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沙鹿文光國小學童探訪沙鹿現存的陶藝耆老,製作陶藝品、手拉坏、腳踢轆轤等陶藝課程DIY體驗。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沙鹿報導
台中市豐像文化協會透過社造計畫,與沙鹿區文光國小合作,和學校師生共同追溯沙鹿陶窯業的輝煌歷史,探訪現存的陶藝耆老,製作陶藝品、手拉坏、腳踢轆轤等陶藝課程DIY體驗,並邀請陶藝家陳維銓腳踢轆轤手拉坏示範,讓這場藝文活動更添古早味。
陶藝家陳維銓示範傳統製陶技法手拉坏、腳踢轆轤。(記者陳金龍攝) 文光國小從舊文獻資料及耆老口中,得知其校區斗抵里,在清末、日治時期,曾是沙鹿陶窯業發展重心之一,而極具特色的「腳踢轆轤」陶藝師傅就在學校附近「坑仔內」的「十塊厝陶坊」,其歷史及人文,皆有豐富精彩的過往,後因窯業沒落、窯場一個個關閉、拆除,漸漸被人們遺忘、乏人問津了!
文光國小師生探訪現存的陶藝耆老,一窺沙鹿早年製陶人家的生活故事,從生活陶的應用體驗早期先民的智慧,並訪走讀文光國小周邊窯場,體會沙鹿窯業的興衰,重新看見現今陶器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小朋友學習手拉坏、腳踢轆轤絕技。(記者陳金龍攝) 文光國小非常重視在地特色融入教學,從一O四年起將沙鹿窯的陶藝美學帶入人文藝術教育課程中,以營造「陶藝教育種子學校」為目標。學校過往的教學方向,皆以讓學童體驗、學習陶藝作品為主,雖能培養學童美學素養,但在沙鹿陶窯業的發歷史與人文方面較無涉獵亦無相關教學課程而顯不足,這次活動針對高年級學童進行深度人文歷史課程,帶學童認識沙鹿陶窯的歷史興衰、人文演變,讓學童認識在地陶藝家,體驗製陶人家的生活等。
陶藝家陳維銓自小在沙鹿金仁成窯廠長大,因家中務農而終日與泥土為伍,也因此對雕塑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走上陶藝之路。昨日示範傳統製陶技法「腳踢轆轤、手拉坏」,陶藝可以讓小朋友陶冶身心,是一種穩定的訓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