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師柯伯彥提醒,足踝問題要趁早確定病因,才能及早治療並預防惡化。 (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0多歲的王姓婦人是體態稍胖家庭主婦,去年扭到腳踝,長時間站立及步行,內踝及足部內側足弓處感到劇烈疼痛,治療半年及復健未見起色,到大醫院就診發現為脛後肌肌腱失能,影響到足弓型態,造成「後天性」的扁平足,經開刀治療並做3個月的復健才改善,疼痛也減緩。
成大醫院骨科部足踝關節科醫師柯伯彥表示,足弓型態是由足部骨骼楔形結構、骨骼間韌帶、足底筋膜等來維持,但跨過踝關節的脛後肌肌腱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腳」色,可以想像成是吊橋的纜繩,藉由懸吊舟狀骨來幫忙維持足弓的型態。因此,當脛後肌肌腱失能時,會影響到足弓的型態,造成後天性的扁平足,帶給患者久站久走的不適。
柯伯彥指出,脛後肌肌腱失能成因主要有:一、肥胖:肥胖會增加脛後肌肌腱的負荷。二、附舟狀骨:附舟狀骨為附生骨的一種,因軟骨在發育過程骨化時,沒有和相鄰的骨骼結構融合為一塊骨頭,附生骨有可能發生在身體許多地方。若病患的附舟狀骨未因外傷造成其不穩定,足踝功能其實和一般人無異;若外傷引起舟狀骨不穩定,而影響脛後肌肌腱的附著張力,便會引起內足的疼痛。三、老化:脛後肌肌腱在舟狀骨附著處,屬於供血較少區域,當年紀增長,如遭遇傷害,脛後肌肌腱會因自癒能力降低而引起功能不良。
他說,脛後肌肌腱失能造成的後天性扁平足,依其嚴重程度不同分為四級,治療會依病程不同而有差異,像案例王姓婦人屬程度較輕,但因藥物、復健、足弓墊減壓、減重等治療效果不佳,且有附舟狀骨,而作脛後肌肌腱腱鞘清創、附舟狀骨切除及肌腱和舟狀骨附著點再縫合,才減緩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