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暮拉推波新銳藝術家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推波計畫」進行第二波,展示新銳藝術家們的創作。(記者林雪娟攝)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為鼓勵新銳藝術家,推出「推波計畫」,徵選出二十一位藝術家,目前正進行第二波展出。暮拉強調,波要持續,須先有推動者,藝術家為介質,空間提供展覽為互動及對話平台,讓藝術之波,能夠綿延而無盡。 推波計畫第二波共展出九位藝術家作品,包括王華慶、林怡瑄、林哲銘、俞柏安、許宸正、陳怡安、黃秉權、簡伃岑和魏廷宸。 出身書法世家的王華慶,以毛筆代替彩筆創作,認為毛筆和墨,更能將線條軌跡的流動展現更為清晰,既細膩又表現豐富,他認為這是特別的「顏料滑行」,他並和街舞文創公司合作,以「書包人」為標誌,表示知識獲取,更代表勇敢進取。 陳怡安的新水墨作品〈魅他域的漫遊者〉作品,令人眼睛一亮,她認為現代人沉浸在網路世界,在虛擬和真實中交錯,她也運用goole地圖,除有神遊之感,也讓人體認到虛擬世界無法展現人體溫暖感;俞柏安作品也呼應網路資訊AI時代,以線條、版畫形式呈現人們心靈真實模樣。 魏廷宸以版畫、雕塑素材,和植物對話,那也是他對家的記憶;就讀高師大美術系的簡伃岑,以鏡框展現風格,深具設計感;許宸正的暗黑展現,讓人有記憶點,曾做過古蹟修復、水電工、菸酒行等工作,心境呈現在作品中;林哲銘為求藝術創作,曾至俄羅斯學院學習,作品相當多元,既粗獷又細膩,作品意喻重生感濃郁;林怡瑄的插畫作品,在真實和超現實中遊走;黃秉權以日記形式,在跨越時間為度中,層疊平面創作。展期至九月二十七日。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BTS第3人 SUGA22日入伍服替代役

韓團BTS成員SUGA將自9月22日起入伍服役。(圖取自IG/agustd)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韓國防彈少年團(BTS)經紀公司昨天公布,SUGA將自22日起入伍服替代役,成為繼團員Jin、J-hope之後,第3位當兵的成員。 經紀公司BIGHIT MUSIC昨天透過粉絲社群發布公告,宣布SUGA將在9月22日成為團體中第3名服兵役成員,兵役起始日及進入訓練所當天都不會舉行官方活動,呼籲粉絲不要前往訓練所及SUGA未來工作地點。 韓國兵役體檢分為7級,其中1到3級都必須正常入伍服役,4級「補充役」也在義務服役對象內,同樣須在新兵訓練所訓練,但時長3週較一般役短,之後將以「社會服務要員」(類似替代役)身分在市政府、學校等公家機關工作代替服役,一般服役年限為21個月。 SUGA並未公開獲判定以社會服務要員身分服役的原因,但外界多猜測是因他在2020年動的肩膀手術。他曾透露出道前打工時曾因車禍造成肩膀受傷,經過8年活動惡化至幾乎無法抬起手臂,因此動了手術。 BTS成員中最年長的Jin去年入伍後,J-Hope也在今年4月入伍服役。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談東周至漢代龍形玉器暨龍紋演變—春秋篇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監事,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一、前言 龍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視為祥瑞和權力的象徵。春秋至漢代,橫跨了近千年的時間跨度,是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這段時期包括了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秦朝、楚漢相爭、西漢、新莽和東漢等歷史時期。此時龍形玉器的製作達到了巔峰,這些作品不僅令人驚嘆於其工藝精湛,更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龍的理解和崇敬。 東周始于周平王東遷洛邑的公元前 770 年,結束于秦滅齊的公元前 221 年。東周又分春秋與戰國兩個時間段,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年份有多種說法。今史學界一般采用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 475 年作爲戰國時代的開始,以下討論援此。 筆者將陸續探討春秋至漢代的龍形玉器及龍紋的演變,並著重於龍形玉器及龍紋從具象寫實到抽象的過程。這段近千年的時間正是龍形玉珮及龍紋演變的舞台,透過這樣的觀察我們可以理解及發現時代風格的逐步演變。此次將先探討春秋時期的風格變化。 二、龍形玉器及裝飾龍紋 龍形玉器是指外觀為龍形,身上可能有裝飾龍紋也可能是素面無裝飾,龍形玉器在春秋早中期少見在晚期大量出現。 裝飾的龍紋則在不同器型上都可出現,例如玦、璜、璧、牌、瑬等。 三、西周晚期向春秋早期過渡 風格的流變是持續進行,就如同我們在觀看卷軸時是連續的推進,而非如同書本是翻頁式的,因此風格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改變,而是必須循序漸進,例如春秋早期必定繼承西周晚期的諸多因素,一般可能要到該段中期之後才會再加進該時期的風格因素,這時才會更確認此期的風格特徵。 若我們從出土器物也可以得到印證,例如西周晚期河南省信陽地區出土的這件雙龍首玉器(圖一),可以發現下顎勾捲、出現S型雙頭共身、雙鈎陰線豆芽紋等。而在看圖二這幾件出土器物亦有濃厚的西周晚期特色,因為它們都是從西周晚期過渡到春秋早期的器物。 圖一 圖二   四、春秋早期的特徵 此時則可以見到,龍頭紋飾簡化龍鼻上翹、上顎下頦紋飾連成一體,下顎不再勾卷,甚至出現圓弧形下顎、尖下顎或方形下顎。龍身紋飾複雜逐漸轉為抽象簡化或素面無紋,有些身飾雙尖盾形紋龍身、有些被簡化只剩下龍首。例如圖三山西運城聞喜縣上郭墓地出土的這件玉飾及圖四春秋早期河南省光山縣寶相寺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玉瑗。紋飾技法仍使用西周晚期的雙陰夾陽(參考補充說明),但陰線稍微加寬加深,進入春秋中期陰線變得更為明顯的粗與深。 圖三 圖四 四、春秋中期特徵 有更多新的變化發生,龍身的簡化更趨明顯,只剩下龍首紋漸成主流,新的工藝技法造成新的視覺效果,除了繼承早期的雙陰夾陽外還開始嘗試新的技法,例如反向斜刀、虛實相生開始發端,有些新技法因政治與地緣的關係要到春秋晚期,才開花結果開始盛行。如圖五河南淅川下寺楚國M7墓地出土的龍紋玦及圖六山東沂水劉家店子M1春秋莒國墓出土的雙勾捲雲紋龍首玉璜。 圖五 圖六 五、春秋晚期特徵 龍鳳合體:大量出現的單體龍和龍鳳合體的出現增加了龍形玉器的多樣性。 簡化龍紋:對龍紋的簡化,包括將長尾蝌蚪紋轉化為角、長尾豆芽紋轉化為上頜、卷雲紋轉化為下頜,以及S紋上下頜相連。(圖片來源:張緒球編,《荊州楚王陵園出土玉器精粹》,眾志美術出版社,2015) 眼睛的雕刻:龍形玉器上的眼睛有時未雕刻出。 流行反向斜刀、虛實相生及減地淺浮雕(參考補充說明):新技法的運用使紋飾更有層次感和立體感,同時也增加了藝術品的複雜性。如圖七~圖九。 圖七 圖八 圖九 五、結論 春秋時期龍形玉器在早中期較少,晚期開始大量出現。龍形玉器身上有時也會裝飾龍紋。裝飾性龍紋可用於各種形制的玉器上,如玦、璜、璧、牌、瑬等。龍紋的演變是由具象至抽象到春秋晚期晚段龍首紋已完全解構,分別分解成長尾蝌蚪紋、長尾豆芽紋、穀紋、雲紋及S紋。 春秋早期早段龍紋具體刻畫五官及龍身至晚段開始簡化龍身,春秋中期則流行龍首紋但逐漸朝向簡化,春秋晚期則開始解構龍首,最後很難找出龍首時就即將進入戰國早期。 紋飾的變化幫助我們建立斷代的邏輯,但仍不足以作為鑑定真假的唯一依據,紋飾若脫離傳統的風格就必須特別注意,但如果符合仍須將玉料、工痕及年代所造成的風化一起考量。 圖一: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玉器全集2_商·西周》,河北美術出版社,1994年。 圖二左上、圖四、圖七、圖八、圖九: 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玉器全集3_春秋·戰國》,河北美術出版社,1994年。 圖二(左下、右上、右下)、圖三、圖五、圖六:網路資料 補充說明 1、雙陰夾陽:由雙陰線伴隨豆芽頭組成,由西周延續下來的工藝,差別在於較西周的陰線為寬及較深,貫穿春秋早期至春秋晚期早段。(圖片來自網路) 雙陰夾陽 2、不減地淺浮雕:利用單陰線作出輪廓,陰線邊緣打磨造成凸起的立體感,布局緊密,無剃地的空間。流行於春秋中期晚段至春秋晚期。(圖片來源:張友來 喬保同 編,《玉見月河—桐柏月河墓出土玉器》) 不減地淺浮雕 3、反向斜刀:先以單陰線勾勒邊緣,再於相反方向分別刮出淺漥,於中間交接處產生一凸脊線。流行於春秋晚期晚段至戰國早期。多出自楚國影響政治文化圈。(圖片來源:張友來 喬保同 編,《玉見月河—桐柏月河墓出土玉器》) 反向斜刀 4、虛實相生:陰刻線與淺浮雕單元交錯,陰刻線視為虛,淺浮雕稱為實,故為虛實相生。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圖片來源: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玉器全集3_春秋·戰國》) 虛實相生 5、減地淺浮雕:在平面上,用陰線刻畫好圖像後,圖像輪廓線以外部分減去一定的深度,使圖像部份凸起。因此紋飾之間較為疏朗,可能由不減地淺浮雕紋飾演變而來。(圖片來源: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玉器全集3_春秋·戰國》) 減地淺浮雕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7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劉德華獲多倫多影展特別貢獻獎

港星劉德華(右)出席「第4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頒獎禮」,獲大會頒發「特別貢獻獎」。(台灣映藝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香港影星劉德華獲頒第48屆多倫多國際影展「特別貢獻獎」,他領獎時鼓勵觀眾可以選擇想要的道路奮鬥並做到最好,也說永遠不會忘記粉絲的支持,並同時為主演的新片《紅毯先生》作宣傳。 多倫多國際影展在官網介紹,劉德華是香港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的職業生涯橫跨40多年,演出超過160部電影,更稱他是天生的藝人,也是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劉德華曾3度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演技備受肯定。 劉德華領獎時表示,多倫多國際影展的特別貢獻獎對他而言意義重大,這代表每個人能做到的比想像得更多。他除了表達感謝,也鼓勵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想要的道路奮鬥並做到最好,同時表示永遠不會忘記粉絲給予的愛與支持。

Read More

《看見台灣》十週年攝影巡迴展高雄登場

《看見台灣》十週年攝影巡迴展高雄登場,陳其邁由齊柏林公子齊廷洹導覽,並邀請民眾至駁二觀展。(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看見台灣》十週年攝影巡迴展」高雄場十六日在駁二藝術特區B3、B4倉庫登場,市長陳其邁、主辦單位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長歐晉德等人共同剪綵,並由基金會董事,也是齊柏林公子齊廷洹導覽,邀請民眾至駁二觀展,一起看見空拍台灣橫跨二十五年的心血與真實紀錄土地的影像,喚起對《看見台灣》的觸動記憶,認識台灣的過去與現在。 陳其邁表示,當年《看見台灣》紀錄片就是在高雄巨蛋首映,隔年並購買看見台灣的公播版,提供高雄的學生教學使用;十年前我們看到美麗的哀愁,十年後我們看到信念與夢想的實踐,齊導的影像帶給大家許多的震撼,看見台灣的美麗、面臨環境的挑戰,開啟大家對於環境運動的關心,希望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改變什麼,傳達十年的信念與改變的力量。 陳其邁並感謝齊導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讓我們透過他鳥瞰台灣的鏡頭,留下美麗與不一樣的台灣。 《看見台灣》十週年攝影巡迴展從齊柏林過去60萬張影像中擷取最精華部分,為歷年來最多作品展出的一次。以「山、河、海、城市、人」為策展軸線,規劃三大展區。進場入口處是震攝人心、以空拍視角拍攝的十週年精華影片,伴隨鋼琴旋律,與地上顯示的齊導語錄,在光影交錯中,跟著齊導的飛行軌跡翱翔天際。 此次攝影巡迴展首站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出發,吸引近四萬人次觀賞,盼民眾持續共同用行動支持高雄場,一起愛台灣;高雄場展至十月三日,展覽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另於六、日十一時、十四時、十六時提供定時導覽,民眾可免費入場參觀。

Read More

開創者雙姝爭視后 另一半噤聲

《開創者》15日首次媒體探班,溫昇豪、安心亞、蔡淑臻、李國毅齊聚一堂。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視八點檔全新自製戲《開創者》15日首次媒體探班,適巧蔡淑臻、安心亞雙雙入圍戲劇節目女主角獎,讓另一半的溫昇豪、李國毅都深怕說錯話。 《開創者》以台灣保全業發展史為藍本,一部充滿正能量的職場奮鬥劇。溫昇豪、蔡淑臻、李國毅、安心亞、林在培、張瓊姿、江宏恩、吳婉君、陳奕及王宣眾演員們齊聚一堂,拍攝劇中一場感恩音樂劇戲碼,劇組也準備蛋糕提前幫9月18日生日的安心亞慶生,在眾演員圍繞下,安心亞許下心願說:「希望《開創者》播出後收視飆高!」 金鐘獎公布入圍名單,蔡淑臻、安心亞雙雙入圍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當媒體追問劇中飾演總裁的溫昇豪比較看好誰得獎時,讓他立刻明哲保身的說:「這時候靜默比較好!」笑翻眾人。 《開創者》自5月底開拍後,溫昇豪、蔡淑臻、李國毅及安心亞歷經3個月多朝夕相處,安心亞表示,之前跟溫昇豪飾演男女朋友,這次則是演夫妻情深;蔡淑臻說和李國毅是首次合作,李國毅說到開鏡時就說很欣賞蔡淑臻在《女外科》裡的表現,如今蔡淑臻入圍金鐘獎,讓他帶點驕傲地說:「我眼光滿好的」。 金鐘獎入圍公布,蔡淑臻跟安心亞雙雙入圍戲劇節目女主角獎。蔡淑臻坦言,因為怕太在意入圍會影響到工作情緒,所以當下都沒有打開手機,直到看到助理看完直播後的眼神時,她就知道自己入圍了,她說:「當下超激動但不能叫,因為還在工作當中,只能抱著自己的大腿。」直到下戲後回家,腦子裡才跑出很多當時拍攝的種種回憶畫面,接著才開始回覆恭喜的訊息。至於今年想不想拿獎,蔡淑臻肯定的說到「很想拿!非常!」 安心亞知道自己入圍了,當下除了爆哭,還拉著身邊的人繞圈圈邊繞邊大喊劇名,她笑說,想要牽真的牛走紅毯,不過被溫昇豪提醒現場鎂光燈齊閃加上還有紅毯,真的可能會爆走,讓現場所有人大笑不已。

Read More

環島夜騎挑戰 哈林肩痛復發爆危機

《騎吧!哈林小隊》夜騎挑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騎吧!哈林小隊》播出後獲得全網討論收視飆升,週日播出第3集,驚爆哈林有身體上的問題無法環島,讓卜學亮使出激將法,嗆說:「哈林上車休息,傳出去怎麼聽?」示範演藝圈求生術。 《騎吧!哈林小隊》第3集迎來第一次的夜騎挑戰,雖然有團隊戒護前行,但大夥摸黑騎車還是不時說:「好暗喔!」哈林不時關心隊員們的安全,尤其是落後的小刀。 不過,挑戰夜騎初體驗,哈林終於說出一直無法環島的最大秘密,就是因為肩膀的傷!長時間的騎乘讓哈林肩傷復發,痛到無法再繼續。防護員不時地按摩,為哈林緩解肩傷帶來的不適。製作人不忍心看著哈林受苦就說:「哈林哥如果您真的不舒服就上車,(指上補給車)我們繼續走。」 在旁的卜學亮聽到立刻制止表示:「隊長自己(休息)在車上!傳出去怎麼聽啊?」究竟卜學亮的激將法是否有用?哈林是繼續硬撐把身體搞壞?還是上車舒服完成環島?一定要收看播出。

Read More

ALL IN 5廣州LONG STAY 接地氣

男團「ALL IN 5」拓展事業版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男團「ALL IN 5」從2年前選秀節目《Be The One A級戰場》組團出道後積極挑戰極限,今年一開春先是持續2個多月超高量能的唱跳訓練,成功完成首場售票演唱會,接著更大膽結伴飛往廣州展開為期半年的LONG STAY,勇敢開創新的歌唱事業版圖。 身為隊長的承恩和傑銘,對在異鄉展開的新生活較興奮且期待,且兩人很小就開始獨立生活,也一直喜歡體驗不同城市的美食跟文化。 哲瑋、裕城和柏安,除了興奮外還有點感傷,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長時間離家,裕城感性說:「我現在終於懂得想念家人是什麼感覺,常不知不覺想打電話回家。」哲瑋也透露,到廣州1個月後特別想念爸媽,生活常陷入莫名緊張,「我隨身帶著阿公合照,希望他在天之靈保佑我勇闖新版圖『插旗』順利;對了!阿嬤出門前也不斷提醒我『別人給的東西不可以吃』,很暖心又好笑!」 落地廣州後5人立馬接地氣,與專業的合作團隊大玩創意,在抖音開設官方帳號,至今一共拍攝了37支內容豐富的各種影片,流量已破142萬次點閱。

Read More

寫字療疾 台文館新書發表

台文館舉辦《寫字療疾》新書發表會,希望化疾病體驗為創作力量。(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文館十五日舉辦「以書寫療疾─《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病與療癒》」新書發表會,台文館除推出展覽,也出版新書,希望化疾病體驗為創作力量。 館長林巾力表示,該書從台文館現正展出的「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與療」特展,延伸對台灣疾病文學的探索,不只關注文學與疾病,也將視野擴及至疾病背後的台灣社會和歷史背景,除成為民眾認識疾療文學的一塊敲門磚,未來也將透過行動展走入校園,讓台灣文學扎根於教育中。 該書主編暨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李欣倫表示,疾病背後總有光亮地方,書封選用彩色,代表面對死亡、恐懼,勇氣會從內心生出;作家栩栩指出,文學可貴處,不一定能治療或達到什麼,然其同理與共感上,能給予最深撫慰。副教授吳易叡則根據自身專長醫療史與醫學身分,說明單元分類是跟著現代化分類。 屏科大中文系教授林秀蓉指出,展覽或有時間性,然透過書本,讓它有永續性、延續性意義,也希望透過展覽,讓內心充滿光明跟希望的療癒力量。 南護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許劍橋指出,若醫療文學在文學之中,屬於邊邊角色,護理書寫可說是邊邊中的「吐司邊」存在;成大生理學科研究所特聘教授湯銘哲表示,寫字是千古事業,可用關懷方式,包括畫展、走入病人家中,甚至可將醫院變成文學館,相得益彰。特展至十月二十九日。

Read More

台灣豫劇團 八仙過海到鹽水

藝術進區本週藝術列車開至鹽水,邀請台灣豫劇團演出《八仙過海》。(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藝術進區第三站至鹽水,十六日晚間由台灣豫劇團於鹽水五廟前廣場演出《八仙過海》,邀請民眾跟著劇團,一起加入三月初三瑤池金母壽誕,與眾仙共赴蟠桃宴,看八仙如何各顯神通,持寶物飄遊海天之界,而千年金鰲又如何率領水族班兵,展開一場搶奪成仙寶物的大戰,一圓登仙之夢! 文化局表示,豫劇屬梆子劇種,深具北方率真、奔放、豪邁特色,台灣豫劇團立基高雄左營,耕耘即將邁入七十年,由台灣豫劇皇后王海玲與開枝散葉的新生代演員,努力創新,融入台灣在地人文風情及藝術涵養,形成獨特的台灣風格豫劇。每年皆製作年度大戲,結合現代劇場菁英並廣於跨界合作、教育推廣,足跡遍及海內外,成果豐碩。 為鼓勵民眾參與表演藝術活動,提供更為友善的藝文環境,藝術進區在現場也將協助民眾加入台南藝友會員系統,並贈送小禮物。今年度藝術進區至十二月二日尚有多場精彩演出,其他演出,詳洽粉絲頁,歡迎所有人一起來感受戶外表演活動的魅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