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爬牆闖進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卡賽國際機場,試圖逃離阿富汗。(路透)
美國拜登總統七月上旬宣布八月底為美軍撤出阿富汗期限,自那一刻起就決定了阿富汗再度落入塔利班之手的命運。美國原先預期有尊嚴的撤退,竟因阿富汗政府軍的全面潰敗而陷入混亂,更有媒體將之與當年從西貢撤退的場景相比擬,實令美國難堪。拜登雖說不後悔此決策,也強調會負起所有責任,卻仍無法逃避各方責難。
面對急轉直下的阿富汗情勢,看似毫無相關的台灣因朝野政黨的爭辯而陷入無謂的相互指責。《紐約時報》評論指出,阿富汗局勢迅速惡化損及美國可信度,這種情緒在台灣、烏克蘭及菲律賓特別強烈。知名媒體人趙少康就提到「阿富汗是台灣的前車之鑑」,也引發棄台論的討論。對此,民進黨批評趙少康將阿富汗比擬成台灣不恰當,但該黨將阿富汗政府軍撤守首都比喻成一九四九的國民黨,也實在不倫不類,更是民進黨喜從意識形態角度扭曲歷史真相的手法。
蔡政府這幾年來,喜歡高喊台美關係達歷史新高點,川普或拜登政府都力挺台灣等政治口號,只見彼此動作不斷,國人卻感受不到實質收穫。蔡總統應該多加把勁,促成美國願意與台灣洽簽雙邊自貿協定,並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重返國際組織,否則再多的口頭承諾都只是空談。
事實上,中華民國決不是阿富汗,台灣也不會步上其後塵。趙少康的比喻雖不恰當,卻仍有些許警惕,主要是提醒國人、尤其是執政的民進黨,切莫沾沾自喜於美國的支持,而忘記我們有促進台海和平穩定的政治責任。
日前被問到台灣和以色列等盟友擔憂被美國放棄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就重申對台灣等盟友的堅實承諾。另位資深官員也解釋,美國對台政策是「著眼於台灣海峽的和平和穩定」,強調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自我防衛,美國也會持續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從兩位美國官員的談話可得知,美國反對台海任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也支持我方強化防衛能力,但從未公開承諾是否願意出兵協防台灣,依然在兩岸之間維持其一貫的戰略模糊政策。換言之,拜登政府不會因阿富汗撤軍而影響其印太戰略的布局,但也希望台灣能負起自身保家衛國的責任。
誠如學者黃介正所言,在兩國沒有同盟及邦交關係下,美國會「協防」台灣,比較像是「協助台灣自我防衛」,至多是外交干預中共對台用武,不會與共軍動手,遑論為台灣作戰或與台灣同盟作戰。因此,與其期待美國相救,不如做好穩定台海和平的角色。況且,從國際政治角度來看,美國從阿富汗撤軍,讓世人知道美國軍力仍有限度,對其他國家的支持也有其侷限。美國用二十年時間、花了至少兩兆美元,仍舊無法擊潰塔利班,面對軍力更強大的中共,台灣豈能不切實際地盼望美國伸出援手呢?
阿富汗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內部不團結,導致政府軍分崩離析。面對強敵壓境,台灣也沒有自我分化的條件;民進黨不該為了政治利益,動輒指控在野黨為中共同路人,甚至抹紅主張兩岸和平共存的溫和聲音。同時,美國在台海事務的角色固然重要,但我們卻不能完全依賴,還是要有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作為堅實後盾。既然美國不可能支持台獨,民進黨何不回頭接受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定位,進而爭取兩岸關係走向的主導權,才是降低台海衝突風險的上上之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