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斡旋之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達成復交協議,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與沙伊兩國談判代表握手慶賀。(路透)
崔進揆
在中國大陸斡旋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十日在北京發布中(中共政權)沙伊三方聯合聲明,沙伊兩國將在兩個月內重啟大使館和使節團,並執行二十多年前簽署的安全和經濟合作協議。中國大陸在中東成功扮演和平推手,讓國際社會意外之餘,意識到一個新的國際戰略格局已然啟動。
中東地區宿敵伊朗與沙國,斷交七年後決定簽署復交協議,從世界新秩序、美中全球戰略競爭、中東地緣政治、緩和區域緊張來說,都出現結構性變化。究其原因分述如下:
堅持人權 拜登嚴詞批評沙國
對沙國而言,美沙關係低迷與安全考量是兩大主因。其一,去年七月,即將面對期中選舉的美國總統拜登,走訪沙國並會見王儲穆罕默德,企圖說服沙國增產石油;但到了十月,沙國主導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夥伴國OPEC+卻決議反其道而行,自十一月起每天減產兩百萬桶石油。
其二,拜登在人權議題上的堅持。二0一八年沙烏地知名異議記者哈紹吉遭沙國特務殺害、肢解,捲入風暴的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形象受到重挫。拜登嚴詞批評沙國成了不見容於世的國家;再者,美國又以制止武器被用在葉門內戰為由,對沙國軍售喊卡。
沙國此時接受中方斡旋、與伊朗恢復邦交,意在讓美國知道,沙國並非只有美國一個朋友。沙國還有中國大陸、俄羅斯、伊朗等可發展關係,不是只能依賴美國。
此外,沙國與伊朗在中東地區長期對峙,諸多地區衝突的背後,都是沙伊角力的代理人之戰;再者,葉門內戰中由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組織,還曾向沙國進行無人機、飛彈攻擊。沙國也希望與伊朗改善關係,降低自己的安全威脅並緩解中東衝突。
對伊朗來說,被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制裁、內部動盪,是兩大重要背景因素。去年十月,一名伊朗庫德族女性艾米尼因未戴好頭巾,遭宗教警察羈押死亡,引發伊朗各地抗爭及學生運動,伊朗懷疑是美國在背後鼓動。
去年七月拜登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並與王儲沙爾曼會面,但沙爾曼的形象已經重挫。(路透,資料照)
習近平走訪 中東風向已轉變
其次,伊朗一直是中國大陸重要的石油進口國,中伊雙方在能源與經濟上各有所需;同時,中國大陸在外交上強調「尊重主權、不干涉他國內政」,也與伊朗契合。伊朗總統萊希今年二月訪問北京並會晤習近平,中伊關係更加緊密。
至於中國大陸,習近平去年十二月的中東行,除了對沙國進行國事訪問,還出席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及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當時,中東的風向就已經明顯轉變了。
中國大陸近年來透過「一帶一路」經略中東,美國則是將國際戰略重心移向印太地區、在中東的影響力逐漸式微,美、中兩國在中東的一消一長,為中方出手推進沙伊復交、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提供了有利條件。
目前,美中競爭愈來愈激烈,沙伊時此決定復交,除了符合中、伊、沙三方利益,中國大陸以和平推手的形象與具體成果,向歐美國家展現影響力,對提升中方的國際地位,確實有所幫助。
沙伊言和 中東緊張態勢趨緩
如今,中國大陸斡旋促成長期抗衡的沙伊言和,等同宣告中東地緣政治正式邁入新的階段。首先,沙伊兩國在中東地區進行的代理人戰爭,包括葉門、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等的衝突緊張態勢,將會趨於緩和,而沙伊兩國及相關衝突勢力都樂見此一發展。
其次,改變美國在中東主導的結盟對抗戰略。二0二0年九月,美國川普政府斡旋促成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巴林簽署《亞伯拉罕協議》,係以伊朗為共同敵人的基礎上,推動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合作關係。
但現在,突然之間,遜尼派主要大國沙烏地卻與什葉派占多數的伊朗修好關係;這個重大轉折,使得美國長期以來在中東結合遜尼派國家對抗什葉派勢力的戰略基調,出現結構性改變。
第三,遜尼派國家內部是否出現意見分歧?在沙伊握手言和之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的依美抗伊路線,開始面臨挑戰;況且,波斯灣的大通布、小通布和阿布穆薩等三個島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伊朗還存在主權之爭。未來,遜尼派國家是否還要繼續與伊朗為敵?值得觀察。
第四,伊朗核協議談判可能趨於順暢。為防核武擴散,美、法、德、俄、中、英六國於二0一五年與伊朗簽署核子協議,但到了二0一八年五月,美國前總統川普卻簽署命令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啟對伊朗的嚴厲經濟制裁。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元首穆罕默德(右)日前會晤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阿里,討論雙邊關係及加強合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通訊社提供/路透)
核協議談判 未來可望更順暢
拜登上任兩年來,力圖恢復伊朗核協議,去年幾乎談成,但礙於伊朗革命衛隊未能自恐怖組織名單移除,暫時沒有進展。歐盟希望透過多邊外交談判來解套,過去對核協議持反對立場的沙國,現在與伊朗握手言和;而且,沙國自己也想要發展核電,情勢的發展,核協議談判未來有可能更為順暢。
綜觀國際戰略格局,中東版的美中全球權力競爭已經出現。美國長期干預中東國家內政,還攻打了伊拉克、發生虐囚事件等,許多阿拉伯國家對美國的印象並不好。中國大陸則是透過「一帶一路」擴大在中東與北非的影響力,並強調「尊重主權、不干涉內政」與伊斯蘭世界立場相當契合。
再從政治體制看,美國把伊朗、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中國大陸等視為不民主國家;現在,這些國家透過自己的方式架設起政治舞台,希望各國基於不同文化而運行的政體,應該受到尊重。
如今,中國大陸扮演世界和平推手角色,斡旋沙伊復交成了重要的起手式。中方先前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不再只是空口白話,而是真正有能力提出實際作為的大國,對俄烏勸和促談的和平倡議,不再被認為是遙不可及。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當代南亞與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崔進揆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