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蘇建榮(前左)等官員擔心台灣資產泡沫化。(中央社,資料照)
台灣經濟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早已成蔡總統的口頭禪,十八日她再度強調去年台灣因防疫成功,經濟成長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從數據來看,蔡總統的確所言不假;但倘若進一步檢視台灣的經濟狀況,不難發現所謂「台灣經濟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背後,其實存在諸多隱患。
去年前三季,台灣GDP年成長率為百分之二點三,相較於南韓的負百分之零點八、新加坡的負百分之六點五,以及香港的負百分之七點二,台灣的確一枝獨秀。尤其去年底南韓《朝鮮日報》分析,台灣經濟表現優於南韓的原因,在於台灣「不看中國臉色」,更讓蔡總統說起「台灣經濟成長是亞洲四小龍第一」時,底氣十足!
然而,GDP成長率固然是衡量經濟表現的重要指標,但除了觀察GDP成長率,仍須全面觀照各種經濟現象,才能更為接近經濟表現的全貌。即以去年台灣GDP成長的主引擎對外貿易而言,根據財政部的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顯示,去年全年台灣進出口出超金額達五百八十七點九億美元,年增百分之三十五點一,的確亮眼!
但是,進一步觀察台灣進出口貿易出超的來源,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超金額達八百六十六點七億美元,亦即倘若台灣沒有與「中國大陸與香港」發生貿易行為,則去年台灣將出現兩百七十八點八億美元的入超,這勢必是台灣難以承受之重。再進一步看,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九,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姑不論兩岸政治因素,台灣對外貿易對象過度集中就是一個必須避免的風險。
其次,去年台灣出口金額創歷年新高紀錄,年增率達百分之四點九,單看這兩項數據,的確成績斐然;但是這個成績卻是由電子零組件(含積體電路)、資通與視訊產品兩大支柱所撐起,海關統計的十一大類出口產品中,有七大類的出口金額年增率為負,這又是一個不平衡的現象。
上市櫃公司的業績表現,同樣也呈現出不平衡現象。去年上市櫃公司全年營收三十五點四六兆元,營收前五大公司都是電子零組件(含積體電路)、資通與視訊產品產業,這五大公司的營收合計十點二三兆元,就占所有上市櫃公司總營收的百分之二十八點八四,平均年增百分之四點六。在衰退族群中,觀光業年營收銳減百分之三十六點零五,與成長最多的半導體產業年增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一相較,有如天壤之別。
必須注意的是,電子零組件(含積體電路)、資通與視訊兩大產業一片欣欣向榮、占上市櫃公司總體營收甚鉅,但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和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的受僱員工人數,占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的比例卻僅約百分之十。這種結構性的失衡倘若無法改正,恐將導致台灣所得分配趨向惡化。
另一個隱患,在於去年各國受疫情衝擊而大肆採取財政、貨幣雙寬鬆政策,甚至狂印鈔票,導致台灣股市、房市因國際熱錢流竄而再現熱潮,以至於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財政部長蘇建榮、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最近接連發出警語。日本失落的十年、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禍首都是泡沫經濟,台灣絕不能重蹈覆轍!
質言之,台灣對於「亞洲四小龍之首」背後的隱患,不能視而不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