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祥高票當選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

羅文祥高票當選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隨即舉行印信交接,由原理事長黃啟明(右)將印信交接給羅文祥(左)。(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報關公會第十八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暨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公會第十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10月23日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召開,由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及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黃啟明主持,會員出席踴躍!本次會中進行理事長及理監事改選,會中有兩派人馬競爭激烈,選舉結果由羅文祥高票當選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隨即舉行印信交接,由原理事長黃啟明將印信交接給羅文祥。 會中包括關務署主任秘書陳玉景及台北關副關務長黃漢銘,及民航局簡任技正吳英正出席與會致詞,會中桃園機場公司針對桃園機場未來貨運用地規劃初步成果簡報,頒獎表揚績優從業人員。 北市報關公會理事長陳坤龍致詞表示,空攬公會黃啟明理事長任期屆滿卸任,他在今年七月已獲選為全國報關公會理事。另外,陳理事長提醒會員,鋰電池危險性,需按照規定申報。北市空攬公會理事長黃啟明談到,很高興兩公會會員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相聚,兩公會一年來為所有會員服務,做很多事,在台北市商會獲得認可及贊同。 本次選出新的公會團隊。(記者陳瓊如攝) 關務署主秘陳玉景在致詞表示,海關與公會業界可說是重要夥伴關係,感謝對於海關關務政策支持及建言,以精進關務措施,完善通關環境。在邁入數位時代,快遞貨進口量倍數成長,對業者及海關監管,是無法迴避的挑戰,海關對業界協助表達致謝。台北關副關務長黃漢銘提到,海關與報關承攬業者是密切夥伴關係,幫助海關政策順利推動,報關公會陳坤龍理事長都親自出席通關業務座談會,並提出建言來照顧會員權益。民航局簡任技正吳英正則提到,民航局積極規劃,公會擔任政府與業界橋樑,協助培養人才,對於公會開辦危險品、關務、運籌業課程,以助國際運輸業務推動,代表民航局表示感謝。

Read More

國防部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交船典禮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之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乙艘,23日上午假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由海軍司令唐華及台船公司董事長黃正弘共同主持。(台船公司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之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乙艘23日上午假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由海軍司令部唐華司令及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共同主持。 「大武軍艦」係以台東縣大武鄉為本艦命名,象徵整軍經武、我武維揚,發揚不畏艱難之精神協助各型遇難目標;大武軍艦與海軍已除役之大武艦同名,該艦曾先後參與定海、海南島及大陳轉進之役,於61年除役。 新型救難艦主要是用來取代二次大戰時期美國設計建造的大湖級救難艦與大同級遠洋拖船,現有的救難艦船齡都已超過70年,裝備老舊,且無法執行萬噸級船舶拖帶任務,因此規劃籌建新型救難艦原型艦,並由台船公司承攬精進設計與建造業務,具有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拖帶拉力大等特性,遂行艦艇救難、拖帶及與水下失事物體打撈等任務,不易受操作安全及風力等因素限制,有利救難任務達成。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之海軍新型救難艦「大武軍艦」乙艘,23日上午假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交船典禮,由海軍司令唐華及台船公司董事長黃正弘共同主持。(台船公司提供) 「大武軍艦」為海軍推動「國艦國造」政策委託台船公司建造之新型救難艦。本案於109年12月4日簽約,110年8月4日開工,112年3月27日下水,本日舉行交船典禮,正式交付給海軍。台船公司於三年多之建造過程,面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百年難遇之航運衝擊、及傳統產業缺工極大之挑戰,惟在台船公司和周邊承攬商全體人員努力下,逐一應變以克服各式困難,讓衝擊降至最低。台船公司黃正弘董事長藉此典禮機會也向所有投入人員之努力表達最大的感謝及敬意。 本艦完成後,將為我國海軍注入全新能量,擔任海軍艦艇及大型無動力儎臺的拖帶、海上遇險救難等任務,並協助其他公務單位及民間船舶執行海上救難、聯合搜救、人道救援等任務。因此,台船公司全體員工兢兢業業,結合中科院及各協力廠商,全力投入建造工作。 本艦全長87公尺,最大模寬15.5公尺,滿載排水量3,250噸,滿載船速18節。最大特色為全電力推進系統搭配減速機及可變螺距車葉(CPP),並配備動態定位系統,具艏、艉側推進器及伸縮式全向推進器等輔助推進裝置,另針對本型艦特殊任務裝載潛水作業系統、水下無人載具(ROV)及釋放回收系統。此外,本艦為國內第一艘具備拖帶萬噸以上船隻能力的救難艦最大負荷可至10萬噸,其新型的推進系統使其能在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期冬季海象不良的期間仍能有效出海執行任務。 最後黃董事長表示,今日是新型救難艦的交船典禮,象徵國艦國造政策又邁入了嶄新的一頁,本日大武軍艦交船後能有效提升我國海上救難的能力,使我國能對周遭海域遇難船隻提供即時性的救援。台船公司將持續整合現有企業管理資訊系統及保固保養平台,確保國艦國造的優良品質與後續優良的維保服務,有效帶動國內相關產業之就業市場,以培養造船產業優秀人才,並秉持建廠精神,戮力以赴,也期許成為公務艦艇後勤與維修保養母廠,一同守護海疆不負國人期待。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核發AFVC/FD/EV電動車安全船級符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AFVC(FD)(EV)」電動車安全運輸船級符號給由EASTERN CAR LINER, LTD.營運且受ECL Shipmanagement Limited管理的汽車運輸船「POSITIVE CHALLENGER」。(附圖由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該協會核發「AFVC(FD)(EV)」船級符號是特別提供給運送電動車(EV)並配備額外消防措施的船舶。 該協會指出,航運業目前正採取多項措施來應對電動車起火的問題,眾所憂心之處在於如果電動車起火燃燒,撲滅火勢有一定的難度並有復燃的風險。為支援各大航商持續投注的心血,該協會已於去年公布了「電動車安全運輸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the Safe Transport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並於該指導方針中說明電動車火災的特性,同時提供如何應對等相關指導,此外也根據各類安全措施而制定出五種不同的「AFVC」船級符號類型。 在上述五種不同的船級符號類型中,FD(Fire Detection)這類的船級符號是專門提供給已經採用有效措施,可於早期偵測到車輛異常狀況與火災情形、也可以在早期識別起火車輛的船舶。「POSITIVE CHALLENGER」運用人工智慧監控攝影機來提供三大異常情形偵測功能:煙霧偵測、高溫偵測、以及快速升溫偵測。在偵測到有易燃氣體產生或是車體溫度升高此類異常情形時,系統會發送警報給船員。該協會在詳盡評估後,確認與傳統煙霧偵測器相比,這些功能確實可在初期階段就識別出車輛起火的情形,即核發船級符號。 該協會致力於制定與實施適當標準與評估,持續投注心力來促進電動車安全運輸。前述AFVC(FD)(EV)為Additional Fire-fighting measures for Vehicle Carriers)(Fire Detection)(Electric Vehicle)中譯: 汽車船額外消防措施(火災偵測)(電動車)。

Read More

長榮交響樂團演出舒馬富斯/馬勒第四號交響曲音樂會

(長榮交響樂團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交響樂團於國家音樂廳,舉辦「舒馬富斯–馬勒第四號交響曲」音樂會,讓樂迷們在同一個舞台上,一次聆聽典雅的海頓,與歡快的馬勒,另搭配天籟女高音林慈音的澄澈嗓音,是長榮交響樂團送給樂迷們的秋季浪漫獻禮。 音樂會的指揮是由長榮交響樂團桂冠指揮葛諾舒馬富斯擔綱,據了解,音樂史上的交響曲體裁,是在十八世紀的海頓手中確立形式,進而於十九世紀末,由馬勒發更淋漓盡致發揮到另一種宏偉的新境界。兩位古典大師的傑作,雖然將「古典」與「後浪漫」分隔為兩座山峰,卻能藉由長榮交響樂團《舒馬富斯-馬勒第四號交響曲》音樂會,將超過百年的流變,呈現在同個舞台上,可說充分考驗指揮與樂團對於風格的掌控度。顯然這場音樂會的演出是讓在場樂迷十分感動,無不聚精會神欣賞這兩位相隔一世紀的音樂家,如何在國家音樂廳的舞台上閃耀交會。 海頓的《D大調第101號交響曲》被安排在上半場演出,該曲目又稱「時鐘」,結構嚴謹,表現出海頓的幽默、活力與戲劇感,不僅節奏模仿了時鐘的滴噠聲響,拆開細看,內部結構也如同時鐘的齒輪一樣彼此接合協作,有著複雜的結構式美感。在長榮交響樂團桂冠指揮—舒馬富斯細膩的指揮下,加上他對樂曲的結構有著深刻理解,完全詮釋出「時鐘」獨特的生命力。 音樂會下半場的重頭戲是演出馬勒的《第4號交響曲》,雖然同樣為四樂章結構,卻與海頓簡約明瞭的風格大相逕庭,第四樂章《天堂生活》(Das himmlische Leben)以早期的聲樂套曲《少年魔號之角》中的詩歌為基礎,描述著兒童對天堂生活的純真幻想,是馬勒所有作品之中,最經典的維也納精神表現。尤其該曲第四樂章的女高音獨唱是全曲的精華所在,長榮交響樂團特別邀請知名女高音林慈音擔任獨唱,她是台灣中生代最活躍的女高音之一,帶著人間溫暖的天籟之音,圓滿描繪出馬勒心目中的天國之景!

Read More

航港局舉辦臺北港引水人領航事故緊急應變演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舉辦113年度臺北港引水人領航事故緊急應變演練,保障引水人引航作業安全。 臺灣每年平均有半年受東北季風影響,為確保東北季風海象不佳期間,引水人安全登離輪引領船舶進出港,航港局特於昨(22)日舉辦「臺北港113年度引水人領航事故緊急應變演練」,除邀請相關單位協同辦理外,並廣邀各機關(構)參與演習觀摩,期能透過實際演習練熟悉緊急通報與救援標準作業流程(S.O.P),驗證相關應變機制之有效性。 航港局指出,參照國際海事組織(IMO)A.960(23)決議,該局去(112)年七月訂定發布「交通部航港局辦理引水人領航事故緊急應變演練作業要點」,北部地區部分,去年已於基隆港辦理引水人事故演練,今(113)年續於臺北港辦理,本次演練主要模擬引水人於港外引領船舶,登輪時不慎發生落水事故,引水船立即採取應變通報及救援作為;另臺北港航管中心(VTS)充分運用港區內外相關機關(構)救援能量,針對引水人落水與暫停船舶進出港管制進行通報聯繫,同時引水船人員操作搜救長竿及自動體外電擊器(AED),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落水人員救援,並施行緊急心肺復甦術(C.P.R)後送救援醫療照護,確保引水人生命安全。 航港局另表示,未來將於各國際商港持續辦理相關演練,俾確保各港區航行與海上作業安全,附圖為本次演練情形及參演單位合影。(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海員總工會章烈忠一行參加ITF於摩洛哥舉辦大會 制定未來五年全面願景

中華海員總工會章烈忠理事長(左三)率常務理事與ITF新任理事長Paddy Crumlin合影。(海員總工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率常務理事、理事及會務人員一行6人參加於2024年10月13日至19日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nternational Transport Workers' Federation, ITF)在北非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辦之第46次大會,來自世界各地的 2,000 多名運輸工人齊聚一堂。章理事長分別與各國工會領袖工作交流,對工會願景做進一步探討,及預計安排日後交流規劃。此為ITF大會首次在阿拉伯世界舉行,會議重點為 ITF未來五年制定全面的願景,六項關鍵要求-權利、平等、安全、問責、永續性和為工人創造美好未來-將構成建立更安全、更公平和更永續的運輸業的基礎。 國際運輸工人聯盟 (ITF) 是由運輸工人工會所組成的國際工會聯盟,成員包括 708 個工會,代表154 個國家/地區中的 4,500,000 名運輸工人。此次大會進行分區進行,海員碼頭運輸工人會議、鐵路運輸工人會議、公路貨運與客運運輸工人會議、內河航運會議、漁工運輸工人會議、旅遊業運輸工人會議、青年運輸工人會議、女性運輸工人會議與民航運輸工人會議等。 會議內容包含秘書長改選、理事會成員改選、各區改選提名、女性運輸工人改選、青年運輸工人改選。會議通過事項為,秘書長由斯蒂芬.卡登(Stephen Cotton)繼續連任。女性工人代表由瑪莉安娜出任。6位副主席(含非洲區、拉伯國家區、亞太區、歐洲區、北美區、拉丁美洲區)改選,討論議題分別對如何保障女性工作權、鼓勵青年工人加入落實工會工作、爭取工人工作權、保障工人福利等。會中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國對彼此交戰分別提出辯論。另外,為慶祝女性工會成立25周年,特別出刊女性雜誌更提出了9大需求。本屆大會不僅呼籲採取行動,而且宣示運輸工人是世界迫切需要的變革的驅動力。本會更參加了青年運輸工人會議及女性運輸工人會議。 會後各工會代表合影留念。(海員總工會提供) 海員議題,在海員和碼頭工人聯合會議中通過「馬拉喀什政策」,其規定了 ITF 及其附屬工會對方便旗商船接受的最低條件,其中納入了對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出現的全球供應鏈至關重要性的新認識,以及航運和海員通過公正的過渡應對氣候變遷。另外,對於墨西哥城政策修訂條款進行報告。 10月19日大會閉會日中更邀請到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秘書長Arsenion Domingue與會致詞,感謝ITF長年對海事及海員的努力並敘明ITF與IMO、ILO長期合作之重要性。說明將繼續建立一個讓海員得到認可、重視、尊重和保護的未來。改善海員的條件是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 (ITF) 及其附屬海事工會長期確立且成功的核心議程。與會各工會組織成員當選代表紛紛上台對ITF致感謝詞,並分享各國工會對爭取工作權之處理心得。ITF 主席克拉姆林提醒全世界:「我們是 ITF。我們推動世界。我們將共同推動和平、正義、平等和所有人的尊嚴」。 會後由秘書長斯蒂芬.卡登(Sephen Cotton)公布第47次大會,將由4年改為5年,並在2029年舉辦。在下一個海員五年計劃中,此次大會議程仍將是 ITF 工作核心部分。

Read More

工研院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 聚焦韌性社會迎向永續新局

工研院22日至31日舉辦「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首日論壇以「韌性社會 x 產業趨勢」為主軸,邀請各產業領域領袖與談,發表最新的趨勢洞察及2025年全球布局策略。左起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臺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數位長吳進忠、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歐洲在臺商務協會常務理事周大企、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副總羅志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岳俊豪。(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22日至25日及10月28日至31日舉辦「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韌性社會 x 產業趨勢」為主軸,邀請各產業領域領袖與談,發表最新的趨勢洞察及2025年全球布局策略。首日上午開幕論壇發表《韌我行 科技致能 永續台灣》專刊,特別邀請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臺灣愛立信、臺灣電力公司、藍濤亞洲、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中華電信等產業專家與會,深入探討科技如何助力韌性社會的建設,並通過專刊發布呼籲各界關注議題,推動更多的討論與行動,提升科技抗險能力,共築永續發展的願景。 近年來全球壟罩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中競爭擴大及通貨膨脹持續的情況下,產業亟需尋找新機遇並強化韌性。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表示,為協助產業掌握商機,經濟部技術司長期支持智庫做產業趨勢與產業情報研究,涵蓋20個不同領域,協助國內業者,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策略規劃、技術研發、市場分析等方面取得突破;也與30個國內公協會合作,提供產業會員最新產業趨勢與關鍵議題。面對全球風險事件與災害頻傳,欣見工研院今年以「韌性社會」為主軸,深入探討供應鏈、基礎設施、資源能源、生產力等韌性,並對標國際大廠,探討臺灣可行的做法,今年預計將有超過70位分析師上場,透過多位產業專家的觀點,盤點美、日、歐等國強化韌性的作法,對標國際企業,提出臺灣可行的作法。 在會場外,也特別展示了工研院強化社會韌性方面的科研成果,例如:臺灣有許多高山離島,以往高山物資只能以人力背負上山,一旦需要醫療物資或緊急救難,高酬載、長航程無人機就能派上用場,進行偏鄉的物資運送。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也會持續攜手產業,從智慧化、多元化、分散式及替代性的角度,全面打造韌性臺灣。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表示,回顧過去幾年,全球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的供應鏈斷裂,與高齡少子所衍生的缺工議題,對全球社會與經濟帶來莫大衝擊,考驗著各國和各產業的應變能力,建立「韌性社會」成為所有人共同面對的議題。有鑑於產業轉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工研院做為產業智庫,會持續研發創新技術方案,建構整體社會對突發風險的預警、因應、備援與復原能力,應用於各項韌性建設需求,針對技術缺口預先加強準備,以科技能量因勢利導,協助臺灣面對每次全球產業與科技趨勢的重大轉變,甚至成為助力國際發展「韌性社會」的絕佳合作夥伴,充沛底蘊迎接未來的挑戰。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接著分享今年度《韌我行:科技致能 永續臺灣》專刊亮點成果。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深受颱風侵襲,同時缺乏天然資源需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島嶼經濟體,臺灣所面對的短期風險和長期壓力有其獨特性。工研院2023年度針對臺灣民眾2035年生活的期待樣貌進行調查,有92.6%民眾期望實現「防災無死角」的生活樣貌,顯示「韌性社會」是重要趨勢之一。臺灣轉型「韌性社會」需要超前規劃,仰賴預警機制、應變計畫及復原能力,才能在災害當下迅速反應,以及危機之後快速恢復,以降低社會經濟層面的衝擊。《韌我行:科技致能 永續臺灣》精選供應鏈、防救災、AI資安、交通運補、能源、醫護人力等10大關鍵議題,共收錄13章深入探討增強社會韌性的專論。由於災害與衝擊不會僅侷限於單一國家,若能從國際視角理解全球化的韌性社會建設進度,方能引他山之石為臺灣提供指引。本次開幕論壇特別邀請歐洲在臺商務協會常務理事周大企,帶來第一手歐洲及海外國家投入韌性議題的策略資訊,他強調臺灣的科技實力不容小覷,善用我們在基礎設施安全、抗險減災的創新經驗,將是協助全世界發展韌性社會的有力合作夥伴。 研討會後半段則邀請多位產業先進,齊聚一堂進行跨域趨勢對談,由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主持,與談者包含歐洲在臺商務協會常務理事分享國際網路韌性發展、臺灣電力公司副總經理兼數位長吳進忠談電網建設與能源韌性、藍濤亞洲有限公司總裁黃齊元談科技創新與海洋韌性的經濟發展機會、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執行長錢宗良談疫後高齡社會如何建構醫療韌性、以及中華電信網路技術分公司副總羅志成談網路通訊與資訊安全韌性對產業的重要,分別從自身產業特性及專業角度給予寶貴建議,集思廣益臺灣共築韌性的嶄新解方。 工研院為我國重要產業智庫,每年舉辦超過50場研討會,所提供的資訊與洞見,深受各界仰賴;其中,年底就等這場、臺灣規模最大的「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每年更吸引超過3,500人次的參與,歷年邀請各產業領域領袖與談,發表最新趨勢洞察,成為產業各界對焦最新趨勢的瞭望臺。今年以「韌性社會 x 產業趨勢」為論壇主軸,並規劃首度邀集工研院跨單位韌性技術成果,包括快拆式驅控整合關節模組、物流無人機、城市供水智慧洩漏監測預警系統、緊急供水技術開發、韌性微電網之通訊傳輸同步技術、多重微電網組建韌性技術等,展現工研院在科技專案指導下的韌性技術研發能量。

Read More

基港公司啟動臺北港交通服務區招商作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啟動臺北港交通服務區招商作業,歡迎有意進駐投資的企業來港勘察與交流。 基隆港務分公司打造八里首座結合交通服務及遊憩複合服務,臺北港交通服務區啟動招商,臺北港交通服務區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臨港大道旁,面積約三公頃,得作為貨物進出港口作業緩衝空間,提供到港車輛駕駛或旅客臨時休憩使用,及供汽車及貨櫃修理、倉儲、停車、加油、給水等交通服務使用機能及人員休息服務使用,並配合交通服務設施建設或整體開發,部分空間兼供人員休息服務使用,或作為餐飲、購物及零售等使用型態,有利提升臺北港周邊生活機能及休憩功能之需求。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臺北港是北部地區最大的國際商港,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桃園國際機場和大臺北都會區之間,與淡水地區隔著淡水河相望,使得臺北港成為重要的海運貨物進出港口、產業物流港口和綠能產業港口。臺北港具備完善的港埠資源,能夠為產業界的開發提供支持。臺北港隨著港區投資業者進駐開發、航運發展、及「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建設計畫」工程完工,眾多交通旅次,駕駛人員休息服務、交通服務機能需求將逐漸上升。 基隆港務分公司歡迎有興趣的投資人踴躍參與交通服務區招商投資,規劃特色的交通服務區,帶動臺北港周邊繁榮,有興趣的廠商可洽基隆港務分公司臺北港營運處02-2619-6025陳經理接洽。(附圖由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爭取國際郵輪靠泊 中港分公司舉辦中臺灣郵輪蒞苗觀光踩線活動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中港務分公司為推動郵輪觀光產業發展,偕同台灣國際郵輪協會、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訂於113年10月24日共同舉辦「中臺灣郵輪蒞苗觀光踩線活動」。踩線行程由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特別精選,透過台灣國際郵輪協會邀請具影響力之郵輪及旅行社業者共襄盛舉,共同致力行銷及爭取國際郵輪靠泊臺中港,漫遊中臺灣,藉以帶動中臺灣觀光發展。 本次踩線行程均為苗栗縣必訪的朝聖地,除了參觀精緻的「木雕博物館」,感受木雕藝術的魅力,還能在「舊山線鐵道自行車」上,悠閒地欣賞沿途的田園風光。來到大湖「薑麻園休閒農業區」,除了享受綠意盎然的步道漫步,還能品嚐當地新鮮的薑麻園產物,感受大自然的饋贈。透過在地導遊的專業解說,帶領參與者深入了解苗栗的客家文化與原民風情。 活動將安排欣賞傳統木雕精湛的民俗工藝以及現代的木雕藝術創作技藝,品嚐道地客家美食及欣賞苗栗美景等精心策畫的行程設計,將苗栗的自然美景、人文風情和在地創新完美結合。期能藉由本次踩線活動,透過旅行社將踩線行程進行商業化包裝及行銷,讓更多人認識苗栗獨有的文化底蘊,帶給旅客全新的體驗及享受,成為苗栗旅遊的新亮點,展現中臺灣的特色風情,為中部地區的觀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也為郵輪岸上觀光旅程增添更多不同的選擇。 臺中港近年來積極拓展港埠功能,除傳統的客貨運輸外,更朝向觀光遊憩、商業活動等多元面向發展。未來,臺中港將持續與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兼具經濟、觀光、生態、及智慧型的優質港口,為台灣的經濟注入新動能。

Read More

義烏-寧波舟山港合德號海鐵聯運跨境電商專列首發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義烏-寧波舟山港"合德號"海鐵聯運跨境電商專列近日首發,該專列載運跨境電商貨物從鐵路義烏西站鳴笛啟程駛往寧波港行。(見圖) 消息指出,該專列係由河北港口集團旗下合德海運攜手義烏市跨境物流協會共同組織開通,專列裝有日用百貨等出口跨境電商貨物,到達寧波港後,運載的貨物將轉駁到合德海運"寧波港-洛杉磯港"跨境電商快線,海上航行僅13天(全程最快15天)即可抵達洛杉磯WBCT碼頭,海鐵聯運電商專列與船公司電商航運快線無縫銜接。 專列開通儀式上,合德海運與義烏市跨境物流協會簽訂策略合作協議,開啟協會與船公司直接合作、推動行業資源分享的創新探索,同時為跨境物流企業提供穩定箱源和艙位保障,提供更優線路選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據瞭解,近年來義烏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數字貿易新業態蓬勃發展,跨境電商主體超26萬戶,今年前三季跨境電商交易額1065.2億元,比去(2023)年同期增長16.52%,跨境電商企業出海需求快速增長。 合德海運是河北港口集團旗下航運企業,也是首家開通點對點直航美西快線的中國企業,此次義烏-寧波舟山港"合德號"跨境電商專列的開通,將通過鐵路、港口、航運企業等多方合作,為義烏跨境電商進出口貨物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多元的跨境物流通道,助力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