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甲元祐宮三川門橫樑的張棋洲工筆畫作二十五孝「花布背母」彩繪,描繪退休調查局官員丁祖伋用花布背負母親看病的感人故事。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一般廟宇的彩繪藝術,題材不外傳統的忠孝節義,包括二十四孝。興建中的東區前甲元祐宮多了一孝,轟動當年的「花布背母」成為現代版的第二十五孝,飛上元祐宮正殿橫梁彩繪之中。
預計於年底入火安座的前甲元祐宮。 (記者陳俊文攝)
座落於台南市東區裕農路四四六巷內的前甲元祐宮,是前甲社區大廟,前甲社區大部分姓李,省議員李明通就是前甲人。約二百年前,李姓祖先帶著李府元帥爺從福建移民來台,在前甲庄頭落腳,並以七擔蕃薯簽為神威顯赫的李府元帥爺購地建廟,占地二百坪的新廟於五年前開始動工興建,目前已完成八成,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總幹事李宗太表示,和其它廟宇一樣,前甲元祐宮也聘請台灣翹楚工藝大師參與彩繪 ,壁畫和門神由台南市廟宇彩繪後起之秀張棋洲負責,最特別的是正殿三川門內龍邊的二十五孝彩繪。
李宗太指出,廟宇彩繪都是歷史上的故事,彩繪老師與他討論題材時,就決定以較少見的二十四孝跳脫傳統,這還不夠,他一直被二0一二年一則孝子以花布背母的故事所感動。
經查,這位孝子是退休調查員丁祖伋,當年他放棄北上高升調查站副主任的機會,選擇提早退休,留在台南照顧八十五歲的老母親,包覆瘦小不良於行的母親,外面再用花布將母親斜背於懷裡,背著母親到奇美醫院就診,當年被一位崑山科大女學生看到PO上網,「花布背母」的孝行造成數萬人點閱。
丁祖伋的孝行被喻為「花布背母」,也被稱為「丁聖人」,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在傳誦這則令人感動的故事。張棋洲用工筆畫將它彩繪於元祐宮三川門內的橫樑之上。
元祐宮廟方一直希望能找到主人翁參與落成入火安座典禮;但是己退休的丁祖伋表示,當年只想照顧好生病且不良於行的母親,並沒有要炒作新聞,至今仍為未能照顧好母親而自責,婉拒元祐宮落成揭牌的好意。
丁祖伋昨日現身,他表示當年母親腳折斷,坐輪椅會痛,才想到用布巾來背,布包是他家的窗簾,拆下來沒有在用,被他拿來當做布包,也沒想到後來會變成花布背母的現代第二十五孝。不過在新聞見報後一週,母親就過世,讓他深深自責和難過。感謝元祐宮的用心和邀約,但是目前低調過生活,希望私生活不被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