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快遞總量管制 12/1試行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十二月將對空運包裹快遞試行總量控管,每週會設定快遞包裹總進口件數。主要針對本土報關業者承攬貨物,藉由倉儲業者管理包裹入關速度及數量,估初期影響層面將落在人力、成本上升及通關速度影響。 日前發生的非洲豬瘟肉品走私入台事件,行政院長蘇貞昌震怒,要求拿出辦法解決,嚴守國門,促使關務署通盤徹底思考如何取得通關速度與國家安全的平衡。 關務署表示,所謂的總量管制,海關將在一個月前告知倉儲業者可受理的包裹總量,再由貨棧業者與各報關行自行預先調配數量;總量控管件數每週將更新一次,且會根據過往當期平均快遞量、各地區來台貨品特性及查驗所需時間等因素動態調整,例如雙十一快遞高峰就會增加總量。 關務署指出,在海外網購、跨境包裹寄送盛行下,報關業者及民眾對通關快速的期待也不減反增,海關提高查驗比例使貨物塞車,速度與安全的兩難矛盾日益升高。 總量管制規劃將從十二月一日起試行,於全面取消併袋通關前正式實施。

Read More

〈 觀策站 〉 台積電連客戶機密也要分享給美國?(上)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路透,資料照) 李沃牆 如果你發現菜市場買不到鹽,感到困惑無奈又生氣,可不可以要求寡占市場的幾家曬鹽場把曬了多少鹽?賣出多少給誰?倉庫中還有多少存貨?未來將怎樣生產?等等相關資料?都「分享」給你,讓你判斷市場食鹽缺貨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就算你再怒,包括你的好朋友都急著下廚要用鹽,恐怕也沒這個權力,尤其對於任何企業來說,客戶資料是很重要的商業機密。 除非你是政府?也不見得有權力,但…如果你是美國政府,就不同了? 其實這件事已經發生了,標的不是鹽,而是半導體的產品—晶片。九月二十七號、二十八號,台灣的中時電子報與聯合新聞網先後都報導了這則消息,大意是: 「美國要求台灣的台積電、韓國的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與美國英特爾等主要晶片製造商,在十一月八日前提交業務機密資料,讓美國找出全球晶片短缺的原因。」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The Korea Economic Daily)與「韓國商業」(Business Korea)都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Raimondo)的照片做為文章首圖,引用不具名「半導體業界人士」的發言,語多報怨,明顯是三星對雷蒙多這項要求的反彈,擔心美國把資料提供給美國競爭對手,真是「韓人之心度美人之腹」啊;相比之下,台積電沉得住氣多了。 因為中時、聯合都是引述韓國媒體二十六日有些「氣急敗壞」的報導,風向一帶,傳到台灣,也引起一片猜測,主要有兩個方向: 美國是不是要對台積電使出大殺招了?逼迫台積電優先滿足美國大汽車廠的車用晶片? 韓國傳來的消息,要小心應對,也許是高麗棒子又要陷害台灣電子業者了,就像當年的「面板聯合壟斷疑案」害台灣電子業高管到美國坐監服刑。 白宮的晶片供應鏈峰會,拜登主政後已經是第三次召開了,第一次甚至是拜登親自主持,顯然還沒有解決困擾。雷蒙多在二十三號召開的這次會議前,即已放出消息將採取新的作法,提出「晶片供應鏈透明化」要求,赴會的晶片業者應已知曉,台灣專業媒體「數位時代」也早幾日引述美國媒體披露了內容。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ad More

4月至今共772名學生染疫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COVID-19疫情穩定,教育部二日更新各級學校學生確診案例,從今年四月二十日到十一月一日十七時三十分為止,共有七百七十二名學生染疫,其中有七百二十一名是本土案例,五十一名境外移入,較前一天統計(九月三十日)增加三例境外移入。 以教育階段區分,大專校院共二百六十名案例(增三境外移入)、高中一百十九名、國中一百十四名、國小一百九十名、幼兒園八十九名。 另外,行政院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網(10000.gov.tw)於六月十五日上午上線,十八日ATM加入服務,七月十五日郵局臨櫃也加入服務,讓國小以下孩童及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身心障礙學生的父母、監護人或實際照顧者可以進行申領。 「孩童家庭防疫補貼」,補助國小以下孩童及國中、高中、五專前三年身心障礙生每人新台幣一萬元,各管道申請已於十月一日零時起關閉。教育部截至九月三十日十二時統計,已領取比率為百分之九十七點二七,(財金及郵局資料庫,合計共二百三十一萬零九十四人符合領取資格)。

Read More

郵務士招考體測 負重30公斤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華郵政公司今年將招聘一千六百九十五人,其中三百八十三人為多半負責投遞業務的郵務士,中華郵政二、三日舉行第二階段體能測驗,另舉行第二階段的口試,今年甄試結果將於十二日放榜。 中華郵政表示,在體能測驗時間為每人一分鐘,考生需在五公尺的距離內來回搬運三十公斤郵袋,搬運十四次且無其他違規情形者,可獲得滿分,今年參加的女性比往年多,女性考生有二百一十人,比率約約百分之十五點九,比往年多,因109年未招考,與108年約百分之十點三相較,增加五個百分點。 中華郵政今年招聘的人員正取一千六百九十五名、備取四百七十七名;其中需參加體能測驗者有一千三百二十三人,多半是從事投遞的外勤人員及少部分內勤郵務處理人員。 中華郵政統計,今年郵政人員考試報名人數二萬五百三十八人,今年具碩、博士學歷報名者有一千七百八十二人,進入口試階段的為三百七十一人(含博士九人),占這次碩、博士報名人數比率約百分之二十點八。

Read More

國教署出版人權教育素養專刊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落實跨領域人權意識的型塑,教育部國教署邀請中央研究院張茂桂研究員等二十一位學者專家、教師及人權工作者,共同編撰「播下人權種子、實踐希望未來」人權教育素養專刊,期盼以本書深耕學生對人權教育的認識,並培養其對相關公約具有初步概念,打造校園成為人權教育學習與實踐的場所。 國教署二日表示,本書共計十四章,除接軌國際人權機制發展,介紹聯合國核心人權公約的在地化,也針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及「兒童權利公約」等五大公約詳加說明。 國教署指出,書本內容同時結合校園實際案例,講解性別平等、原住民族、新住民、兒童權利、特殊教育、修復式正義與轉型正義等議題,透過案例故事,加以解析並提出深入淺出又可操作的建議,了解人權教育的真諦,落實日常生活,進而達到人人平等對待、公平正義等價值。 國教署說明,如同本書封面設計的理念「人權教育要從小播種,要為人類和平、自由、安全的未來創造條件。台灣人權教育一路走來十分辛苦,然而在社會大眾、教師、學生攜手同行,必定能實踐平等、尊嚴與和平的人權價值。

Read More

張徐展動畫錄像 柏林展出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灣動畫錄像藝術家張徐展獲選為德意志銀行年度藝術家,即日起於德國柏林德意志銀行柏林藝術空間展出其動物故事系列錄像新作,也將受邀舉辦工作坊講座,分享動畫製作的過程。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期待藉由此展,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糊紙工藝的文化及美學。 文化部二日表示,德意志銀行自二0一0年起,每年選出國際新銳藝術家頒發年度藝術家獎項,二0二一年同時授予台灣張徐展等三名藝術家。評審委員認為,這三位透過其獨特的生活經驗、世界觀及文化影響力,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創作,反思全人類共同的基本問題,如社群、靈性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而淬鍊成精湛的藝術作品呈現。 藝術家張徐展表示,很開心國際評審委員注意到自己的作品,也非常榮幸獲頒德意志銀行年度藝術家獎項,期待近期也能在台北舉辦個展,與國人分享這件全新創作。 文化部指出,張徐展為新莊新興糊紙店第四代傳人,擅長以動畫藝術、裝置、錄像、紙偶雕塑、電影語言等創作當代影像藝術,近期作品主要探索台灣文化的生活經驗與混種變化,與張宛瑩、詹昱筑共同組織「新興糊紙文化」推動台灣紙紮工藝與文化教育。

Read More

立陶宛國會訪團擬12月訪台

中央社∕台北二日電 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近日表示,樂意於十二月上旬與其他國會同仁訪台,盼藉此促進台灣與立陶宛的夥伴關係。他也呼籲具有共同理念的國家,攜手對抗當今世界威權主義擴張。 馬爾德基斯近日覆函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表達立陶宛國會及政府與台灣發展長遠關係的決心。立陶宛在台北設立貿易辦事處,僅是雙邊強化關係的第一步,「這無疑有助我們兩國的政經發展」。 他說,儘管立陶宛與台灣存在許多差異,卻同時面臨非常類似的歷史挑戰,也共享若干價值。 馬爾德基斯在信中竭力呼籲具有共同理念的國家應該攜手共同促進自由、民主以及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一同對抗當今世界威權主義的擴張。 他也感謝邱志偉邀請訪台,並說很樂意與國會同仁於十二月上旬來台參訪,盼有助促進兩國間夥伴關係。「身為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我個人向您保證,我是您忠實的盟友」。 邱志偉午間受訪表示,台灣與立陶宛互動將更為緊密,「水到渠成,會越來越好」。立陶宛國會團是否將以外交泡泡模式訪台,邱志偉說,這必須要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如何處理,目前談訪台細節過早。 他也說,立法委員以致函相關單位的彈性外交作法,強化台灣對外關係,畢竟立委不太可能致函總理等行政部門官員,但可以致函對應的國會。未來將聯名分別致函「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指」(CPTPP)成員國國會議長,籲請他們支持台灣加入CPTPP,也盼透過致函,了解對應國會立場,及表達台灣對加入CPTPP的重視。 邱志偉強調,疫情嚴峻,實際交流難度高,「致函比較有效果」。

Read More

侯籲戴上 視同打第3劑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打二劑新冠疫苗就不需要再戴口罩。新北市長侯友宜二日受訪表示,專家說過,戴上口罩等同打第三疫劑,還是希望民眾無論是否接種疫苗,都要戴口罩增加保護力。 新北市府二日下午防疫記者會中,媒體提問疫情相對穩定,是否還要繼續戴口罩!侯友宜表示,現階段台灣疫苗覆蓋率不到六成,很多國家第二劑疫苗覆蓋率達六至八成,新加坡、以色列在Delta病毒入侵後仍然被肆虐,希望快速增加疫苗量外,戴口罩就是要增加保護力,所以接種二劑疫苗再加上戴口罩,自我保護力就可以增強。 他強調,希望持續提升國內疫苗覆蓋率外,呼籲大眾戴上口罩,視同打第三劑疫苗。 近日疫情趨緩中央有意鬆綁戶外戴口罩的規定,侯友宜強調,雖現階段疫情相對穩定,但大家仍要保持憂患意識,把防疫擺在最優先,戒慎恐懼面對,避免因為鬆綁破壞防疫。他說,戶外環境若能保持適當距離,可逐步朝鬆綁方向走,至於KTV、遊藝場等休閒娛樂場所,只要疫情穩定、配套足夠,就會逐漸往開放走。

Read More

中市2醫院雙鐵員工闖關未成功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灣高鐵員工大舉南下「闖關」打莫德納疫苗第二劑,對此,台中市衛生局二日證實,目前已知道有高鐵員工透過台中市醫院預約系統,進入台中榮總及童綜合醫院,企圖闖關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但因醫院於接種前都會現場再檢核接種者身分、佐證資料,只要預約者資格不符,就會當場攔截退掛,不受理接種。 莫德納疫苗短缺,目前莫德納疫苗第二劑僅開放一到三類施打,傳出雙鐵人員不符合莫德納疫苗第二劑施打對象,竟透過預約系統進入各醫療院所預約,高雄有四十多人「闖關」成功。 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指出,目前台中市尚未發現雙鐵員工「闖關」成功的狀況,市府三申五令務必依照中央規定施打。雙鐵人員應屬於第七類,目前僅開放一至三類打莫德納第二劑。 台中市衛生局說,台中市針對一到三類可施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預計在十月四日與五日,提供童綜合與台中榮總等十家醫院共一萬劑疫苗,提供六十八歲以上(含五十八歲以上原住民)居住台中民眾及第一至三類對象且符合間隔者,預約接種莫德納第二劑疫苗。衛生局也請各醫療院所加強檢核打疫苗對象身分,不讓有心人士有機可乘。

Read More

極端氣候與能源轉型論壇 陳秉亨暢談極端氣候能源因應

前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陳秉亨。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新北報導 新北市文化基金會點子學校舉辦的「風雲中的台灣—氣候變遷治理」線上系列論壇,邀請前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陳秉亨,以「極端氣候下台灣能源的困境與轉型」為題,說明在極端氣候影響下,台灣相關因應作為的變與不變。 氣候變遷對於治水等環境治理有著相當大影響,陳秉亨指出,多年前就有專家學者曾經提過,治水不能分散成「上游是林務局,中游是水保局,下游是水利署,再下游是地方政府」,如此一來沒辦法有統整的治水策略,因此當時就倡議推動成立「環境資源部」,只是至今都未通過。 至於氣候變遷對地球帶來的影響,陳秉亨表示,極端氣候影響的不只是單一層面,包括生態及糧食都會受到影響。陳秉亨進一步說明,很多生物的滅絕其實都跟極端氣候有一定的關係,也會影響到原有的食物鏈,除此之外,若昆蟲生態受到影響,也會讓人類面臨糧食危機,這都是會影響人類的隱憂。 陳秉亨也說,「極端氣候已經是常態。」台灣短延時強降雨的排名前二十名,光二000年以後就占了十五個名次,以前會說「兩百年一遇」的水患,現在卻似乎二、三年就會遇到一次,可見在這幾年的溫度上升確實對台灣雨量帶來重大影響。 要讓政府的各項資源配合氣候調整,就必須要有法律支持相關行動,陳秉亨說到,「氣候變遷調適,在國土規劃等政策規劃很重要。」他也列出一些氣候相關法案推動的困境,例如:《國土復育條例》、《地質法》修法等等,針對《國土復育條例》,陳秉亨表示,如果當時《國土復育條例》有通過,保持天然林地不被砍伐,可能就可以避免許多悲劇發生。 針對國土違規利用,例如:山坡地違章開發、住宅去興建工廠等等,經常藉由各種特別法的制定來「就地合法」,包括二0一0的宗教團體法,讓國土計畫不斷的添加變數,這樣就更難談論適應氣候變遷相關問題。 談到《國土復育條例》能帶來的幫助,陳秉亨提到其中的「國土復育基金」,使用者付出一部份保育資金,讓山區民眾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更能減少山區其他會破壞環境的經濟活動。 「台灣有很多重要的法案,有時候要等發生狀況或悲劇之後才會有所進展」,陳秉亨感嘆地說。如二0一0年發生北二高走山事故,釀成四人罹難之後,才讓《地質法》加速通過,所以因應氣候變遷相關的法案應該要「超前部署」。 降低極端氣候的影響與能源轉型也息息相關,陳秉亨認為,台灣近年來發展綠能發電的情況不錯,沒有電價飆漲的問題,又可以吸引國際投資,但是比較可惜的是,現在的《電業法》仍然沒辦法促進「多元電力商品」。陳秉亨舉例,目前節電的獎勵都只限於電費折抵,但若結合公共交通或減碳商品的優惠方案,促進民眾使用節能的交通或用品,如此便能達到「雙重減碳」的效果。 在推動能源轉型時常面臨的問題便是|電費調漲,若發展再生能源會導致電費漲價,可能就會引起民眾的反感,如此便難以推動。因此陳秉亨認為,最關鍵在於「如何讓人民在減碳中賺錢」,以德國的「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為例,這是由當地民眾集資投資綠能發電廠,年營收可以高達一億歐元,龐大的營收讓參與的民眾都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 陳秉亨還提到,德國有另一個案例值得學習|「萱瑙社區」,同樣是社區民眾組成能源合作社,全力推動綠能發電,甚至把該區域的供電網買下來,而獲益也都回饋給社區,成為了公民電廠的正面案例。而台灣也曾經有類似案例,陳秉亨表示,台東便有一個部落民眾集資成立的「達魯瑪克電力公司」,因為當地老舊的水力發電廠維護成本高,傳出台電有意放棄,於是當時就推動由部落居民組成公民電廠,獲利則歸部落民眾所有,但仍然面對到投標搶不過一般廠商的問題,因此相關法律規定還有待加強。 最後,陳秉亨再次強調,能源轉型最重要的是讓公民社會長期參與,未來必須要快速讓更多民眾都一同參與,如此一來,未來面對相關修法便更容易推動,出現對氣候變遷不利的條例也能更有力阻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