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學學習扶助成效 發表32篇報告

提升國中小學生學習扶助研討論壇,與會人士合影。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十二日委託台南大學辦理提升中小學學習扶助成效研討論壇。除邀大學院校師生、縣市政府代表、中小學行政人員及教師對話、分享,也安排學習扶助實施現況與困境等三十二篇文章發表。 研討論壇開幕式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組長武曉霞主持。主題論壇邀請遠東科大前副校長楊昌裕、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長楊振昇、國立台東大學教授鄭燿男、台南安平國小校長林泓成、台北大直高中國中部老師董家興、花蓮縣秀林鄉富世國小老師吳嘉琳與談。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所長鄭勝耀,從教師及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內容Content、好奇Curiosity、師生關係Connection等教育關鍵3C,期盼建構學習扶助未來藍圖。 下午時段則安排三十二篇文章口頭、壁報方式發表。主題包含學習扶助實施現況與困境、各科目之教學策略、科技化評量系統結果報告運用及差異化教學等。上述主題除了學術理論研究,也有各績優教學團隊及教師的實務分享。

Read MoreRead More

安順國中校慶倒數 許育典話當年

安順國中今年歡度五十週年校慶,十二日邀傑出校友台南市副市長許育典擔任倒數嘉賓,市議員王錦德也以第一屆大學長的身分出席,大夥兒在操場席地而坐開心合影。 (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安順國中即將於十二月十二日舉辦五十週年校慶園遊會。十二日先邀傑出校友台南市副市長許育典擔任倒數嘉賓返校勉勵學弟妹,市議員王錦德也以第一屆大學長的身分出席,大夥兒在操場席地而坐開心合影,氣氛很high。  安順國中校長蔡宗憲表示,再過一個月就要迎接五十週年校慶。希望藉由一日一位傑出校友的倒數活動為校慶暖身,讓在學的學弟妹汲取學長姊的求學、人生經驗,學習不放棄、積極上進的精神。十二月十一日晚間,五十週年校慶暨家長會長交接典禮敬師餐會率先登場,歡迎歷屆校友回娘家聚餐話當年。  擔任校慶倒數嘉賓的許育典表示,父母親都是挑磚工人,哪裡有工作就往那裡跑,可說逐工作而居。國中時期,安南區開始建設,舉家遷往安南區,他也因此轉學到安順國中就讀。印象中老師們年輕有活力,非常關心學生。許育典幼年因意外左手部分截肢,在老師的鼓勵下,他不自怨自艾,而是鞭策自己奮發向上。後來前往德國留學,在成功大學任教,二0一八年底出任台南市副市長。  王錦德回憶,就讀安順國中時,同學們必須拿著鋤頭合力將地瓜田剷平當操場,上學途中還得幫忙撿石頭,搬到學校蓋籃球場。篳路藍縷、一步一腳印的經歷,讓他了解學校創校過程的艱辛,出社會後更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資源。他說,自己五十年前坐在台下,五十年後母校一百週年校慶,希望學弟妹都能成為站在台上的傑出校友。

Read MoreRead More

華宗盃排球賽明開打 黃偉哲幫加油

市長黃偉哲昨天參加華宗盃排球賽賽前記者會,小試身手開球。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第四十一屆華宗盃排球賽將在十四日起開打,今年有來自全國的三百八十六支隊伍較技,不僅較去年參賽隊伍增加,也是歷來參賽選手最多的一次,市長黃偉哲歡迎民眾來學甲為選手加油。 與和家盃、永信盃、媽祖盃等並列全國四大排球盃賽的華宗盃排球賽,將在十四到十七日在學甲、麻豆等場地開打,昨天舉辦賽前記者會,市長黃偉哲指出,今年有三百八十六支隊伍報名,較去年的三百二十五支增加,參賽人數多達六千三百六十五人,創歷年人數最多,顯見這項賽事獲得各界重視。 第四十一屆華宗盃排球賽十四日開打,今年參賽選手創歷年最多,歡迎球迷到學甲觀賽,為選手加油。 (記者盧萍珊攝) 今年比賽期間,與文化局藝術進區活動結合,安排極致體能舞蹈團表演及星光音樂會等演出,提供參賽選手與家屬觀光旅宿參觀優惠,更在「台南i運動─運動i台灣」粉專辦理抽獎活動,鼓勵全國民眾踴躍參與。 這項排球錦標賽分散於學甲國中、學甲區綜合體育館、東陽國小、學甲國小、曾文農工、真理大學台南校區等六個場地同時進行,今年參賽對象分為國小組至社會組等十七個組別,歡迎到場觀賽,為選手加油打氣。

Read MoreRead More

全國學生圖畫書得獎作品 美學館展出

「全國學生圖畫書創作獎及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展」目前於台南生活美學館展出。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由台灣藝術教育館主辦的「全國學生圖畫書創作獎及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展」,即日起至二十九日於於台南生活美學館第三展覽室展出,歡迎喜愛藝文者,一起前來欣賞作家們天馬行空的想像魔力。  美學館表示,全國學生圖書創作共展出一一五件作品,學生創作靈感多來自生活觀察及社會關懷,呈現其真實生活且題材多樣,描寫生活感受,作品加入個人發想,展現創作力。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展出教師組與學生組的戲劇本項、短篇小說項、散文項、詩詞項(新詩)、童話項等,共有五十二件獲獎作品,篇篇動人,件件精彩。  美學館指出,這些作品將台灣風土人文景色及學生的創意,化作一幅幅有趣的作品,除畫作展示外,並融合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的童話創作主題書展,希望呈現台灣年輕世代的新面貌,透過美術比賽作品與民眾進行藝術對話。

Read MoreRead More

南工校運會 頒五項獎學金勉勵同學

南工傑出校友、宇慶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鄭光吉(左),頒發獎助學金鼓勵學生奮發向上。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高工全校師生十二日齊聚一堂舉行一0九學年全校運動會,除學生管樂團、熱舞社、舞獅表演外,並頒發宇慶文化教育基金會、廣美科技、王榮發校長領導卓越、南工文教基金會及慈龍獎助學金,獎勵學生奮發向上。  南工校長陳啟聰表示,台南高工是一所有優良歷史傳統的技職學校,歷屆校友在各行各業表現傑出,受到社會大眾肯定。他並感謝各界捐助獎助學金,鼓勵學生奮發向上,其中長期捐贈獎助學金的宇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光吉、廣美科技董事長顏國昭的夫人鄭淑文、慈龍董事長王清珍,也在會中頒發獎助學金予成績優異學生。  另掌理南工校務六年期間積極推動各項校務成果卓著,今年八月退休的校長王榮發,獲得一0八年度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並將二十萬元捐作南工獎學金,也出席頒發助學金鼓勵學生。  校運會中,除旗隊、校旗隊引領在台南市及全國各項競賽中屢獲佳績的籃球、羽球、棒球、龍舟等校隊進場,並在田徑選手點燃聖火下,展開各項比賽,除教職員工組隊參加趣味接力賽外,全校各年級班級學生也均組隊參加田徑賽,競爭十分激烈。天氣雖然有點炎熱,但仍澆不熄學生們的熱情,熱鬧沸騰,加油歡呼聲不斷,展現學生的蓬勃朝氣。

Read MoreRead More

嘉藥迎55年校慶 首屆校友返校解囊

嘉藥舉辦第一屆畢業校友回娘家,吸引不少校友參加。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明年三月即將邁入創校五十五週年,有鑑於疫情趨緩,校方日前辦理「邁向五五嘉藥未來式」校慶活動啟動儀式,邀請首屆校友回娘家;睽違五十年後,年近七十歲的校友們再度回到二八年華時就讀的母校,見到老同學,開心又感動,除了敘舊、巡禮校園,也紛紛慷慨解囊捐助受疫情影響的學弟妹。  嘉南藥理大學的前身為嘉南藥專,第一批學子是在民國五十五年春季班入校就讀,為當時全國第一所藥學專科學校,首屆招生時吸引一千五百多人報考,最後只錄取三百人;獲錄取者中有不少人捨一流高中而讀嘉藥,也有許多志承家業的醫藥行業子弟,大家有志一同,互相勉勵。校友畢業後各奔前程,歷經多年奮鬥後,在社會都有不錯的成就;半世紀後再聚首時,特別有感受。  首屆校友回娘家由王芳玉發起,透過嘉藥校友中心聯繫,十一日中午在學校聚餐。共有三十五名來自全台各地,甚至海外歸來的校友與眷屬齊聚一堂,大家互動熱烈,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隨著學校懷舊影片播放,把時空拉回了五十年前的景象。  校園巡禮時,除了驚嘆環境的進步、改變外,校友們更在每一個熟悉角落回憶過去,尤其經過早前校園公告學生功過的布告欄時,談起當時被記過或記功的經歷,氣氛又熱絡起來。  發起人王芳玉表示,她自美國返台定居後,陸續跟許多同學取得聯繫,常常感受到同學的熱情,於是有了把大家聚在一起想法,因為有校友中心的幫忙,把聚會地點選在母校更有意義。多名同學是從台北、台中,甚至還有國外趕回來的,大家都很開心,也很感動。  嘉藥校長李孫榮開心地迎接首屆校友們,也感他們對母校的回饋及提攜學弟妹。

Read MoreRead More

智能科技賽 南台囊括16大獎

南台科大主辦智能科技創新應用競賽,在Micro:bit Al智慧小車遙控競速組等五組比賽中,地主南台團隊表現優異,共獲得十六個獎項。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主辦二0二0智能科技創新應用競賽,共有全國高中與大專校院七十餘隊參加,地主南台在五十八個獎項中囊括十六個大獎,其中「登輝你等會」隊伍不論在程式撰寫、機構設計與創思設計均獨具一格,獲頒「特別獎」,成為參賽學校得獎數最多學校。  創新應用競賽共分迷宮競速組、循跡競速組、AIoT智慧機器人競組及Micro:bit Al智慧小車遙控競速組、Micro:bit Al智慧小車遙控競速組(手機組)等五個組。南台學生團隊囊括十六個大獎,其中智慧小車遙控競速手機組獲得一金、二銀、一優選、一佳作,展現平時紮實訓練之程式設計能力與創思設計能力。  南台工學院機械系從二0一九年開始,在飆機器人普特企業協助下舉辦智能科技創新應用競賽,發掘許多設計研發界的未來之星。  飆機器人普特企業經理王國棟表示,能見證這麼多未來的優秀創新設計人才,感到振奮,希望獲獎學子能更加體認實務性的操作,是人生中一個重要歷程與成就,為未來台灣產業界貢獻,打下堅實基礎。  南台副總務長林儒禮表示,南台為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特別規定每名學生於畢業前必須考取一張以上的專業證照,學生可藉此機會來考取國際認證,以增進自我專業設計與研發能力。

Read MoreRead More

黎明與美校合作 送學生到美讀醫

黎明中學與美醫國際中學簽署合作協議,提供學生赴美學醫管道。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麻豆區黎明中學十一日與「ASA美醫國際中學」簽署合作協議,推出赴美學醫課程,學生只要在黎明中學修讀兩年高中,赴美修讀一年高中,取得美國高中文憑,就有較大機會進入美國醫學院就讀,並取得美國醫院工作機會。黎明中學校長羅家強說,希望藉此增加學生更多元的升學管道。  而為了解ASA美醫國際中學的學習環境與運作方式,羅家強兩年前曾赴美實地考察,在了解相關狀況與運作模式,回校後與老師及家長多方面討論後,決定雙方簽約合作,並於昨天正式簽約,開啟黎明中學學生另一條醫學升學之道,讓赴美學醫的夢想成真。  簽約儀式昨天上午十一點在黎明中學圖書館舉行,由羅家強與ASA美醫中學創辦人Michael Lee兩人簽署。黎明中學董事長高征財、美國愛荷華大學校友黃定鼎教授等,在場見證。   羅家強表示,ASA美醫國際中學在美國愛荷華州成立,主要培養國際學生進入美國醫學院就讀,並取得美國醫院工作機會,目前和黎明中學、俄亥俄州大學、愛荷華大學、多恩大學、德州A&M大學、奧古斯塔納大學及睿吉娜天主教高中合作,協助台灣學子達成赴美讀醫的心願。  羅家強強調,赴美讀醫的課程設計,包含在黎明中學修讀兩年的高中課程,除高中必選修課外,也規劃美國醫學院入學考試基礎課程,第三年則到美國睿吉娜高中就讀,取得美國高中文憑;另外也可以在美醫中學就讀三年畢業後,申請美國合作的聯盟大學,值得台灣學子考慮。

Read MoreRead More

南工黃政維正取國際賽國手

南工板金科三年級學生黃政維(右二),獲選第四十六屆國際技能競賽冷作─金屬結構製作正取國手,與校長陳啟聰(中)及指導老師合影。(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高工板金科三年級學生黃政維在老師林柏村及賴嘉宏指導下,將理論與實務操作結合,去年拿下全國技能競賽冷作─金屬結構製作金牌,今年在第四十六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中,不負所望,獲選為冷作正取國手,取得代表台灣出賽機會。  第四十六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與過去模式不同,採取盲題的命題競賽,除了需要具備相當結構物製作實作能力外,也考驗圖學的專業知識與判斷。黃政維說,這次選拔賽讓自己再度的成長,也是考驗及驗證自己平常的練習,很榮幸能不負所望,於國手選拔中獲選為冷作─金屬結構製作正取國手。  第四十六屆國際技能競賽原定於於二0二一年九月在中國上海舉辦,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期至二0二二年十月舉行。  長期贊助南工母校校務發展的校友、志鋼金屬總經理郭治華表示,感念在求學期間學校的栽培,習得板金等技能,贊助母校相關國手訓練經費,希望未來學弟妹都能為國爭光、拓增國際視野,讓技術與國際接軌。  同是國手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許三郎訓練師,於培訓期間除提供技術指導,也以國手學長身分勉勵學弟,希望在小細節中培養自我要求,展現對於技術執著的國手格調。  南工校長陳啟聰肯定教師群的教學成果與指導,並勉勵黃政維承襲過去國手學長們努力學習的相關技術,及指導老師技術學習經驗,於國際技能賽再創佳績,為校爭光。

Read MoreRead More

關廟國小開心農場種鳳梨

關廟國小開闢開心農場,邀請果農教學生種鳳梨。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關廟國小推廣食農教育,帶領學生做中學,特別規劃一處讓學生農作的開心農場,換上優質的泥土,施放基肥,由校長吳博明帶領學生種地瓜;更在日前邀請經營「真旺鳳梨」的在地青農楊泰典到校指導學生栽種鳳梨,體驗果農的辛苦。  吳博明表示,該校在舊校舍拆除、重建後,特別善用挖出的土方,堆砌出一個形狀如台灣之丘的緩坡;為落實鄉土教育,另外規劃一塊農地做為開心農場,讓學生實作自然科學的植物栽種課程。  農場除了栽種台農五十七號番藷,還種上關廟最有名的台農十七號金鑽鳳梨,讓學生除了可以挖地瓜,也可以摘鳳梨,充分體驗台灣早期的主要雜糧作物及地方特產的栽種、收成過程。接下來,將由老師帶領小朋友種植課程需要的植物,包括多種葉菜類植物。  吳博明指出,學校除了安排優質的境教環境,提供教學上的支援,讓孩子可以做中學的學習效更好。他強調,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印象深刻,希望學校的開心農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師生開心地一起成長。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