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屬於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具體是指夫妻在結婚後並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雙方有正常的性生活,同時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但女方卻一直未能受孕的情形。不孕症可分為功能性不孕和器質性不孕,前者多因垂體和卵巢等內分泌紊亂引起,多見於閉經或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疾病,而後者多由於生殖系統器官發生病變引起,例如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中醫的立場來說,針對不孕症的病因及病機,其發生與衝任二脈、腎、女子胞、脾、胃、肝、心等臟腑密切相關,其病位在腎和女子胞,發生原因不外乎虛、實2個方面,但總以正虛為之本,邪實為之標。
第1.正虛為之本:《黃帝內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若衝任二脈受損,則可導致女子不孕。若其人素體稟賦不足、或房事過多,腎精虧虛;或脾胃虧虛,無以運化水穀,致血液生化乏源;或因月經過多、崩漏等疾病導致血液虧少,皆可致任虧虛,女子胞失養,不能攝精受孕。
第2.邪實為之標:若其人或感受外來邪氣,或外傷,或平素情志不遂,或急躁易怒,或飲食失宜,皆可引起肝鬱氣滯,痰濕阻絡,瘀血內生,阻於胞絡,或熱邪內擾,或寒邪凝脈等病變,導致寒熱邪氣,痰濕濁氣,瘀血宿血等實邪內生,阻於女子胞絡,不能攝精而受孕。
而中醫在分型辨治不孕症方面,可依以下6種婚久未孕的不同症狀給予適切的方藥及治法:包括1.肝氣鬱滯、2.氣滯血瘀、3.痰濕阻絡、 4.腎陰不足、5.脾腎陽虛、6.氣血虧虛。
從西醫立場來看,不孕症可分為功能性不孕與器質性不孕2大類,導致本症發生的原因除了飲食、工作壓力、環境等外在因素外,亦可因多種疾病而引起;從中醫來看,先天稟賦、飲食、房事、勞逸、情志等均可引起不孕病發生,臨床雖可分為6型,但各型並非獨立存在,而是互為因果、互為影響的。因此在治療前,因循證審因,靈活辨證,方可收到較好效果。
治療不孕症的外治方法較多,如針刺、艾灸、推拿、外敷等效果均較理想,且安全操作方便,因此在臨證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於中藥內服治療的基礎上合理選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作用。
(作者/郭世芳中醫診所醫師張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