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第五象限設計力:雙重專業的跨領域人生
從臺大物理系畢業的王采元,在畢業前踏入了室內設計領域學習,並於不久後開始接案執業。這些年來,她所遇到的挑戰不僅僅在跨領域上而已,年齡與性別也一同築出了一道難以翻越的牆。王采元在職業生涯中牢牢記著父親常說的話:「空間是長出來的。」,並且也在體制以外長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臺北人,畢業於臺灣大學物理系,2002 年畢業後開始跟著父親自學建築,並在 2004 年接了第一個室內設計案。此後便開始一邊旁聽建築課程自修,一邊獨立接案、設計監工的生活。王采元認為建築是個幸福的志業,面對豐富的自然環境,如何在不減損自然之美的前提下,滿足使用需求、人性感受與呈現每個空間特有的本質與感動。其擅長針對每個獨特的生命個體,挖掘每個空間特有的韻味潛力,貼緊「行為」本身,在使用需求、實際機能與設計理念之間,探索微妙而美好的互動關係。
▍「別人越要在『性別』與『年齡』上找我麻煩,我就越不讓『性別』與『年齡』成為我的阻礙。」
──王采元
那位在大學最後一年決定跨界的女孩
也許這不是個大部份的人容易想像出來的情境:一個熱愛天文及物理的女孩,在大四那年決心轉換跑道,全心投入室內設計的專業裡。18 年過去,被欺負或被質疑等不同挑戰接踵而至,但她以自身實際經驗灌溉,長出了與其他設計師截然不同、屬於自己的東西。時至今日,若你想讓王采元設計你的家,可能排隊都還等不到。
是什麼一步一步造成這些改變的?除了時間的歷練跟經驗的累積外,也許體制外出身的背景及她被賦予的人文薰陶也是一大功臣。王采元一路走來有太多值得細細詳述的故事,但一個人如何反芻自己的生命總是見微知著的,也許我們可以從一個最小的細節開始談起。
工作中的王采元(李健源 攝)。
宛如問診般的需求會議
拿出王采元給業主填寫的需求表單,裡面有密密麻麻十大類、總共數十個問題,看得讓人眼花撩亂,從最基本的房屋現況、居住成員、特殊要求等,到收納的情況、業主興趣、下廚情況、睡前儀式,甚至她還會希望業主們能簡述自己的個性。實在令人不禁讚嘆她嘗試去理解業主的細膩程度。王采元笑稱業主會說這好像是在中醫問診或心理諮商,但其實在疫情前她是不做這個近似問卷般的表單的,她都堅持跟業主直接面對面開會,因為她在意很多語言外的肢體行為,以及家庭成員間的互動狀態。
她打了個簡單比方:假設一對夫妻來談需求會議,有時都是先生在講話,但太太可能會覺得很焦慮,因為太太才是做家務的那位,有家務上的需要。所以她要在現場才能察覺到業主的這些細節,但在視訊對談下會失去這些線索。所以後來在疫情期間,為了彌補視訊的不足才建立了需求表單,並跟業主說每個人都要獨立回答。
王采元希望得知業主生活的大小細節,舉凡進門後所有放在椅背上、地上、門把上、桌上的東西她都想知道,這是因為業主常常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透過這樣詳細的問答才能挖掘出來:「你通常直接問業主說你有什麼特別的需求,每個人都會跟你說:『沒有,我很普通,跟一般人一樣,就照一般人的需求設計就好了。』問題是,沒有任何人是一模一樣的!站著化妝跟坐著化妝的需求會不一樣,化五分鐘跟化二十分鐘又不一樣,我一舉例通常他們就懂了。」
也許是因為問得這麼詳細,跟業主有了這麼深度的交流,王采元的需求會議才變得這麼讓人有「諮商感」。曾經,一對夫妻來找她開需求會議,雖然最後案子沒談成,但當天會議結束後,這對夫妻的太太傳訊息給她,說這次會議後才讓已經冷戰半年的他們又重新開始對話。原先兩人因先生未與妻子溝通便私下接外地工作,而吵到幾近離婚邊緣,然而在與王采元的問答來往之間,兩人才發現對方有自己不了解的一面,甚至是兒時生命經驗所帶來的不同,可以說那次需求會議幫助他們真正的看見彼此。
而王采元當然也不是一開始就懂的怎麼問,要去了解業主的獨特性、了解每個空間的特殊性、與業主雙方確認彼此的價值觀、建立信任關係,十幾年累積下來的各種「大數據」,統統被建立成她腦中珍貴的「需求、行為與空間資料庫」。
工作中的王采元(李健源 攝)。
加倍努力來釋放自己的潛力
能給予這麼具「人味」前期建構過程,但王采元大學時卻是走眾人認為冷冰冰的理科。臺大物理系畢業的她,其實是因為在大四時向她的父親——王鎮華老師,表達希望去其當時任教的華梵大學建築系旁聽,才一腳踏入了這個對她而言既親切卻又陌生的領域裡。聽到王采元想去旁聽的王鎮華老師,先是反問她:「不是想成為天文物理學家嗎?」但在王采元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後,他倒也沒再多說什麼,答應了王采元的請求。而從小就跟著父親跑古蹟、幫忙做模型,旁聽建築系的課程自是難不倒王采元。更甚至,她決定跟著一起做設計作業,而且還要做得比本科生更多。
「因為覺得自己落後人家一年,得加倍努力。作業要求三十張,我就做六十張;草模要求三個,我就做十幾個。這樣感覺才對得起設計周邊的自然環境,也才能把基地跟自己的潛力都釋放出來。」王采元這樣回憶當時的自己。
在華梵大學的這一年裡,她感覺非常地紮實。做設計的過程於她而言幾乎成了自我探索與革命,每做一個新的草模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要排除自己的習氣、固定偏好、盲點、還有無數的低潮。她自言這就像蛻殼一樣:「每做完一個設計作業,總覺得自己又新了一點!」
當時在華梵的老師們上課時不僅對她慷慨而已,還希望她抱著自己的草模去刺激其它學生(沒錯,動詞是抱,因為她的草模有整大箱),倒是王采元自己系上的不少同儕,卻對她決意走入室內設計專業而震驚不已。當時臺大物理系畢業的學生不是轉往光電、機械、生研等相關領域進修,就是繼續念物理所,很多師長及同學都勸她讀個兩年研究所再決定要不要換跑道也不遲。
但王采元很堅持,除了因為認為臺灣的學術環境不能滿足自己,卻又顧及父母而不願出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發現自己雖然熱愛物理,但其實也一直在用一份不服輸的精神在撐著,想證明就算外貌清清秀秀的年輕女生也適合讀物理,然而自己其實沒必要為了挑戰這個刻板印象而耗盡一生。王采元一直相信 30 歲以後腦部發展就到達了極限,那時的她只剩畢業到 30 歲之間的這幾年可以繼續努力,一年都浪費不得,一確定自己沒有要出國繼續讀下去,她就開始要朝另一個值得投身的方向努力。
我們看到了她後來不斐的成果,但從在華梵、交大、東海、臺科大的課程旁聽,到實際開始執業接設計案,王采元還是得到了不少震撼教育。
王采元帶著女兒一同工作。
「我不讓性別和年齡成為我的阻礙。」
說起第一次的震撼教育,王采元提到其實分屬兩個不同的案子:第一個局部裝修跟第一個全裝修案,都各在不同程度上給她上了一課,第一個局部裝修案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她先拿了自己畫的平面、立面圖給父親看,然而父親一看就笑,說她完全沒有概念,腦袋裡面要有工法。她則一頭霧水,初出茅廬時什麼都不懂,更別提腦袋裡要內建工法了。
而監工的第一個月,現場師傅則完全把她當空氣,他們覺得王采元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生,拿著一張不知道做不做得出來的圖,每天待在現場。當時的王采元要不被師傅無視,要不就直接叫她滾開。「我個性很大而化之,你叫我閃我就閃,但我還是要看你怎麼做。」王采元很堅持要在現場看著他們做,然後在旁邊問他們問題。
問問題不被搭理也罷,更過份的是師傅把廁所門拆掉,只放一個臨時便盆,等著看她不知道如何上廁所的窘樣。感受到在當下那個氛圍裡,不敢上廁所就徹徹底底地輸了,王采元不甘示弱,自己搬了一塊板子擋在門前,照樣上廁所。
王采元說,工地說穿了是男人的世界,一個年紀輕輕、又完全沒靠山的菜鳥女性設計師出現在工地,且一待就是早上七點半到晚上六點半,師傅們要欺負的方法可說有百百種,這些年下來她已見怪不怪。算是家常便飯的言語性騷擾、小小的輕挑到帶有惡意的意淫、各種指涉她經驗不足的人身攻擊(白痴、多餘的、花瓶、擋路),甚至在她面前直接摔工具、砸板子,她無一沒有親身經歷過。
王采元工作照(汪德範 攝)。
用不願被輕視的態度支撐著,問問題被無視,就鬼打牆般地問到對方回答為止。等到她的第一個局部裝修案走到了第二個月時,師傅們終於開始比較願意聽她講話。再到第三個月時,師傅們開始驚訝於王采元會用他們所教的東西,反過來要求他們。後來到這一個案子完工之前,那些工班師傅已經完全不敢不理她。
「師傅越要在『性別』與『年齡』上找我麻煩,我就越不讓『性別』與『年齡』成為我的阻礙。」王采元身著男裝,帶著工具,以她的專業態度與不斷深化的專業能力,讓任何與其工作的師傅都無法再霸凌她。直到工作的第九年,她才開始偶爾以女裝進入工地。那時對她而言,性別已不再是阻礙,反而是利器:「要軟我可以很軟,撒嬌什麼都不是問題,要強硬我比誰都強硬,不要想在我的工地撒野。」
特立獨行的精神,在體制外茁壯
除了在工地遇上的霸凌,王采元也曾經受到同業的冷言冷語。她曾應學生邀請至畢業展開幕演講,該系的系主任與系上前輩卻當眾嘲諷她是因為父親的關係才做得了設計,跟他們正規學院訓練出來的不同。甚至在演講開場介紹講者時,公然諷刺當年的她只有十年經驗,不知道可以來講什麼。
「在我決定轉行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要面對這些眼光跟攻擊了。我的確受爸爸的福澤庇蔭,也有非常珍惜我的先生願意支持我做理想的事業,但這些無損於我一路走來的紮實努力與徹底堅持。」王采元面對這些質疑,拿出了她累積的實績作為回覆。其實,不在整個室內設計體制內茁壯的她,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
王采元作品—三峽大隻好宅內景(汪德範 攝)。
物理系的四年磨練,交給了她西方理性科學的強大架構、科學的求證精神、對事不對人的客觀以及開放彈性的態度。但當然,更能直接外顯出來的是她的理工背景能在結構、材質、應力等方面展現出更好的概念。當年在學校裡做實驗的她,就常常對著實驗結果拍手驚叫,讓老師們印象都很深刻,進了室內設計領域,當然也是想做實驗般想去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王采元回憶道:「我對這些東西真的很感興趣,遇到了問題會跟師傅溝通:板模怎麼接、補料要去哪裡、原本建築結構哪裡有問題?會主動去了解,會想溝通。」
因為跨域發展,王采元沒有什麼體制包袱,沒有被學院技法限制想像,她自認這保全了一種單純。甚至直到這幾年以前,她都很少跟室內設計界交流,唯一會接觸的都是業主,從業主的需求來思考設計,嘗試做出對方會覺得好用的設計,並在與業主的應對中得到一些觀察,也因而發展出了她前述獨一無二的需求調查方式。
王采元作品—山之圓舞曲內景(汪德範 攝)。
理性思維兼具父親的人文薰陶
每個人成為什麼模樣其實都並非偶然。王采元選擇以這樣的理念接觸業主,不僅是多年的實際經驗打磨,而是打從一開始,父親的人文薰陶就已經深深地為她打下了底。王采元提到她的父親常常說道:「空間是長出來的。」,空間設計無法與人割裂開來,我們沒有辦法光談設計而不去談到人,設計和人的需求是緊密結合的,這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她的專業思維。
從小與父母一起去跑古蹟的經驗,她自言很難說出什麼具體影響,卻也潛移默化地植入了一些深遠的概念。在探查古蹟漫長的過程中,會從最開始的煩躁、疲累、覺得:「好衰喔,走了好多路好累。」,到歇息一段時間後覺得比較舒服了,吹著風,看著父親跟屋主的互動、聊天,開始看到有趣的小細節。整體空間氛圍的薰陶,及對親切尺度的掌握,都有著深刻的體會。
如此十分人文的,甚至有些把物質本身拋在後頭的概念,形塑了王采元日後如何接觸業主的方式,最終凝煉為我們所看到的那份需求表單。「每個看似平凡的人其實都非常獨特,針對不同個性、講究的家庭成員,量身打造從整體空間格局到各個家具櫃體的細節,光這點就是成就繽紛靈感來源的關鍵因素。而這也是看再多他人的精彩設計都無法比擬的,因為每個人的內在與生活就是最豐美的設計靈感來源,從內湧現,無窮也無盡。」這是王采元對自己工作態度與概念的總結。
王采元作品—山之圓舞曲內景(汪德範 攝)。
在父親理念影響下建構的價值體系、臺大物理受到的知識訓練、自身以「人」為本設計方式,一層層人文與文化的薰陶,和她專業的理工腦結合,讓王采元成了特立獨行的存在。她的設計不只是設計,跟業主所建立的關係也不只是業主關係,所有看似硬梆梆的專業決定,對她而言,都必然會牽涉到存在於背後的每個靈魂。
跨界的關鍵在於真實地瞭解自己
當被問及能不能給一些想要跨域工作的後輩一些建議,王采元說:「其實我覺得關鍵還是在真實地瞭解自己最重要,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跟優點。跨界需要比一般狀態更多的努力與投入,還會遭遇很多質疑與挑戰,如果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就不要輕易開始。」而真實地瞭解自己,這應該就是王采元十餘年職業生涯的最佳註腳。因為了解自己,而決定在青春年華就早早投入熱誠之所在,並無畏地面對每一個挑戰;也因為夠了解自己,才能以足夠的覺察去同理他人,做出最適合每個業主的設計。
我們最後請王采元簡單地總結她自己這些年下來在設計工作的經驗,她僅僅引用的齊克果的一句話:「挺住就是一切。」。
王采元工作側拍(李健源 攝)。
編按:本期 DFUN No. 81 雜誌誤將本篇專訪中〈加倍努力來釋放自己的潛力〉一段落下,王鎮華老師應王采元女士的要求而讓她去華梵大學旁聽的內容,誤寫為「王鎮華老師要求她去當時其任教的華梵大學建築系旁聽」。本刊特於此更正,並向王采元女士致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