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曜聰接任國際扶輪3462地區2024-25年度總監

長欣生技公司董事長楊曜聰(中)接任國際扶輪三四六二地區2024-25年度總監。(大葉大學提供)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傑出校友聯誼會會長、長欣生技公司董事長楊曜聰接任國際扶輪三四六二地區二0二四-二五年度總監,一日在彰化市舉辦地區辦公室揭牌儀式,宣布啟動大葉大學一一三學年度生命橋樑助學計畫,結合學術與職場實踐,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職涯支持。 楊曜聰指出,國際扶輪通過各種計畫支持教育,協助青年發展,培育具有全球視野和實踐能力的領導人才。大葉大學擁有豐沛的產學能量,一直是企業的最佳夥伴,「生命橋樑助學計畫」將與大葉大學的通識課程合作,由扶輪社友擔任學生的業界導師,幫助學生了解職場挑戰,提前準備職涯,接軌產業,並提供獎學金鼓勵表現優異的學生,期盼業師領航,帶領學子成就大業。 大葉校長方文昌表示,恭喜大葉大學的傑出校友楊曜聰接任總監,感謝國際扶輪三四六二區與學校合作「生命橋樑助學計畫」。這項計畫不僅提供銜接職場的課程,還安排了專業教練,幫助學生在職涯規劃上找到方向,通過與國際扶輪的合作,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多元化的產業活動,擴展人際網絡和實踐能力,這些對於他們未來的職涯發展都很有幫助。 維豐橡膠公司董事長李正雄將總監一職交棒給楊曜聰,李正雄說,楊曜聰不只是事業有成,更熱心公益,目前也是大葉大學傑出校友聯誼會會長,期盼產學攜手推動生命橋樑助學計畫,造福學子。  

Read MoreRead More

致遠基金會攜手陽明交大推動科普與生涯探索講座

致遠基金會攜手陽明交大台南分部舉辦科普與生涯探索講座。(陽明交大台南分部提供)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陽明交通大學台南分部與財團法人台南市致遠基金會於二十九日舉辦YOLO(You Only Look Once)物件偵測技術科普講座,探討從YOLOv4到YOLOv7的發展歷程及其在各行業中的應用,激發年輕一代對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興趣,幫助Z世代了解這些技術的應用和潛力。 講座主講人中央研究院資訊所所長廖弘源講解YOLO技術的歷史和發展,包括從YOLOv4到YOLOv7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實例,從YOLOv4到YOLOv7,每一版本的發展都標誌著技術的重大飛躍,尤其在物體檢測和圖像識別方面。不論是自動駕駛、智慧城市還是醫療影像分析,YOLO技術均提供高效且可靠的解決方案。 陽明交大副校長陳永富分享陽明交通大學的願景及在AI和科技跨領域教育方面的努力;義隆電子人工智慧研發處副理黃志勝分享義隆電子專注於先進半導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特別是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和智能家居等領域提供高效解決方案。 致遠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表示,人工智慧是一個很重大的項目,四十八年前創立宏碁的時候是以微處理機的園丁自許,希望能夠掌握再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將技術在台灣推廣;現在可謂數位落差或數位革命的一環,每一個人透過數位學習的機會,學會如何應用AI,盼望透過這次講座,讓更多人了解這項技術的發展及其未來影響。 這場講座共有二百十一多位包括大學生、高中生、教師及家長,以及對YOLO有興趣的民眾參與,後續的科普系列活動資訊可在陽明交大台南分郭的最新消息頁面查看。

Read MoreRead More

華山新市站感恩茶會 青銀手作樂

華山新市站感恩茶會,邀請青、銀世代共同製作新市在地特產白蓮霧造型掛飾。(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市報導 華山基金會新市天使站二十五日舉辦建站十六週年感恩茶會,邀請青、銀世代共同製作新市在地特產白蓮霧造型掛飾,讓幼童們了解傳統農藝的過去與智慧,也讓鄉土故事得以傳承。 新市區早年栽種大批白蓮霧樹,隨著時代變遷,一度凋零消跡。十多年前由新市區公所、新市區農會聯手搶救復育,並積極舉辦白蓮霧節,讓傳統農特產業得以留存。 華山新市站十六週年感恩茶會,包含新市區公所、消防分隊、新市分駐所均派員到場,並有郭人權牙醫診所黃彥銘醫師進行牙口衛教諮詢;在蕃茄幼兒園幼童的太鼓秀、阿寶魔術師的川劇變臉開場表演後,新市在地以無毒友善農法,出產香氛清雅的白蓮霧茶的張氏農場張育銘老師,也教導幼童與華山長輩們一起製作新市在地特產白蓮霧造型掛飾,讓幼童們了解傳統農藝的過去與智慧,也讓鄉土故事得以傳承。

Read MoreRead More

高雄海洋扶輪社贈新生兒外接及治療設備 為台東馬偕醫療照護再添利器

高雄海洋扶輪社贈新生兒外接及治療設備,為台東馬偕醫療照護再添利器。(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新生兒早產及死亡比率都是全國之冠,為提升新生兒照護品質,高雄海洋扶輪社透過「全球獎助金Global Grants」,爭取新生兒外接及治療設備,二十日在台東馬偕醫院舉行捐贈儀式;院長王光德表示,這台輸送型保溫箱有更高級的設備,保溫及氧氣濃度穩定性高,將給新生兒更好的保護。 衛生局長孫國平指出,台東縣每年約有一千四百名新生兒誕生,自一一一年起台東是全國唯一連續二年出生人口正成長的縣市,但早產兒出生比率卻很高,達百分之十三點六,是全國平均的一點三倍,因此確保新生兒得到良好的照護,是重要的課題。 近三年來台東馬偕執行近二十件新生兒外接任務,這台高級設備將配合馬偕新生兒醫療團隊,提供重症新生兒轉診更好的醫療照護。 新儀器設備保溫及氧氣濃度等穩定性高,讓早產兒得到更好的照護。(記者鄭錦晴攝) 台東馬偕院長王光德表示,該院是台東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新生兒如狀況不穩定,大部分會轉診到馬偕醫院;若半夜一個新生兒出現問題,就必須出動團隊轉接到醫院加護病房處理,有更好的儀器設備,將給嬰兒多一份保護,這台設備讓新生兒醫療照護再添利器。 海洋扶輪社長曾韻如說,台東新生兒的早產和死亡比率都是全國之冠,該社感受到新生兒高風險醫療的需求,希望這套完整的設備能提升新生兒照護,讓小生命都能健康成長。

Read MoreRead More

高雄市真善美中小企業跨業交流協會 捐款助學恆春弱勢童

高雄市真善美中小企業跨業交流協會,捐款助學展望會恆春中心弱勢兒少。(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高雄市真善美中小企業跨業交流協會舉辦一日遊公益活動,十九日參訪台灣世界展望會恆春中心,慷捐二十五萬兩千元、助學恆春地區弱勢兒少。 台灣世界展望會每年號召社會大眾響應「助學行動」,定期為服務的經濟弱勢兒少發放助學金,陪伴全台約四萬五千名孩子的求學之路。 高雄市真善美中小企業跨業交流協會的恆春助學之行,展望會特別邀請曾榮獲總統教育獎的服務青年李寬宏,在活動中分享成長故事;李寬宏說,「許多童年不曾有過的關懷,都在社會幫助與展望會的關心中感受到,這是改變我命運的一次歷程」! 李寬宏出生在一個經濟困難的家庭,父親靠打臨時工維持家計,讀大學期間曾因家庭經濟困難被迫休學工作,但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助學金的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與堅持,最終得以回到校園繼續學業;他的分享不僅激勵了在場的每位人士,也讓人看見「助學行動」所帶來的影響力! 台灣展望會南區辦事處區處長林惠君除感謝高雄市真善美中小企業跨業交流協會致贈善款、同時表示教育是改變未來的重要力量,而助學金能夠為學生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實質幫助,期望社會各界能夠共同關注與支持。

Read MoreRead More

台中先天豐龍聖道堂捐贈救護車 花縣消防局感謝善行義舉

台中先天豐龍聖道堂捐贈一輛價值三百三十五萬元的高性能救護車予花蓮縣消防局。(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十五日在玉里鎮先天豐證聖道堂接受台中先天豐龍聖道堂捐贈一輛價值三百三十五萬元的高性能救護車,此輛擁有巴騰堡格紋設計的救護車,除了提升美觀外,其高度反光性,讓民眾在夜間能清晰辨識救護車,進而降低與救護車發生事故的機率,提升出勤人員執勤安全。 台中先天豐龍聖道堂主祀地母娘娘,為弘揚地母娘娘慈恩,每年皆遵照聖示,捐贈各縣市消防局救護車或急救器材,提升專業救護品質,而堂主廖淨愷平時熱心為善公益,得知消防局有救護車需求,集結各信徒的力量並與消防局主動聯繫捐贈救護車,而這次捐贈的高性能救護車將撥配於消防局第三大隊玉里分隊使用,現場消防局長吳兆遠也回贈救護車模型與感謝狀。 另外因花蓮地形狹長,南北距離高達二百公里,且目前有能力執行緊急心導管手術的醫院都位在花蓮市區,而消防局在接獲南區有心肌梗塞患者的通報後,即啟動「南病北送」的接駁救護機制,讓南區瑞穗、玉里的患者送至鳳林地區後,再由壽豐分隊將病人送往花蓮慈濟醫院,解決長距離救護後送對中南區消防同仁的壓力,因此本次受贈的高性能救護車配發至玉里分隊,不但可以強化花蓮縣緊急救護網急難救護能力、有效提昇花蓮縣的緊急救護效能,對民眾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顯著的提升。 消防局表示,目前持續培訓高級救護技術員,並於所屬二十三個分隊持續推動高級救命術技能,希望能為全縣各鄉鎮市提供最優質的緊急救護服務。

Read MoreRead More

八德旭德扶輪社 捐助宜蘭縣大同鄉醫療設備

國際扶輪三五0二地區八德旭德扶輪社捐贈大同鄉衛生所及衛生室牙科治療椅、婦科檢查台、三合一生理監視器等十八大項六十二組儀器及設備。(宜蘭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大同鄉由於地處偏遠,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為了提供大同鄉居民更先進、更完善的醫療服務,國際扶輪三五0二地區八德旭德扶輪社發揮善心,捐贈大同鄉衛生所及衛生室牙科治療椅、婦科檢查台、三合一生理監視器等十八大項六十二組儀器及設備;十四日在大同鄉衛生所舉辦捐贈儀式,並由林姿妙縣長代表接受。 大同鄉有十個村落,分布在狹長的蘭陽溪上游兩側,鄉內的醫療資源僅有鄉衛生所、南山診所及由聖母醫院與協力的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共同承作的IDS(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巡迴醫療。去年底,八德旭德扶輪社得知大同鄉衛生所相關醫療儀器設備需要持續更新與升級,因此積極向國際扶輪基金會申請「宜蘭縣大同鄉偏鄉衛生所醫療設備更新計畫」,爭取到總金額高達二百五十萬元之經費,也購置了相關設備,完成了這次的醫療設備全面升級,進而大幅提高大同鄉衛生所的醫療服務能力。也同時提升整體醫療品質,減少鄉內居民就醫的舟車勞頓。 十四日的捐贈活動中,林姿妙感謝八德旭德扶輪社全體社友的熱心捐款,協助添購及升級醫療設施及設備;也感謝遠道而來的社友貴賓,大家的熱心參與,成就了這次意義非凡的捐贈活動,並對於扶輪社友無私奉獻的精神表示感謝與欽佩。

Read MoreRead More

門諾玉里行動自助餐中心啟用 服務擴大到13村落

門諾基金會玉里行動自助餐中心喬遷新址,擴大三分之一以上的量能與規模、增加路線,服務更多民眾。(門諾基金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門諾基金會玉里行動自助餐中心十一日舉行喬遷儀式,也因為新廚房的啟用,能擴大三分之一以上的量能與規模、增加路線,服務更多民眾,而製餐空間寬敞,設備與動線重新配置,作業更加流暢,整體環境優化,乾淨、衛生、營養,也讓長輩們吃得更安心。 門諾基金會行動自助餐服務,是了為花蓮南區行動不便、外出採買不易的弱勢長者們提供餐食服務,製餐點原為富里工作站及瑞穗工作站,供餐村落有富里鄉萬寧村、新興村以及瑞穗鄉奇美村三個村落,如今因服務深受在地長輩們與衛生所長照的肯定,增加到十三個村落,也因餐次的成長,製餐空間不敷使用,於是喬遷至玉里行動自助餐中心。 總執行長邱瓊苑表示,玉里行動自助餐中心目前是製作富里鄉與瑞穗鄉個案的餐食,希望未來工作模式穩定後,行動自助餐車服務範圍能繼續拓展,提供給更多需要餐食的偏鄉弱勢長者。 門諾基金會行動自助餐車服務需要餐食的偏鄉弱勢長者。(門諾基金會提供) 行動自助餐車服務自一0八民國年起,以社區賣菜車的方式,深入社區定時定點提供溫熱餐食,播放送餐音樂提醒長輩們按時用餐,也讓長輩逐漸熟悉門諾基金會,接收更多長照相關服務,增加社區民眾對長照服務的認知;在共餐的過程中,也能提升長輩與鄰里之間的人際互動,促進社會參與。 行動自助餐車不僅是送餐,更是關懷長輩日常的第一線,在重大節慶會有應景的餐食,送餐員也會有特別的裝扮,告知長輩節慶的到來,提升定向感並送上祝福;送餐時若長輩沒有出現或發生任何異狀,送餐員都會立即回報緊急處理。 行動自助餐車自今年四月起,供應週一至週五的中餐,目前案量共計一百五十六名。服務的對象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五十五歲以上的原住民長者、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是經會內督導評估有備餐及購餐的困難者(邊緣戶)。

Read MoreRead More

午時水祈好運 創世到宅服務「澡」到健康

創世基金會推展「到宅服務」,免費到植物人或長期臥床者家中協助指導「原床泡澡」與照護技巧。(創世基金會花蓮分會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端午節將至,民俗專家指出用午時水洗澡可強身健體,還能趨吉避凶。但對於重度失能的臥床者,受限於環境、設備、人力等因素,沐浴更是難上加難,只能為臥床家人擦澡清潔身體,長久下來,逐漸產生異味,造成皮膚問題,給家屬帶來沉重的照顧負擔與無力感。創世基金會到宅服務運用簡單的器具,將原本的床打造成浴池,「原床泡澡」加速血液循環,讓肌膚徹底清潔、放鬆肌肉,也降低搬動跌落的風險,大幅提升臥床者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與健康。 家住花蓮吉安未婚的盧先生,原為米舖老闆,靠著小本生意過著愜意的日子,二年前某個夜晚因頭痛暈眩,緊急送醫,診斷為腦幹出血,手術後呈植物人狀態。同住的哥哥本身患有輕度智能障礙,因此照顧重擔全落在新住民大嫂陳女士肩上,一人堅忍地扛起了所有大小事,日以繼夜地辛勞,苦撐這個家, 就在無法負荷之際,幸於前年創世開始免費到宅服務,陳女士說,自己不怕苦,怕的是老天不願給她更多的時間。很感謝花蓮分會提供救助物資及原床泡澡,給予我們溫暖及實質的幫助,希望花蓮能早日有植物人安養院。 創世秉持「救一個植物人,等於救一個家庭」理念,自二00三年開始推展「到宅服務」,全台免費到植物人或長期臥床者家中協助指導「原床泡澡」與照護技巧,並評估需求連結福利資源,也為其家屬帶來一份心靈上的支持與依靠,累積至今已服務超過十四萬個家庭。邀您支持到植物人宅服務經費一千二百元,一起「澡」到幸福與健康!

Read MoreRead More

南市許至椿愛心協會募集來自社會各界愛心 準備粽子與民眾一起分享

台南市許至椿愛心協會募集來自社會各界愛心,準備粽子、飲料等和民眾一起分享。(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台南市許至椿愛心協會募集來自社會各界愛心,包括粽子、飲料及喉糖等,五日由議員許至椿親自在服務處前發送給民眾,希望傳遞佳節氣氛,現場氣氛溫馨和樂。 許至椿愛心協會每年寒暑假會提供弱勢學童愛心便當,每逢過年前夕,也會募集愛心物資贈送給弱勢民眾,而佳節時刻,更會有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發送給民眾,讓民眾一起有過節氣氛。 協會準備五百顆粽子、飲料及糖果,分享給民眾,許多人都舉起大拇指稱讚,直說快沒有過節氛圍,感謝許至椿的愛心分享;許多人也等不及,在現場大快朵頤一番,直說好吃,尤其和其他人一起吃,有著團聚感覺,感謝協會無私的分享。 許至椿表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傳統端午節,也是夏季送離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隨著端午佳節腳步近了,吃粽子成了端午應景必備美食,不過現代人忙碌,不太會家家戶戶自己包粽,有時工作一忙,甚至忘記節日已到,希望透過發送粽子,能夠讓民眾品嘗到應景的美味粽子,也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