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首都開「魚隧道」助增湖泊生物多樣性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在瑞典的第3大湖梅拉倫湖中,長期缺乏魚類的多樣性。因為在附近的淡水河流,被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水壩和水閘影響,導致魚類難以通行。因此斯德哥爾摩新建的運河計畫中,也特別為游力較差的魚類,打造了牠們的特別通道。

Read More

《經濟學人》最新預測 川普當選機率54%超車賀錦麗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21日公布最新預測顯示,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再度入主白宮的機率為54%,超越民主黨對手賀錦麗的45%,是該模型8月以來,首次預測川普勝選。目前賀錦麗與川普都認為,為了爭取拉丁裔民眾選票,主打經濟政策能帶來最大贏面。但2人的做法卻大不相同。

Read More

施壓黎巴嫩落實UN決議!美方:讓真主黨撤出南部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特使在21日,與黎巴嫩國會議長,舉行會談,華府向黎巴嫩表示,他們希望以黎之間,能盡快結束戰火,同時也再次向黎國政府施壓,要求落實聯合國的決議,讓真主黨撤出南部地區。除了美國,義大利外長也在同一天,出訪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希望能夠達成停火目標。

Read More

古巴48小時4次停電又面臨颶風來襲 居民超無奈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古巴18日因為全國最大發電廠故障,導致當地停電,並在48小時內發生4次故障。直到21日,電力公司才宣布,首都哈瓦那一半地區已經恢復供電。不過,除了停電,古巴還面臨颶風奧斯卡的入侵。颶風造成東部地區,出現強風豪雨 ,因此,政府當局也宣布,各級學校停課至23日。

Read More

黎巴嫩首都空襲不斷 以軍轟炸真主黨金融機構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以色列在當地時間20日,再度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他們的主要目標是一家金融機構,以方宣稱,伊朗透過這家金融機構來資助真主黨從事恐怖活動。這起攻擊就發生在真主黨的「反斬首」行動之後,他們發動無人機攻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住處,但並未造成傷亡。

Read More

賀錦麗滿60歲 再次以年齡問題攻擊川普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儘管美選進入最後倒數階段,但在賀錦麗過60歲生日時,支持者仍不忘為她慶生。同時賀錦麗再次攻擊川普的高齡問題,稱他精神失常,在集會上不按牌理出牌,脫稿演出。她認為,美國值得有一位更穩定的總統。除此之外,賀錦麗也表示,喬治亞州的提前投票率高,看見民眾踴躍投票,她相信美國民眾會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互祭反制 陸歐貿易戰也開打?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十月十八日、十九日訪問北京,會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路透) ■杜聖觀 繼美、加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加徵百分之百進口關稅後,歐盟也在十月四日投票決定,對大陸新能源車疊加百分三十五的反補貼稅。大陸則宣布對歐盟白蘭地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國際關注歐盟與中國大陸是否也將掀起貿易戰? 綜觀近年來的歐中(中國大陸)關係,二0一九年歐盟首度在《歐盟—中國戰略展望》白皮書中,以「體制競爭對手」指稱中國大陸,但雙邊貿易與投資仍持續增強,直至二0二0年還達成歐中全面投資協議,但後續卻被凍結,迄今未重啟談判。 主要原因在於歐盟對中貿易逆差日益擴大感到擔憂。二0二0年中國大陸超越了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到了二0二二年,歐盟對中貿易逆差達到三千九百六十億歐元,為近十年來最高。    貿易逆差擴大 歐盟去風險化   處理歐中貿易的不平衡、去風險化,成了歐盟處理對中關係的主軸。十月四日,歐盟二十七國以十二票贊成、五票反對、十一票棄權下,通過對中國大陸進口電動車加徵百分之三十五點三的「反補貼稅」。 中國大陸也立即對投票支持的國家進行反制,對歐盟白蘭地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相關產品的經營者,須向中國大陸海關繳納高達百分之三十九的保證金。另對歐盟的豬肉、部分乳製品等進口農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大陸在汽車工業有緊密關係的德國,投下了反對票。在歐盟表決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三大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大眾)、賓士公司(奔馳)和寶馬集團(BMW)都發表聲明反對加徵關稅。主要的立場還是希望透過談判解決,否則只會兩敗俱傷。 歐、中關係是否就此展開貿易大戰?目前看來前景還在。主要是中國大陸迄今仍是歐盟最大貿易國、歐盟則是中國大陸第二大貿易夥伴。在「一帶一路」倡議及中國大陸與中東歐國家「十六+一模式」推動下,持續推進投資和貿易夥伴關係。 例如,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陸路鐵道交通「中歐班列」,有三分之二通向歐洲,直抵歐洲二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二百一十七個城市,運輸成本比空運低了許多,也比海運節省許多時間,這種跨洲的陸路新型國際運輸組織方式,也大幅促進了亞歐經貿合作關係。    英國外相訪陸 尋求降低對抗   簡言之,歐盟欲維護的國際體制,將中國大陸視為「體制性競爭對手」,雙方也有貿易不平衡的「經濟競爭」問題,但在氣候變遷等全球性挑戰、歐亞大陸的經貿合作與物流運輸等問題上,歐中仍然具有「合作夥伴」關係。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十月十八日、十九日訪問北京,先後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舉行會見並會晤大陸外長王毅開啟英中高層對話。外界關注,中英關係是否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其實,拉米自二0二一年起就擔任影子內閣外交大臣,他在今年七月就表示將推動讓更多跨部會官員訪問中國大陸。另,工黨也提出與中國大陸往來的3C+1C準則:競爭(compete)、挑戰(challenge)、合作(cooperate);第四個C則是:連貫一致(consistency)。 綜合拉米訪中的主要目的有三:第一,尋求降低兩國對抗關係;第二,強化雙邊經貿投資;第三,針對全球議題展開合作。可以預期,英中關係會加強務實對話,保守黨執政時期的緊張關係,稍可得到解凍。    安全領域 陸歐仍存競爭挑戰   進一步言,英國新政府在氣候變遷、綠色能源轉型、公共衛生、貿易等領域,將尋求與中國大陸合作,並維持經濟聯繫、避免逆差擴大;但在民主價值、人權、俄烏戰爭問題上,英國與歐盟步伐相同,在安全領域,英中仍存在競爭與挑戰。 另,根據英國商業暨貿易部十月十六日發布的訊息,已批准英國入會協定並完備國內程序的CPTPP成員為日本、新加坡、智利、紐西蘭、越南、秘魯、馬來西亞。 十二月十五日起,英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將適用CPTPP規範,對英國拓展外貿、打開穆斯林新市場、供應鏈多元化、經濟安全保障等,都會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至於歐盟對外關係,除了在俄烏戰火中持續力挺烏克蘭之外,近期中東戰火加遽,以色列軍隊襲擊黎巴嫩聯合國部隊駐地後,遭到歐盟譴責,呼籲立即停火,並反對聯合國維和部隊撤離陷入戰火的黎巴嫩南部。 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呼籲,停止向以色列運送在加沙作戰的攻擊性武器。(路透,資料照) 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呼籲,停止向以色列運送在加薩作戰的攻擊性武器;今年十一月初的歐洲國際海軍裝備展覽會,要求以色列不要展示在對加薩和黎巴嫩進攻中使用的武器裝備,因為這些武器造成加薩與黎南大量平民傷亡。    歐盟海灣峰會 加強雙方合作   以色列近期對加薩地帶不斷加大襲擊力度,導致物資進入加薩北部的重要運輸路線全被切斷。為巴勒斯坦居民提供援助服務的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也公開譴責以色列在加薩已犯下戰爭罪。 消除戰爭,還是要透過談判。十月十六日,歐盟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首次峰會。 峰會的聯合公報有兩大部分:一是雙方將加強在貿易、投資對話與合作。二、雙方加強合作、共同努力,為促進地區和全球和平穩定、進步和團結作出更多貢獻。 歐盟是海灣國家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二0二三年雙邊貿易額為一千七百億歐元。歐盟希望發展與海灣六國的貿易、投資,並在能源、反恐、人道援助、氣候變遷等進一步合作。 歐盟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首次峰會。(路透) 歐盟與海灣國家舉行峰會,反映了歐盟二十七國正視且承認海灣國家影響力;從基督教世界與回教世界走向和解來看,也是很好發展,值得後續觀察。 (前中華民國駐愛爾蘭大使、現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杜聖觀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金正恩放棄統一!修憲「南韓是敵對國家」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南北韓局勢持續緊張,北韓報導最新證實,已經通過修憲,將南韓視為敵國、放棄統一。同時,北韓日前,針對兩韓公路,進行爆破,加上邊境,不斷有防禦工事的建設,就怕會有新一波衝突挑釁,也讓南韓邊境居民,不安情緒升高。

Read More

以宣擊斃哈瑪斯領袖 分析:不意味戰爭結束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以色列17日證實,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領袖,辛瓦,已經在加薩走廊喪命。辛瓦,策劃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的攻擊,以色列外長卡茲,形容他的死是整個自由世界的勝利。不過有外媒分析坦言,辛瓦之死,固然會重創哈瑪斯,但未必代表,以哈戰爭能就此結束。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亞洲版北約 石破茂能實現?

期可能不會太長。(路透) ■陳俊昇 六十七歲的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十月一日就任首相。在這次攸關日本新任首相人選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有多達九人參選,創下黨史新高,幾乎所有的派系都推派人選,反映自民黨當下群龍無首、政治紊亂的一面。 前幹事長石破茂,在自民黨內屬「逆風」、孤鳥型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安倍逝世之後,慣稱安倍派的清和政策研究會群龍無首,加上自民黨內接連的政治獻金醜聞風暴,讓派閥勢力陷入亂局。  石破茂缺班底 恐淪弱勢首相 石破茂此次是第五度參選自民黨總裁,儘管黨內有幾個重要派閥表面上解散,但派閥大老依然在幕後運籌帷幄;經過兩輪投票,石破茂擊退了兩位勁敵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及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終於圓了首相大位的夢。 石破茂在黨內派閥鬆動的情形下突圍接任首相,雖然他也想讓日本政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氣象,但因缺乏自己的班底人馬,底氣不足,未來必然會牽就派系力量,政策也很難居於強勢主導地位,一般預料,石破茂會是個弱勢首相,任期可能不會太長。 從石破內閣安排來看,十九名閣員中,有十三人是首度入閣、二人留任,另有四人曾擔任過閣員。從所屬派閥或曾屬舊派閥來看,無派閥十人,麻生派、舊茂木派及舊二階派各有二人入閣;舊岸田派與舊森山派各有一人入閣。而舊安倍派無人獲延攬入閣。 再從政策面看,石破茂在自民黨內的政治立場,屬於相對中間溫和派;他的競選對手高市早苗則是立場更加右傾的保守派、對中(中國大陸)強硬派,她在選前就曾表示,如果就任首相,會在「適當時機,如常、淡然地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但是,這是否意味石破茂在政治外交上會走出有別於過去首相的政治路線?目前恐怕是言之過早。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日本仍難擺脫派閥政治,其二,美國的外交政策長期以來實質影響日本政治。  美國外交政策 實質影響日本 例如,美國宣示在台灣海峽「航行自由」,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德國也相繼有船艦通過台海;前首相岸田文雄下台前的臨別秋波,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漣號」九月二十五日首次通過台灣海峽,這也是自日本海上自衛隊成立以來的首次。 綜觀美日關係一路走來,美國下屆總統不論是誰當選,石破茂還是會配合、遵循美國外交路線,不會有鮮明的個人立場。未來,可能的差異,只在於若是民主黨的賀錦麗當選,應會延續拜登路線的多邊主義、強化盟邦關係;若是共和黨的川普當選,那就充滿了不確定變數了。 至於日本的對中政策,石破茂基本上也會延續安倍、岸田以來的「政經分離」政策,亦即政治、軍事靠向美國,經濟上則需與中國大陸維持合作交流關係。 石破茂馬上要面對多場重要外交活動。包括十月九日至十一日,在寮國舉行的東盟(ASEAN)峰會,日中兩國都將派總理出席;十一月中旬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可能出席,屆時,石破茂將與習近平首次會晤。 石破茂歷任防衛大臣,他在選舉時提出,為提升日本的威懾力和應對能力,日本應該實現「亞洲版北約」。外界關注石破茂對區域安全到底有何構想? 未來日本對中國大陸政策,石破茂基本上會延續安倍、岸田以來的「政經分離」政策。(路透,資料照)  沿襲安倍 凸顯日本領導地位 「亞洲版北約」似乎是個新名詞,但基本上不脫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亞洲民主安全之鑽」,以及美國、日本、澳洲、印度的「四方會談」,其戰略思維的核心,都隱含有聯合自由民主體制國家,抗衡、牽制、圍堵中國大陸、俄羅斯、朝鮮等國。 其次,石破茂主張的「亞洲版北約」,強調要結合美國、韓國、菲律賓等同盟框架。目前,美國與日本有《美日安保條約〉,韓國與美國有《韓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與菲律賓也有《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前首相岸田文雄下台前的臨別秋波,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漣號」九月二十五日首次通過台灣海峽。(取自日本海上自衛隊官網,資料照)  美國總統大選 牽動台日關係 若再加上美國與台灣之間,也有《台灣關係法》並載明了「美國將向台灣提供必要數量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以使台灣能夠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簡言之,美國對日本、韓國、菲律賓、台灣,透過條約、法律,在各別的雙邊關係上,也都已經有明顯軍事同盟、集體防禦的運作機制。 可以進一步解讀的是,石破茂提出建立「亞洲版北約」,除了是一個醒目的競選口號外,意在凸顯日本要扮演區域安全樞紐、核心角色,藉此凸顯日本領導地位;甚至,能進一步推動日本「正常國家化」,並向美國談判並爭取更多的國防自主。 日本戰敗後的和平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但自安倍政府以降,透過制定安保相關法規,大力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美國也對日本鬆綁,讓日本逐步突破武器製造、轉移、出口的限制。 如果美國同意讓日本將來有更多製造軍武的能力,有朝一日,台灣或有可能就近購買到日本製造的美國武器裝備。換言之,石破茂要建構的「亞洲版北約」,除了政治、外交、軍事的目的外,還有軍工產業發展的重大商業利益考量。 石破內閣上台了,展望台日關係,基本上仍不脫美國的外交政策。近年來,台日關係最佳是在安倍內閣時期,但到了岸田內閣的外交就未再遵循安倍路線,石破內閣也不會刻意去強化日台關係,但也不致於去搞砸。 關鍵還是看十一月美國大選。如果賀錦麗當選,延續拜登路線,會重視並加強同盟之間的關係,屆時,石破茂就會有強化日台關係的壓力;但如果是川普當選,各國自掃門前雪,台日關係好不好,不會是川普在意的事。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博士、日本問題研究學者陳俊昇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