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開發、盛富開發合捐高頂復康巴士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奇美開發建設、盛富開發建設十八日捐贈一輛高頂復康巴士予台南市政府,由市長黃偉哲代表接受。企業送愛,目前共計一百五十五輛小型復康巴士及一輛中型復康巴士,為市民服務。 奇美開發建設、盛富開發建設十八日捐贈一輛高頂復康巴士予台南市政府。(記者陳治交攝) 黃偉哲表示,南市總人口一百八十七萬人,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從二0一八年二十八萬三千多人,上個(三)月底已突破三十二萬五千人,短短三年多增加了四萬多人。不管是長者或行動比較不便的市民,復康巴士能夠延伸他們的視野,拓展行動範圍,感謝企業的捐助。 奇美開發、盛富開發董事長蔡宗勳指出,得知台南市溪南地區有舊復康巴士需要汰換,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企業精神,響應政府公私協力關懷社會,聯繫社會局表達捐贈一輛高頂復康巴士的意願。 社會局長陳榮枝指出,目前南市身心障礙者人數將近十萬人,復康巴士主要載送身心障礙者及短暫性行動不便且乘坐輪椅者,協助解決就醫、復健、社會參與等交通問題,每年平均提供二十八萬趟次以上服務,逾四十六萬人次受益。在疫情期間,復康巴士也投入防疫工作,作為提供接送長者施打疫苗使用。 台南市交通接送服務運用公益彩券盈餘委託「社團法人台南市臺南都志願服務協會」辦理,復康巴士接送時間自上午六點至晚上十一點,預約請洽(0六)二九七五六七八(永華、溪南區)或(0六)六三二八八九九(溪北)。

Read More

4/18新北新增500例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衛生局疫情說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COVID-19確定病例,新北市479例新增採檢陽性、21例居隔陰轉陽。其中外縣市相關案58人:基隆相關案6人、北市相關案38人、桃園相關案9人、新竹市相關案2人、高雄相關案2人、花蓮相關案1人。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Read More

木柵動物園馬來貘搞失蹤?搬家談戀愛啦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最近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熱帶雨林區怎麼都沒有看到馬來貘「貘樹」帥氣的身影?動物園說,不用擔心!牠只是為了「貘」生大事而搬家啦! 「貘樹」在3月中旬移居保育研究中心,與新加坡動物園遠道而來的「Putri」相親。(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指出,「貘樹」在三月中旬移居保育研究中心,是為了與新加坡動物園遠道而來的「Putri」相親,保育員都非常期待牠們能擦出愛的火花,成功繁衍下一代。 馬來貘寶寶如果能誕生在夏季,比較適合寶寶成長及學習游泳(「貘樹」和媽媽「馬雅」。(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說,今年七歲的小鮮肉「貘樹」是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內誕生的馬來貘,出生以來一直居住在熱帶雨林區,三月中旬為了要引薦給「Putri」而搬到保育研究中心。 至於比「貘樹」大一歲的雌性馬來貘「Putri」,是台北動物園為了推動馬來貘域外安全族群及其基因多樣性保存,透過參與歐洲瀕危物種保育計畫(EEP),從新加坡動物園借殖而來的個體。 動物園表示,「Putri」是在去年十月底抵達台北動物園,結束卅天的檢疫期後便入住保育研究中心。因為馬來貘適合配對的季節約在五月,因馬來貘孕期為十二到十三個月,若有成功配對,隔年馬來貘寶寶報到時剛好是夏季,比較適合寶寶成長及學習游泳。照養團隊於是計畫,先讓「貘樹」與「Putri」在三月成為同住保育研究中心的鄰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若一切進展順利,會再嘗試讓牠們更進一步的接觸。 當年的小可愛已經長成大帥哥(103年6月30日「貘樹」出生滿月)。(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受到人為開發及棲息地持續縮減等因素影響,動物園說,全球僅存的四種貘,包括:山貘、馬來貘、中美貘及南美貘,如今都被IUCN列為瀕危(ENDANGERED)的物種。

Read More

柯P居隔首日連3場視訊會議 預告本週全台會大亂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因上周曾近距離接觸府外確診人士,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十七日兩人PCR採檢陰性,將居家隔離至廿四日凌晨零點才解隔;十八日為兩人居家隔離首日,柯文哲在近中午時透過視訊影片跟大家報平安,「大家午安!我很好,還在呼吸!」 市府防疫視訊會議。(摘自市府影片) 柯文哲說,他昨天居家辦公,視訊召開晨會、防疫會議,據北市府提供畫面顯示,柯文哲提及目前有六萬人被居家隔離,為照顧這些人要花多少力氣,「我都可以非常清楚……這禮拜全台灣大亂!」只能保佑這幾天疫情未快速延燒,否則許多縣市在無防疫專責旅館下,全部送往醫院將重演香港慘劇。 北市府表示,目前柯文哲及黃珊珊兩人身體狀況一切正常,配合北市府本周開始實施居家辦公及分流演練,柯文哲市長昨日一早七時卅分照常線上主持晨會及防疫會議;北市府各項市政工作均照常運作,不受影響。 柯文哲在防疫會議中,針對近來全台本土確診數不斷飆升提出警示,認為全台各縣市都要提高警覺,落實輕重症分流,以免重蹈香港覆轍;且柯文哲也憂心,被居家隔離人數越來越多,社會機能可能因此癱瘓,要思考如何確保經濟不受影響。 他在會議中說,「我非常清楚,這週全台灣會大亂,你想想看現在有六萬人被居家隔離,你為了照顧這六萬人要花多少力氣?不得了!因為這六萬人要花多少力氣照顧?」 會中針對中央規劃施打兒童疫苗計劃,柯文哲則質疑,全世界有幾個國家開放六至十一歲兒童接種莫德納?且有無開放兒童接種AZ疫苗?並責成相關單位參考國外案例,提出專案報告;此外,副市長蔡炳坤指出,各縣市已開始累積莫德納疫苗,就恐未來開始接種兒童疫苗,疫苗量可能不足。 柯文哲中午時也自拍影片報平安,他說,從早上七時卅分至十一時四十五分,「我在家裡坐在電腦前面連續開了三個會議,中間只有上廁所一分鐘,居家隔離比上班還累。」 柯文哲說,他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開完會通常會自己寫會議記錄,一個一個哪些列管,在吃午飯之前要將會議記綠寫完,「我要去工作了!」 柯P:居隔比上班還累。(摘自市府影片) 另外,除了柯文哲,黃珊珊一樣上工嗡嗡嗡。黃珊珊說,她在家裡居家隔離,但所有工作都不會停止,她很好,也沒有什麼問題,尤其採檢陰性,這幾天跟她接觸過的人,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請大家放心,大家一起好好度過這段時間,不會讓台北市政停擺。

Read More

重現鄭成功登陸鹿耳門 《黑水溝傳奇》劇組著戰服上陣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由鹿耳社區舉辦的「重回北汕尾鹿耳門-模仿鄭成功登陸」活動,將於四月三十日在鹿耳門溪登場,重現鄭成功率軍登陸鹿耳門的歷史場景,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張登文、《黑水溝傳奇》劇組人員十八日換上戰服誓師,邀請民眾共襄盛舉。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張登文、《黑水溝傳奇》劇組人員換上戰服,為「重回北汕尾鹿耳門-模仿鄭成功登陸」活動宣傳。(記者陳治交攝) 張登文表示,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領的四百餘艘戰艦進入鹿耳門,從此改寫台灣歷史。這是四百年來,台灣首次擊敗海洋霸權國家,當年的「台灣之門—鹿耳門」,現今仍細說著過往的繁華與開台故事。 鹿耳社區每年舉辦模仿鄭成功登陸活動,為了提升社區產業,去年結合在地宮廟、海軍陸戰隊雲嘉南聯盟退伍弟兄及南台科大、崑山科大師生共同參與。鹿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登進指出,鹿耳門具有歷史、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希望透由活動的舉辦,讓更多人知道鹿耳門的歷史、地理、生態及宗教意義,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世界遺址。 此活動被台北影劇公司列為《黑水溝傳奇》影劇拍攝的重要場景之一,當天將穿著古裝,手持「反清復明」大旗,重現鄭氏部隊集結、祝禱天地,從鹿耳門溪口登舟模仿登陸經過,希望透過實地體驗歷史事件,將書本與歷史現況相互結合,讓更多鄉親認識台灣歷史。

Read More

裂縫、刮傷恐影響鍋壽命 揭曉琺瑯鑄鐵鍋「防鏽撇步」

使用鍋具時應把握「冷鍋、冷油、中小火」慢慢加熱,爐火不得大於鍋底底面,且烹煮後的熱鍋須稍微放涼後,才可用溫熱水清洗等原則。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外觀五彩繽紛、儲熱效果佳的琺瑯鑄鐵鍋,是許多人心中的夢幻鍋具!不過,琺瑯鑄鐵鍋在使用時,有一些須特別留意的細節,如不小心,可能會損壞鍋具、影響使用安全! 內外雙材質 打造琺瑯鑄鐵鍋的特色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建利助理教授表示,鑄鐵鍋是生鐵(含碳量約2~7%的碳鐵合金)所製成的鍋具,擁有良好的儲熱性;琺瑯則是一種耐高溫的玻璃材質。琺瑯鑄鐵鍋就是將琺瑯燒熔後包覆在鑄鐵鍋外成為塗層,可避免鍋具生鏽與食材沾黏。 琺瑯鑄鐵鍋適用於多種烹飪用途,由於儲熱、保溫效果優秀,特別適合用於燉煮,且能利用餘溫將食材燉煮至熟透入味,達到類似無水鍋的烹調效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劇烈溫差、碰撞 鋼刷、鐵鏟通通NG! 在爐具的選擇上,一般家庭的瓦斯爐、IH爐、烤箱都能使用琺瑯鑄鐵鍋,但微波爐則無法使用。陳建利提醒,琺瑯鑄鐵鍋表面的琺瑯容易因冷、熱溫差造成收縮而出現龜裂,進而使鑄鐵外露而生鏽。因此,使用鍋具時應把握「冷鍋、冷油、中小火」慢慢加熱,爐火不得大於鍋底底面,且烹煮後的熱鍋須稍微放涼後,才可用溫熱水清洗等原則。此外,也一定要避免將剛用完的熱鍋直接以冷水沖洗、或鍋具從冰箱取出後就直接加熱、直接空燒鍋具等。 食藥署提醒,琺瑯本身不耐碰撞,雖然不容易像一般玻璃澈底碎裂,但碰撞後可能會讓琺瑯產生看不見的細微裂痕,影響到塗層的保護效果。記得金屬的鐵鏟與廚具,都要避免使用在琺瑯鑄鐵鍋上,以免敲出裂縫或刮傷琺瑯表面,影響鍋具壽命。  

Read More

膽道金屬支架引流膽汁 可避免膽管阻塞問題

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力仁醫師表示,病人及家屬與醫療團隊多溝通,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70歲的王媽媽因右上腹痛、經常噁心反胃食慾不振,在家人陪同後到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就醫,確診罹患膽管癌。為減輕患者病症,醫師建議王媽媽裝置膽道金屬支架,順利讓左右邊膽管的膽汁流通,現在王媽媽一樣可以跟山友去爬山健行,享受安逸的銀髮生活。 膽道金屬支架協助膽汁引流 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力仁醫師表示,若膽管內部形成癌症,如膽管癌、胰臟癌、壺腹癌,導致膽汁無法正常引流至壺腹,來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食物,會使病人出現黃疸、茶色尿(接近紅茶的顏色)、灰白色大便的現象,造成阻塞性黃疸,可以藉由安裝膽道金屬支架舒緩膽汁阻塞問題,協助膽汁藉由支架循著生理途徑來到十二指腸幫助消化食物。 張力仁醫師進一步表示,病人常擔心裝置過程中因膽道金屬支架需放置在病灶上,容易有出血問題,可能導致管腔破裂,另外,患者也擔心膽道金屬支架可能有「滑脫」現象,也就是俗稱的移位,不過金屬支架通常會被癌細胞包覆,因此滑脫機率低,根據長期臨床經驗,兩種狀況發生率低,因此病人及家屬不需太過擔憂。 金屬支架與塑膠支架的差異性 金屬支架能提供膽汁更好的引流,因為金屬支架能夠擴張管腔,使直徑較長,也不易造成膽汁、膽沙、膽泥淤積問題。相較之下,塑膠支架直徑較短,因此引流效果較差,且塑膠支架管腔窄,膽汁是有黏性的液體,會出現阻塞問題,病人約1至3個月就要再替換塑膠支架,更換頻率較金屬支架頻繁。 不過不論是金屬支架或塑膠支架,都會有殘留結晶的問題,結晶聚集在支架內,最後造成膽汁阻塞。但金屬支架若發生阻塞問題,張力仁醫師建議可以透過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判斷是否阻塞,再從中協助病人把堆積在支架的膽沙、膽泥、結石清理乾淨,可是塑膠支架只能重新替換,無法清理支架內的結晶,所以患者在選擇上需多加考慮。 張力仁醫師呼籲,若醫師建議病患放置金屬支架時,應儘速裝上金屬支架,臨床經驗顯示,很多病人得知要裝置金屬支架,會去搜集更多資訊,害怕安裝金屬支架,但病情也在無形中惡化,最後造成無法裝置金屬支架的局面,建議病人及家屬應該與醫療團隊多溝通相信醫師的判斷,才不會錯過最佳黃金治療期。  

Read More

4/18本土新增1390例 60多歲男打3劑染中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國內新增1390例本土個案,再創新高,中重症個案也增加1例60多歲男性,有慢性神經系統病史,接種過3劑疫苗染疫。另90例境外移入(6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1390例本土病例,為699例男性、687例女性、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4月6日至4月18日,其中包含715例為無症狀感染。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500例),台北市(270例),桃園市(187例),基隆市(115例),宜蘭縣(68例),花蓮縣(57例),台中市(41例),高雄市(31例),台南市及屏東縣(各21例),新竹市(20例),台東縣(14例),新竹縣(13例),嘉義縣(10例),南投縣(7例),雲林縣(6例),苗栗縣(5例),彰化縣(3例),澎湖縣(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中症個案是於4月15日發病,採檢陽性,有肺炎但無額外氧氣需求,曾使用瑞德西韋治療,目前病況穩定、住院隔離中。 據統計,中重症累積47例,當中有3例重症、2例死亡,其中有一例重症患者是2歲孩童截至今日我國輕症無症狀病例累計10108例,占比99.54%,中、重症占比分別為0.43%與0.03%,其中已有7人解隔。 (指揮中心提供) 至於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57例男性、32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5例),美國(3例),帛琉及印尼(各2例),澳大利亞(1例)移入,另77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2月21日至4月17日。

Read More

【一號人物】劉辰岫專訪|不執著形式,找出好敘事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沒聽過人嶼,也應該看過他們的作品,不管是將玉山山巒輪廓化作設計元素,抑或是將藥丸作為創作材料,每一個人嶼的創作都令人印象深刻,創辦人劉辰岫對於不斷實驗、不斷嘗試的實驗室手法,有一套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想法。 劉辰岫,跨領域藝術團體人嶼創辦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擅長科技藝術跨領域創作,在許多大型專案中擔任總監統籌角色,藝術創作中融合科學科技概念及媒材方法,他的創作及研究專注於開發新的敘事方式回應當代議題,並且利用基礎科學模型探討自然、科技與人類之間的複雜關係。 ▍「透過設計或是藝術講故事,或是將一個問題做得更清楚,讓人可以討論與探究。」  變形蟲般的團隊 理工出身的藝術家不多,但將理工與藝術相結合,迸發出新火花的藝術家卻不多,更何況將醫學、熱力學,量子……等等專業或是技術作為媒材,運在了每一項作品中,這在臺灣又更稀少。人嶼科技集結了藝術家、設計師、工程師、科學家……等等,在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任教的劉辰岫老師,正是人嶼的創辦人,在他看來,科技不僅是工具,還是思辨的媒介,而利用媒介來探討現在與未來,敘述出故事,即是他的創作的動機。 在新的時代下,即使是創作團隊組成,也具有很大的彈性,劉辰岫就表示人嶼的團隊的運作就像是變形一樣,成員會隨著專案的性質不同而有調整,他也表示團隊通常在一個時間點會和十幾個人才在不同的專案上合作,但人嶼秉持的核心理念、精神等卻都是不變的,「人嶼不是一群固定的人,而是一個核心精神、創作理念及方法。」 人嶼探討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科技間的關聯及互動,「我們是用跨媒材的方式去探討美學、文化、環境,雖然我們會使用大量科技性的媒材,但其實最終都是回應到文化課題,都是時代性的問題。」 他認為藝術或設計未來會開始成為「思辨的媒介」,愈來愈趨向以說故事的方式和社會大眾溝通,「透過設計與藝術來講故事,將一個問題描述得更清楚,讓議題可以被大眾討論與探究。」劉辰岫這麼說。 做實驗 「人嶼剛成立時,大眾對於藝術的想像是滿傳統的,但我們那時候在做的事情就是讓藝術的形式變得更多元,嘗試將美學透過科技呈現,將燈光LED、控制電腦、或是機械、流體等作為媒材,過程不斷地實驗。甚至我們到最後也開始有一套方法論,新媒體不一定是要錄像、不一定是互動,因為當一個新媒體有固定的標準或手法,這就不新了,新媒體的核心是一個實驗精神,所以科學與工程的方法與訓練就扮演了一定的重要角色。」 他提到實驗精神,自己覺得其實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去學一個軟體或工具,在面對不斷更新的科技,每天都會有新的問題出現,設計師或藝術家要怎樣去適應新的媒介,怎樣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 《Flying Mountains》結合數位製造與燈光藝術,將玉山山群轉譯成為裝置藝術,為臺灣大學收藏作品,展示於臺大普通教學館前。 不斷向外尋找靈感 對於這樣的時代,他認為需要廣泛閱讀,以及不斷吸取新的知識。 他認為傳統的美學教育營造出的藝術家,形象都是比較向內發展,從個人經驗與內在挖掘素材,「我覺得新一代的藝術,更多會往外找尋靈感,跟時代、社會議題、環境做結合,所以作品是否能跟其他人的連結會愈來愈重要,它的詮釋也變更開放。過去觀賞者必須要照一個論述才能體驗,但是,我覺得現在的作品要從觀賞者的角度去欣賞都可以,更是可以被討論。好的作品是讓討論可以更清楚,即使反面意見也好,都可以讓問題更聚焦。」他這樣說道。 閱讀也會掌握比較多科技的脈絡,像是近期的NFT、區塊鏈、AI人工智慧,或是生物、生態、太空、量子電腦這些科技,當這些出現在生活當中,藝術家就會開始去討論或甚至使用它,如果想要保持在創作的最前線,就需要不時地補充廣泛的知識。 新還是舊不重要 「另外在創作上面,現在我很強調脈絡、有系統的。」他提到以前的藝術形式會比較強調內在情感與個人經驗的抒發,但他認為新型態的創作是70%有脈絡性、系統性地去發展作品,另外30%才會是比較自由、跟開放性的思考。 「以往我們稱這類型的創作為新媒體藝術,而現在我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叫做『無媒體Non Media』。我們在創作時著重的並不是媒材本身,而是透過媒材講什麼樣的故事,所以就像是我們應該看到的不是眼前的媒材,而是它背後所探討的議題。有點像道家所講的『無』,其實是在影射所有任何的媒體都可以。這個概念也代表了媒體是『新』還是『舊』並不重要,重點是故事能不能很適當地被傳達。而所謂的系統性,是一個創意從發想開始,然後如何去找適合的媒材?」 《水城市》利用自研發的流體造形美學與工法,將顏料用數位和機電的手法灌注於透明管中,立體的結構讓作品成為一個微型建築從每個角度觀賞都有不同的樣貌。 理性與感性合作 所以要怎樣去和創作概念產生關聯,及選擇適當媒材?媒材就需要實驗,「假設要使用細菌,那怎麼培養細菌?它的形狀要怎麼控制?或者他們的顏色要怎麼控制?我們就開始進到比較科學的思維,所以時常要左右腦互換,最後我們要不斷去詢問說,這個媒材是不是真的表現要說的故事,所以要不斷在感性與理性、概念與媒材去反覆檢視,最後才能達成理性感性兼具的作品。」他也提到在人嶼,每個人都會寫工作紀錄本,「創意、藝術也是一個思想,所以要怎樣把創意去管理跟傳承就很重要,當你的作品是有脈絡發展的時候,才可以討論、被檢視,如果作品不能被討論的話,它就不會被延續,可能展覽過一次後就沒有了。」 他舉例提到:「去年我剛到陽明交大任教並成立了一個實驗室叫做『未來敘事實驗室』並獲得了科技部的支持,我們會探討氣候議題,還有環境、人類世這些議題。像在科技發展下也產生一些汙染,或者是自然資源的匱乏,那在這樣的未來,要跟環境共生,會有什麼樣有趣的,或者是值得探討的現象。譬如未來自然環境及動植物的樣貌若因為工業污染或是土地開發而改變樣貌,未來的美學會不會也跟著改變?或是量子電腦會帶給產業和生活新的變革,那什麼是量子?我們看不見量子、也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用量子物理學中的定律,嘗試把它的特性聲音化、視覺化讓大眾能夠體驗,進而討論『量子美學』是什麼東西。我們希望在第一層的感官體驗之後,能夠再刺激觀眾進一步探究量子力學的更多奧妙之處,像是多重宇宙、波粒二重性,或是薛丁格的貓等等更深層的知識,以及重新檢視人類存在與宇宙的關係。」 他再舉了近期的作品:「我們有個《米堆模型》作品是跟藥物有關,利用物理學的米堆模型(Rice-Pile Model)去產生一連串的聲響,做一個聲響裝置,來探討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議題。我們看病時會拿抗生素,沒吃完的藥會丟掉,但一般家庭垃圾的焚燒溫度不夠高,所以抗生素是沒辦法被分解,它會直接進到環境當中,環境裡的細菌突變很快,所以細菌就會開始產生抗生素的抗藥性。以後割到傷口被感染,很有可能抗生素沒辦法治好傷口,目前美國每年有四萬人死於這樣的超級細菌,這在聯合國被列為重大議題,他們預估2050年全球每年會有一千萬人死於這樣的病因。我們透過這個作品回收廢棄藥丸,並且喚起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認知,而剛好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兩年醫療健康問題也更加被重視。」 團隊工作時側拍。 故事性引發深入探究 內文=因為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有涵義與故事,我們問到現在作品該如何促使觀賞者能夠往下深挖,他說:「我覺得它在呈現的時候,一定要有沉浸感,體驗作品時的環境氛圍,讓人好像是走進劇場,作品像在舞臺上演戲的演員,再來就是能夠有互動體驗,觀眾可以去改變作品的樣貌或是參與創作。像之前《米堆模型》這個作品,蒐集廢棄藥丸就是讓大眾參與這個專案,讓這個議題能夠更深植他們的心中。另外,創作的背景研究,還有自己對這個議題夠不夠清楚,有沒有對數據上、文獻上的考究,那個是很重要的。」 「其實十幾年來在政府及民間機構對於美學與設計的推廣之下,現在年輕人對於美學的追求及鑑賞能力是有提升的,以往展覽主要著重在視覺的呈現,但現在看展覽,觀眾希望能夠帶走更多知識層面的東西,所以現在除了視覺上的體驗外,背後的故事是否扎實是更重要的。」 《米堆模型》試圖引起社會大眾對於藥物的使用產生關切及注意,利用真實回收的藥丸,製作一件聲響與動力機械裝置。 好的作品都是在塔頂 內文=最近藝術形式與交易方式,因NFT數位形式而被廣泛討論,他表示說:「確實現在討論熱烈,絕大部分是金融層面的炒作,但對於藝術或是文化資產,它的價值在於讓原本容易被大量複製的數位型態作品更能夠進入市場,進而資產化。當然現在很多作品是為了炒而上架,但這有點像是金字塔,有些藝術家在NFT出現前十幾年就開始做這方面的創作,這類型好的藝術家作品多半還是值得收藏。而因為炒作而產生的作品會墊在塔底,也許時效過了價值不在,但是它們會將真正有收藏價值的作品往上推至塔頂,所以要收藏關鍵還是得好好認識藝術家以及他創作的理念。」 隨著NFT話題,創意是否是私有財的議題又再被拿出討論,他認為其實藝術跟知識一樣,「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但他不會把相對論視作只有他可以使用,同樣藝術當然應該被共享,共享的是一種想法、一個觀點,是引起思辨的無形資產。當然說成為商品化進入一個金融體系也很重要,因為創作也需要資源,如果無形的概念發展成一個買賣商品,然後可以有資金進來,那它是一個健康的循環。雖然被收藏了,但是那個精神,還是可以被拿來討論,那個就是開放性的。」 問到假使有人以共享之名,行剽竊之實,他認為:「在藝術界裡面,大家會去追隨有開拓性想法的人。舉例來說,草間彌生的作品很容易被複製,但她的畫可以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她做這樣的作品具有開拓性。而現在其他人如果要做一模一樣的作品,當然不具任何價值。」 《涅槃》將工業及生活廢棄物用於山水造景,將物件堆砌成為貌似庭園中會見到的假山,再用鮮豔螢光色的水液體創造流動的瀑布。形式讓人聯想到自然山水造景,但視覺感受到的卻是完全相反,因而產生衝擊,進而讓觀者反思現今工業發展所帶領世界前進的方向。(照片提供:源日工作室/王士源) 能被傳承的開放想法 內文=他又提到作品論述的開放性:「我常會在展覽最後問現場的觀眾,或是他們看完後,來告訴我他們的看法,當中我也學到很多的東西。因為我覺得做這些作品就是要被拿來討論,人嶼之前有做過會變色的畫,我們控制溫度,讓畫布上面的溫感顏料隨溫度改變,所以出現一些抽象幾何形狀。而每個人看那個圖形的想像都不同,有的人說好像是水面上的漣漪,那有的說好像是日蝕,或者是有覺得是生命孕育的過程。」 正如同是人嶼的英文名字Legacy Lab,正是傳承的意思,所以在他看來,最終作品能夠留下怎樣的迴響與看法是很重要的。

Read More

農友配合休耕卻不能建農舍 朱信強要求改善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朱信強十八日議會質詢指出,農民配合農委會休耕政策,反而不能申請興建農舍,請市府加以改善,維護農民農舍居住正義。 高雄市議員朱信強議會質詢指出,農民配合農委會休耕政策,反而不能申請興建農舍,請市府加以改善,維護農民農舍居住正義。(記者吳文欽攝) 朱信強說,農業局「片面主觀從嚴認定」,以休耕未實際從事農作,拒絕農民興建農舍,嚴重影響農民居住權益,要求市府加以改善;農業局答覆允諾研議。 朱議員指出,中央近十一年未調整公糧收購價,但肥料、農業資材及物價不斷上漲,農民等於變相減薪,他要求農業局積極向中央反映地方農民心聲,提高每公斤收購價二元。 張勝富議員指出,屏東及台南皆取得中央天然災害救助,高雄卻沒下文,要求市府重視,以體恤農民辛苦,放寬補助標準。 張勝富也關切仁武區高鐵路樹木竄根及路面淹水等改善進度。水利局表示,已爭取中央二千萬元補助,盼汛期前先加大單側側溝以改善淹水狀況。 另外,張議員關切獅龍溪、曹公新圳及後勁溪汛期前整治進度。水利局表示,後勁溪為一般工程整治,獅龍溪、曹公新圳河道淤積較嚴重,重要河段將加速於四月底前清淤完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