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男一夜呼吸中止330次 血氧剩73%

中榮成立睡眠呼吸障礙中心,整合胸腔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耳鼻喉科、牙科、精神科、神經內外科等各醫療專科,提供睡眠呼吸障礙病人整合性醫療服務。(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4歲林姓男子因打鼾聲太大、老婆受不了而求診,睡眠檢查發現,1夜終止呼吸330次,最長76秒沒呼吸,血氧掉到73%,診斷為重度睡眠呼吸障礙。台中榮總團隊給予陽壓呼吸機治療後,大幅改善睡眠品質,白天精神也變好,連高血壓和胃食道逆流問題也改善。 台中榮總呼吸障礙照護中心主任張開明指出,林姓患者夜晚鼾聲大作,吵到枕邊人,還伴隨經常惡夢、頻尿,起床後仍感覺精神不佳,且有非常深的黑眼圈。進一步觀察下巴結構內縮,躺下時,舌後空間狹窄易阻塞呼吸道,衍伸睡眠呼吸中止問題,隨年紀增長、體重增加,病況越顯嚴重,經配戴陽壓呼吸機,治療1個月後,他1夜中止呼吸次數剩2次,血氧也恢復正常,回診時開心分享,現在睡覺不再影響老婆,每天量血壓都正常,黑眼圈也消失。 林姓男子1夜終止呼吸330次,經前往中榮呼吸障礙照護中心治療1個月,1夜中止呼吸次數剩2次,不再黑眼圈。(記者陳金龍攝) 張開明表示,睡眠呼吸障礙很常見,是僅次於失眠的睡眠疾患,由於是在睡眠中發生,多數患者沒有自覺,常見症狀是打鼾,但是大家覺得打鼾尤其是男性很正常,更容易忽略它的危險性。若長期忽略打鼾警訊不治療睡眠呼吸障礙,可能併發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甚至半夜猝死,所以睡眠呼吸障礙可說是隱形的殺手。 張開明說,睡眠呼吸障礙主要傷害性來自於破壞睡眠結構,及因呼吸暫停造成反覆缺氧,進而造成心血管系統、腦神經系統、新陳代謝系統等的病變。 中榮成立睡眠呼吸障礙中心,整合胸腔內科、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耳鼻喉科、牙科、精神科、神經內外科等各醫療專科,提供睡眠呼吸障礙病人整合性醫療服務,並引進世界最輕便級的睡眠檢查儀,可進一步對睡眠呼吸障礙患者,進行表現型分析,邁向精準睡眠醫療。 不想到院檢查的患者,中榮也提供自費居家睡眠呼吸中止症與睡眠品質檢測,經由睡眠雲端串接分析,可獲得醫療級的睡眠檢測結果。 近年AI盛行,中榮睡眠團隊早已進行相關研究,開發出能以血壓,頸腰圍,睡眠效率,嗜睡量表及日間症狀等,預測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準確率接近8成,而以腰圍及BMI,可預測治療呼吸中止所需陽壓呼吸器壓力,準確率超過7成,這些成果都發表在國際期刊及申請到發明專利。

Read More

超過10㎝ 港女來台摘除罕見畸胎瘤

梁小姐縱膈腔長出直徑超過10公分大的畸胎瘤,新竹馬偕醫師陳百璽執行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摘除。(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名來自香港31歲的梁小姐,兩年前開始有胸口悶痛情形,晚上睡覺尤其明顯,本以為是懷孕緣故,不以為意,但是後來胸痛情形愈發嚴重,才趕緊至香港當地醫院就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縱膈腔竟長出一顆直徑超過10公分大的罕見畸胎瘤!因為香港醫師都使用傳統鋸胸骨開胸手術,梁小姐只好遠渡重洋到台灣就醫,經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百璽,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手術,順利摘除巨型腫瘤,梁小姐術後恢復良好,經4天住院觀察後,日前已康復出院。 梁小姐說、因為腫瘤實在太大顆了,在香港求助好幾位胸腔外科醫師,得到的答案都是只能用傳統胸腔手術處理,但是鋸胸骨會造成很大且明顯的傷口,所以一直躊躇不前。 直到某次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找到新竹馬偕紀念胸腔外科醫師陳百璽曾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為病友移除巨型的縱膈腔腫瘤,隨即透過臉書粉專和陳醫師聯繫,經過數次的病情討論和評估後,在先生陪同下,從香港來到新竹馬偕接受檢查及安排手術,很感謝陳百璽醫師和醫護團隊的專業醫術和細心照護,讓她能夠這麼快恢復。 陳百璽指出,縱膈腔位於胸腔內兩側肺臟中間的部位,前面有胸骨,後面有脊椎保護,內部包含胸腺、心臟、氣管、食道等重要器官。以往處理縱膈腔腫瘤的做法,醫師會考慮採用傳統鋸胸骨的方式處理,一般來說較為妥當,風險也相對低,但同時會在病人身上留下長達約20公分的傷口,對於術後的恢復是一大隱憂。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若想治療或摘除縱膈腔腫瘤,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為更好且安全性較高的方式。 新竹馬偕醫療團隊為梁小姐取出腫瘤後,化驗結果為良性,因此無須接受後續治療,定期追蹤即可。

Read More

開刀休養期血脂飆 血脂慮清術改善

衛福部台北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宜潔指出,血脂肪濾清術雖有效治療高血脂,但控制飲食、血糖及規律運動仍不可缺。(衛福部台北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65歲陳姓婦人脊椎病變開刀住院,休養期間腹部異常疼痛,檢查發現三酸甘油脂及胰臟發炎指數血清脂肪酶兩項數值皆遠超過正常值,其中三酸甘油脂飆到6341mg/dl,是常人的40倍,膽固醇也高達558mg/dl,是常人的2倍,胰臟發炎指數無法降至正常已轉為慢性胰臟炎,且有併發嚴重急性胰臟炎,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經緊急進行血脂肪濾清術,相關數值才獲得明顯改善。 衛福部台北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宜潔指出,陳女患有糖尿病、心肌梗塞、急性胰臟炎反覆住院的病史,飲食控制不佳,雖有常規服用降血脂藥物,但效果有限,且因脊椎傷患在術後需休養,無法進行負荷大的運動,考量病人身體狀況特殊、再併發重大疾病機率高,因此建議陳女採用血脂肪濾清術降低血脂肪。 蔡宜潔表示,正常人每100CC的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不超過200毫克,三酸甘油脂不超過150毫克,然陳女於治療後三酸甘油脂降到2200mg/dl左右,數值仍過高,為長期有效的控制三酸甘油脂,鼓勵陳女休養期間仍必須積極控制飲食與血糖,在身體狀況允許時進行規律運動,才能有效地降低急性胰臟炎風險。 蔡宜潔表示,血脂肪濾清術的治療方式,主要是透過高科技儀器,將血液中多餘的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LDL,壞的膽固醇)藉由雙重血漿過濾術清除,治療時需保持躺姿,約花2-3小時即完成一次療程,目前來說治療高血脂症是極有效率的方式;但確實地進行飲食控制、規則服藥、規律運動,才能長期有效控制三酸甘油脂。

Read More

台灣自殺人數 高全球2成

世界自殺防治日記者會8日上午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衛福部次長林靜儀(2排右4)、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呂淑貞(2排左4)等人出席並合影。(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9月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據統計,112年台灣自殺人數增2.9%,整體數據仍比全球平均高出約2成;衛福部次長林靜儀8日指出,衛福部在織一個網,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已服務超過3萬人,目前15至24歲自殺人數仍持續增加,希望讓防治觀念走進校園就是其中一環。 衛福部表示,112年台灣地區自殺人數達3898人,較前一年增加2.9%,整體數據仍比全球平均高出約2成,國際平均自殺率約每10萬人中有9至10人,但台灣卻是每10萬人有12至13人。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長張書森指出,發現民眾對風險應對方式有進步空間,當親友處於自殺風險,87%民眾選擇試著讓對方高興起來,但看在專家眼裡,這是錯誤方法。調查發現,當民眾懷疑這個人可能正在考慮自殺,僅37%會詢問對方是否想過具體自殺計畫。張書森說,許多研究已證實,當對方處於自殺風險時,有人聆聽自殺想法與規劃,反而會化險為夷,降低自殺率發生 張書森認為,台灣自殺者的求助風氣不興盛,社會普遍存在誤解,會對當事人貼上軟弱、適應力不佳的標籤,事實上,人生勝利組仍可能有負面念頭,諸多原因讓當事人放棄向外求救,不能把責任放在當事人身上,盼打造開放、坦承溝通的社會環境。 林靜儀表示,自民國99年起自殺已連續14年脫離十大死因,衛福部持續與跨部會合作,於112年起與教育部合作推動校園自殺關懷流程、與國防部、勞動部共同推展國軍及職場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務,並研訂全國自殺防治綱領,及持續強化致命工具管理等。 林靜議指出,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也首次下降,而5至24歲自殺率上升趨緩,將持續與教育部、國防部及勞動部跨部會合作,研訂全國自殺防治綱領,推動心理健康韌性計畫,6年投入新台幣56億元,持續布建與整合照護資源,提升全民心理健康韌性。 衛福部表示,去年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服務超過3萬人,其中超過1萬人經評估轉介;因應青壯世代精神醫療需求的增加,今年8月1日起推動15至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每人3次心理諮商費用補助,鼓勵青壯世代勇於求助、提升自我能力,建立正確就醫觀念。   (珍惜生命,自殺防治專線請打1995)

Read More

吃冰消暑 高糖高熱量增負擔

熱天食用含糖飲料冰品雖能短暫帶來清涼感,卻因高糖、高熱量,易造成血糖波動與體重增加。(圖/南市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炎熱天氣長時間戶外活動可能導致身體流失水分和消耗大量能量,引發疲勞、腸胃不適、脫水等。台南市立醫院提醒,大多數人選擇冰品消暑降溫,卻往往隱藏著高糖和高熱量風險;為健康著想,應適量控制高糖、高熱量食物的攝取,選擇更健康的消暑方式,如多喝水、無糖飲料或天然水果,才能在夏日享受消暑的同時保持健康。 南市醫營養課營養師張秀如說,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是健康的第一步,由於溫度高易導致脫水,除了多喝水外,選擇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哈密瓜、橘子等,也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但要避免過量造成血糖波動。此外,選擇清爽且易消化的食物如沙拉、冷湯和涼拌菜肴,能有效幫助消暑,同時減輕腸胃負擔,避免油膩和重口味食物可能引發的不適。 此外,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有助促進消化減少便秘,避免腸胃不適,全穀類、豆類、蔬菜和水果是良好的纖維來源,既能維持飽腹感,又對身體有益。許多民眾會選擇冰品和冰飲降溫,然而冰淇淋、含糖飲料等甜品雖能短暫帶來清涼感,但過量食用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血糖波動,也容易引發脹氣或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 此外,因高溫和出汗會導致電解質流失,適當補充含電解質的飲料或食用富含鉀、鈉、鎂的食物如香蕉、橘子和堅果,能幫助身體恢復平衡。保持規律的進餐時間,避免暴飲暴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和促進消化。

Read More

咳嗽有血 電腦斷層揪肺腺癌

醫師黃彥儒說,肺癌經常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而被忽略。(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60多歲張姓男子因咳嗽帶有血絲、胸部不適數月,確診為肺腺癌,醫師執行手術切除,目前規律門診追蹤治療。 中榮嘉義分院胸腔內科醫師黃彥儒說,肺癌是癌症10大死因之首,台灣近年有年輕化趨勢;且與歐美國家近85%肺癌為吸菸族群不同,台灣肺癌患者近半數不抽菸,空汙、廚房油煙也是防治重點。 肺癌常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而被忽略。常見的症狀包括慢性咳嗽不止、持續性痰中帶有血絲或咳血、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聲音沙啞、反覆性的肺感染或支氣管炎、食慾不振或體重減輕。當有症狀求醫時,確診多已晚期。 黃彥儒表示,肺部腫瘤診斷第一步是影像診斷。然而,小於1公分腫瘤透過胸部X光片不易發現;使用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較X光篩檢降低20%肺癌死亡率。建議有危險因子的人,如長期吸菸、有家族肺癌病史、特殊職業暴露、肺部慢性疾病病變等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醫院配合國健署計畫,針對有家族史的50~74歲男性、45~74歲女性、50~74歲重度吸菸者等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篩檢服務。

Read More

連續血糖監測 女童改善低血糖

醫師林函怡表示,連續血糖監測有助病人找到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11歲女童確診為第1型糖尿病,由於其為體育班學生,自我監測的指尖血糖數值發生多次低血糖事件,但其中幾次並未出現明顯低血糖症狀。經安排連續血糖監測(CGM)檢查,加強碳水化合物攝取份量的計算及低血糖處理的訓練,制定運動前的胰島素劑量調整原則,後續追蹤顯示病人的低血糖頻率顯著改善。 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內分泌科醫師林函怡表示,第一型糖尿病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當有遺傳傾向的人暴露於危險因子時而引發。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CGM的技術日益成熟,已成為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新工具。CGM可通過注射方式放置於腹部、手臂或臀部(實際操作情形依不同機器型而異),探針會持續監測組織間液的血糖濃度。放置CGM的當下可能會有異物感,但待探針植入後不適感大多會消失,病人配戴CGM可正常洗澡、運動,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林函怡指出,CGM可藉由藍芽系統即時性將血糖數值傳至智能手機,每5~15分鐘更新,利於醫師及病人更了解血糖變化原因,例如飲食的份量與食物的成分、運動與否、情緒起伏等,有助根據血糖數值與趨勢,調整藥物的劑量與生活方式。 此外,CGM還能偵測血糖變化的趨勢,發出高低血糖的警報,預防急性高血糖或低血糖的事件。部分的CGM系統可與其胰島素幫浦配合使用,作為第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控制血糖的新利器。 林函怡說,健保署2017年起針對第1型糖尿病人、新生兒糖尿病或因胰臟切除術後所致的糖尿病人提供CGM檢查。去年11月1日起放寬CGM給付條件,針對第1型糖尿病人由間隔3個月放寬為1個月。

Read More

中榮院長陳適安 唯一醫師院士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工研院今年新出爐5位院士,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是唯一的醫師院士。陳適安表示,近年台灣注重AI發展,也結合19家醫學中心打造AI數位聯盟團隊,期許成為另1座護國神山。未來中榮、工研院將會有更多AI應用,讓台灣醫療持續結合AI。 陳適安是心臟內科權威,在全世界發展心房顫動電燒術中居領導地位,其撰寫非肺靜脈心房顫動的鑑別診斷及治療方法,被全球醫界喻為「台北方法」。他接下中榮院長後大幅改善急診留滯率,並導入科技帶動醫療數位轉型,打造更好的就醫環境,帶領中榮入選美國Newsweek雜誌「全球最佳智慧醫院」。 陳適安表示,醫療AI開發可促進醫療管理,讓診治過程效率增進;並藉由醫療AI給予病人治療時,提升品質還有安全性。他說,心臟心電圖是基本的電力訊號,他在1990年代與資通訊學術機構,包括陽明交大等合作,利用心臟科AI從事醫療AI。他擔任台北榮總副院長時,就是數位醫療委員會執行長,擔任中榮院長後更成立數位醫療委員會,全力推動全院數位轉型。 陳適安醫學系畢業後進入北榮,投身心電生理和動物心律不整研究。1987年北榮完成亞洲第1例射頻電燒術;隔年陳適安正式加入電氣生理研究室,鑽研電氣生理。 心臟如同機械與電力系統,當心臟細胞放電機制失衡、心肌細胞纖維化,便會產生紊亂電力導致心房顫動。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約1%成人有心房顫動問題,65歲以上達5~7%,且超過半數不知自己罹病。心房顫動主要併發症是中風,早期篩檢心房顫動、降低中風發生率,對超高齡社會至關重要。 80年代北榮採用電燒方式治療一般性心律不整,當年是全國第1例,在亞洲也位居前茅,唯獨放電頻率不規則的心房顫動仍非常棘手。那個年代沒有立體定位系統,也沒有心臟內超音波,陳適安完全憑藉對心電圖的判讀經驗定位放電源頭。 陳適安回憶,當時全球只有2家醫院系統性的研發心房顫動定位及電燒術,1家是法國波爾多大學附設醫院,另外1家就是北榮。當時歐美的心臟醫學會都是這2家醫院上台發表、獨領風騷。 然而,陳適安覺得法國醫界理論好像缺了什麼,「我們發現10~15%病患心房顫動起源點並非肺靜脈,但法國學者卻很堅持。為了證明論點,團隊進行許多動物實驗,也做心臟細胞的基礎試驗,發現非肺靜脈起源性的心房顫動」。

Read More

男發高燒 驚見10公分腎腫瘤

蘇男發燒就醫檢查驚見左側腎臟10公分腫瘤及肝臟胰臟腫瘤,中山附醫跨科合作治療,根除病灶,預後佳。(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0歲蘇姓男子2年前因急性膽囊炎發燒至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就診,意外發現約10公分的左側腎臟腫瘤,進一步影像檢查證實肝臟與胰臟皆有腫瘤,跨科進行4種手術,包括腎切除、胰臟部分切除、部分肝切除與膽囊切除,術後病理證實腎臟惡性腫瘤達第4期,搭配標靶輔助治療,追蹤2年,病況穩定。 中山附醫泌尿科醫師宋文瑋表示,高達45%腎臟腫瘤患者,並無明顯症狀,常在例行健康檢查,或因其他病症而意外發現腎腫瘤,建議透過超音波等影像,初步排除疑慮。雖然血尿、腰腹部疼痛與腫塊,是腎臟腫瘤患典型表現,一旦病患有此症狀,往往已進展到晚期。 宋文瑋指出,早期腎臟腫瘤,可接受保守觀察、冷凍治療、部分腎腫切除或是根除性切除等方式處理,晚期或轉移的腎腫瘤,在容許狀況下,也建議積極手術治療,並接受標靶或免疫藥物的系統性醫療。 宋文瑋說,腫瘤治療需要有效率的多專科團隊,擬定治療策略,中山附醫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肯定,具備各專科團隊、臨床研究與臨床試驗資源,蘇姓患者就是由肝膽消化外科主任李祥麟和他聯手治療,在後續藥物治療部分,由於近年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藥物研發突破,許多藥物可申請健保給付,患者可選用的治療策略繁多,需要個人化精準醫療輔助決策,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與病理染色等方式,選擇更適當的藥物並減少無效藥物延誤病情的狀況,呼籲民眾要把握黃金治療期。 蘇姓患者則說,因為膽拿掉了,術後少量多餐,1天要吃6、7次,容易疲倦,體力比較差,半年後,飲食恢復正常,體力也慢慢恢復。

Read More

陳時中視察朴子醫院 肯定復健醫療計畫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中)6日視察朴子醫院,肯定復健醫療試辦計畫成效。(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與衛福部多名官員6日視察朴子醫院,實地了解該院「因應人口老化後復健醫療試辦計畫」暨前瞻復健病房推動情形。此計畫專注急性後期照護,旨在提供更完善的復健服務,幫助病患在出院後提升生活品質及自理能力。 「因應人口老化後復健醫療試辦計畫」由朴子醫院與台中醫院共同執行,台中醫院負責都市型試點,朴子醫院則專注於鄉村型試點。截至目前,計畫總收案200名病患。院長賴仲亮表示,城鄉急性後期照護有不同的樣態(包含個案來源、全責照護之認知),但透過該計畫,成立「前瞻復健病房」專責照護復健病患,讓90%以上病人出院後能夠回家生活,而不需要住進長期照護機構。參與計畫的病患在出院後3個月內健保費用顯著降低,不僅改善了病患的健康狀況,還有效減少了醫療資源的使用。 陳時中表示,賴總統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讓國人能夠健康老化、減少臥病時間,進而提升整體健康餘命,其中打造醫療與長照一體化服務,非常重要的工作,努力強化出院準備與區域、在宅醫療照護體系,提供失能者更加完善的復能與照顧服務,讓醫療與照護的轉銜更加流暢,盡可能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以達照顧不離職的目標。 陳時中指出,朴子醫院復健醫療試辦計畫,針對鄉村地區需求,提供量身定制服務,不僅提升當地醫療服務的可及性,還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參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