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探索〉川普重操單邊主義 全球震盪2.0

  「不再當給糖吃的大叔」是川普單邊主義作風的表現。(路透) 彭志平∕專題報導 川普確定重掌白宮,雖然有預料指出,只能再任四年總統的川普,將把施政重心放在美國的內政、經濟;但以美國仍是全球霸主、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川普的外交政策仍將左右全球未來走向。過去四年當中,一直沒有沉潛的川普,依舊擺出單邊主義的主張;在他第一個任期當中,全球政經局勢屢因美國單邊主義而震盪,如今隨著川普二‧0的到來,也恐將重演全球政經震盪二‧0。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當中,「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是貫穿其外交政策的主軸。在此最高指導原則之下,二0一七年一月就任伊始,川普就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前身)、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二0一五年巴黎氣候協議,並且挑起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當時川普單邊主義的諸多政策來勢洶洶,讓許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措手不及。    川普不給糖吃 北約瀕臨腦死 美國政治學者藍道‧施韋勒(Randall Schweller)將川普的政策歸納為幾個特徵:不主張多邊主義、不再當給糖吃的大叔、不再有順風車。其中,「不給糖吃」對北約(NATO)尤有深刻影響,甚至,二0一七年十一月法國總統馬克宏更悲觀的指出「北約已經瀕臨腦死」,原因是「美國和北約盟國之間,在戰略決策上毫無任何方式的協調合作,完全沒有」。 儘管馬克宏此說在北約內部也引來反對之說,例如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都認為馬克宏的說法過度激烈、以偏概全;但是,光是川普要求北約各國提高軍費就讓北約盟國吃不消。當時,川普要求北約各國的國防支出占各國GDP占百分之二,目的是要減輕美國納稅人負擔;但是,三十一個北約成員國中,到二0二三年只有十一個國家達標。 川普在此次競選過程當中,非但沒有忘記當時對北約各國的要求,甚至還進一步加碼;他說,百分之二是「世紀之竊」,應該要提高到百分之三。接下來的四年當中,北約各國會不會順應川普的要求?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紐約時報》在今年七月十日北約華府峰會時報導,「北約正在設立一個新的指揮部,以確保即使美國在川普領導下退出北約,北約也能向烏克蘭提供長期的武器和軍事援助」。由此看來,北約恐怕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二0一七年十一月法國總統馬克宏悲觀的指出「北約已經瀕臨腦死」。(路透)   俄烏戰或和 川普真有妙計? 北約當時已對俄烏戰爭預作準備,但川普在競選期間就已高喊就任後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川普有沒有說大話?現在還說不準,但他有何錦囊妙計各國倒是都等著看。 在川普二度當選後,他的前顧問藍薩指出,川普會要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尋求現實的和平」,而非收復失土;但這句話還熱著,川普的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就趕緊跳出來否認。川普到底要怎麼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現在大家都還霧裡看花,但俄羅斯總統蒲亭卻表示已準備好和川普討論烏克蘭戰爭,川普和蒲亭能不能談出個結果,現在只能等著看了。 對於川普二‧0時期的歐洲局勢變化,政治學者周陽山十日在民主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美國總統大選與自由民主的內在困境」座談會中指出,川普將對北約和歐盟構成新的嚴峻挑戰,甚至歐盟內部分裂將進一步加劇。他還預言俄烏戰爭將提前結束,烏克蘭不得不犧牲領土和主權完整,以換取美國的支持。無論如何,澤倫斯基現在的心情應該是七上八下吧!  川普2.0降臨 東協靠向大陸? 事實上,川普第一個任期的單邊主義風格,不但讓世界各國戒之慎之,甚至還惡之,美國的國際地位也因此大幅下滑。二0二0年九月,美國皮尤研究所針對十三個國家所做的民調顯示,美國在這些主要盟邦的聲譽重挫到該民調進行二十年來的最低點;這項民調也針對德、法、英、俄、美及中國大陸六國領袖的信心進行調查,川普還排在蒲亭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後,「高居」倒數第一。 皮尤的這項民調範圍包括除了美歐主要盟友之外,還有亞太地區的日本、南韓和澳洲,某種程度反映川普在亞太地區也頗受負評。如今川普二‧0降臨,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就表示,川普施行單邊主義與貿易制裁手段等作為,若再掀起新一波貿易大戰,仰賴貿易及全球化的東南亞國家可能首當其衝。 東協國家對於川普重返白宮,有期許而且也有可能的因應對策。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八月十八的國慶演說中,直言「華府與北京間加劇的競爭對抗,是新加坡最大的地緣政治關切」;川普當選後,黃循財呼籲美國持續參與東南亞事務、更活躍地參與經濟活動促進貿易。在馬來西亞任教的學者歐陽路易認為,川普不太可能徹底改變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但也有學者認為,東協國家可能轉向中國大陸靠攏。 有學者認為,東協國家可能轉向中國大陸靠攏。圖為東協高峰會。(路透)   對台不友善 賴政府應慎因應 川普二‧0降臨,台灣民眾最為關切的還是他將如何處理兩岸議題。政治學者楊泰順在「美國總統大選與自由民主的內在困境」座談會中指出,川普多次發表對台不友善言論,如指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不滿台灣「未支付保護費」、視台灣為「筆尖」等,不同於現任總統拜登肯定「民主台灣」;而且,川普對於大陸侵台用詞和緩,對策則是加徵大陸百分之一百五十到兩百關稅,不似拜登多次表示武力介入。 儘管賴清德總統在川普當選後已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認為美國「制中友台」的力道不會因為政權更迭而有所改變,而且短期內台海情勢也不會有太大波動;但賴政府仍應妥慎擬定因應對策,尤其是川普已經放話要台灣將國防預算增加到GDP的百分之十。

Read MoreRead More

川普重返白宮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佛州西棕櫚灘縣會議中心向支持者發表當選感言。(路透) 記者王誌成∕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五日開票(台灣時間六日),川普在關鍵搖擺州威斯康辛、賓州、喬治亞、北卡拿下勝利,可望超越當選所需的二百七十票門,再次回鍋白宮。自行宣布當選的川普,即由妻子梅蘭妮、小兒子巴倫陪同下,在佛州發表勝選談話,強調「這對美國人民而言是偉大的勝利,我們能讓美國再次偉大」,未來是美國的「黃金時代」。 開票過程一路領先的川普,在確認穩贏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之後,川普即在六日清晨(台灣時間六日中午),由副總統候選人范斯、多位共和黨領袖與家人的簇擁下,在棕櫚灘郡會展發表當選感言,他對著熱情支持群眾說「美國授予我們史無前例且強大的職權,會幫助我們的國家復原,這是我國過去從未見過的政治勝利。 川普也指出,要修復美國接壤墨西哥的南部邊界,未來是美國的「黃金年代」,這對美國人民而言是偉大的勝利,這將使我們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也感謝同在台上的「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以及自己「了不起的孩子們」;他並稱讚妻子的回憶錄是「全國暢銷書第一名」。 川普還祝賀將成為美國下一任副總統的范斯,說挑選范斯當副手是正確選擇;范斯形容川普這次競選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政治回歸。 川普也讚賞全球首富馬斯克。馬斯克挹注了大約一點二億美元支持他競選,川普曾說將指派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委員會。 川普強調,他要「治癒」受傷的美國,讓美國再次偉大,他也感謝所有支持者以及看到共和黨在議會拿下控制權,讓他甚感欣慰。  

Read MoreRead More

印尼禁售兩大品牌手機 業者憂嚇跑外資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印尼政府宣佈,由於蘋果未履行在印尼國內的投資承諾,將被禁止銷售、購買、使用蘋果iPhone16手機,外國旅客每人最多只能攜帶2支。另外Google Pixel手機並未達到採用40%印尼製造的零件,同樣遭到封殺。面對印尼政府過於嚴苛的法令,讓手機廠商擔心,將會使外國投資者選擇撤出印尼市場。

Read MoreRead More

〈 全球探索 〉拜登將卸任 留下怎樣的美國?

拜登執政近四年即將謝幕,留下什麼樣的美國給未來的總統?(路透) 馮國豪 美國大選十一月五日投票,川普與賀錦麗進入最後衝刺的階段,國際聚焦最後到底誰能入主白宮之外,拜登政府執政近四年即將謝幕之際,又留下什麼樣的美國給未來的總統? 拜登任內恢復俗稱「歐記健保」提升醫療保險覆蓋率,簽署晶片法案推動美國半導體生產,致力降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投資一點二兆美元推動美國基礎設施與網路建設,還有新冠補助、槍枝管制、緩解墮胎權限制、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美軍撤出阿富汗等,對支持者而言都是執政亮點。  貧富差距拉大 導致極化對立 但不可諱言,極化與對立,卻是美國現實社會的當下氛圍。與其說是民主黨與共和黨的路線之爭,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及階級對抗導致的極化現象,似乎更為貼切。 美國社會的極化對立,除了爭議數十年的墮胎議題外,氣候變遷對應的能源、環保與產業政策,民主與共和兩黨存有重大歧見,而許多議題更被訴諸陰謀論,失去了容忍反對聲音的雅量及理性討論的空間。 例如,二0二一年一月六日的國會山莊暴亂案,迄今快四年了,仍有許多人認為二0二0年的總統大選是被操控,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而陰謀論也和疫情聯繫起來,一些醫生提出疫苗是政府操控人民的工具,呼籲全民抵制。 川普對移民議題立場強硬,他抱怨美國產業沒落的「鐵鏽區」工作機會被搶走,曾提出要在美、墨邊境建高牆;二0二0年三月,川普啟動美國第四十二條法案(Title 42)藉疫情公衛理由,不到一年就驅逐了近四十萬的移民。 拜登政府上台後,對移民採取相對容忍態度,截至今年六月,美國非法入境移民人數爆增二百四十萬人。但隨著加州、紐約州等地治安惡化,拜登政府因未能有效控管非法移民而受到嚴厲批評。 美國大選十一月五日投票,川普與賀錦麗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但中美戰略對抗的結構已不可逆,不論川普或賀錦麗當選,都會延續下去。(路透)  通膨後座力 衝擊政府與民間 今年六月五日,拜登重啟第四十二條,將每天非法入境人數限定在二千五百人以內,後來再降到一千五百人以內;而二0二三年底則是每天上限一萬人。拜登想藉此拉攏中間選民,但拉丁裔與阿拉伯裔支持者卻可能因此不投票,在搖擺州已對賀錦麗造成危機。 除了移民問題加劇,通膨及引發的經濟、債務問題,也衝擊美國政府與民間社會。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造成通膨上升,美國房價跟著持續上漲,包括租金、保險和醫療保健等開銷增加,都已經一去不回頭。 簡單說,美國人現在對生活成本飛漲怨聲載道,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支出,要靠增加舉債而來。另據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截至九月十三日,美國政府負債達三十五點三兆,每年要支付的利息首度超過一兆美元大關。 再從國際政治觀察,川普執政時強調「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從國際社會「退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還要求北約等盟邦要負擔更多的軍費。川普的外交路線挑戰國際既有的穩定秩序,也損害了美國形象。  歐盟東協國家 自顧本身利益 拜登上台後,強調多邊主義,重新凝聚美國與北約等盟邦關係,還建構了許多「小多邊」,包括美日印澳QUAD四方安全會談、印太經濟框架IPEF、美英澳AUKUS三方安全夥伴等。但現今的美國,還有能力以單極霸權角色來主導國際政治嗎? 俄烏戰事延燒迄今兩年多,大量難民及俄羅斯對西方制裁的報復行動,歐洲各國首當其衝;拜登政府為了因應通膨,對美國能源轉型業者提供大量補貼,卻也嚴重損及歐洲業者的市場競爭力。 俄烏戰火確實讓美國與北約、歐盟重新修補關係,甚至讓「歐中(中國大陸)投資協定」被凍結,歐盟還跟著美國腳步對中國大陸課徵新能源車反補貼稅。但德、法兩國對於向中國大陸提高關稅卻無共識,也曝露「歐洲雙核」內部出了問題。 進一步言,去年以來,德、法、義、英等國領導人相繼訪問北京,重啟雙邊談判與經貿合作對話。顯然,歐洲大國在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上,除了安全繼續靠美國,必須同時設法與中國大陸維持經貿關係。 其次,二0二二年「美國與東協領袖峰會」上,美國宣布挹注一點五億美元協助東南亞地區發展。但對照中國大陸與東協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中方還在二0二一年底宣布三年內對東協投資十五億美元,美國的投資承諾顯得蒼白無力。 二0二一年一月六日國會山莊暴亂案迄今快四年了,仍有許多人認為二0二0年的總統大選是被操控。(路透)  美陸戰略對抗 結構已不可逆 此外,美國在亞太最重要的盟友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剛在國會選舉中大敗;立場親美的韓國總統尹錫悅,民調也在持續下挫;印度總理莫迪雖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成員,卻在本次於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峰會上全程出席。 至於中東烽火,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事,已導致巴勒斯坦逾四萬人死亡,以色列又接續與黎巴嫩真主黨交火、和伊朗相互報復攻擊。美國無法勸和促談,還一路軍援力挺以色列;美國在阿拉伯世界、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已受到嚴重損害。 強權爭霸的「修昔底德陷阱」在美中已是現在進行式。美國對中國大陸的「不對稱鈍化」大戰略有三:包括在政治上鞏固盟邦,在經濟上持續打貿易戰、科技戰;在軍事上展現強勢,美國邀盟邦持續於南海與台海「自由航行」。中美戰略對抗的結構已不可逆,不論川普或賀錦麗當選,都會延續下去。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十月十七日考察安徽省,在合肥濱湖科學城強調「人生能有幾回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又在出自《誡子弟》典故「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桐城市六尺巷,重溫張吳相互禮讓、以和為貴典故。若從美中博弈的角度解讀,不知是否有弦外之音。 (大學退休教師、兩岸與國際關係研究學者馮國豪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ad More

〈 全球探索 〉金磚國家 牽制西方國家新力量?

第十六屆金磚峰會發表《喀山宣言》。俄羅斯主辦金磚峰會,相當程度扭轉了俄羅斯被孤立的國際形象。下圖為俄羅斯總統蒲亭。(路透) ■周志杰 第十六屆金磚峰會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俄羅斯聯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喀山舉行,三十六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與會並發表《喀山宣言》,從全球宏觀議題、經貿文化、多邊經貿到AI議題、中東戰火與地緣政治等,表達共識與立場。 二00九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大陸(首字母縮寫BRIC)舉行金磚國家第一次峰會;第二年,在中國大陸促成下,南非加入,「金磚五國」(BRICS)正式成立。二0二三年峰會決定擴容,邀請阿根廷、埃及、伊索比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加入。    非傳統安全議題 峰會大亮點   擴容後的金磚國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貿易占全球五分之一,以購買力評價(PPP)計在全球GDP占比約百分之三十五點六、超越G7的百分之二十九。金磚衍然成了非西方、後工業化新興經濟體載體,也是唯一代表全球南方國家、以經濟為主的多邊組織。 今年是金磚擴容後的首次峰會,還發表聯合公報《喀山宣言》,觀察金磚的未來,將會著重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對話、協調,包括糧農、能源、經濟、金融的同盟,而非聚焦在政治、外交、軍事、疆域主權等傳統安全議題。 不可諱言,金磚會員有其不同的政治環境,例如伊朗、俄羅斯都遭受西方國家的禁運制裁,且被排除在全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金磚峰會對此雖表達了不同立場,但也只是點到為止,仍謹守在經貿、金融、能源等議題繼續團結、深化。 以發展為核心的非傳統安全問題,是此次金磚峰會的第一個亮點,也是金磚繼續吸引非西方國家申請加入的神主牌。《喀山宣言》支持金磚銀行擴大本幣融資,深化、探索跨境支付工具,讓會員國除了美元之外,又多了本幣與人民幣結算的新系統。 非傳統安全如糧農、能源、經濟金融,在中(中國大陸)俄美歐的權力博弈上,越來越關鍵,甚至影響傳統地緣安全競逐上的消長興衰。若金磚在這些方面的協調合作和創設機制有所成效,反而會是牽制西方和翻轉南北關係的支點。    糧食合作 可望擺脫歐美宰制   金磚峰會的第二個亮點,是糧食銀行概念成形。金磚會員是崛起中的新興經濟體,也都是糧農生產大國。如今,倡議建立金磚糧食交易所,再透過金融合作與新融資平台,將有利於擺脫歐美國家對國際糧農貿易的長期宰制。 金磚推動的糧食銀行概念,可類比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未來,對於輸出入糧農貿易、原物料價格,將會有自己的平準與協調機制,若再加上非美元跨境支付系統,有可能扭轉農林畜牧業的世界市場變化。 再者,金磚從糧食貿易未來還可能擴展到能源貿易合作。OPEC的沙烏地、伊朗,可在金磚內和俄羅斯合作協調;石油大國之一的印尼未來也可加入。而中國大陸、印度都是能耗大國。 金磚峰會的第三個亮點,是讓世界存在多極體系的希望。原始的金磚五國,都是非西方國家,一般都會將其與歐美的七大工業國相對應;但擴容後的金磚,已不適合被歐美冠上「陣營化」的敵對方來認定。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峰會,為俄羅斯總統蒲亭打氣,但也婉轉的表達了呼籲停火、停止殺戮。習在峰會演說中還強調,要建設和平、創新、綠色、公正、人文的金磚,開創「大金磚合作」的新局面。 金磚峰會期間,中國大陸和印度同意恢復邊境巡邏,並回到二0二0年衝突前的狀態。圖為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在金磚峰會期間會晤並舉行雙邊會談。(路透)    俄羅斯主辦 扭轉遭孤立形象   習近平營造中國大陸是友善強權的形象,主張把金磚打造成促進「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主要渠道,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表達新興經濟體希望在安定環境下發展、希望和平的聲音。 至於俄羅斯,在西方國家制裁下主辦金磚峰會,除了為自己出了一口氣,也營造俄羅斯在國際社會還是有一幫朋友不會與之為敵。一場金磚峰會,相當程度扭轉了俄羅斯被孤立的國際形象。 金磚新會員會伊朗,比俄羅斯更早受到西方制裁。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出席金磚峰會,對伊朗的民心士氣有安定作用,他還敦促金磚集團成員幫助「結束加薩和黎巴嫩的戰爭」。 沙烏地阿拉伯在金磚共同倡議非美元跨境支付系統,對其石油輸出支付將更有底氣。近日,沙國還邀請伊朗在紅海舉行聯合軍演;穆斯林世界遜尼派、什葉派握手言和又有了進一步進展,至少海灣國家不會提供基地讓美國、以色列攻擊伊朗。 峰會的第四個亮點,是多邊主義發揮雙邊外交、降低大國緊張關係的敲門磚作用。會前,中、印同意恢復邊境巡邏,並回到二0二0年衝突前的狀態;金磚成了中、印度解決衝突的催化劑。而中印、俄伊、中伊也都在金磚峰會中進行雙邊對話。    廣化或深化 金磚遇兩大挑戰   可以預見,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以及非洲具有一定政經實力的國家,都將是金磚未來擴容的對象。特別的是,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未來,土耳其入會將使金磚擴容的觸角伸向西方陣營同盟國。 金磚各國雖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但大致都朝正向發展。綜觀未來走向,金磚有兩大挑戰: 第一,多邊組織的「廣化」愈快,「深化」的可能性就愈低、難度也會愈高。擴容的速度必須謹慎審查、步步為營,尤其中國大陸、俄羅斯、印度切勿太強調自己國家利益。若將金磚視為反西方集團、區域大國的博弈平台,必將妨礙金磚發展。 第二,「深化」應優先於「廣化」。會員國都希望金磚為各自國家利益服務,但必須著重在促進共同利益、可實質發揮作用的機制,如糧食銀行、跨境支付系統等;如果將各國私利凌駕在金磚之上,恐將讓金磚步上G20後塵,淪為外交協商對話的平台而已。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周志杰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ad More

土耳其航太公司遭恐攻 嫌犯持槍闖入畫面曝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土耳其國營的土耳其航太工業公司,位於首都安卡拉的總部,當地時間23日傳出巨大爆炸聲並有槍聲。土耳其官員表示發生恐佈襲擊,事件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22人受傷。

Read MoreRead More

瑞典首都開「魚隧道」助增湖泊生物多樣性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在瑞典的第3大湖梅拉倫湖中,長期缺乏魚類的多樣性。因為在附近的淡水河流,被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水壩和水閘影響,導致魚類難以通行。因此斯德哥爾摩新建的運河計畫中,也特別為游力較差的魚類,打造了牠們的特別通道。

Read MoreRead More

《經濟學人》最新預測 川普當選機率54%超車賀錦麗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21日公布最新預測顯示,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再度入主白宮的機率為54%,超越民主黨對手賀錦麗的45%,是該模型8月以來,首次預測川普勝選。目前賀錦麗與川普都認為,為了爭取拉丁裔民眾選票,主打經濟政策能帶來最大贏面。但2人的做法卻大不相同。

Read MoreRead More

施壓黎巴嫩落實UN決議!美方:讓真主黨撤出南部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特使在21日,與黎巴嫩國會議長,舉行會談,華府向黎巴嫩表示,他們希望以黎之間,能盡快結束戰火,同時也再次向黎國政府施壓,要求落實聯合國的決議,讓真主黨撤出南部地區。除了美國,義大利外長也在同一天,出訪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希望能夠達成停火目標。

Read MoreRead More

古巴48小時4次停電又面臨颶風來襲 居民超無奈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古巴18日因為全國最大發電廠故障,導致當地停電,並在48小時內發生4次故障。直到21日,電力公司才宣布,首都哈瓦那一半地區已經恢復供電。不過,除了停電,古巴還面臨颶風奧斯卡的入侵。颶風造成東部地區,出現強風豪雨 ,因此,政府當局也宣布,各級學校停課至23日。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