證實,患者術後10年的總體重可平均減輕15%至20%;另,研究發現,無痕胃拉提對於肥胖引起之第2型糖尿病、高血壓、胃食道逆流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良好的緩解治療效果,且術後風險低於1%,充分展現此術式的安全性和長期效果。 不過,鄭以勤強調,每個人所適合的減重方案與目標不盡相同,建議個案與醫師共同討論出最適切的減重方式,透過討論讓雙方更了解對疾病及治療的認知,並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決定。

Read MoreRead More

顏損兒小陽光畫展 永康奇美壓軸登場

  陽光基金會葉育秀資深主任(左起)、奇美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台灣輝瑞藥廠總裁葉素秋。 (陽光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為鼓勵陽光孩子多元發展學習,並從繪畫創作中獲得自信,台灣輝瑞藥廠與陽光基金會連續兩年與醫院攜手辦理巡迴畫展。作為去年首間響應開跑的醫療院所,台南永康奇美醫院今年壓軸登場,盼能讓更多人看見小陽光們的堅韌精神。 奇美醫院林宏榮院長表示,小陽光因先天疾病或燒燙傷意外造成的顏面損傷,除了得面對漫長的治療和復健過程,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需要堅強的社會支持、心理復健才能重新被社會接納過正常生活。繪畫創作是藝術治療,讓小陽光們藉由揮灑畫筆抒發情緒、寄託內心感受,也希望透過畫展能呼籲社會各界一起接納並支持小陽光,讓他們能真正接受陽光照耀。 奇美醫院整形外科陳俊嘉主任指出,奇美燒燙傷團隊在南部成立歷史悠久,有別於台灣很多醫院受限於空間環境,不得不收治其他病人,奇美燒燙傷中心有完整獨立的空間,不僅配有水療室,也內建開刀房,讓病人從受傷到出院都在同一個環境裡,減少移動時可能出現的感染風險。同時,醫療團隊每週都會針對病情變化進行討論,提供傷患全方位的治療照護服務。 陽光基金會南區中心葉育秀資深主任提到,今年徵稿主題是「如果我有魔法」,從作品中可見孩子們的天馬行空,有孩子想坐魔毯環遊世界,有的想化身環保機器人把地球變乾淨。其中最令葉主任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小陽光從小就很喜歡繪畫,連續兩年參加陽光基金會的畫作徵選活動獲選為優選畫作,讓他對繪畫更有信心,更願意去嘗試不同的創作。 台灣輝瑞藥廠總裁葉素秋補充,法國大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曾說,憂傷如果分享出來,就會減少一半,但分享快樂和希望,就會得到雙倍、甚至3倍的正面回饋。輝瑞在全球成立175週年,秉持著ESG經營理念,除了持續引進新藥物守護台灣民眾健康,更希望善盡企業公民責任投入社會公益。好的活動需要各界支持,期許明年小陽光畫作能走進更多地方,讓這群小勇士感受到社會溫暖,在人生旅途中勇敢前行。

Read MoreRead More

乾癬給付2年下車 他關節硬化發炎

  冬季乾癬大爆發,病友與醫師共同期盼口服用藥讓治療更簡便。(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28歲中重度乾癬病友楊先生大學時確診罹患乾癬,最嚴重時頭頂遍布疹塊,面部像曬傷又紅又脫屑,雖然一度符合健保生物製劑給付標準,暫時控制住病情,但健保下車條款給付2年時間一到,乾癬症狀又逐漸嚴重,導致乾癬性關節炎併發症,手指關節硬化、腳踝關節也飽受發炎之苦。 冬季是乾癬病患最困擾時節,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表示,乾癬病友中約9成會有斑塊型乾癬,中重度占整體中3成,當病灶發生在頭部,讓病友不時頭皮癢就想抓,不小心就摳破皮流血,有時摸乾癬硬塊,忍不住層層撕開,就像在剝洋蔥般,也讓頭皮滿布傷口,若因治療不得不剪除頭髮,就讓他人彷彿看到「釋迦頭」。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醫師蔡呈芳表示,台灣乾癬盛行率約0.25%,意味著眾多的國人都有不同程度乾癬困擾,若是頭皮、臉、手腳等部位顯露出病灶,大面積斑塊、頻繁脫屑、經常搔癢,都常讓患者感到困擾,特別是頭皮型乾癬,病徵幾乎無法遮掩,加上大量頭皮屑與局部性脫髮,患者很容易感到焦慮與自信心下降。 由於乾癬因免疫系統異常而起,沒有辦法治癒,須仰賴藥物控制異常免疫系統,讓皮膚慢慢恢復正常,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過去中重度乾癬治療有外用藥膏、照光治療、傳統全身性口服藥物與生物製劑,惟目前生物製劑使用最多兩年就有健保下車條款,許多病友陷於停藥復發困擾中。 所幸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臨床上大幅提高用藥便利性與效用,不需剪去頭髮為擦藥影響外觀,也不用擔心因針劑需要冷藏保存而影響生活計畫;治療成果優異且持久,臨床研究顯示治療16週後,過半病患達到頭皮明顯改善,即達到治療效果,持續使用4年以上仍有高比例患者維持療效。 乾癬雖然無法治癒,但可把乾癬治療到不會影響到生活的程度,只要在確診2年內控制、清除病灶,對生活品質和未來控制、治療效果愈好。

Read MoreRead More

塑膠容器抽驗 無印迪卡儂等違規

  食藥署指出,迪卡儂販售的這款軟水壼成分標示不合格。 (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9日指出,經抽驗市售塑膠製食品容器或包裝材料共250件,發現有2件塑化劑超標,12件商品標示不符規定,其中知名品牌無印良品被查獲多件產品檢驗不合格、標示不清,共計罰款5萬7000元;另外迪卡儂也有水壺之標示不符規定。 食藥署指出,本次查核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製造業者共25家,結果業者登錄、來源文件保存及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等全部合格。在產品方面則抽驗250件,在塑膠材質食品容器具或包裝之成品標示,共有12件不符規定。 同時抽驗含塑膠淋膜之植物纖維類、塑膠手套、塑膠奶瓶、矽膠類及其他食品接觸面含塑膠材質等食品容器具共100件,檢驗包括螢光增白劑、塑化劑、蒸發殘渣、雙酚A、材質鑑別及耐熱溫度標示符合性,其中2件矽膠類產品初抽驗檢出塑化劑不符規定。 食藥署表示,標示不符合規定的12件產品中,無印良品有小料理匙、2公升壓克力冷水筒、800毫升攜帶式透明水壺、方形及圓形矽膠製冰器等5件產品上榜,總計裁罰5萬7000元。台灣迪卡儂有限公司的水壺未標示耐熱溫度,且外包裝標示本體材質為100%熱塑性聚氨酯(TPU),本體卻以壓印方式,標示50%TPU,標示不符則處以4萬元。 食藥署表示,無印良品出售的800毫升攜帶式透明水壺,標示不合格。(食藥署提供) 在塑化劑不合格方面,1件為無印良品之「小料理匙」被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標;同樣沒有通過抽驗的彰化縣優之館有限公司販售之杯蓋矽膠貓耳朵10cm品項,被是驗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超標,由於2件商品均已無產品可供複抽驗,食藥署已要求各地衛生局將業者 納入加強追蹤名單。

Read MoreRead More

疫情減少篩檢 癌症時鐘快轉17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19日公布最新國人癌症登記報告,111年新增罹癌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平均每4分2秒1人罹癌,癌症時鐘快轉17秒,推測是疫情期間就醫篩檢減少所致。 至於10大癌症排行榜部分出現變動,「肺癌」蟬聯癌王、「大腸癌」位居第2,肺癌是10大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位。另,胰臟癌跌出榜外,子宮體癌以3541人上榜第10名。 國健署表示,依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23.3人,較110年增加16.8人。111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1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癌提早1歲,其餘與110年相同。 部分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早的癌別,口腔癌為59歲、子宮體癌為56歲、乳癌為57歲、甲狀腺癌為50歲。 10大癌症新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肺癌(2)大腸癌(3)女性乳癌(4)肝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7)甲狀腺癌(8)胃癌(9)皮膚癌(10)子宮體癌。與110年數據相比,除了(5)攝護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序位互換、(10)子宮體癌與(11)胰臟癌序位互換(110年胰臟癌第10名),其餘排序與110年相同。 111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729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2.3人,較110年增加11.5人,男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5位之攝護腺癌前移2個名次至第3位,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11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2994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311.2人,較110年增加22.8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11位之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胃癌下降1個名次 (110年胃癌第9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第10名、子宮頸癌第11名),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Read MoreRead More

卡介苗不良反應 嬰腫包流膿

  衛福部彰化醫院19日指出,一名男嬰在接種卡介苗後一直紅腫,3個多月後還爆出黃色膿汁,醫師採樣送驗,疾管署確定是卡介苗不良反應。(彰化醫院提供/中央社)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一名10個月大的男嬰在接種卡介苗的3個月後,施打處腫成小籠包大的腫塊並流出黃色膿汁,經採驗判定為卡介苗不良反應。醫師表示,雖然少數的不良反應讓家長揪心,但最好還是要接種卡介苗,可避免幼童發生結核性腦膜炎及散發性結核病等嚴重併發症。 衛福部彰化醫院指出,男嬰7月施打卡介苗後一直紅腫,2個多月後腫包越來越大,帶去看診,醫師建議觀察,但他們還是很擔心,再1個月後,腫包越來越大,且爆出黃色的膿,他們嚇得趕快就醫。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採樣送驗,經過1個多月,疾管署才確定是卡介苗不良反應。 馬瑞杉說,卡介苗是一種牛的分枝桿菌減毒後所製成的活性疫苗,注入人體後可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台灣屬於結核菌高風險國家,嬰幼兒接種卡介苗,可大幅降低兒童結核病死亡率,接種時間建議為出生滿5至8個月。 卡介苗接種後通常在施打處會有發紅、腫脹、結痂等現象,整體而言是正常的形態。施打後1至2週,部位開始發紅,形成小紅結節,微有痛癢但不發燒。3至4週開始腫脹,但接種部位腫脹通常小於1公分。大約6週,有些嬰幼兒會發生膿瘍或潰爛。平均4個月後,開始結痂留下淡紅色小疤痕,一段時間後變成膚色。 馬瑞杉表示,這起個案在接種的3個月後,不只是施打處的腫塊持續變大如小籠包,且有黃色的膿汁流出,摸起來涼涼的,不會有壓痛感,不同於細菌感染的膿瘍摸起來熱熱的、有壓痛感,懷疑不是一般細菌感染,最後確認是卡介苗菌,也就是說,膿瘍是來自於卡介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 對此個案,彰化縣衛生局已協助家屬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申請救濟,盡速讓民眾獲得適當的協助與實質救濟。 馬瑞杉指出,接種卡介苗之後,突然出現膿瘍的情況,或有其他肢體無力、步態不穩等骨炎、骨髓炎的症狀,一定要盡速找小兒感染科醫師看診檢查,以釐清到底是細菌感染或本身的結核菌感染,或是卡介苗的不良反應。

Read MoreRead More

台大癌醫6週年 郭台銘:因前妻擴愛

台大癌醫成立6週年,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左2)指出,捐贈台大癌醫是擴大對前妻林淑如的真愛,希望能讓更多家庭在愛中找到希望。 (台大癌醫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癌醫19日舉行成立6週年暨「永愛」公共藝術揭幕儀式,台大癌醫捐贈者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致詞表示,19日是已故前妻林淑如75歲冥誕,以永愛為主題的公共藝術,是希望為每一位病友提供最好的醫療與關懷,讓更多家庭能在愛中找到希望。 台大癌醫院長楊志新指出,感謝郭台銘創無私的捐贈,讓台大癌醫能有世界級的醫療場域及設備,醫療同仁可提供病人世界最先進的全面癌症照顧,實現了以照顧癌症病人為終身志業的癌醫醫療同仁,原本難以想像的夢想,現在這夢想已轉變成為任務,要協助癌症病人從診斷到復原,而後回歸社會的完整過程。 郭台銘指出,前妻林淑如15年前因乳癌復發病逝台大醫院,在前妻短暫而燦爛的一生中,是用自己的生命,對家庭、對先生無私付出,展現對生命的熱愛與活在當下的珍惜,前妻離世後,他決定將這份真愛,延續到更多人的生命中,於是捐助台大癌醫,這座醫院不僅是對醫療進步的追尋,更承載了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 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指出示,台大癌醫作為癌症醫療典範,彰顯了台大對醫療創新、病友關懷與人文精神的堅持。而台灣大學自創校以來秉持「立德、立言、立功」的精神,致力於提升社會福祉。台大癌醫正是這一使命的延續與實踐,其存在不僅代表了最尖端的醫療科技,更成為連結人文關懷與自然環境的象徵。 陳文章表示,「真愛永存」主題深刻反映了台大癌醫的價值核心。台大將持續與永齡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動癌症醫療的革新,為社會注入更多的愛與希望。他也對所有支持台大癌醫發展的合作夥伴與醫療同仁表達由衷感謝,並勉勵台大癌醫團隊繼續精益求精,成為全球癌症醫療的領航者。

Read MoreRead More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 再增7類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19日指出,即起新增30項醫療服務納入給付,包括7類癌症單基因檢測、18歲以下接受治療主動脈瓣膜疾病的尾崎式手術等,預估1年約6.6萬人受惠、挹注約新台幣1.1億元。 健保署表示,繼今年5月新增12種癌症的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此次再新增7類癌症的單基因檢測,輔助臨床醫師為病人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預估每年再嘉惠約1萬名癌症病人,挹注約1億點。 其中,攝護腺癌為國人癌症死亡排名第5位,健保署說,為輔助提升攝護腺癌診斷準確度,新增給付「二胺基酸攝護腺特異抗原前驅物(p2PSA)檢測」,用於區分良性攝護腺疾病與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濃度處於灰色地帶的攝護腺癌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切片,減少併發症的風險,預估每年1.9萬人受惠。 針對主動脈瓣膜疾病的患者,新增「尾崎式手術」(主動脈瓣之自體/人工心包膜新瓣葉重建手術)給付,相較於傳統治療方式,手術時間短、再手術率低,為18歲以下符合適應症之病童提供創新且更安全的治療選擇,預估每年13人受惠,挹注5百萬點。 此外,考量B型肝炎停藥後之高復發率為一大臨床挑戰,透過新增給付HBcrAg檢測能評估肝細胞內的cccDNA活性,提供臨床判斷停藥的重要依據,降低停藥後猛爆性肝炎及相關併發症風險,預估每年3.4萬人受惠。 健保署表示,將持續配合新醫療技術發展及臨床照護需求,編列新醫療科技預算以新增或修訂醫療服務診療項目,並與醫界專家、付費者代表等共同努力,提供最新醫療技術。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