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泡菜醃蘿蔔 親子一起做

白蘿蔔產季,動手做台式泡菜醃蘿蔔,隨時可以上餐桌。(記者陳佳伶攝) 冬天氣溫降低,油炸食物、火鍋,都很受到歡迎,吃多了油膩的食物,不妨自己動手製作台式泡菜醃蘿蔔來解油膩,目前正是白蘿蔔產季,各地都有拔蘿蔔活動,親子拔蘿蔔趣味多,也可以一起動手做簡單好吃的台式泡菜醃蘿蔔,酸酸甜甜,清脆爽口的口感,相信孩子們都愛吃。 白蘿蔔連皮洗乾淨、晾乾,切成條狀備用,以鹽巴大致醃一下白蘿蔔,靜置一下,以去除蘿蔔的苦澀味,再用冷開水沖掉蘿蔔上的鹽分,將水分擰乾備用。 準備白開水、白糖、白醋,放入鍋中煮開讓糖溶化、放涼;愛吃辣的人,可以取一條辣椒切小段,取一個乾淨的容器,將白蘿蔔、辣椒和糖醋水都放進,蘿蔔和辣椒要完全浸泡到糖醋水,並放進冰箱冷藏一天,要吃之前,取出適量的份量放在盤子上,再淋上一點香油,就可以端上桌。 酸酸甜甜的台式泡菜醃蘿蔔,做法很簡單,即使是第一次試作的親子,失敗率都很低,親子共做能拉近距離,做出的成品連小朋友都喜歡,而且台式泡菜醃蘿蔔可是油炸食物的好朋友,或是吃多了大魚大肉想要解膩,都可以來上一盤,保證下飯受歡迎。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偏校練宋江陣 全校皆兵

六甲國中宋江陣帶頭的雙斧還是位武功超群的女娃。(記者陳俊文攝) 宋江陣需要很多人,各地廟宇推廣已不易,基層的學校想推廣,又因師資和家長、學生意願的問題,目前以偏鄉小校為主,但一陣動輒三十人,偏鄉小校本就學生不多,幾乎都要「全校皆兵」,連女生都要登場舞刀弄槍。 學校宋江陣是民俗體育範疇,每年辛勤練習主要為一年一度在台南舉行的民俗體育競賽,主辦的國立台南大學還刻意將「武陣」項目的宋江陣安排在開幕典禮之後舉行,一來讓教育部長官可以觀賞小朋友的訓練成果,二來因宋江陣人數眾多,表演起來較有氣勢,也具震撼效果。 菁寮國小宋江獅陣三十四小朋友由金獅帶頭排陣式。(記者陳俊文攝) 但即使是校園推廣宋江陣,也愈來愈難推動,今年國小組宋江陣比賽只來了三隊,來自無米樂故鄉的後壁區菁寮國小帶隊老師表示,菁寮國小宋江陣成立於民國八十三年,歷史悠久,曾在民國九十年中斷過兩年,之後一直持續至今。該校學生總數四十二人,扣掉剛進來適應環境的一年級新生六人,獅陣有三十四位小團員,幾乎能用的全派上場,所有小團員身穿紅色武服,腰繫黃色腰帶,在金獅帶領下,小朋友手執刀棍、盾牌、月眉棍和關刀上場表演武技,二至六年級娃娃兵贏得滿堂彩。國小組宋江陣男女混合也僅歸南國小和高雄內門國小兩隊參賽,表演的性質大於競賽的性質,為台灣宋江陣的傳承紮下根基。 國中組宋江陣男女混合組也僅六甲國中一隊參賽,六甲國中宋江陣從民國一0四年開始推廣,今年宋江陣來了二十八名成員,帶隊老師說,本來有三十名學生,有兩名臨時有事無法參加。六甲國中宋江陣是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的老面孔,八年來沒有缺席過。 年紀雖小,但舞弄棒棍也是虎虎生風。(記者陳俊文攝) 陣中成員有男有女,帶頭的雙斧還是女娃。愛美的女孩子要曬太陽,又要舞刀弄槍,在大都會很難找到人,因該校有武藝性,所以從武術轉型宋江容易許多,該校宋江陣今年在民俗體育競賽以九十三分再次獲得特優獎。另外在個人單練女子組獲得三個特優、兩個優等; 男子組單練和雙人對練各獲三項優等,表現十分優異,這些成員都是未來宮廟宋江陣組訓的生力軍。 (記者陳俊文)

Read More

〈中華副刊〉買禪

■風雅 省下紅色相思,省下藍色憂鬱 省下黃色笑話,省下咖啡色是非 省下白茫茫的白日夢   省下無明,省下無聊 省下無稽之談,省下無病呻吟 省下無所事事,省下無間地獄   省這省那,於是存了一筆 空無,用來買單人份的 禪

Read More

〈中華副刊〉流蘇飛雪

文/攝影 徐然 每年這個時候,是流蘇花開的季節。我等待的流蘇,不在熱門打卡的知名風景區,也不在公園裡,平時他只是捷運站旁一棵不太引人注目的樹,光禿禿的,連一片葉子都沒有。 直到春天來臨,萬物萌發,經過立春、雨水和驚蟄,流蘇樹開始長出葉子,每天經過流蘇身旁,觀察他,直到整棵樹都長滿綠葉,我為他開心,然後又滿心期待花期的到來。起先只少許開了幾朵,隔天開了三成,我知道就在這些日子裡,那瞬間滿開的狀態就會向我奔湧而來。 這天我在捷運站附近吃早餐,卻有些心不在焉,因為等一下要去赴一個重要的約會,是的,流蘇在等我,走出早餐店,經過斑馬線,流蘇就在前方了,我們的距離這麼近,以致於我的心情萬分雀躍,心跳比平常快一些,即使我可以想像流蘇花盛開的模樣,哪怕每一年都是一樣的,此刻,我所盼望的,都是絕無僅有的相遇。 春天是個嶄新的開始,那麼就勇敢的赴一場約會吧!走過斑馬線,向右轉,流蘇樹綴滿潔白花朵,滿開的流蘇花形成雪景般的視覺,美的令人屏息,美的讓人由衷讚歎,微風吹來,花瓣款款舞動,為春天帶來美不勝收的盛宴,在人來人往的城市街頭,他的存在格外安靜,卻又將城市點綴的無比美麗。 站在流蘇樹下,欣賞他獨特的飛雪姿容,深深呼吸著似有若無的幽香,花香淡雅不染纖塵,這是將一整年沉澱後的心情,透過滿樹飛雪向世界問好的方式,流蘇和春天有約,而我和流蘇有約,把握短暫的約會時光,佇足流連,此生戀戀不忘。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雙姝玩色 染出時尚髮型

崑大時尚新生陳怡安作品「沖擊」(左),二年級吳佩璇「秘町之火」作品,大膽用色獲好評。(記者汪惠松翻攝) 法國肯葳KEUNE專業髮品透過數位化方式,首度舉辦全球髮型設計師大賽,崑山科大時尚展演學程二年級吳佩璇、一年級陳怡安,分別參與「真實美造型組」、「色彩爆發組」,兩人大膽揮灑用顏色玩出髮型時尚,展現作品讓老師們非常驚豔。也藉由大賽實踐所學。 崑大時尚學程主任陳怡君與鏡廳美髮殿堂負責人陳錫銘共同擬定「教學相伴」計畫,結合學校與產業資源,全力栽培想從事髮型美業的大學生,讓大學生透過最短的時間、最精準的專業培訓課程,在一年半至兩年內可以成為髮廊設計師,並且實現「入學即就業」的目標。吳佩璇及陳怡安參與此計畫,接受深度培訓,並首度參與全球髮業國際競賽,推出令人驚豔的作品,頗受好評。 陳怡安作品「沖擊」,利用二0二二年新流行的Normal color進行染色,結合不對稱的龐克式裁剪,加入了大膽配色的繽紛思緒,使之產生強烈撞擊。她在生活中找到了五色鳥的色彩排列,認為能利用五色鳥的元素擺置在人們身上,不管是髮色還是髮型,都將引領未來的潮流,正也是這股突如其來的靈感,讓想像力彈跳出與眾不同的色彩創意。 吳佩璇的「秘町之火」作品,則將髮型剪裁以方塊階梯的硬線條表現,結合臉頰部位的細緻挑染,紅色髮絲宛如在飛舞律動,整體區域挑染搭配逆刮出線條,柔化了挑染起始點的橫向硬線,剪裁結合挑染來決定漂色面積的比例,與線條黃金比例的配置,最後以鮮明的彩度(紅色)與底色(黑色)形成對比,讓紅色主宰生命的熱情。 陳怡君表示,為提升傳統髮型設計師個人品質與學術涵養,參與計畫的學生不僅課業要好,出席率也要達到九成以上,並且要兼顧髮廊在課後給予的職人訓練課程,擺脫傳統髮廊產學合作以工作為主、課業為輔的模式,而是改以學校教育為主,並大量加入傳統髮廊實務課程、專業研習與教育訓練。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三好微電影 南台資傳奪優選獎

南台資傳系老師梁丹青(右四)指導影視創作團隊,以《無法忘記的回憶》作品獲得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優選獎。(記者汪惠松攝) 南台科大資訊傳播系老師梁丹青指導影視創作團隊創作,以《無法忘記的回憶》作品參加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舉辦的「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整個企劃拍攝包括製片、導演、劇務、攝影、美工與錄音學生發揮團隊合作完成,勇奪優選獎。 國際佛光會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響應星雲大師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發起三好微電影甄選比賽,鼓勵全球各地以短片方式呈顯生命中善美的故事,一起推動世界的愛與和平,為傳播人間之真善美。 南台獲獎作品《無法忘記的回憶》,是由梁丹青指導資傳學生吳祥宇、劉芷如、林子豪、陳煒靜、賴渝瑾、施馨惠和周家名組成團隊「我們沒燈光」創作。內容,以面對低潮的少澤(男主角)遇到生命的陽光天使安森(女主角)的故事為軸線,作品也展現主辦單位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陽光的女主角一直默默關心男主角,絕對是他生命中的三好人物。 編劇與導演吳祥宇表示,獲獎《無法忘記的回憶》的創作靈感出於自己的經歷,生命過程中經歷一些低潮,在走出低潮後決定要寫成劇本。人難免會遇到人生的低谷,若可以有一位陽光天使在身邊,感受到人間的真善美,只要堅持不放棄,其實一切都會雨過天晴,而那段青春回憶會讓人無法忘懷。 梁丹青表示,獲獎作品是一部結合大二、三、四年級愛好拍攝劇情片的學生團隊,也是真正發揮並實踐三好精神的作品。整個企劃拍攝過程,包括製片、導演、劇務、攝影、美工與錄音組,學生均發揮團隊合作及專案管理能力完成。 南台校長盧燈茂表示,技職教育就是要培訓出理論與實務兼備的人才,南台資傳系一直在培育人才,透過競賽學習培育「務實致用」的新媒體傳播尖兵,並達到學用合一的教育目標,提升文創產業的文化軟實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陽光下的驚嘆

■yoyo yang 〈原來如此〉   看著同事兩眼紅紅,就知道她們家的寶寶,昨夜又鬧床了。 她說,小baby才剛出生不到六個月,每天夜裡都是不想睡床,好不容易用手抱著,哄睡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到嬰兒床,幾秒鐘,小baby又哭了,便趕緊抱起來哄睡。 她說,這還好,兩夫妻可以輪流抱著,好像先生當年當兵的時候,起來站衛兵,兩個時辰,熬一下,就過了。終於等到快天亮,婆婆早起,會過來接手照顧,她倆就可以稍稍閉個眼睛,稍後起床,然後洗漱,吃完簡單早點,還可以出門上班。 同事還年輕,她說,養兒育女雖苦,但自己還年輕,這點苦也不曾多想,看著小baby一天天長大,會翻身、會笑,整身的疲憊終將化為烏有。 日子過得真快,一晃,又過了半年。 有天,看著同事哈哈笑說,每次她要回家,都是個噩夢,我問說,是個噩夢怎會這樣哈哈笑呢!她說,小baby開始會認床了,回娘家總要將小baby的小床一起打包,唯有這樣,才能讓小baby夜裡好眠。 我看著同事露出會心的微笑,我才懂得,原來她早就將育兒苦楚化為無限的呵護。 她說,她會將每個環節細心打開,也會開心度過每個不順暢的過程、關口。 偉大的父母,我說。   〈量入為出〉   家裡的收入減少了,但每天的三餐還是得吃、得煮。 雞肉、豬肉、魚是天天必要買的主食之一,為了要讓家人吃到餐餐美味,荷包又不會太失血,每天買菜真的是大費周章的一件大事。 為了能夠滿足餐桌上的豐盛和營養的均衡,我學會了一件事,物美價廉的商品通通都是我的首要選擇。 每天我會特別選快到中午時分,騎著腳踏車,來到菜市場… 然後,我會相中剩下較多商品的攤販前看看,然後開始緩慢移動身子,這時候,老闆一見狀,會脫口說出賣給我便宜的驚喜,不過,我稍稍猶豫一下,就一定可以賣到物超所值的東西,快快樂樂地再往下一個戰場走去。 這回,我會挑剩下較少商品的蔬菜攤販前探個究竟,最後一定是全部掃清,因為攤販主子也快要收攤了,最後彼此各取所需,雙贏一定是最好的結局。 水果攤上,我盡量不買整顆完好的,問問老闆有沒有瑕疵的,尤其有些水果賣相不佳或者是有微微碰觸到果皮,無法以原價售出,這些一律要了,就這樣,我又可以張羅到用半價不到的金額卻能買到相同品質的水果,有時候,還會買一送二或送三的幸運。 因為這樣,每天的菜單一定會有主食,不定的蔬菜、水果等,但一經我用心的烹煮,端上桌上的也是一盤又一盤美味的餐餚。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億載線上朝會 推動閱讀雙語

億載國小自治市小市長李沐綺多才多藝。(記者施春瑛攝) 億載國小進行不一樣的兒童朝會,由自治市小市長李沐綺帶領的自治市團隊推動閱讀與雙語教育,透過線上會議模式,除了運用雙語問候、帶領全校小朋友示範如何進行布可星球的探索、介紹如何挖掘能量,也分享如何進行ICRT的學習步驟與投稿祕訣。李沐綺的口條清晰,製作的投影片簡明扼要,整個過程相當的流暢成功,頗受好評。 教務主任張瑾玥表示,李沐綺是億載國小一一0學年度的自治市小市長,多才多藝,熱心公益,參加校內外比賽更是獲獎連連,舉凡作文、科展、英語說故事、國語演說樣樣精通,值得一提的,她今年還榮獲「第十二屆廣達導覽達人首獎」。 校長林志政說,以往的兒童朝會,通常是在操揚升旗時,小市長上台協助師長們宣導生活教育,有時會輔以話劇等節目演出。而開學至今,因為疫情的關係,採線上兒童朝會的模式,各班的小朋友在自己的班級裡,雖然無法「面對面」,但透過螢幕感覺更親近,猶如身歷其境,也有實體無可取代的優勢。在操場上,距離遠的小朋友可能無法看清楚台上的演示或說明,但是線上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家長會長吳俊男還超前部署贊助各班教室裝設攝像鏡頭,讓學習無遠弗屆。 李沐綺說,準備線上兒童朝會的過程有點辛苦,必須要自己寫稿和製作投影片,但是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感覺很開心,希望大家一起動起來。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中華副刊〉遊戲

■黃詣 遊戲人間是不見讚賞的態度,在人間玩著遊戲時,卻總是無可奈何地發現:遊戲中的世界正如同真實世界一樣,有著令人深省之處。 所謂的價值觀,最能在遊戲中看見:鬼抓人將亡靈之可怖帶到現世,在聲聲尖笑之間,我們對於鬼之畏懼和想像已然成形,在午夜夢迴時,總是害怕著有些未知的什麼從身後襲來;更寫實者如「官兵捉強盜」或是美國小孩的「警長與印地安人」,前者傳達了公權力之於罪惡的所向披靡,而後者之歷史與土地的哀愁更是濃得切不開理還亂。 至於人生百態在電子遊戲中更是模擬得唯妙唯肖,無論是生、老、病、死,都能在遊戲中見到。我又怎能知道,表白之後會是喜是悲?遍尋不著那個「載入」的功能,又如何知道走向前方會有什麼樣的風景?手上沒有一本攻略,又怎麼確認所付出的努力會變成自己的能力?更令人不願面對的是該如何去和每一個人相處?假如到了破關時才發現這一切並不美好,又能按下一個鍵,重新開始這場遊戲這回人生嗎?每每念及,總不禁惆悵。 人生和遊戲十分相似,卻不可回溯與重新再來,令人生變得不圓滿。 然而,人生和遊戲從不相同,人生不完美,所以人生百味;人生不可預測,因此會無間斷地奮鬥,以求最好的結果。 這就是所謂的「遊戲人生」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個人的KTV

文/古家榕 插圖/國泰 都說唱歌是解壓良方,然而,如今的好樂迪,是我心中最遙遠的距離。思來想去,乾脆走進浴室水一開、蓮蓬頭一掛,很快便在霧氣蒸騰間,打造出我專屬的KTV。 人在浴室唱歌,興許是磁磚環繞的音效、或是堪比乾冰的氤氳,滿地打滾的殺豬音,竟恍惚生出海豚的清亮感。但見小女子得意而忘形,把一間小浴室唱成大型演唱會現場,頭頂灑下的熱水似聚光燈,這一刻,我就是浴缸裡冉冉上升的王者。 天后演唱時,自有她的口袋歌單。最近這兩年,愛上唱粵語歌:從〈風繼續吹〉到〈友情歲月〉,從〈富士山下〉再到〈格林童話〉,三十餘年的港樂跨幅,被濃縮成一段淋浴的時長。事實上,相較頻受調侃的港式普通話,一個講中文的人唱起粵語歌,並沒有比較不尷尬──但,實在是迷戀它的發音──諸如「愛」和「我」的婉轉韻致,「沒」與「合」的爽利吐氣,其中,又尤其是「可」、「空」、「開」等ㄎ聲字,一度不容妥協的鏗鏘,來到粵語裡,盡皆化作ㄏ聲喉音,發聲時,總感覺為他人留了些溫潤餘地。 可能是年過三十,無法不欣賞那份開口後、喉間特意轉圜出的體貼。 話說回來,趁洗澡時大唱粵語歌,的確是挺適合的。如同被遮擋住的不完美裸體,鎖門後的浴室,寬宏地收留了我殘破的發音。平日裡的講究和約束,隨著衣物一同褪去,蓮蓬頭下方的我,悄悄閉上眼、放鬆小腹和咬字,坦然享受一份可以不正確的隱私。 嘩啦啦的水聲中,漸漸地,整個世界無關對錯,只剩下我、和我的歌聲。 身處一個人的KTV,卸下塵俗憂慮,酣暢袒露真性情。總要等到小聽眾忿忿敲門:「媽媽妳洗太久了吧!」才會惆悵地大毛巾一拿、升降舞台緩緩落下,結束我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歡唱時光。 儘管如此,仍不忘在關上燈時,抬手一抱拳: 「咱們青山不改,有緣江湖再見。」 目送我的轉身,濕淋淋的浴室依舊無聲,僅用它半坪大的空間,容納著下次任性的預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