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不同意一樣沒過門檻 趙:民進黨沒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四大公投結果出爐,召集「戰鬥藍」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十九日表示,國民黨輸在沒資源且諸侯各自為政,但是對鼓動「藍綠對決」的民進黨,費盡吃奶力氣,「四個不同意」一樣沒過門檻,更比蔡英文的總統得票,少了四百萬票,「民進黨又有什麼好得意的」? 趙少康表示,對鼓動「藍綠對決」的民進黨,費盡吃奶力氣,動員府院黨的所有資源,花大錢在各種媒體宣傳、耗巨資搭舞台搞群眾大會,祭出各級公職人員獎懲KPI,結果反公投的「四個不同意」也沒有一個跨越門檻,「如果我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表面歡慶之餘,我也會暗自心驚」。 他表示,這次公投把台灣打成「藍綠對決」,要選民只看立場、不問是非,回歸基本盤,把中間選民趕走,讓台灣淪落到這種地步,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儘管公投全數沒過,趙少康表示,民進黨丟了基隆市、桃園市以及新竹市,對民進黨是很大的警訊,尤其是桃園,「我認為國民黨有機會拿回來」。

Read More

台灣有事 國防院:將成日美同盟核心課題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發布最新一期「國防安全雙週報」指出,受中國大陸軍事擴張等影響,日本對台灣態度從過去低調模糊漸轉重視,特別在應對台灣安保議題上,日本與美國的合作也轉為明確,「台灣有事」將成日美同盟核心課題之一。 國防院中共政軍所研究員林柏州、王綉雯針對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強調「台灣有事」的議題,各別發表「日本防衛政策與『台灣有事』」及「日本對『台灣有事』之思考」文章。 林柏州指出,受中國軍事擴張、政經威脅及壓迫活動的影響,日本對台灣的態度從過去的低調模糊,逐漸轉為重視的方向,特別在應對台灣安保議題上;「美日同盟」做為東亞安全和平的基石,在東海、南海及台灣有事的重要性日益重要,將是未來第一島鏈能否維持和平的關鍵。 王綉雯表示,「台灣有事」將成為日美同盟核心課題之一,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十二月一日連線參與台灣智庫活動時,表明「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也等同「日美同盟有事」,中國若採取軍事冒險行動,等同朝向經濟自殺。 王綉雯指出,但從十月八日首相岸田的施政演說、十月十三日任內第一次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到十一月二十七日視察陸上自衛隊基地,強調日本必須檢討任何可能情況,強化包括「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在內的防衛力。 王綉雯說明,由於「台灣有事」將使日本西南諸島不可避免地捲入紛爭,故日本政府自二0一六年起不斷加強沖繩的軍事部署,也編列在與那國島部署「電子戰部隊」經費,且以台海安全當作部署目標,日本潛艦作戰區域也從北方轉移至西南海域,日本在沖繩的軍事部署將會越來越強化。

Read More

向總統要解方 12%電力缺口怎補? 柯:不是投爽的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四大公投都未過關,台北市長柯文哲十九日受訪時向總統蔡英文喊話指,公投應要能務實解決問題,投票不是投爽的,重點不是投票結果而是要怎麼善後,雖他主張核四應「認賠殺出」,但包括投入的三千億該如何結帳、十二%電力缺口如何補足等都待解方。 柯文哲表示,公投不是只有投票,而是要解決問題,基於務實解決問題的立場,雖主張核四應「認賠殺出」,但必須面對投入的三千億該如何結帳、十二%電力缺口如何補足等問題,民進黨政府若以二0二五非核家園為目標,包括核四與藻礁等都是連貫的能源問題,還包括產業政策如何發展,投完票問題仍未解決,這些都必須要去思考,「投票不是投爽的」;但自從基隆輕軌後,他覺得政府是「隨便說說」、「假裝沒有這件事」,「他們被我盯這麼兇,他們有出來講話嗎?沒有啊!政治不是這樣。」 柯文哲強調,目前再生能源僅約六%,如何在二0二五年達到廿%,這是連專家都說不可能,若在資訊不充足的情況下,「投這個沒意義。」

Read More

綠倡國安專庭 藍批警總再現

共諜案屢遭輕判 民進黨立委提案修4法 最快24日付委審查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共諜案屢遭輕判,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近日提案修正《國家安全法》等四法,擬設「國家安全專業法庭」,由具國安相關專業知識的法官審理共諜案。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批「警總再現」。 羅致政提出「國安法增訂第九條之一」、「國家機密保護法增訂第三十八條之一」、「國家情報工作法增訂第三十二條之二」及「反滲透法增訂十一條之一」等修正草案,擬立法設置國安專業法庭,國安案件應由具有國安相關專業知識的法官審理。 國安專業法庭的法官每年應接受一定時數國安相關專業訓練或在職研習,訓練時數、專業認證及相關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羅致政在提案說明表示,近年許多違反國安案件,法院對相關犯罪者屢屢輕判。高檢署統計,二0一五至二0二0年八月資料顯示,判決確定的一百四十一人中,有罪者一百三十七人,判刑六個月以上僅十九人;其餘均為六個月以下或拘役,可易科罰金。 羅致政指出,全案已連署完成送立法院議事處,預計排入二十一日的程序委員會,最快二十四日可經院會付委審查。 陳以信表示,羅致政的提案顯係警總再現,且要求「法官受訓」就是變相洗腦,整個提案讓人感覺恢復軍事法庭,彷彿回到「美麗島大審」時期。

Read More

雲嘉嘉合併?張麗善:有心建設 不需要搞升格

記者劉春生、張誼∕雲林、嘉義縣報導 針對中央傳出規劃縣市合併升格,其中包括「雲嘉嘉」,雲林縣長張麗善十九日回應指出,公投才結束,中央應優先解決人民仍有疑慮的地方,沒想到竟是先討論縣市合併,真讓人無法理解。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這是重大議題,還是要多聽聽各方意見。嘉義市長黃敏惠說,要多考慮人民的感受。 張麗善指出,合併的議題當然可以討論,但這時拋出的用意一點都不單純,每次傳出合併風聲,都是固定的幾位黨政高層在運作,若只是為了特定人士量身打造,或為了讓自己更好選,對台灣長遠發展真的是好事嗎? 張麗善說,與其談合併,不如實質深化區域合作、實質增加資源挹注、實質關心地方需求;中央做到合理分配資源,讓每個縣市均富、均強。 張麗善舉例說,雲林縣的台塑六輕每年貢獻中央稅收超過四百億,但透過統籌分配稅款,雲林縣卻只能獲得約十一億,這樣的條件真的公平嗎?更遑論其他的建設資源,相較於六都甚至是隔壁的嘉義縣,更是少之又少,這些問題根本不需要合併升格,只要中央有心,現在就可以做出改變。 張麗善強調,雲林縣期待的是公平,若因人設事,所有的討論只是表面功夫;縣市合併或升格,一定要從長計議,不能只是為了讓政治人物延續政治生涯,為其量身打造凸顯政治意圖。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合併升格對區域治理、財政及公務人力都有正面助益,這是重大議題,必然會產生衝擊,還是要多聽各方意見。

Read More

竹竹合併升格 林智堅:符合縣市民眾期待 楊文科:硬上會遭民意反撲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針對總統蔡英文邀府院黨高層開會,針對新竹縣市合併升格達成高度共識,新竹市長林智堅回應,竹竹合併升格是民眾期待;新竹縣長楊文科回應,竹竹合併升格必須經過公開討論、取得共識,若強硬合併會受到民意反撲。 林智堅表示,近兩年因為全球經貿局勢快速變化,台灣半導體產業逆勢正成長,儼然成為台灣戰略產業,他提出竹竹合併倡議後,獲得近六成民意支持。 林智堅指出,基於國家特殊發展需要,以及未來區域治理更有效率,非常期待在中央、立法院修法下,讓竹竹能合併升格,讓新竹成為半導體產業連結全世界的「超導體」。 針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已連署提案修地方制度法的看法。對此,林智堅說,柯建銘是新竹人,對於議事規則熟悉,就要看下週立法院委員們對於修法的看法。 林智堅指出,竹竹合併升格是市民、縣民都有期待,作為政治工作者,民意至上、人民利益是優先考量,其他不是最重要。他也強調,他服務民眾的心不變,竹竹合併涉及修法,待修法後及後續行政程序完成,再討論大新竹市長人選也不遲。 楊文科下午發布影音回應表示,竹竹合併升格是百年大業,是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的大事,必須經過公開討論、取得共識,才比較能獲得人民支持,若是用強硬的方式,不顧民意、直接由上而下決定竹竹合併升格,會受到民意的反撲,執政黨不可不慎。 楊文科強調,新竹縣對於竹竹合併升格的想法已表達得很清楚,希望新竹縣、市能坐下來討論,「要合併,自己人要先談」,但新竹市長林智堅至今仍未和新竹縣做過溝通,反而是新竹縣不斷透過論壇、研討尋求大家共識。 楊文科認為,新竹市應該先提出合併升格的相關意見,而非用自己做的民調來代表新竹縣、市民眾的看法。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東區復小 花台種出大櫛瓜

東區復小學童當起都市小農夫,種出又大又美櫛瓜。(記者施春瑛攝) 東區復興國小老師郭淑芳帶領班上的孩子認養走廊上的花台,並展開食農教育,在花台上種菜種植物,結果長出比一般櫛瓜超出四倍大、重達一千三百五十五公克的超大櫛瓜,讓師生又驚又喜。 東區復小郭淑芳老師具有神奇的綠手指,經過她栽種的植物都可以長得「頭好壯壯」,郭老師也將她照顧植物的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指導學生將剩下的廚餘轉換為有機的肥料改善花台的土質,接著將種子種下,從發芽到除蟲,觀察植物的每一刻變化,最後孩子再親自料理食材,成為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料理,讓孩子從過程中學到了食物從土壤到作物,最後到餐桌的整個循環歷程。 復小學生種出重達一千三百多公克的櫛瓜,是一般櫛瓜的四倍大。(記者施春瑛攝) 學生何立瑜說,這是她第一次完整的將一棵植物從頭到尾種成功,最後又可以烹調完成一道美味的菜色,感謝老師的幫忙和教導,讓她了解種菜對環境的重要以及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陳宥妤則說,她本來對於吃菜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經過這次的學習和體驗,變得開始喜歡吃蔬菜了。 郭淑芳說,這次栽種的櫛瓜,其中有一個竟然足足是一般櫛瓜的四倍大,代表孩子的用心照顧與友善對待,讓櫛瓜能長得又大又美。最後他們還一起把這些食材做成健康料理,孩子充分感受到收割的喜樂與享用的歡樂。 校長陳茂盛表示,這次種菜即食都市小農夫食育全紀錄課程活動,學生在種植過程中學習到食農、環境保護與健康飲食各項知識,也讓學生品嘗食材原味,最重要的是建立愛物惜食、尊重食物的觀念,成為友善環境永續生態觀念的種子,並進一步成為實踐聯合國永續目標的小小公民。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專欄 〈青春異視界〉徵稿

對象:大專院校至研究所年齡層之年輕作者,短文約600字,長文或小說以2000字左右為宜,題材不拘,視野由你,可附攝影照片或手繪圖稿。來稿請寄華副信箱,主旨請註明投稿〈青春異視界〉。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小新學童玩飛盤 擲出好成績

小新國小飛盤隊在台南市飛盤比賽奪下優異成績。(記者林相如攝) 善化區小新國小近年來推廣飛盤運動有成,參加今年第一屆南市飛盤比賽大放異彩,派出兩支隊伍在飛盤六人傳接賽奪下冠軍與第五名,飛盤爭奪賽則奪下第二與第四名,初試啼聲就有亮眼成績,讓團隊老師與學生與有榮焉,更堅定練習飛盤的信心。 小新國小校長謝慶皇說,該校學生數不多,資源也不是很豐富,推廣飛盤運動不用花很多的經費,只要有飛盤與運動場,加上老師熱心的帶領,就可以推動,學生也可以練到包括體能、身體反應等多面向的功能,可謂是不錯的運動。 小新國小飛盤隊經過老師精挑細選後,目前共有十幾位學生參加,大家每天早上七點就到校,利用上課前的一個小時進行練習,除了學生早到校外,帶隊老師也是一早就到校指導學生飛盤的技巧及相關比賽的規則,甚至還會利用星期假日練習,相當辛苦。 今年台南市舉辦第一屆國中小飛盤比賽,小新國小組成A、B兩隊參賽,在飛盤六人傳接賽中,分別奪下冠軍與第五名;另外在體能耗費相當多的飛盤爭奪賽中,則分別奪下亞軍與第四名,表現相當傑出,也讓大家辛苦練習飛盤的努力沒有白費。 謝慶皇說,飛盤運動只要有飛盤及場地就可以,經費相當省,但學生練習時間需家長配合接送,因此還是需要徵得家長同意,所幸家長看到學校與老師的用心,對飛盤運動相當支持,讓小新國小在飛盤運動領域中,闖出一片新天地。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中華副刊〉心慢,漫心

■許永河 曙光,劃破了天幕,金光乍見;晨浪,輕拂著岸際,白練湧現。靛藍籠上薄紗,多一分迷離,掌中握不牢的細沙,如同韶華流逝不復返。但,誰在乎,無酒,卻微醺,生命本就該浪費在這令人屏息的時刻,雨霽新晴六合清朗,煩憂已隨清風遠走。 逃離城市的紛擾,湛藍的海水,沁涼的清澈,聞得到空氣裡的清甜;蔥綠的林木,舒心的泰坦,聽得見風裡的呢喃。翻飛的思緒,隨著粼粼波光,蓊鬱樹海,遨遊在浩渺的天地間。朗朗青天,鳥鳴山更幽,坐看渰渰輕雲興崗岑,綠煙紅霧、大塊文章伴我吟哦。回歸自然讓自己處於關機狀態,也讓自己重新與心對話。寧靜致遠,有時慢活能看到、想到更多。自然的呼喚,讓內在心潮湧起,世界彷彿安靜下來,耳裡少了雜沓,彷若停格,復歸原始的寧靜,聆聽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 生活像在書寫一篇未完待續的長篇小說,忙碌如同織布梭子往返於左右手之間,拚命的想寫出好結局。即便有時情節被意外的撒上蠹粉,天使的面容蛻成撒旦的骷髏。歲月驚心,日子過得沉甸甸,心頭總浮上一份「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的曲終人散之憾。或許轉個彎,放慢腳步,隨即在角落覓得一片破碎遺落的靈魂,在自己的天地裡,發現剎那的美好,片刻的寧靜,悟得返璞歸真無所憂懼,回首滄海塵已逝。錯身,再次準備逐鹿天涯。 春天鳥啼、夏日蟬鳴、秋來蟲吟、隆冬風吼,曠野間的天籟相融,滌盡塵襟。光線穿透靉靆的塵罩,白雲深處青山下,我這忙裡偷閒之人,心慢而漫心,感受到了徐徐微風,聞嗅到了陣陣花香,諦聽到了唧唧蟲鳴。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我將自成一種節拍,在生命裡顫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