璨樹遠離 蘇花路廊恢復全線通車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因應璨樹颱風來襲,蘇花路廊(台9丁線、台9線)蘇澳至崇德路段十一日晚間十時時實施預警性封閉道路,十二日午後風雨減緩,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南澳工務段人員立即出動預先之進駐機具及人員清理沿線小坍方、零星落石及殘枝,於下午二時清除完畢後,隨即解除預警性封路,恢復全線通車。 四工處表示,十二日午後蘇花路廊,因璨樹颱風暴風圈影響逐漸減緩,四工處預先進駐現場之機具及人員進行封閉路段殘枝、零星落石之清理作業,蘇花路廊(台9丁線、台9線)蘇澳至崇德路段於下午二時解除預警性封閉,全線恢復通行。 四工處呼籲用路人,颱風豪雨過後,山區道路易發生坍方落石,路況難以掌握,非必要請勿進入山區道路;並請多利用公路總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http://168.thb.gov.tw)及收聽警廣路況廣播,或手機下載「幸福公路APP」掌握路況,務必留意公路交通相關資訊,公路總局祝您行車平安。

Read More

中元普度放水燈建議減小尺寸及回收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剛結束,在台灣傳統民俗祭典中,中元普度放水燈是重要宗教慶典活動之一。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內政部建議回收機制,或減少水燈數量、尺寸,如桃園長祥宮改以香蕉、樹枝製作水燈,就是良好範例。 放水燈是每年農曆七月時用來超度亡魂,透過水燈通知水上的鬼魂、餓鬼前來參加法會,助其免除身陷地獄、不得進食之苦,因此放水燈通常是在中元普度前一天,即農曆七月十四日施放。 為了讓燈盞能飄浮於水面,通常以竹條、紙張製成燈籠,經儀式主持人,如佛教僧人或道士、民間法師引導,在適當的地方將水燈放流,即為「放水燈」,因此水燈普度儀式多盛行於接近河海、水路交通為主地區。 台灣最具規模的放水燈儀式為基隆市「雞籠中元祭」、宜蘭縣「宜蘭水燈節」,儀式遊行隊伍先繞境市街,再到水岸誦經祭拜,儀式完成後再流放水燈。由於水燈流放後點點火光非常壯觀、特殊,近年來吸引許多人潮觀看。 但參與人數日增,儀式排場與水燈規模日漸盛大,環保議題引發討論,包括可能造成水質、空氣、生態的汙染。內政部建議,主辦單位可考慮減少施放水燈的數量及尺寸、設置定點打撈回收機制、回收清理或重複使用,及採用環保水燈、選擇天然材質製作,以降低環境負擔。 內政部也舉出環保又創新的案件,如桃園市新屋九斗社區長祥宮每年農曆七月半放水燈,是在地十六庄中元重要習俗,近年已捨棄無法分解的保麗龍製水燈,於社區發展協會發想下,採用撿拾的香蕉樹幹製作成創意水燈。 已有百年歷史的三峽放水燈,具有引領孤魂上岸、享用美食意義。福正宮先前於中元祭時,在市定古蹟「宰樞廟」廟埕豎立高約五層樓的水燈排。誦經儀式後載往焚化爐集中焚燒,取代傳統放水漂流,減除垃圾汙染、堵塞河流的問題。

Read More

璨樹颱風來襲 路樹傾倒

璨樹颱風來襲,基隆市中正路段在下午二時十分許發現有路樹傾倒橫亙在車道上,警二分局安瀾橋派出所據報隨即調派員警立即趕赴現場疏導指揮交通,並通報災害應變中心由中正區公所營建科迅速派員清除傾倒的路樹,恢復道路交通順暢。       (圖文∕記者楊耀華)

Read More

新北13日正常上班上課 景區恢復營運 宜蘭撤災害應變中心

(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依據中央氣象局最新天氣預報資料,並經北北基共識,宣布13日照常上班及上課。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醒,颱風過後如有出遊,建議事先查詢路況,以維護旅遊安全。 (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觀旅局長蔣志薇表示,新北市所轄旅客服務中心(淡水、新店、板橋、瑞芳)、各風景區遊客中心(瑞芳、十分、碧潭、烏來)、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深澳鐵道自行車RailBike、烏來雲仙樂園、野柳海洋世界及十分瀑布公園,13日恢復正常營運。另碧潭水上腳踏車待調回水面後即可恢復正常營運。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十二日晚間八時三十分中央氣象局發佈璨樹颱風警報解除宜蘭縣陸上警戒區,宜蘭縣災害應變中心同時撤除。

Read More

璨樹吸引外木山觀浪 警方勸離

警方在外木山海邊勸導民眾離開,避免發生危險。(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中颱「璨樹」來襲,基隆警方加強各項防災整備工作,警四分局在外木山湖海路段沿岸,加強巡守管制。交通隊提醒民眾,發現號誌損壞通報,警方將適時管制,提醒用路人小心行駛。 中颱「璨樹」來勢洶洶,暴風圈籠罩北台灣,警四分局自基市府災害緊急應變中心發布璨樹颱風警報後,即加強轄區防災巡守維護民眾安全。預估越晚雨勢會越大,應嚴防強風及豪雨,由於受到外圍環流影響,沿海風浪將明顯增大,基市府針對沿海等十九處區域範圍,發布管制區,管制區內禁止民眾逗留。 警四分局為維護民眾安全,加強外木山湖海路段巡守,對前往觀浪及駐足的民眾,開立勸導單,進行柔性勸離疏散,預防意外發生。 市警交通隊針對全市主要幹道、易發生坍方、積水及低窪淹水等路段,派員加強巡邏,並提醒民眾,市區如發現交通號誌損壞、大型看板及土石坍塌而影響交通,立即通報相關單位排除。 另外,配合市政府執行各項交通管制措施,同時呼籲民眾注意交通處公布開放道路紅、黃線停車措施,以及陸上颱風警報解除後取消道路紅、黃線停車措施的時段、路段,拖吊場將於颱風期間暫停拖吊。 颱風侵襲期間,基隆市警局各分局如獲報轄區道路及橋樑等,遇落石、坍方、路基淘空、淹水、斷裂等危及車輛通行的訊息時,將立即派員警在受損道路或橋梁兩端,設置警戒器材執行管制人車通行,並同步通知區公所或道路主管機關,辦理封閉管制作業,通報警察廣播電臺廣播及利用CMS可變標誌,宣導用路人提前改道。 警方呼籲,颱風來襲時,請民眾儘量留在家中,非必要切勿外出,以避免危險;如遇有路樹傾倒或道路交通障礙,請立即通知相關單位或撥打一一0報案電話,警方將立即前往處理;同時提醒民眾颱風期間,應確實做好防颱準備,儘量避免外出前往水域及山區,以維護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張耿輝攜手薄荷協會 捐贈物資過中秋

中秋節前夕,市議員張耿輝結合「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薄荷關懷協會」辦理中秋送暖愛心活動。(市議員張耿輝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中秋節前夕,市議員張耿輝特別結合「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薄荷關懷協會」,在七堵區信仰中心慶濟宮辦理中秋送暖愛心活動,捐贈白米、沙拉油以及速食麵等民生物資,希望幫助弱勢家庭安心地歡度中秋佳節。 市議員張耿輝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許多家庭生計都因此大受影響甚至難以為繼,非常感謝薄荷關懷協會長期以來對於弱勢族群的關懷,並在中秋節前夕捐贈大量生活所需物資,幫助弱勢家庭能夠安心過節,同時呼籲社會各界熱心、善心人士或企業團體一起加入這個行列,讓這份愛心充滿社會每個角落。 薄荷關懷協會秘書長李晟韋指出,此次通報共有三十一戶弱勢家庭需要民生物資,為因應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這次特別在物資中增加了應景的柚子、月餅等,希望讓大家可以好好地過個中秋節,後續協會也將繼續在基隆地區服務需要幫助的家庭,讓弱勢家庭都能獲得更好的幫助與更多的資源。

Read More

國道連2起事故 駕駛輕傷

中山高北上基隆路段十二日發生一輛小貨車翻覆在外側車道事故,所幸車輛駕駛只受到輕傷並無大礙。(基隆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中山高北上基隆路段十二日接連發生兩起事故,所幸兩起事故駕駛都只是受到輕傷與驚嚇,現場事故車輛在警方據報到場後迅速排除恢復交通。 十二日上午七時四十一分,基隆市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獲報,中山高北上四點五公里處發生車禍,消防局百福分隊立即調派救護人員與車輛趕往搶救,現場一輛小貨車翻覆在外側車道,車內三十多歲男性駕駛已自行脫困,意識清楚,消防人員隨即將傷者送基隆長庚醫院。 下午一點四十一分,一輛自小客車在中山高北上二點五公里近八堵交流道路段自撞內側護欄後,轉向一百八十度後停在內側車道,警方據報前往處置並迅速排除事故後恢復交通,所幸駕駛只是受到輕傷並無大礙。

Read More

古蹟日探尋大沙灣 受理報名

基隆市文化局今年特別於東岸大沙灣地區舉辦「沙灣尋蹟」活動,希望透過「文化路徑小旅行」導覽活動,「文化體驗活動」以及「親子藝文活動」等系列活動,拉近大眾與文化資產的距離。(資料照片)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響應一年一度,固定於九月第三個週末登場的全國古蹟日,基隆市文化局今年特別於東岸大沙灣地區舉辦「沙灣尋蹟」活動,希望透過「文化路徑小旅行」導覽活動,「文化體驗活動」以及「親子藝文活動」等系列活動,拉近大眾與文化資產的距離,活動自即日開放報名。 文化局長陳靜萍表示,近年來基隆的亮眼文化成果非「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莫屬,其中沙灣地區即是重要的重點歷史廊帶,此次配合全國古蹟日活動,將聚焦在沙灣地區已修復完成的古蹟串連,同時也為今年十月初即將完工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暖身預告。 陳靜萍提到,此次「沙灣尋蹟」不只藉由活動讓民眾認識已經修復完成的古蹟,尋蹟也代表歷史文化有跡可循,能親自走訪現場,才是感受文化資產魅力的最佳途徑。這次活動設計加入了親子寓教娛樂的理念,三條文化路徑小旅行分為親子場、一般場與健腳場,為不同族群打造;文化體驗與親子藝文活動,也期盼讓文化涵養的推廣,向下扎根。 文化資產科長郭麗雅補充,三條導覽路線,五場文藝體驗,每一條路徑皆由專、業文史導覽工作者親自帶隊,講解遺跡秘境,欣賞與眾不同的時空交織,現場也遵守防疫相關規定。 此次三條導覽路線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大沙灣日式建築探訪路線、從清法戰爭開始的海水浴場、真砂町的昭和生活,帶領民眾從不同主題發現基隆文化資產。此外,基隆市文化局也於十月九日、十月十一日舉辦親子藝文活動,邀請專業街頭藝人在溜滑梯與玩沙場周邊,為小朋友帶動氣氛,讓孩子盡情享受美好溫馨時光。接著十月十日、十月十一日上場的文化體驗活動,則將以闖關的理念,用身歷其境的方式,與大家同歡。相關活動報名詳情及資訊,可至基隆市文化局臉書粉絲團(https://reurl.cc/0D4YN6)及官網查詢。

Read More

海大草本炭方技術 獲台北生技銅獎

海大生命科學系林翰佳教授(右)與黃志清教授(左)團隊,以草本炭方技術台北生技獎技轉合作銅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系林翰佳教授與黃志清教授團隊,以草本炭方技術解決動物抗生素濫用問題,榮獲二0二一台北生技獎技轉合作銅獎;林翰佳教授表示,大部分生技產業的研究目光都放在人類醫藥,而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當中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情,如果沒有把動物的健康照顧好,最終也是會影響到人類的健康。 過度使用抗生素的農業行為會導致抗藥性細菌盛行,根據報導至二0五0年恐讓千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林翰佳教授說,在讓動物不要生病把珍貴的抗生素留給人類使用的理念之下,海大跨領域研究團隊結合材料科技、食品加工、以及中醫藥理論,將天然功效成份濃縮在微小奈米生物炭表面,開創治療性炭材料的全新領域。 林翰佳教授強調,「草本炭方」是目前市面上效果最接近抗生素,但同時又是「食品級」的產品,目前已成功技轉給炬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間海大衍生的新創公司成員均為海大校友,兢兢業業的解決產業上的問題,在授權後快速地完成商品安全性評估、法規認證、量產及市場推廣使用,目前在水產養殖產業實際幫助漁民增加收穫,並解決動物抗生素濫用的問題,同時保證食品安全。 「草本炭方」技術的相關成果已刊載於數十篇高品質國際期刊,引用次數超過三百多篇,是相關技術的領先者,甚至獲得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專文介紹,評論為取代抗生素,對抗感染性疾病的新希望;這項技術同時也獲得二0二0未來科技獎、二0一九年第十六屆國家新創獎及二0一八台灣國際發明展鉑金獎的最高殊榮。

Read More

基隆評圖決選 李孟薇獲特別獎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今年以「靠岸KEELUNG」為題舉辦「the New Tides:第二屆基隆評圖」活動。(基隆市政府都發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今年以「靠岸KEELUNG」為題舉辦「the New Tides:第二屆基隆評圖」,入選的十三組作品輪番上陣,以簡報輔以影片、模型、模擬動畫等方式,闡述對於基隆規劃設計的理念及構想,最終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決選出李孟薇「城市糶手呼吸伸展所」獲特別獎。 李孟薇作品「城市糶手呼吸伸展所」以旭川大樓作為設計基地,近年來崁仔頂被譽為台灣的築地魚市,在設計上打破原有的基地框架,利用現有的資源以及空間和時間上的優勢在旭川河上重新構築一條屬於基隆的藍綠帶,讓此處成為基隆二十四小時休閒開放的場域。 都市發展處副處長謝旻成勉勵學生多了解現行的都市計畫、政府推動的政策方案等內容,對於基地的條件或環境會有更多認識,以利設計構想有具體落實的可能性;計畫主持人方俊凱建築師表示,「基隆評圖」的價值就是希望引發「對話」,基隆特殊地形塑造出多軸線的基隆特性,透過分享基隆設計,除了讓學生了解基隆在地聲音,也讓各方團體了解學生的創意思考。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團隊代表林書豪表示,看到不同作品對於基隆海港生活的想像,都觸動著基隆所看的樣貌,建議可以更深入透過空間觀察、實際體驗,慢慢讓事情可以成真;雞籠卡米諾團隊代表單彥博建議,對於基隆文史及在地居民的需求應有更多連結性,現在所提的方案不一定是唯一解方,了解過去城市發展的脈絡,才能透過更多元素發展成未來城市的樣貌。 「基隆設計與建築者之家」持續透過展覽、論壇、資訊公開等相關活動,串起公部門、建築設計專業者與大眾的交流平台,打造基隆設計基因,建構基隆的軟實力和設計力,打開大眾對於公共事務及公共空間的想像,並引動各種參與合作討論實踐,讓各界對於基隆的願景及創意發想,能夠具體落實,也期望更多學子畢業後能深耕基隆,讓年輕一代的設計能量能「靠岸KEELUNG」。 獲特別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