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特色小吃廚藝邀請賽 餐飲系學生組隊拚創意

海峽兩岸特色小吃廚藝邀請賽於福建沙縣舉行。(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王正平/綜合報導 海峽兩岸特色小吃廚藝邀請賽於福建沙縣舉行,兩岸餐飲科系學生穿上白色廚師服、拿起鍋鏟相互組隊,沙縣與台灣選手各自展現獨特烹飪技術、驚人團隊能力,相互學習廚藝技巧,合作完成兩岸特色小吃。 「沒有最強,只有更強!」比賽前,由沙縣與台灣各地餐飲相關科系學生分成十組隊伍,向隊友與其他隊伍信心喊話,為爭奪賽事金獎,進行熱血沸騰的廚藝大賽;本次賽制是由各隊隊長抽籤三道料理進行烹飪,品類覆蓋沙縣小吃、台灣小吃與兩岸特色指定菜。健行科技大學羅同學表示,在抽籤題公布後就開始備賽練習各項菜品,利用下課時間來練菜,跟沙縣的同學會更好的來合作料理。 海峽兩岸特色小吃廚藝邀請賽獲得金獎的隊伍,沙縣與台灣學生互相發表感言。(主辦單位提供)   八日比賽時,沙縣與台灣學生除了負責各自的菜品,也會合作完成彼此地方特色的料理,甚至交換烹飪彼此的菜餚。來自健行科技大學的台灣選手表示,隊伍抽到的分別是沙縣小吃金包銀與台灣小吃筒仔米糕,「金包銀感覺很像台灣的小吃——淡水阿給,不同的是,在豆腐裡包的餡料,台灣包的是粉絲,沙縣包的是肉。」沙縣隊友則是認為筒仔米糕的工藝比較複雜,味道也很獨特。 在各組烹飪的過程中,評審們從不同的面向評比,不單只從色香味,同時注重每支隊伍的團隊合作。正修科技大學餐飲系助理教授黃啟順認為,參賽的學生們透過合作,能讓彼此學到各地廚藝的「秘訣」,看不到的技術都可以透過這樣的互動來達到回饋,「雖然一開始學生交流有點陌生,比較沒有方向,但漸漸感覺就有出來,經過磨合後團隊合作的力量愈來愈強大。」 「很開心我們做到了。」本次獲得金獎隊是來自正修科技大學、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與三明市高級技工學校的學生組成,他們表,這次台灣小吃是抽到南部蒸肉圓,加了當地的醬料,自己調了醬汁跟蒜泥,指定菜是沙縣的料理鱔魚粉乾,加入了自己的巧思增加鮮味,讓味道不會過於清寡,「這一次隊伍一開始就有分工,比賽期間也互幫互助,非常感謝隊友們。」 「兩岸學生在這次的賽事上,就像是魚幫水、水幫魚,沙縣與台灣學生合作出來的菜跟成品不輸給專業師傅。」本次賽事評審、統一度假村主廚葉文吉表示,希望他們對於廚藝能夠保持熱忱,不要怕吃苦,要創新不守舊。

Read MoreRead More

南韓戒嚴風波 不排除逮捕尹錫悅

南韓抗議民眾頭戴總統尹錫悅面具,手持鐵窗道具,要求彈劾尹錫悅。(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檢方著手偵辦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引發動盪案,多項證詞都顯示,從宣布戒嚴到部署軍隊均由尹錫悅親自指揮,檢方擬以「叛亂主謀」起訴他,依法最重恐判無期徒刑或死刑。 南韓加快腳步調查戒嚴風波,十一日除了警方突襲搜查總統尹錫悅的辦公室;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處長也表示,若符合條件,他們將設法拘留並逮捕尹錫悅。 尹錫悅七日為實施戒嚴致歉以來,就未再公開露面。他由於被控內亂罪,目前正在接受刑事調查並遭限制出境,但尚未被當局逮捕或審問。 前國防部長金龍顯則於十日晚間正式被捕;南韓警察廳長趙志浩、首爾警察廳長金峰植也於隔天一早被逮捕。 韓國矯正機關高階官員表示,金龍顯遭捕前不久,曾在首爾東部看守所內試圖以衣服在廁所自盡。韓國矯正本部部長申容海表示,「控制室工作人員介入,他們一開門,他馬上放棄自殺企圖」金龍顯現在受到保護,關在安全的牢房裡,健康狀態良好。 韓國主要反對黨共同民主黨議員趙承來表示,他們將於十四日表決尹錫悅彈劾動議。 另外,北韓官方媒體則首度報導南韓境內持續上演的政治動盪。北韓中央通信社發表一篇文章,「傀儡尹錫悅原本就面臨重大執政危機和彈劾,卻又出人意表地宣布戒嚴,並將法西斯獨裁政權的槍對準人民」,「 他瘋狂行徑讓人想起幾十年前軍事獨裁時期的政變,這不僅引發南韓反對黨等各界的強烈譴責,也進一步引爆民眾要求彈劾的呼聲」。 (珍惜生命,請撥一九九五)

Read MoreRead More

福建沙縣路跑結合特色美食 兩岸逾2000人參賽

「海峽兩岸小吃美食路跑活動」於福建沙縣如意湖濕地公園舉行。 (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王正平/綜合報導 「海峽兩岸小吃美食路跑活動」於福建沙縣舉行,活動以「運動+美食」的形式,在路線上打造關於兩岸特色美食的10處互動打卡點,吸引了2,000餘名美食與運動愛好者踴躍報名,其中約200名台灣選手參與,兩岸參賽者齊聚起跑點,迎接路跑挑戰。 主辦單位說,與傳統路跑不同的是,8日這場賽事的每一公里都宛如開啟各地美食寶藏的一把鑰匙。起跑後的第一個打卡點,參賽者們便迎來了沙縣著名的豆腐丸。其中,參賽的台灣大學生邱同學興奮地分享,路跑途中邊跑邊吃美食的體驗令人難忘,「我對第一站的豆腐丸印象最深,剛好天氣冷時有熱食可以享用,且其口感獨特,原以為是普通丸子,咬下去才發覺是軟Q的豆腐質地。」 兩岸參賽者們努力完成路跑活動。 (主辦單位提供)   賽程中還有鳳梨酥、牛軋糖、金包銀、狀元糕等台灣與沙縣特色小吃依次登場。據了解,路跑賽道全長5KM,全程設置10處互動打卡站點,包含4處美食品鑒站點、3處互動遊戲站點、3處趣味拍照站點。 「路跑的時候很享受過程。」台灣李姓大學生表示,在路跑時走走停停,感受著運動與休閒、美食與美景完美結合的獨特樂趣,「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濕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園區内的環境造景跟樹林規劃我覺得很好,這樣路跑途中能越發留意周圍環境、不會覺得無聊。」 路跑賽道途中美食驛站—沙縣美食豆腐丸品鑒站。 (主辦單位提供)   「一開始以為大家會主要在吃美食,沒想到大家都超認真往前衝。」參賽的台灣影像創作愛好者林芷翎也提到,中間遇到趣味打卡點時忍不住停留、體驗漢服文化,第一次穿漢服仿佛穿越時空,也記錄下這些精彩瞬間,定格了自己的獨特體驗。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小吃美食路跑活動,打造了一場美食與運動的盛宴,讓路跑不再僅僅局限於體育競技,兩岸參賽者們在奔跑與品嚐小吃的同時,享受美食與文化的歡樂之旅。

Read MoreRead More

〈全球探索〉國際變局 台灣戰略空間遭擠壓

賴清德總統過境夏威夷,我涉外人士聲稱「是歷年來最高禮遇規格」?這種有違事實的說法,更讓人質疑是刻意昧於形勢的大內宣。(中央社) 余元傑 美國總統川普明年一月二十日重返白宮,拜登卸任前,國際正是多事之秋。川普揚言對全球加增關稅,俄烏戰火、敘利亞戰事都在惡化,法國總理才上任三個月就倒台,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動六小時的短命戒嚴更是震驚國際。 台灣方面,賴清德總統上任後首度出訪,降格待遇,凸顯了台灣的國際處境更形艱難。意外的是,民進黨團一則呼應尹錫悅戒嚴的發文,雖然緊急撤文,卻成了全球唯一,搏到了國際媒體版面。  民進黨挺戒嚴 搏到國際版面   賴總統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六日進行「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三友邦之旅,去程過境夏威夷停留二晚,接續訪問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吐瓦魯,再過境關島停留一天,最後拜訪帛琉後返台。這是賴上任後首度出訪,卻未引起國際關注。 外交有沒有成果,有一定的客觀指標可檢視。賴此行過境美國夏威夷,以機邊接機、鋪設紅毯獻花,卻有我涉外人士聲稱「是歷年來最高禮遇規格」?這種有違事實的說法,更讓人質疑是刻意昧於形勢的大內宣: 其一,接機規格並非最高。前立委、現任國民黨海外部主任陳以信就表示,他在擔任總統府發言人時,二0一五年、二0一八年陪前總統馬英九過境美國,兩次都是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親上飛機迎接,美國聯邦眾議員則在機梯旁守候歡迎。 其二,過境外交被邊緣化。美國本土轉機的「過境外交」,是我元首出訪過程中最具外交實質意義的部份。但賴的元首外交,未能隨馬英九、蔡英文腳步踏上美國本土,反而退縮到遠離華盛頓七千公里外的島州夏威夷及領地關島。 其三,接待層級明顯降格。賴以元首身分過境訪問夏威夷,由州長、檀香山市長、警局長接待,沒有任何美國聯邦級別政要或參眾議員與之見面;也未能安排參訪如印太司令部等重要政經機構,凸顯與賴身分及重視區域安全的行程。  賴總統南太行 外交成果單薄   其四,無外交文書固邦交。三友邦雖然人口合計不及十萬、國土面積小,但位居南太平洋戰略要津,漁業資源也相當豐富。但這一趟元首出訪,並沒有帶回與友邦簽署任何促進合作交流的條約、協定、備忘錄、共同聲明等。 其五,與川普厭惡者通話?賴此行多半是閉門演講或只能遠距通電、視訊,其中還包括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但此人卻是川普厭惡的政治人物。川普就要重返白宮,此時安排賴與裴洛西互動,是否會產生反效果? 拓展國際空間,是朝野共同目標,面對外交困境,國人必須共同承擔。賴總統此次南太之行,美方反應冷淡,成果單薄,可謂形式大於實質。客觀形勢必須認清,坦誠面對,找出因應之道,無需擦脂抹粉,更不該掩耳盜鈴。 賴總統出訪期間,韓國爆發戒嚴鬧劇,震驚國際。尹錫悅以戒嚴手段「維護自由憲政體制」,要阻止「暗黑勢力」侵蝕國家的說詞,民進黨團網路發文呼應、心有戚戚,引發爭議後又立即刪文。 美國表態直指尹錫悅下令戒嚴是「嚴重錯誤」,全球民主國家也給予撻伐,尹錫悅後續還要面臨彈劾、內亂、叛國指控;台灣這一只「挺戒嚴」文卻成了全球唯一,並被國際媒體廣泛報導。 尹錫悅發動戒嚴引爆南韓民眾激烈抗議,六小時的短命戒嚴更是震驚國際。(路透)  南韓政局動盪 東北亞受牽連   憲法雖賦予總統頒布戒嚴的權力,但戒嚴只有在應付戰爭或叛亂等非常事變,才會進行軍事統治;即使國家遭遇天災、癘疫,或國家財政經濟上有重大變故,也只是發布「緊急命令」,並以動員為主。 戒嚴與民主是對立詞、反義字,民主,不會戒嚴;戒嚴,就沒有民主。戒嚴,就是軍管、宵禁、控制政治活動與媒體,尹錫悅踩到民主紅線,引發韓國政勢動盪,連帶東北亞區域安全也跟著不穩定。 民進黨是反對戒嚴起家的政黨,立院黨團竟然直接引用尹錫悅的戒嚴說法與邏輯,發文公開呼應,從政黨發展史及民主體制來看,都顯得格外諷刺,被批根本是反民主、秀下限。未來,有三個指標值得後續觀察: 其一,民進黨的「代際傳承」已經蕩然。昔日的創黨要角已經凋零或邊緣化,從「政黨理想性」來看,與目前掌權者相較,人事已非。其二,「政黨核心價值」遭到質疑,政黨及執政形象已經受創。 其三,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會如何處理?或無所謂,或僅以「民主不走回頭路」輕輕帶過?還是會慎重其事,追究貼文責任?宣示任內絕不會戒嚴、不以戒嚴解決朝野鬥爭、不以軍隊干涉國會? 川普就將走馬上任,除了向台灣索求保護費、要求加碼採購美國貨外,先進製程高科技產業外移已是大勢所趨。 (路透,資料照)  高科技先進製程 外移成趨勢   其實,民進黨團貼文的背後,反映出民進黨政府將中國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國會卻受到「朝小野大」侷限的政治現實。兩岸官方對話交流中止,綠營修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大陸又多次圍島軍演。兩岸關係快速走向凍結、倒退。 近期,傳出國防部配合政府「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決刪除官校通識教育的「中國現代史」,改為「世界歷史」,並縮減國英文及孫子兵法課程。此舉被在野批是在搞「清洗史觀」,也引發「國軍變黨軍」的非議。 再看馬英九基金會邀陸生團來台,陸生宋思瑤一時脫口「中國台北隊」,陸委會擬對主辦方祭出行政處份;以及觀光業者陳情解除禁團令未果,兩岸官方互相指責對方施壓、阻撓,觀光團目前仍持續卡關,還看不到解套跡象。 兩岸僵局未解,敵意螺旋卻在上升。台灣周邊區域經濟組織如RCEP、CPTPP,台灣都無緣加入。如今,川普就將走馬上任,除了向台灣索求保護費、要求加碼採購美國貨外,先進製程高科技產業外移已是大勢所趨。 台灣的整體戰略迴旋空間,已明顯遭到壓縮,卻還看不到政府拿出具體因應之道,如果民眾繼續「無所謂」、反對黨制無力制衡,社會陷入溫水煮青蛙的麻痺效應,台灣的困境只會繼續惡化下去。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ad More

尹錫悅戒嚴彈劾案 韓國會7日晚表決

韓國首爾抗議者在燭光守夜期間舉著標語牌,譴責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失敗的戒嚴令,並要求他辭職。(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針對韓國總統尹錫悅下令戒嚴風波,韓媒報導,國會已排定七日晚間七時左右(台灣時間晚間六時)對尹錫悅的彈劾動議進行表決,但在野陣營要通過彈劾門檻難度高,必須爭取到至少八名執政黨議員的贊成票。 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共同民主黨議員趙承來向媒體表示,「對總統彈劾動議的表決將於週六(七日)晚上七時左右進行」。 針對國會即將表決彈劾動議一事,總統府官員告訴媒體說:「尹總統今天不會對外發布任何聲明。」 路透社及法新社報導,尹錫悅所屬執政黨國民力量黨表示將反對彈劾,但這場戒嚴危機已讓國民力量黨陷入分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在國會掌握多數席次,為了讓彈劾動議通過,還需要至少八名執政黨國會議員支持才能跨過通過門檻。 韓國首爾總統府前民眾聚集,要求韓國總統尹錫悅下台,一名韓國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剃光頭抗議。(路透) 如果國會通過彈劾動議,尹錫悅將暫時停職,等待憲法法院裁決。如果法院裁准,韓國依法將在六十天內重新舉辦總統大選。 但韓國憲法法院目前只有六名大法官,三席空缺,無法滿足審理案件時「須有七名大法官在場、彈劾決定須經六名大法官以上同意」的條件。 如果尹錫悅僥倖躲過彈劾,現已成跛腳總統的尹錫悅下一步會不會公開道歉或請辭下台,攸關韓國朝野攻防及國政運作。 尹錫悅是在三日晚間宣布戒嚴,隨後部署兵力和直升機封鎖國會。但在議員翻牆進入國會、召開緊急會議表決推翻戒嚴令後,尹錫悅才予以解除,結束近六小時的風波。

Read MoreRead More

尹錫悅戒嚴6小時國會推翻 民喊下台

韓國首爾,人們參加燭光守夜活動,譴責韓國總統尹錫悅三日晚突然宣布戒嚴令(幾小時後又被撤銷),並要求他辭職。(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爆發六小時戒嚴又解嚴的風波!總統尹錫悅三日晚間以「反國家勢力策劃叛亂」為由,宣布緊急戒嚴令,在經過驚心動魄的六小時後,國會議員在四日凌晨一時表決推翻戒嚴令。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四日要求尹錫悅請辭,否則將啟動彈劾程序,韓六大在野黨也在下午向國會提交彈劾總統尹錫悅的議案。 韓國總統尹錫悅在首爾宣布戒嚴令後,士兵向國民議會主樓挺進。(路透) 目前韓國國防部長金龍顯對這次事件向國民致歉,並表示已向總統尹錫悅請辭。韓國最大工會「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民主勞總,KCTU)表示,工會成員將無限期罷工,直到總統尹錫悅下台為止。 韓國首爾三日晚上宣布戒嚴令後,警方關閉了國民議會大門。(路透) 南韓總統尹錫悅三日晚間發表緊急談話,宣布實施緊急戒嚴令,並且表示這是為剷除親北韓勢力,守護自由憲政體制,他並任命參謀總長、陸軍上將朴安洙(音譯)為戒嚴司令。 韓國首爾,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令後,議員們坐在國民議會大廳內。(路透)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尹錫悅祭出戒嚴令後,近三百名武裝韓國軍人搭直升機、翻牆進入國會大廈,而國會議長禹元植獲知尹錫悅宣布戒嚴後,隨即下令召開全體緊急會議,國會工作人員和民眾與戒嚴部隊展開搏鬥,試圖阻止軍隊進入國會。另一方面,在野黨議員迅速集結到議場,有些議員甚至翻越圍牆進入國會,場面十分混亂且有議員受傷。 韓國首爾,韓國議會通過動議,要求解除總統尹錫涗宣布的戒嚴令,特種部隊們離開國民議會。(路透) 國會依法投票決定是否要求解除,四日凌晨一百九十名議員全票通過解除緊急戒嚴,四時卅分左右,尹錫悅宣布的戒嚴令正式解除,為這場在深夜展開的連串事件劃下句點。 對於南韓第十七次、也是逾四十年來首次緊急戒嚴。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要求尹錫悅請辭,否則將啟動彈劾程序,六大在野黨下午也向國會提交彈劾總統尹錫悅的議案,若尹不主動請辭,彈劾案預計七十二小時內表決。  

Read MoreRead More

南韓夜間空降戒嚴令 最大工會罷工直至尹錫悅下台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南韓結束一夜的戒嚴鬧劇後,國內最大工會4日一早宣布,將進行無限期罷工,直到總統尹錫悅下台為止。工會成員痛批尹錫悅試圖以獨裁手段,在「自己造成的政治危機中」維持政權,同時呼籲工會110萬名會員和民眾,前赴首爾光化門廣場,大舉示威。這場集會也被命名為「全國緊急行動」。

Read More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川普又來了 台美陸關係怎麼走?

川普對外政策凸顯「單邊主義」及「現實主義」兩大特徵,不一定需要聽取、顧及盟邦的意見。(路透) ■馬群傑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一月二十日重返白宮,川普二‧0版讓國際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升溫,「川普主義」亦已提前發酵,國際政治「疑美」氣氛驟升,也牽動美中台關係入新的階段。 川普二‧0版,強調「交易外交」,傾向以談判、交易取代軍事手段解決衝突、爭端,正促使俄烏、中東都在為談判預做準備。川普已任命退役陸軍中將凱洛格出任總統特助和烏克蘭及俄羅斯特使。 凱洛格曾建議並告訴烏克蘭「不上談判桌就斷援助」。距離川普上任還不到五十天,俄烏在前線激烈交戰,被認為是為坐上談判桌前,盡最大能力掌握籌碼;另一方面,中東的加薩走廊與黎南的戰火,也露出了停火談判的曙光。 川普已任命退役陸軍中將凱洛格出任總統特助和烏克蘭及俄羅斯特使,正促使俄烏、中東都在為談判預做準備。(路透)    單邊主義 未必聽取盟邦意見   去年十月七日,巴勒斯坦哈瑪斯組織突襲以色列,造成一千二百零七人死亡;以軍發動報復攻勢,根據加薩衛生部的數據,迄今造成了逾四萬四千人死亡。如今,哈瑪斯反抗力量被大幅削弱,傳出川普希望就職前就看到加薩停火和釋放人質協議。 至於以色列在北方與黎巴嫩真主黨的戰事,歷經十三個月後,終於在美國及法國斡旋下,停火協議於十一月二十七日生效,儘管砲火未歇,也進入談判收手的階段。 簡言之,川普新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特別是美國國民優先、內部經濟及就業為最優先考量,對外政策凸顯「單邊主義」及「現實主義」兩大特徵,以大國之姿直接輾壓,不一定需要聽取、顧及盟邦的意見。 川普日前才宣布,上任後將對中國大陸、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由於加拿大、墨西哥是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成員,川普不但片面否定協定,即使經貿關係密切如加、墨也不手軟。 川普二‧0版的好處,在於不熱衷用軍事、戰爭手段解決衝突,國際社會短期內不會有大衝突,美國會少掉很多麻煩事;但缺點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例如,南北韓、以巴、俄烏即使表面停火,潛在化衝突仍然無解。    過境外交 美疑賴論揮之不去 賴清德僅能過境夏威夷、關島,和過去扁、蔡待遇比較,不是進步,而是退步。(中央社) 美國目前處於改朝換代階段,現任總統拜登與總統當選人川普,形成政權雙核心運轉的過渡特殊現象。表現在當下的美中(中國大陸)台關係,拜登政府繼續售台軍備,對賴清德的「過境外交」,只准停留離美國本土甚遠的夏威夷、關島。 台灣外交處境困難,元首出訪途經美國的「過境外交」才是重點。但如果和馬英九、蔡英文總統任內過境美國的待遇相比較,賴清德此行等於是退到了最邊緣。美國「疑賴論」的話題,似乎揮之不去。 按理說,拜登即將卸任,對於賴政府的期待,應該可以給的更多,但事實上反而比過去更保留。賴清德上任已逾半年未能赴美;此次首度步出國門,卻只能在夏威夷、關島停留。 回顧賴清德今年五月就職後,中國大陸對台「聯合利劍A」、十月國慶演說後又有「聯合利劍B」的軍演;美國反制、抗衡的角色並不明顯,美國的航母打擊群不但沒有部署協防台灣的安排,反而遠泊他國、返美修整。 賴總統此行首站過境夏威夷時,中國大陸外交部一日透過官網,對美方安排賴清德過境予以嚴厲譴責,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未來幾天是否還有進一步動作?美國又會如何反應?都待進一步觀察。    不確性增加 台疑美論將蔓延   與此同時,除了觀察賴政府如何與美建立互信之外,「川普新秩序」的不穩定性,台灣被當交易籌碼的機率也跟著升高,台灣內部的「疑美論」也在持續升溫。 目前,台灣內部強調獨立自主,主要立基於三大前提:其一,認為大陸不會攻打台灣;其二、大陸若攻台,台灣有能力抗擊;其三、大陸若攻台,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 這三大前提也是目前賴政府的單方面認知,其中又以第三點的相信「美國會出兵協防台灣」最重要。但若從川普「交易外交」特質、優先以「關稅」處理美中問題來推論,川普任內,美國是否出兵協防台灣?似乎已有了答案。 川普矢言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台灣對美貿易逆差名列前茅,在台美的談判桌上,台灣的籌碼很小,未來勢必要加碼對美軍備、農產品等採購,先進製程半導體產業加速外移,美方給予的補助也會減少。 賴政府對「美國會為台灣出兵協防」,目前仍抱持樂觀態度,官方強調不應該有「疑美論」;但現實面,民間社會、企業投資都會受川普二‧0版的不確定性影響,「疑美論」只會繼續蔓延。    台灣國際自主空間 仍難突破   可以預見,川普重返白宮後,台灣在國際的自主空間仍難突破,兩岸政策走向也會繼續高度依賴美國。賴清德可具體發揮影響力的只有「對內」,而且,其執政路線目前看來不會調整。 從賴內閣小改組觀察,用人的忠誠度遠大於專業考量,周邊思維縝密的智庫、政治幕僚已不多見,決策圈只會愈來愈小;賴總統要求其意志被完全貫徹,面對朝小野大結構,沒有妥協跡象,挫折只會愈來愈多。 從陳水扁到蔡英文,民進黨執政標榜衝突、妥協、進步;但從賴此次南太平洋之行,美國只讓賴在夏威夷、關島過境,不能踏入美國本土,賴最終也不得不妥協,但得到的結果,和過去扁、蔡待遇比較,不是進步,而是退步。 值得關注的是,賴上台後的朝野對抗過程,中國國民黨的政黨角色並不凸顯;民眾黨則因為柯文哲被羈押,個人與政黨的元氣大傷。「藍白合」的話題已經冷卻,政黨版圖又將回到藍、綠的基本盤,民眾黨有淪為小黨的危機。 只是,國民黨在內政、兩岸、外交各方面,如果無法強化政策主張,無法與其他政黨做出明顯區隔,看不到政黨制衡功能,台灣政黨政治將持續退化。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馬群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ad More

川普擬祭25%關稅 墨西哥總統暗示報復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威脅要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但這可能撕毀「美墨加」,三國之間的貿易協定。而現在墨西哥政府表示,如果川普執意如此,恐怕會導致美國40萬人失業,造成經濟成長放緩,傷害美國經濟和消費者。同一時間加拿大領導層,最近也忙著討論如何降低衝擊。

Read MoreRead More

美國承認未來可能停援 烏克蘭恐被迫割土求和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烏克蘭在戰場上面臨越來越大壓力,而現在有拜登政府官員擔心,川普上任後對烏克蘭的援助,很有可能會停止,而且烏克蘭還可能會被迫和俄羅斯談判,並且割讓領土。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