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德光高中一年八班
◎王冠勛
每每想要發表言論時,想到的往往是如何讓別人認同自己,但是否想過他人為什麼要認同你?為什麼要相信你?甚至為什麼要費時聽你說話呢?你是誰?你代表什麼?在弄清之前,還是先轉靜音吧!
不論身在何國,總能在歷史中找到諫臣的蹤跡,千年前的蘇秦、文種、伍子胥,百年前的魏徵、汲黯、海瑞、夏言 ……,數不清的歷史名人走著相同的老路,無不坎坷跌撞,屢屢碰壁,有的賠上了前途,有的賠上了性命,甚至賠上了全家,能撐到功成身退的少之又少,能被採納的諫言亦如鳳毛麟角,聽不進的永遠聽不進,不怕死的人倒是前仆後繼,總能落個忠義的美名,但是修成正果的人卻寥寥無幾,很多人只知道他們往生了,卻不知為何而歸天?用錯方法,對的志向也枉然。
相對於東方的傳統禮教,西方顯得更開明些,鮮少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情懷,在拿不出改變一切的成果時,往往會先轉靜音。哈柏的製氨法剛提出時,基本被學界不屑一顧,再加上他自己也多次實驗失敗,更加提高了他人的笑聲,但他不選擇與人爭論是非,而是埋首沉默,反覆嘗試多年,他終於研發出了拯救世界幾億人口的肥料,成了馬爾薩斯《人口論》中解決糧食危機的救世主。
哈柏的故事不只證明了沉默的好,也能闡述張揚的傷害,在獲得巨大成功後,他卻身為德國人「愛國」的為希特勒研發硝酸銨炸藥,而後以海水煉金卻失敗,最後國家不愛他,朋友討厭他,他的一生佐證了轉靜音的重要,想後悔,為時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