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32週年校慶 表揚傑出校友

大葉大學三十二週年校慶表揚十名傑出校友。(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十一日舉辦「大葉三二恆久遠,弦歌融融暢攸揚」三十二週年校慶大會暨第十一屆傑出校友頒獎典禮,表揚事業成就類、校務貢獻類、社會典範類、學術卓越類、藝文體育類、青年楷模類總計十位傑出校友。響應大葉大學完善弱勢助學計畫,第八屆傑出校友、畫家許輝煌捐贈畫作,會中也頒贈感謝狀及畫作給連續五年、每年捐贈新台幣十萬元助學的校友們。 大葉代理校長顏鴻森指出,校友們事業有成後,不忘回饋母校,大葉推動完善弱勢助學計畫,透過「學習取代工讀」的機制,幫助經濟不力學生翻轉人生,獲得許多校友熱心支持,金曲歌王王宏恩校友無償擔任公益大使,校友總會的愛心助學平台也捐出部分商品販售所得當助學基金,另有校友畫家許輝煌也捐贈畫作響應,學校也感謝多位校友連續五年、每年捐贈十萬元。 第十一屆傑出校友包括事業成就類詠詮機器公司總經理林建佑、台灣高沅空調公司董事長黃世榮、承億文旅集團副董事長戴淑玲、張富欽茶莊負責人張富欽、香港靖洋集團控股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楊名翔,學術卓越類台中市宜寧高中校長何財源,藝文體育類插畫家陳永凱(阿尼默),社會典範類彰化縣花壇鄉農會總幹事顧碧琪,校務貢獻類大榮生物科技公司前瞻技術長趙士慶,青年楷模類江蘇泓威檢測科技公司總經理洪基恩。

Read More

中州科大校慶社團博覽會熱鬧滾滾

員林市中州科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在校慶活動中推廣原住民文化。(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市中州科技大學十一日舉行五十二週年校慶,十二月十一日舉辦慶祝典禮,以「蛻變中州,獨一五二」為活動主軸,展現中州在少子化的浪潮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師生不斷求新求變的學習與競賽成果。校長黃思倫也頒發當選證書給對社會有貢獻的五位傑出校友,還有各系所、社團所設計具有特色的社團博覽會闖關遊戲、師生歌唱比賽等,校園充滿歡樂氣氛。 中州董事長陳芳益、國策顧問魏明谷、彰化縣政府參議陳君瑞、員林市長游振雄、員林市代會主席賴東位、彰化縣警察之友會理事長黃信雄、中華中州藍暉服務協會理事長江吉雄、高中職伙伴學校代表及中州校友等多人與會。 各系所、社團也設計了二十道關卡供師生闖關送獎品,如:人體彩繪噴槍體驗、科學魔法車、手做雪Q餅、無酒精調飲調製、DIY女巫手指餅乾、VR駕駛體驗、原住民族文化問答、植物名稱Q&A、魷魚椪體驗等,校園處處繽紛熱鬧、喜氣洋洋。 今年獲選為中州第十六屆傑出校友分別是臺中市私立祥愛幼兒園負責人張愛珠、藍圖生活科技公司負責人鄭國光、彰化市調解委員會主席許正創、中華中州藍暉服務協會秘書長許陳志忠、台中市東勢區農會推廣部趙志豪。  

Read More

竹塹文學獎頒獎 小二生奪童詩首獎

竹塹文學獎四類首獎得主合影,童詩首獎得主曾子瑜(左二)投稿時為國小二年級。(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二0二一竹塹文學獎」頒獎典禮十一日於新竹市演藝廳舉行,現場包括童詩、青春散文、現代詩及短篇小說等四類、三十位得獎者,得獎作品輯創造屬於新竹的文學風貌。 文化局長張馨之表示,竹塹文學獎開辦二十五年來,以書寫風城為主題,徵件文體包括童詩、現代詩、青春散文及短篇小說等,今年共有三百三十二人投稿,三十件得獎作品題材大至當代社會風貌、小至日常生活瑣事的描寫,創作來自於生活。 2021竹塹文學獎四類首獎合影,小小詩人曾子瑜的童詩精彩可期。(記者曾芳蘭攝) 文化局表示,童詩首獎得獎作品《聲音精靈別追我》作者曾子瑜,投稿時為國小二年級,也是她第一次嘗試童詩創作,透過「聲音」與想像力,將生活中會遇到的多種聲響搭配情境,生動有趣、層層遞進呈現,引導讀者一同體會被聲音「追」的日常。 2021竹塹文學獎四類首獎合影,小小詩人曾子瑜的童詩精彩可期。(記者曾芳蘭攝) 現代詩首獎《洛希極限》以天文定理寫愛情,克制的情景描繪,有情亦不落入俗套;青春散文首獎《踏雪而行》將外在景致與內在成長歷程之心境,借景寫情巧妙融合呼應;短篇小說首獎《塚牧之地》透過田野調查再加以詮釋的非虛構小說,訴說一個時代終結的荒涼之感,展現惋惜卻動人的故事。 今年各獎項得主中,就讀台中內新國小的林湜恩,再度獲得童詩佳作;青春散文第二名得主黃喬柔前年、去年分別獲得青春散文第一名、第三名,本次得獎也為高中生涯畫下完美句點;短篇小說第三名鄭哲霖、佳作張舜忠亦為獲獎常勝軍,前者於二0一九年獲現代詩佳作,後者於二0一五年獲短篇小說佳作。

Read More

苗古蹟最後拼圖 蔡氏濟陽堂開幕

苗栗縣定古蹟苑裡山腳蔡氏濟陽堂開幕。(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定古蹟最後一片文化古蹟拼圖─「山腳蔡氏濟陽堂」十一日舉行開幕典禮。從民國九十八年爭取暫定古蹟,歷經所有權分割、古蹟定著土地、縣定古蹟、修復工程及籌備開張等,關心文化資產的各界與蔡家後人等待逾兩百年「磚情古厝風華再現」這一天有十二年了。 開幕結合二0二一苑裡磚雕藝術季嘉年華辦理,廣邀文化、工藝、文史各界蒞臨參與展出與表演,馨香茶金雅聚團隊提供香道演繹,在演繹動靜間自然生成。讓忙碌的現代人,洗滌一身的疲憊與浮躁的心。 活動由苑裡鎮蕉埔國小二十四節令鼓表演開場、弘文高中琵琶與二胡演奏,該校古蹟解說服務隊演出文化造物者說書:情繫《蔡氏濟陽堂》與剪紙工藝展藝,推出「苑裡古厝主題磚雕展」及「古厝地契展」,結合古厝常態展出蔡家源流、苑裡地方特色產業、灣麗磚瓦等,呈現文化資產結合文化、工藝、產業、文史與藝術多元元素。 副縣長鄧桂菊表示,縣定古蹟山腳蔡氏濟陽堂,建築於嘉慶年間,至今二百餘年,古蹟的修復保存經歷許多政府與民間合作,期許彰顯地方價值與帶動文化風潮。 執行山腳蔡氏濟陽堂古蹟活化工作的苗栗磚家藝族協會,長年經營灣麗磚瓦文物館研習交流,館長也是該案執行長易榮昌說:「文化資產古蹟有著磚瓦的建築藝術呈現,希藉由古厝經營建構『苑裡故事館』的平台,活化古厝也結合各界進一步帶動地方更多的發展。」

Read More

客家粄圓節 600人同場搓湯圓

竹東客家粄圓節,公所準備兩千碗湯圓讓民眾免費品嘗。(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十一日於台泥公園旁舉辦一一0年「客家粄圓節」,吸引許多民眾參與,大小朋友一起搓湯圓,品嘗客家粄圓,熱鬧滾滾。 鎮長張順朋表示,今年號召六百人同場搓湯圓,除了一般湯圓外;也有不少民眾發揮創意巧思,在湯圓上玩出不同的花樣。現場熱呼呼的客家粄圓更是大排長龍。 冬至前夕,竹東鎮公所號召600人齊聚搓湯圓,享受圓圓滿滿的幸福感。(記者彭新茹攝) 張順朋說,粄圓在客家庄象徵著闔家團圓和吉利圓滿之意,在冬至前夕舉辦客家粄圓節,更具平安吉祥、凝聚同心的意義。 現場除了搓粄圓、吃粄圓之外,還安排許多活動,包括親子同樂的客庄探索闖關趣、童藝DIY玩創意,製作創意造型木桐花筆筒、白熊粄圓MEMO夾、柿柿如意留言板,還有優質農特產品及在地美食的竹東好客市集、客家米食文物展等。 今年客家粄圓節不只持續舉辦「在地餐桌小旅行」,帶領民眾深入了解竹東水源生態及客家美食文化,讓更多人能體驗竹東生活,品嘗道地美食;更新增製作「客家粄圓觀光地圖」,內容包括竹東粄食觀光地圖、竹東特色伴手禮及竹東特色景點介紹等,將竹東好吃又好逛的客庄風貌推廣給各地民眾。

Read More

聖誕歡聚安德 玉里健走散播愛

安德啟智中心舉辦創設四十一週年慶與第六屆踩街健走活動,花蓮縣長徐榛蔚敲響愛心鑼。(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天主教花蓮教區附設安德啟智中心十一日舉辦「聖誕感恩、歡聚安德」創設四十一週年慶與第六屆踩街健走活動,縣長徐榛蔚與玉里鎮長蔡秋龍陪同鄉親踩街,感恩在天主和上蒼的庇佑與眾人協力下平安度過一年。 昨天一早在源城國小森巴鼓隊帶領下,徐榛蔚、蔡秋龍及玉里天主堂神父劉一峰,由玉里車站出發,帶領數百位鄉親從圓環至鎮民廣場踩街,鼓聲與祝福話語讓玉里鎮上洋溢幸福氛圍。 「聖誕感恩、歡聚安德」踩街健走活動,數百位民眾在森巴鼓隊帶領下,讓玉里鎮充滿幸福熱鬧氛圍。(記者林有清攝) 徐榛蔚表示,感恩所有的恩人協助平安度過一年。並對於安德啟智中心投身為身障者給予教育、培訓,讓弱勢族群及其家庭有所依歸的奉獻與社工、志工的努力,表達最深的敬意。 安德啟智中心於民國六十九年九月,由天主教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顧超前在富里鄉創設,七十一年九月遷至玉里現址。草創時期教會沒有經費,靠顧超前回法國向當地企業主募款帶回台灣,作為教養弱智兒童經費。顧超前的構想是從幼年早療教育、成年職業訓練、工作到身心障礙人士終老、安養。現任機構負責人為來台傳教五十五年,被稱為「玉里的法國爸爸」的劉一峰神父。

Read More

北管潮 逾400人傳藝踩街

基隆八堵國小北管社小朋友參與踩街活動。(宜蘭傳藝園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活絡民間音樂活力,展現傳統北管藝術的當代生態,傳統藝術中心十一、十二日於宜蘭傳藝園區辦理「一一0年北管藝術交流活動」,以「北管潮─台灣重金屬派對」為主題,邀集北中南十四個特色北管子弟軒社匯聚宜蘭。昨天上午舉行北管出陣迎神綵街暨開幕活動,復刻傳統廟會情境,熱鬧滾滾。 兩天參演團隊總人數逾四百人,其中包括六組縣市登錄傳統表演藝術團隊,分別為「基隆聚樂社一組」、「淡水南北軒」、「板橋潮和社」、「林口樂林園」、「竹塹北管藝術團」及「彰化梨芳園北管樂團」,是近年台灣最盛大的北管藝術盛會之一。這次參與活動的子弟從九到八十六歲,證明北管藝術不論時空如何轉化、社會如何變遷,依舊深植在台灣人的DNA中。 傳藝中心舉行北管出陣迎神綵街暨開幕活動,復刻傳統廟會情境,熱鬧滾滾。(宜蘭傳藝提供) 昨天上午開幕活動中,有十一組北管子弟軒社參與綵街,傳藝中心更請出園區內文昌祠供奉的文昌帝君,以及戲曲祖師爺西秦王爺與田都元帥,坐上神轎參與北管出陣遶境。園區內店家擺設香案祭祀,不僅復刻傳統廟會熱鬧情境,也展現北管子弟與神同行的精神與趣味,共融出宜蘭傳藝園區「動態博物園區」、傳統藝術聚落的真實場景與價值。

Read More

縣長公館開放 楊文科當解說員

新竹縣長楊文科伉儷與參訪民眾在縣長公館中庭合影。(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打開新竹」,新竹縣週休二日開放竹北六張犁聚落、縣長公館及攻城獅主場館VIP獅王包廂,希望民眾透過實地參觀,更了解竹縣在運動、客家文化、建築美學等領域的推廣。 縣長楊文科表示,「Open House」源自於英國倫敦專業建築師群發想,探索各地城市國際性建築,自一九九二年舉辦至今,在世界各地多達四十幾個城市串聯響應。竹縣是第五個參與的亞洲城市,透過不同建築的特色呈現,讓大眾深入了解城市美學。 楊文科為參訪的民眾解說藝術品內的諺語,一番人生哲理,民眾收穫頗豐。(記者彭新茹攝) 縣長公館為兩層樓高的磚造洋式建築,搭配紅磚瓦屋頂;室外庭院有老樹與花草,綠意盎然。楊文科擔任一日解說員,以東方美人茶與茶點招待參訪的十五位民眾,並解說縣長公館空間使用。 一進門的領頭羊及客家婦女畫作,代表縣長施政風格及推動客語文化傳承;其中一項藝術創作刻有「阿公講,秤頭是路頭;阿婆講,有量才有福」,楊文科解說其意義,道出人生哲理。 前來參觀的蕭小姐表示,之前曾參加打開台北,原本以為縣長公館是座富麗堂皇的官邸,有著豪華的裝潢及精心擺設;經過解鎖,才發現縣長公館簡約樸實,於每個擺設對縣長有獨特意義。最大收穫則是與縣長對談,了解到楊文科是位政治家。

Read More

洗腎婦副甲狀腺亢進 微創射頻消融術改善

林新醫院醫師為洗腎婦進行「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改善血磷值偏高問題。(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南投縣名間鄉60歲江姓洗腎婦人,平常有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在烏日林新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長達4年多,對於高磷食物相當忌口;近2年抽血報告顯示血磷值偏高、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且副甲狀腺數值為正常值近3倍,雖花了近10萬元治療,但指數仍高達1000pg/ml。醫師為她進行「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改善長期問題。 烏日林新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蔡仲明表示,洗腎患者要特別注意血鈣、血磷濃度、鈣磷乘積和副甲狀腺素(PTH)濃度,這4項指標都與死亡率相關,且有超過一半的腎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忽。 蔡仲明說,血磷值太高會造成低血鈣,刺激副甲狀腺增生,分泌副甲狀腺素,把骨頭中的鈣釋放出來到血液中。除了會造成容易骨折之外,也可能發生全身心血管壁鈣化,進而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另外也會有皮膚搔癢、不寧腿等症狀。腎友只要抽血檢查發現副甲狀腺超過800pg/ml或鈣磷乘積大於70,務必要接受治療。 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傳統治療包括限磷飲食、藥物治療,但無法長期有效控制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有些患者會選擇酒精注射,缺點是需要多次注射,導致容易沾黏,增加之後開刀的困難度,且過量注射酒精有可能會損害喉返神經。另外,如果選擇接受傳統副甲狀腺手術,則會增加聲音沙啞、出血、傷口感染的併發症風險。 新型微創的副甲狀腺射頻消融術,可以把消融針插入甲狀腺結節內,利用熱能讓組織凝固性壞死,手術時間短,大約只需1小時、不需要住院,隔天就能正常上班,而且手術傷口無痕跡,減少手術傷害喉返神經的喉嚨沙啞無聲風險。因為能改善鈣磷不平衡,不用再長期服用昂貴的降磷藥,除了可以幫助副甲狀腺數值恢復正常,也是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腫大的新選擇。 蔡仲明說,患者手術後,半年來副甲狀腺跟血中鈣磷數值恢復正常,可以繼續安心洗腎。蔡仲明建議,洗腎患者如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可接受新型手術,避免造成血管鈣化和骨折,帶來更大健康危機。

Read More

李國明手繪電影海報展揭幕

三重區公所「畫戲人生」五、六0年代手繪電影海報看板展。圖為畫戲人生手繪展EDM。(記者吳瀛洲翻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重區公所「畫戲人生」李國明手繪電影海報展十一日揭幕,展出上百幅手繪電影海報作品,提供四、五年級民眾的時代記憶。展期至明年一月九日。 新北市三重區公所舉辦「畫戲人生」五、六0年代手繪電影海報看板展,展場三重社教館門面刻意布置成復古的戲院景觀。(記者吳瀛洲攝) 區長陳奇正表示,創立於民國三十六年的東海畫室,由前鎮長洪水塗草創,開啟三重電影畫板的精彩世界,薪火相傳至第二代簡國清、第三代李國明。李國明更是目前三重地區唯一在職的手繪廣告看板師,從事手繪電影看板四十多年。 陳奇正表示,這次展覽不單要喚起大眾的回味,並期望民眾在觀賞中細細品味李國明精湛畫功,感受過去的宣傳途徑與其所形成的視覺呈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