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社會局Q萌宣傳大使亮相 傳遞兒童人權公約概念

桃園市社會局將四個兒童人權公約的重要概念,化身成四個超萌IP。(圖/社會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響應國際兒童人權日,桃園推出Q萌兒權大使,攜手大小朋友共築友善兒少城市。桃園市社會局表示,響應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以及台灣「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10周年,該局創作了「桃園Q萌宣傳大使」,分別將四個兒童人權公約的重要概念,化身成四個超萌IP,分別是代表「禁止歧視原則」的伊可、「兒童最佳利益原則」的蒂奇、「兒童的發展權及休閒權」的麥噗及「兒童有表達意見的權利」的奧茲。 社會局提到,該局搭配兒權公約與聯合國SDGs指標概念,作為角色的命名與代表色安排,希望透過IP,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向桃園市兒少及家長們傳達兒童權利公約的理念,不僅讓大人了解CRC,亦讓小朋友認識自身的權利。另為響應兒權日的到來,社會局亦利用宣傳大使進行好康抽獎活動,特別開發了簡單的網路遊戲及LINE互動活動,讓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可以在家,透過數位體驗的方式理解CRC的內容,觀迎大小朋友一起加入。 桃園市社會局規劃了一系列桃園Q萌宣傳大使推廣活動。(圖/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表示,社會局依據角色定位,並在動畫腳本設計階段納入兒少代表及兒權專家意見,讓桃園Q萌宣傳大使出演了4部「打勾勾,共童好約定」短系列動畫,針對兒童權利公約四項重點概念進行闡述,動畫全長約1.5至2分鐘,利用圖像及說故事的方式完整傳遞理念,作品在11月9日兒少權益嘉年華及社會局臉書宣導,未來期待將作品於校園等各個宣導場合放映,讓桃園市民一起打勾勾,共同為友善的兒少城市努力。 社會局長陳寶民提及,兒童權利公約的推動是沒有時間限制的,讓最多新生兒的城市桃園可以完善地落實兒童權利的推廣是市府致力的目標,這次很高興能創作了「桃園Q萌宣傳大使」作為大家的夥伴,這些小夥伴也會持續陪伴社會局宣導CRC,從兒少、青少年到成人、長者,未來該局會更全面宣導公約及國內法的內容,讓CRC成為每個市民的基本認知。 社會局補充,該局規劃了一系列桃園Q萌宣傳大使推廣活動。包含線上趣味小遊戲,完成問答活動截圖完成頁面,上傳到社會局臉書指定貼文即可參加抽獎活動;另有LINE情境Chatbot知識互動,由小怪獸角色們輪番上陣,以對話的方式和遊戲者互動,完成情境後獲得一組通關口號,上傳口號到社會局臉書指定貼文,也可參與抽獎。更多活動詳情可至社會局臉書查詢。

Read More

高齡翁迷途呆站路中 蘆竹警拼湊線索助返家

員警見老翁神色緊張、不知所措,研判可能患有失智症,便先將他帶回派出所休息(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一名81歲的鄒姓老翁日前外出散步時,疑似因失智症狀導致迷路,獨自在蘆竹區蘆興南路上徘徊,神情徬徨無助,所幸熱心民眾發現後立即報警,蘆竹警分局警員獲報後迅速趕抵現場,先將他帶回派出所休息後,順利聯繫上老翁家屬,讓其平安回家。 南竹派出所說明,員警黃韋翔及李祐盛見老翁神色緊張、不知所措,研判可能患有失智症,便先將他帶回派出所休息,並提供熱茶和點心,溫言安撫老翁情緒。在員警耐心的詢問下,老翁終於想起自己的姓名,但對於住家地址卻記憶模糊。員警憑藉老翁提供的些許線索,積極查詢相關資料,最終順利聯繫上老翁的家屬。 警方提到,家屬接到通知後,心急如焚地趕到派出所,見到老翁平安無事,終於放下心中大石。家屬表示,老翁患有失智症,平時都需要家人陪伴外出,此次幸好有熱心民眾和員警的協助,才能讓老翁平安返家,對此深表感謝。 蘆竹分局長林鼎泰提醒,民眾家中若有失智長者,應多加留意其生活起居,並可採取預防措施,如為長者配戴識別手環或項鍊,可註記姓名、地址、聯絡電話等資訊,以便走失時能迅速確認身分;若長者不習慣配戴飾品,也可將聯絡資訊繡在衣物明顯處。並盡量避免讓長者獨自外出,若需外出應由家人或親友陪伴,平時可多注意長者常去的場所,若發現走失可縮小搜尋範圍。「每個人都會老」,請給予失智長者更多的關懷和協助,共同打造一個友善、安全的社會環境。

Read More

當個高EQ爸媽 心理師呼籲先認識自己

聯合心理諮商所陳舒儀心理師提醒,在親子關係中,沒有誰贏誰輸,因此高EQ父母應該敞開心胸,傾聽孩子的需求與想法。照片提供/聯合心理諮商所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會不自覺地重複自己原生家庭中的教養模式,這種無意識的行為可能會讓親子之間的關係出現挑戰,資深心理師陳舒儀提醒爸媽們,愛孩子雖然重要,但愛並不足以勝任父母角色,成功的教養需要父母具備持續學習和反思的能力。 高EQ父母的關鍵起點:認識自己 陳舒儀心理師表示,父母的EQ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她以過去媒體曾經報導過的一則新聞,描述一位母親在大眾面前跪求女兒念書的案例為例,說明情緒化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呼籲父母應該先了解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將壓力轉嫁給孩子,其實情緒本身沒有對錯,但如何表達情緒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 高EQ爸媽先學會覺察、面對、處理情緒 「父母可以生氣,但行為不能傷害自己或孩子。」陳心理師指出,高EQ的父母應該學會處理負面情緒,而不是壓抑它們。冷戰和沉默等消極反應也是一種攻擊,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不亞於直接的言語或行為攻擊。高EQ父母應該敞開心胸,傾聽孩子的需求與想法,並在犯錯時勇於跟孩子道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破除迷思 控制不是教育的核心 陳舒儀心理師指出,許多父母認為必須控制孩子,否則他們會變壞或遭遇挫折,這種控制心態往往會導致雙方情緒內耗。她鼓勵父母應該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並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負責。詩人紀伯倫曾經有一句名言:「孩子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提醒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成長節奏。當孩子提出不同意見時,父母眼到耳到地專注聆聽孩子觀點,是親子溝通合作的第一步。 以指導行為而非批評個人為原則 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解釋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情緒反應。陳舒儀提醒,當父母認為孩子是故意不聽話時,容易產生生氣或焦慮的情緒。她呼籲父母應該避免這種「歸因偏差」,即不應先假設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挑釁,而是應考慮環境與情境因素。父母在生氣時先嘗試冷靜下來,讓自己有時間反思是否過度反應,再去解決問題。 另外,在具體的教養技巧上,父母在教導時應該專注於孩子的行為,而非對其人格進行指責。她舉例說明:「如果孩子在餐桌上打翻了牛奶,父母應該指導行為本身,而不是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例如說『你老是笨手笨腳的』這樣的話。」具體的行為指導不僅能幫助孩子改進錯誤,還能保持他們的自尊與動力。 高EQ爸媽的愛與尊重 「在親子關係中,沒有誰贏誰輸,只有『雙輸』或『雙贏』。如果在親子關係中爭論對錯,最終輸掉的是整個關係。」陳舒儀心理師強調,高EQ的父母應該愛孩子也愛自己,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在愛護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幫助孩子在情感和生活上健康成長。這樣,下一代不僅能擁有高EQ,還能夠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自信應對挑戰。

Read More

4D感測技術加持!AI助聽器模擬大腦處理聲音 讓聽損者重拾自然聽覺體驗

這款 AI 助聽器讓他「忘了它是一台機器,反而像是身體的一部分」,不僅便利,也讓他能在社交場合更輕鬆自如地展現幽默才華;西哥呼籲有聽損的長者要及時矯正聽力,以維持生活品質與人際交流。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林韋彤、林宗憲報導 金鐘金馬雙金影帝陳博正(西哥)憑藉著長達15年的助聽器配戴經驗,成為公認的「助聽器達人」。他分享,隨著年齡增長,聽力逐漸衰退,影響到工作與家人的溝通,尤其在吵雜的環境中更為困擾。他說:「以往在吵雜的室內與戶外環境時,助聽器會把所有背景噪音放大,讓我很難專注在對話上,時常需要降低音量,但這樣就聽不見其他人的聲音。」然而,自從使用了最新的 AI 助聽器,西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聆聽自然感,無論在嘈雜場所還是多人對話中,AI 助聽器都能自動調節音量,讓聽覺體驗更加完整。 他笑稱,這款 AI 助聽器讓他「忘了它是一台機器,反而像是身體的一部分」,不僅便利,也讓他能在社交場合更輕鬆自如地展現幽默才華;西哥呼籲有聽損的長者要及時矯正聽力,以維持生活品質與人際交流。 聽力損失與失智風險密切相關 醫師提醒及早矯正聽損的重要性 馬偕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教授指出,高齡族群若不及時矯正聽力損失,恐增加失智風險。林教授引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結果指出,輕度至中重度聽損的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出一般人 1 至 5 倍。65 歲以上族群中,聽力障礙的盛行率高達 40%,而這種「隱形傷害」往往被忽略,導致老年人出現溝通困難、人際疏離,甚至憂鬱等問題,最終影響到大腦的認知和記憶功能。 林鴻清教授特別強調,維護聽力健康在延緩失智方面有重要的意義。他表示,早期矯正聽損的方式包括使用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以補足聽力缺失。對於中重度聽損患者,助聽器是首選;如果效果不佳,則考慮人工電子耳。這些輔具不僅可以改善日常交流,還能有效減少大腦在聽力損失下的額外認知負荷,有助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維持良好的腦部健康狀態。 4D 感測技術與深度神經網絡 帶來貼近大腦的聽覺新體驗 資深聽力師蔡鋕鑫表示,傳統助聽器大多使用方向性技術來增強使用者對語音的理解,但由於難以還原真實的聲音場景,導致使用者需要額外消耗認知能力去解讀,長期下來可能對助聽器產生排斥,甚至增加失智風險。今年推出的AI 助聽器首度搭載了4D感測技術,可模擬大腦處理聲音的自然方式,讓使用者不再需要額外消耗腦力,可以輕鬆聆聽「人話」。 蔡鋕鑫進一步解釋,AI 助聽器結合深度神經網絡技術與 4D 感測器,能夠精準辨識使用者的聆聽需求。例如在人聲鼎沸的餐廳或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它可以清楚區分並聚焦於單一或多方的談話聲。這項技術能探測「360° 聲音場景」、「頭部轉動」、「身體運動」及「對話活動」等四大面向,快速辨識使用者當下的溝通目的,並自動調整助聽器設定,提供個人化的聽覺體驗。 小巧舒適、無異物感 讓使用者幾乎忘記助聽器的存在 蔡鋕鑫強調,這款 AI 助聽器搭載了 256 個頻道,能針對各種語言和環境進行調整,讓使用者在聆聽過程中不需再額外耗費腦力去理解。此外,助聽器設計小巧,電池續航力高,不會影響到眼鏡或口罩的配戴,且配戴時無異物感。許多使用者反映,佩戴後幾乎忘了助聽器的存在,甚至有些人忘記在洗澡前取下,可見為使用者帶來自然舒適的體驗。

Read More

桃園文化浪潮來襲!邱正生帶領在地藝術走向國際

邱正生談到地景藝術節、閩南文化節等活動,說明這想法最基本的就是要與社區連結並且嘗試要有成為國際品牌的可能性。(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文化局九月份在市府大廳舉辦了「桃園文化浪潮展」,裡面有許多內容也羅列了文化局過去一年來所有工作的內容及施政成績,其中也展現文化局對於桃園文化發展「向下紮根、向上提升」的概念,《桃園電子報》專訪了文化局長邱正生,他從地景藝術節談起到老城區的改造內涵,以及館舍的運用,說明這想法最基本的就是要與社區連結並且嘗試要有成為國際品牌的可能性。 邱正生首先說明,「桃園文化浪潮展」看起來玲瑯滿目非常豐富也有很多主題的設定,事實上整個主軸就在貫穿「向下紮根、向上提升」這八字,不管是館所的管理、策展或文資的保存都要考慮到,向下紮根的部分,是要讓民眾了解、讓社區參與更多,是甚至讓學生們透過這些活動推廣更能受到文化教育的涵養。向上提升就是品牌化,桃園有那麼多的文化藝術活動、有那麼豐沛的藝文能量,可是要如何讓這城市所有民眾知道,甚至讓全台灣民眾、國際知道,這就有必要以一個品牌的思維去看待它,所以每年一樣在辦兒童藝術節、管樂節,一樣在辦各種展覽如地景藝術節、科技藝術節等等,我們要如何為這些塑造品牌定位,是否能有知名度或國際能見度,得到國際的肯定,這過程中就代表一個城市文化的提升,而這提升會帶給這城市民眾歸屬感和榮耀感。 以地景藝術節為例,邱正生表示,桃園第一屆辦的時候引進霍夫曼的「黃色小鴨」作品,是借用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來打響這活動的品牌,簡單說是名人指路、名人行銷,當然會很快把知名度拉起來,但這樣把知名度打響後,對於地景藝術節這品牌的內涵和策展論述還是遠遠不足的,這是一下子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情,就如同一齣戲劇,行銷時卡司很大,但劇本身是否吸引人這就有待市場考驗,這也就是地景藝術節有它本身的論述,跟其它展覽最大差異在必須跟這城市地景、人文、產業、歷史、自然環境互相呼應,所以每年地景藝術節的策展,應該思考它最內圈的地景藝術創作有沒有跟我們環境人文結合作討論,之後再決定要呈現什麼樣的作品,這些作品適合放在什麼樣的地方,這些作品當中有多少部分由藝術家與社區跟學校共同創作,在共創過程中大家就會對這作品有認同感、歸屬感。 地景藝術節這次的「龜吉拉」就相當引起轟動。(圖/翻攝自地景藝術節官網)   邱正生表示,這次在龜山舉辦的地景藝術節,藝術家與龜山共創的作品有7、8件以上,每件都有1至2位藝術家帶著兩三個社區或學校,從說明會、老師帶著開工作坊,一起把成品做出來,後面還辦文化推廣活動,在這一系列的完整過程當中,所有參與的藝術家和社區彼此互相學習,認識龜山的地理人文,也讓大家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環境,這是地景藝術節最核心的一環,這樣的作品很有內聚力和溝通力,但是可能這些作品不會像「黃色小鴨」那麼讓人感覺驚艷、壯觀,因此地景藝術節還會設計另外一系列的作品,會找國內或國外藝術家來參展,展出所謂亮點作品,這些亮點作品也是由藝術家在了解當地人文後量身創作的作品,或是這藝術家原有的作品剛好適合這次的環境紋理把它放進來。 邱正生表示,本屆的主題是「迴龜」,談的是龜山從農業開墾發展以來,到現在有機場捷運動線經過,外來人口的進住已經發展成為大台北地區民眾人來人往迴游的重要終結點,龜山有機捷A7、A8站、有華亞科學園區,有很多的人在這裏上班,不管是從雙北搬到龜山或從龜山去台北上下班,都是一種迴游的狀態,所以用「迴龜」這個題目是表示許多人從四面八方到龜山來,有許多不同層次的意義。再加上龜山本身的意涵,在創作過程中利用當地的五大坑地名做一些相關共創的作品,這次的「龜吉拉」就相當引起轟動,大家都覺得這作品非常理想,它的網路上聲量跟當初「黃色小鴨」不相上下,全台都很關注,包括一些網紅、雜誌、電子社群一直在分享,還主動下廣告,這作品與「黃色小鴨」不同的是,「黃色小鴨」是從國際級的作品移置過來,與地景的連結性比較少,除了可以在桃園的埤塘外,也可以在高雄愛河、香港維多莉亞港,它有國際的專屬性但沒有唯一性,可是「龜吉拉」是跟在地人文連結的唯一性。 邱正生表示,地景藝術節與地方是有多方面銜接的,除了「龜吉拉」外,這次在桃園酒廠,利用廠內7座高10米連在一起的糧倉,非常漂亮的工業廠房特殊建築,找了科技藝術團隊做了很棒的科技劇場光雕秀,這作品還採集了酒廠的酒香,釀製過程中酒液體滴漏下來的聲音等元素,創作出專屬龜山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無法複製的,整個展演完後大家只能從網路留存的檔案去回味,這就地景藝術節核心的精神。 邱正生說,地景藝術節如此,事實上每一個長期固定舉辦的活動也該如是,如此大家才會知道這些活動的核心價值和主張,就會突顯出它的品牌,文化局現在把過去每年辦的許多活動用這方式疏理出來、萃取出來,找到更好的定位,該向下紮根的要與社區作更緊密的結合,並作出它獨一無二的品牌力量。 去年開始嘗試第一次辦舞龍舞獅競賽,今年則移到在龜山的壽山巖觀音寺舉行。(圖/資料照)   邱正生另以閩南文化節為例,文化局內部也在不斷討論,每年閩南文化節辦這麼多活動,每個活動定位是不是該精準,或與在地連結要加強,如在桃園地區的體育大學一直有舞龍舞獅傳承的技藝團隊,既然是桃園很重要民俗技藝人才培育的一部分,可是有與閩南文化節連結嗎?於是從去年開始嘗試第一次辦舞龍舞獅競賽,今年則移到在龜山的壽山巖觀音寺舉行,體大與壽山巖觀音寺一個是國內體育教育最高學府,一個是地方重要信仰中心,而且壽山巖觀音寺長期以來熱心文化推廣,也長年支助體大的舞龍舞獅隊,所以做一個節不是只辦辦活動就好了,是要與在地關聯,因此決定在壽山巖觀音寺舉辦,由體大承辦舞龍舞獅團隊在壽山巖觀音寺交流競賽,以後就會固定在這個地點,不會再移來移去,這樣大家就會知道每年這地方就會有這活動,讓這活動在地方生根長大,最後成為國際盛事,如果每年閩南文化節龍獅大賽都在這裡辦,所有來自東北亞、東南亞、大陸的舞龍舞獅團隊就會知道桃園每年在這會辦國際龍獅大賽,它的獨特性和品牌才會出來,在地參與的人也會感到高興,得到市府的認可獲得更多的資源,這樣定錨定點品牌塑造才會有意義。除了龍獅大賽外,這次閩南藝術節的踩街活動結合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在那地方不斷形塑經營,也是同樣的道理。 邱正生表示,文化局向下紮根部份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這有很多面向,比如在眷村文化節裡與各眷村連結性很高,由各眷村來主辦,這是眷村文化節很核心的價值,另外如八德地區有很多馬祖的鄉親,文化局作了閩東語的教育活動、閩南文化節的閩南文化學堂也都是,乃至於在文化資產的部分,被指定的古蹟或文化資產建築也是要被推廣的,所以文化局整理了桃園文資的一百種玩法,舉辦各種文資展覽,這次結合地景藝術節就有在憲光二村舉辦龜山地區有價值的文資展,還有煤礦礦業展,讓大家認識到過去桃園的產業和文化,這些活動本身也許不是那麼龐大、宣傳力很大,但這是扎扎實實向下紮根的事,另外在土地公文化藝術節、大溪大禧與社區、陣頭、小學結合,綿綿密密的參與共創,其中大溪大禧未來還有創造品牌向上提升的概念,將在活動前期邀請各國駐台使節來大溪參訪,甚至邀請他們國家民間團體一起組隊走街,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性的活動。 在文化局所有的館舍方面,邱正生表示,桃園除了有大型的展演中心、展館外,還有許多整修過的老式建築如中壢故事館、壢景町、中平故事館、桃園77藝文町、桃園米倉劇場、桃園公民會館等,這些建築都有它的歷史背景,有的是日式、有的是閩式建築,現在這些都被保存下來訴說這城市的故事,但除了保存外也要付與它一些藝術內涵,舉辦展覽等活動,讓民眾從參與活動中認識這些歷史建築群,這些活動設計內容也參照當地環境人文,與地方連結成為當地的城市故事館。不過單單這樣還是不足以吸引到年輕人及外地人進來認識這些歷史建築,所以還要辦一些新的現代文化活動讓大家目光關注,這其中包括娛樂、餐飲服務等。 桃園除了有大型的展演中心、展館外,還有許多整修過的老式建築。(圖/翻攝自桃園觀光導覽網)   邱正生以在桃園區中華路上的公民會館為例,之前團隊經營非常辛苦,外部審查委員也給了不及格的成績,所以就無法繼續,但接下來要做什麼?就要重新找出定位,文化局內部討論後,先從公民會館所在位置考量,如果再繼續作如以往另類藝術展演空間,就要問既然有失敗經驗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協助,思考到這空間是在桃園區很熱鬧的地方,周遭有許多百貨公司,這地方是否該作跟街區商圈透色符合還有加乘作用的東西。文化局每年都有動漫大展,不該只是每年辦一次活動就表示市府有在支持動漫產業,是否該有一個交流的基地,讓年輕人創作者與消費者有個聚集的地點,是否能讓有志從事這方面的年輕人能得到一個專業的輔導,於是決定把公民會館成為動漫交流基地,原本文化局每年要編3百多萬維護,現在不僅不用再花經費,還以標租的方式跟營運團隊收每年1百萬的租金,而這團隊在公民會館經營的也很好,因此在動漫產業上除了動漫展外,第二隻觸角也形成,再加上今年開始作人才培育成為第三隻腳。 桃園市政府在市區最繁華的地段給了一棟獨棟的動漫基地,其實在台灣動漫圈已經傳開,認為桃園市政府非常有誠意,此外日本動漫界得知此事後曾來看過也覺得非常難得。 桃園市政府在市區最繁華的地段給了一棟獨棟的動漫基地,其實在台灣動漫圈已經傳開。(圖/資料照)   邱正生說,過去審計報告裡經常提到這些歷史館舍參訪人數太少,這涉及到一個城市的文化治理的概念,這些館舍面積其實並不大,承受不起一下太多人進入,它本來目的就是文化保存,透過一些文化流程安排讓大家來,並與當地民眾生活圈結合,偶爾可以來休閒一下或當作接待外來朋友的文化客廳,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外人當地有一個文化遺留在這裡,它應該是這個定位,而不是以人數流量大小來衡量,這反而會對這些文化資產造成傷害。每一館舍的任務不一樣,如藝社中心是作表演藝術方面,其中有戲劇、舞蹈、音樂,音樂又有許多類型如熱門音樂,每個表演屬性不同,文化局要服務對象也不同,陽光劇場是熱門音樂或大型企業親子活動會喜歡的地方,這是質性的目標而不是量化的目標,如果所有都以量化多少人來參與做評量可能是不太適合的。 在老城區更新上文化局也有相當重要的角色,邱正生表示,其實市府對於老城區的更新非常重視,透過都發局主責成立都市發展會報推動老城區改造,其中有一部分是文化局必須配合的,是要在老城區注入新的文化能量,以在這些地區原有的文化藝術館社為支點,整合在地一些創意,甚至引進能吸引年輕人目光的創意思維進入老街區。都發局已在桃園景福宮附近開始實施作硬體景觀的改善,包括一些街區、商圈招牌立面等,文化局所作的是希望把地方閒置空間或店家,鼓勵年輕創意團隊提案來租這些空間成為他們營業的據點,但希望以文化藝術展演等廣義的文創領域,給予這些團隊補助、支持,鼓勵他們進來已經沒有人願意開店的地方讓他們經營,這其中當然有風險,但文化局是希望他們不要租下店面後就僅守著自己的東西,是要串聯街區辦理一些活動,再加上原本已在街區裡面的一些團隊,連結起來成為民間創意發揮的地區。 文化局預計在十一月辦理桃園區街頭藝術嘉年華活動,透過兩天的活動封街在景福宮辦理霹靂舞展演,也讓商家共同參與,再往文昌公園沿線發展舉辦塗鴉及滑板活動,讓年輕人願意回流到這地方,老城區就會有活力,並透過年輕人網路上的能量告訴更多年輕人甚至國外以及他們社群網友,如在桃園老城區辦這活動能成為經常性,大家就會知道每年在桃園會有霹靂舞比賽,甚至可以發展成為國際的賽事,桃園老城區的品牌的概念就出來了。 在其他大型展館方面,邱正生表示,桃園展演中心本來就是藝文園區的概念,在總圖完成「桃知道」商場開幕,以及原本場館外舞台區,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藝文特區,在定位上有文化、閱讀的概念,展演中心內有一個5百坪的展場,過去有許多視覺文化展,因此再加上使用率很高的演藝廳,展演中心在藝術展示上是相當扎實的。此外在廣場上的長期運用也相當重要,現在已決定每年的管樂節將會固定在這舉辦,這環境也相當適合。展演中心展場旁邊有一個複合式的文創商場,過去經營也不是很順利,今年認真檢討後認為周遭新的複合式商場已經成型,似乎不該再繼續,將與原本五百坪展場結合回歸到視覺藝術、科技藝術的領域,尤其這區域年輕人、中小學童多,他們來到這裡,接受藝術教育的啟蒙或是新的科技藝術,讓他們體驗,或許旁邊也再多一點親子餐廳,這樣這區域的拼圖就會比較完整。 兒童美術館的定位也相當特殊,幾乎是全國獨有。(圖/桃報資料照)   青埔地區,邱正生表示,機捷A17站附近陽光劇場成立了旁邊有原住民園區,往A18站方向有橫山書法園區,過A18站就會到兒童美術館,對面是在興建中的市立美術館,A19站有棒球場和經濟部的展館,這區域可說是已成為一個藝術廊帶,文化局的美術館群業都在這裡,附近建商在興建規劃的時候也都會結合部分藝術的概念,其中橫山書法館專門以書法藝術為主的展館這在東亞可說是唯一,因此文化局相當重視,希望讓它國際化,去年到韓國與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合作引進他們收藏的過去3百年的作品借展,裡面有許多漢字書法創作以及現代韓文的書法作品,今年底亞洲地區的蘭亭筆會40周年展,也爭取到橫山書法館舉辦,屆時亞太地區的書藝家作品都會來到這裡,兒童美術館的定位也相當特殊,幾乎是全國獨有。 文化局把中原文創定位成年輕人的實驗倉庫,其中戶外的舞台區已成為年輕人假日聚集的地方。(圖/桃報資料照)   關於最新成立的中原文創園區,邱正生表示,這原來是後勤司令部的備品倉庫,交給市政府後其中一部分成立文創園區,這是軍事遺址建築老廠房,沒有維護文資的壓力,台北有華山、高雄有博二、台中有審計園區,桃園要有自己的特色,於是文化局把中原文創定位成年輕人的實驗倉庫,其中戶外的舞台區已成為年輕人假日聚集的地方,不少學校的熱舞社都知道這是他們的場地,最新的科技藝術在這裡展演,各廠房也在陸續規劃活動,今年已吸引數十萬人到訪。

Read More

台灣黑熊脫逃引恐慌?六福村地震、大量傷病患演習過程逼真

六福村辦理地震、大量傷病患演習。(圖/六福村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新竹傳出發生大規模地震?原來是觀光署與新竹縣政府聯手推出旅遊安全提升計畫,選在全台知名遊樂園「六福村」,舉辦大量傷病患演習。今(19)日的演習內容以半預警式「無劇本」擴大實兵演習方式,模擬遊樂區因地震造成設施故障與動物脫逃暨人潮推擠之大量傷患事故、疏散及收容整合應變演練。場面十分逼真,整場演練透過嚴謹規劃,藉以鍛鍊六福村員工們的緊急應變能力,在災害真正發生時能即刻應變,確保遊客安全,讓災害降到最低。 六福村說明,「2024旅遊安全提升計畫-大量傷病患演習」今日在六福村園區透過狀況劇擬真登場,劇情演繹新竹發生規模6級以上大地震,造成園區遊樂設施「沙漠風暴」故障,現場遊客多人受傷,需要進行緊急治療,救治過程中又突傳因餘震導致台灣黑熊展區受損,珍貴保育類台灣黑熊藉機逃脫,引發周圍遊客驚慌四處推擠,導致大量遊客受傷,一再考驗著現場的臨機應變,相當擬真。 六福村模擬地震造成台灣黑熊脫逃。(圖/六福村提供)   六福村提到,該園區動員近30位動物管理人員投入演習,模擬黑熊脫逃時,執行誘餌計畫、吹箭等方式機警應變,將台灣黑熊安全運回籠舍;配合此次演習的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新竹縣消防局等單位紛紛抵達參與,園區服務人員亦於災害演訓時立刻依照日常訓練指揮遊客疏散,同一時間擁有緊急救護技術員資格的服務員也湧向災害地點協助救傷,平時定期的沙盤演練都累積了緊急應變的能量。 六福村動員近30位動物管理人員投入演習,模擬黑熊脫逃時,執行誘餌計畫、吹箭等方式機警應變。(圖/六福村提供)   負責此次計畫推動的新竹縣交旅處處長陳盈州指出,「六福村每日接待上千名遊客,一旦發生意外,可能引發大規模且複雜的災害事故。透過此次大型災難演練,縣府希望加強園區工作人員的實戰應變能力,建立更完善的災害處理標準作業流程,確保在真正的天然災害或意外發生時,能夠即刻因應,有效保障遊客安全,將災害影響降至最低。」 六福村營運總經理葉忠岳表示,「六福村非常注重遊客旅遊安全,此次大量傷病患演練總投入逾300位人員參與,希望透過狀況劇演練提升及戰力,同時也找出需要持續加強及改進之處,讓遊客入園玩得開心,也玩得安心」。  

Read More

街頭暖心畫面掀熱議 蘆竹警獲網友讚揚

蘆竹警分局交通分隊警員林伯穎親自扶老翁過馬路,暖心的一幕被路人捕捉。(圖/翻攝自臉書)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蘆竹警分局交通分隊警員林伯穎日前執勤時,發現一位年邁長者步履蹣跚地在中正路與南竹路口徘徊,似乎想穿越馬路卻又有些猶豫,便主動上前關心,親自扶老翁過馬路,這一幕正好被路人捕捉,拍照PO網後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留言稱讚林伯穎的舉動相當暖心。 蘆竹分局提到,當下林伯穎發現長者行動不便,便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攙扶著長者一步一步慢慢穿越馬路。這暖心的一幕恰巧被路過的民眾拍下,並分享到臉書社團,立刻引起網友迴響,紛紛留言讚揚,「警察大人是人民保母」、「好溫暖的畫面」。 蘆竹交通分隊長吳偉輔表示,林伯穎平時工作認真負責,待人親切有禮,這次主動協助長者過馬路,充分展現了警察的為民服務精神,也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民眾若在路上遇到需要協助的長者或行動不便人士,也能發揮同理心,伸出援手,共同營造一個友善溫暖的社會。 網友留言稱讚蘆竹交通分隊警員林伯穎。(圖/翻攝自臉書)

Read More

樂天女孩助陣!國際扶輪3502地區攜生命線辦園遊會 互動遊戲關懷青少年反毒反詐

國際扶輪3502地區攜手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共同舉辦「閃耀青春愛生命公益園遊會」。(圖/國際扶輪3502地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國際扶輪3502地區11/16攜手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共同舉辦「閃耀青春愛生命公益園遊會」。現場包含立法委員萬美玲、市府秘書長溫代新、市議員黃婉如、林政賢、陳美梅、黃家齊、張碩芳、凌濤均到場參加,並肯定扶輪社友長年投身公益的精神。 國際扶輪3502地區總監陳清榮表示,前陣子颱風接連而來,讓他及公益園遊會籌備主委丁國政、桃園生命線1995協會理事長游錦華這幾天都忐忑不安,很高興公益園遊會能順利舉行,而且天氣還不錯。 國際扶輪3502地區攜手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共同舉辦「閃耀青春愛生命公益園遊會」。(圖/國際扶輪3502地區提供)   陳清榮提到,青春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充滿了夢想、希望與無限的可能。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青少年面臨著許多挑戰與誘惑,特別是毒品和詐騙。這不僅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對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全體社友和市民今天聚集在這裡,就是要共同關心、共同努力,為我們的青少年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長環境。 國際扶輪3502地區攜手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共同舉辦「閃耀青春愛生命公益園遊會」。(圖/國際扶輪3502地區提供)   陳清榮進一步分享,這次公益園遊會除了有超過100個攤位,涵蓋熱食、小物,還有許多攤位設有反毒、反詐、愛生命的互動遊戲,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參加。另外主舞台除了提供青少年熱舞表演、揮灑青春汗水外,還邀請樂天女孩大跳應援舞炒熱氣氛,並且設有摸彩活動,整場活動毫無冷場,吸引數千位扶輪社友及桃園市民來參加。 國際扶輪3502地區攜手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共同舉辦「閃耀青春愛生命公益園遊會」。(圖/國際扶輪3502地區提供)   陳清榮說,他要再次感謝所有參與這次活動的社友及志工朋友們,感謝你們的支持與努力。讓我們攜手共進,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努力,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祝福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珍惜青春,追逐夢想! 國際扶輪3502地區攜手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共同舉辦「閃耀青春愛生命公益園遊會」。(圖/國際扶輪3502地區提供)   桃園市生命線協會理事長游錦華表示,自己本身也是扶輪社友,很高興生命線協會有機會跟國際扶輪3502地區合作舉辦此次的公益園遊會,生命線跟扶輪社服務的對象一樣都是青少年。游錦華提及,桃園市生命線協會已成立33年,尤其疫情期間更加發現現在的青少年對於生命線是陌生的,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讓青少年認識1995這支服務的專線,特別是當青少年面對徬徨或是心理壓力的時候,能有個管道求助。游錦華分享,桃園市是六都最年輕的城市,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能夠為孩子們帶來正確的方向,並且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更多的光和熱。

Read More

洽公返國後腹瀉停不了 醫「1招」快速揪出元兇

「阿米巴性痢疾」是痢疾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份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一旦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往往會引發腸道症狀。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59歲許先生日前返國後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炎,但服藥後腹瀉沒好轉,只好再掛急診,經化驗糞便並採用快速核酸檢測套組分析後,1小時內就發現「阿米巴性痢疾」陽性反應,趕緊先投藥治療,隔天顯微鏡檢查也證實有阿米巴原蟲囊體。快速核酸檢測有效協助醫療團隊即時處置,此次治療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Clinical Laboratory》,證實此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 阿米巴性痢疾症狀不明顯 可能導致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佑達表示,「阿米巴性痢疾」是痢疾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份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一旦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往往會引發腸道症狀,造成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腹瀉)或便秘,並伴隨發燒引起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等症狀。 林佑達指出,該疾病可能導致如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可能蔓延到肺部、腦部等其他器官,對患者健康帶來極大威脅。這種疾病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尤為常見,傳統會以顯微鏡檢查糞便檢體,但往往需要1-2天較長時間,可能使患者病情加重,錯失早期治療機會。 傳統鏡檢耗時 快速核酸檢測有利即早診斷 檢驗科組長周雍哲表示,傳統顯微鏡檢查是診斷腸道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其操作繁瑣且敏感度低,可能導致診斷耗時,若透過「多重聚合酶連鎖反應(multiplex PCR)」的檢驗分析技術,能夠同時快速檢測多種腸道病原體,包括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毒(如諾羅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以及寄生蟲(如痢疾阿米巴、梨行鞭毛蟲)等22種病原體,也可大幅提高治療效率。 把握黃金治療期 這樣做降低感染風險 林佑達也強調,如有症狀或檢驗陽性者,務必即早就醫治療,以免持續感染他人,平時則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要吃熟食及喝煮沸的水,以及避免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降低感染風險。

Read More

腸病毒疫情仍未見反轉!今年首例克沙奇A16型重症併發「無力肢體麻痺」

上週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為南部8歲男童,11月初開始有雙腳無力、疼痛的情形。(圖/非本人)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天氣逐漸變冷,但是腸病毒仍在社區流行,而且疫情呈上升趨勢。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11月3日至11月9日)腸病毒健保門急診就診人次來到2萬餘人次,較前一週上升約4.7%,疫情非常接近今年夏季的流行高點,而且尚未看到反轉的趨勢,另外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是今年首例腸病毒克沙奇A16型併發重症病例。 腸病毒重症再+1 男童染病後雙腳無力、疼痛 上週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病例,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為南部8歲男童,本身沒有潛在病史,11月初開始有雙腳無力、疼痛的情形,後來前往診所就醫,醫師開立口服藥物服用後症狀有一度改善,不過發病當天晚上就出現高燒症狀,因此隔天家屬又帶個案前往診所就醫。 就醫後診所醫師發現個案口腔內有疱疹性咽峽炎,而且有步態不穩的症狀,建議轉診到醫院。林詠青醫師表示,醫院檢查發現個案手掌有紅疹,口腔內上顎有潰瘍,做了腦部電腦斷層並未發現明顯異常,醫師懷疑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因此收治於加護病房,並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急性無力肢體麻痺。 後續檢驗確認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所幸經過治療後個案症狀已經緩解,住院第6天後便順利康復出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這名個案是今年第7例腸病毒重症病例,也是今年首例克沙奇A16型腸病毒重症個案。 腸病毒停課數為開學後最高 估12月底才脫離流行期 另外,易造成重症的腸病毒D68型在上週也有新增3例輕症個案。李佳琳副主任說明,這3名新增的腸病毒D68型輕症個案都居住在南部,年齡介於2-18歲,目前個案都已經痊癒或是恢復良好。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年共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 B4型各1例。 羅一鈞發言人預估,下週可能會是這波腸病毒疫情的最高點,估計門急診就診人次可能會上看2.2萬人,整個高原期估計會持續到11月底,之後可能才會有明顯下降的情形,預計要到12月底才會脫離流行期,10月20日至26日這週全國腸病毒停課數共有347班,是9月開學以來最高,提醒家長及學童還是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