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金典獎得主揭曉

選出七部金典獎 賴香吟《白色畫像》拿下年度大獎與百萬獎金 三新人獲蓓蕾獎 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出爐,賴香吟的《白色畫像》榮獲金典年度大獎。 (印刻文學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學書最強競技場,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揭曉,經評選,賴香吟的《白色畫像》榮獲金典年度大獎。 台文館表示,今年共有二0三部作品參賽,經複審及決審的二輪激辯,選出七部金典獎、一部百萬獎金的「金典獎年度大獎」及三部蓓蕾獎,大獎得主為賴香吟《白色畫像》。 「金典獎」得獎作品為:零雨《女兒》、何致和《地鐵站》、何玟珒《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張娟芬《流氓王信福》、鍾永豐《菊花如何夜行軍》、陳思宏《樓上的好人》、林懷民《激流與倒影》。 評審團認為,《白色畫像》這部小說集,與其說是個別人物故事的拼貼,不如說是一幅時代畫像;這幅「畫像」,沒有濃墨重筆、沒有明確事件指認,不特別突顯人物,沒有想像中的厚重歷史感,毋寧說,在這幅畫像中占最多筆墨與篇幅的,即是「白色」本身。「白色」這個看不見但龐巨深固,無法逃的生存情境,是《白色畫像》的核心關懷,也是這部小說最成功地方。 蓓蕾獎三位首次出版文學書的新人作家為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郭彥仁(郭熊)《走進布農的山》及同時獲金典獎的鍾永豐《菊花如何夜行軍》。 評審團表示,今年年輕作家輩出,而長年耕耘,持續保持創作高度的作品也紛紛出爐,且此次得獎作品在藝術性與大眾性(影視化)均有所開展,類型非常多元,顯現作家們努力開創前瞻性的風格與特色。獲獎作品於各大書局展出,十一月起,並將展開多場金典小時光系列講座,邀請金典獎得主分享創作心路歷程。

Read MoreRead More

招蜂引蝶 北區公園廣設蜜源區

北區公所在育北公園設置蜜源區,期許能夠招蜂又引蝶。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公所為了恢復都會公園的生態,已經在三座鄰里公園設立「蜜源區」,主要目的就是招蜂引蝶。本月三十日將在成功里福安公園再增一座蜜源公園,期待未來能見蝴蝶在社區公園翩翩飛舞、蜜蜂前來採花釀蜜。 北區區公所去年在北區福安公園設置蜜源植物區,成功吸引蝴蝶蜜蜂來到社區公園,今年持續推廣「花現蝴蝶」計畫,已陸續在成功里成功公園、重興里三分子靶溝公園及華德里育北公園完成蜜源植物區的設置。 北區區長李皇興表示,每一次的活動均帶領學生、社區志工及親子家庭種下百餘株的馬利筋、高士佛澤蘭、紫花長穗木、繁星花、芳香萬壽菊及金桔等蜜源植物。 例如,馬利筋主是樺斑蝶的蜜源及食草,高士佛澤蘭主要會吸引斑蝶來吸花蜜,尤其是雄性斑蝶,因為高士佛澤蘭花蜜具有特殊植物鹼,會激發雄性蝴蝶求偶的意願。往往在種植的過程,蝴蝶就來吸吮花蜜,志工都驚呼:真的會招蜂引蝶欸! 推廣花現蝴蝶計畫不遺餘力的北區經建課長孫揚洲表示,目前市區公園的祼露土壤或硬化土壤太多,可能原因是公園草地整理太乾淨,所以每次設立蜜源植物區,都建議儘量就地取材,利用公園裡的落葉及修剪的樹枝當作基底,種上蜜源植物再加上祼露土壤,營造適合土壤微生物的環境,有好的土壤,植物就會欣欣向榮,花就會盛開,蝴蝶蜜蜂自然就會來。 蜜源區的高士佛澤蘭最能吸引樺斑蝶前來吸吮花蜜。(記者陳俊文攝) 李皇興表示,公所去年開始就和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荒野台南親子團及台南社區大學等NGO公民團體協同合作推廣生態公園營造,並設置蜜源植物區,成功地吸引蝴蝶蜜蜂來到社區公園,與昆蟲植物自然生態共存,同時設置落葉堆置區為公園祼露土地進行土壤微生物棲地營造,「自然生態公園」是公所經營社區公園的主要目標,所以本週日將在成功里福安公園繼續推動。

Read MoreRead More

戶政所辦聯誼 舊城新戀牽姻緣

左營戶政所舉辦單身聯誼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左營戶政所舉辦「復刻左營,舊城新戀」單身聯誼活動,贈送參加者文創商品,祝福早日走進婚姻殿堂。 戶政所扮「月老」舉辦單身聯誼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左營戶政所將聯誼活動選在左營舊城,從認識舊城歷史文化開啟話題,主持人引言讓大家拋開拘束感,自我介紹後抽出話題卡,由男生輪流換桌聊天交流。接著各組分別穿上古裝自拍、互拍及動畫比賽,品嘗在地特色美食。 戶政所扮「月老」舉辦單身聯誼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左營戶政所主任許鳳蘭籌劃活動並參與互動,首次採用非現場公開配對橋段,在短暫的半日相處熟識中選擇心儀對象,保持聯絡繼續交友的模式下,拓展更多交友的機會與選擇。她也建議男女朋友相偕到各戶政所專屬結婚背板踩點打卡,玩遍高雄各角落,雙方深入了解與認識。

Read MoreRead More

市府表揚十九優質公共工程

市府第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二十四日由市長黃偉哲表揚,工務局拿下特優由局長蘇金安領獎。 (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政府從一年二千多件工程中,經過二階段篩選,精挑細選出十九件工程獲得第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二十四日由市長黃偉哲頒獎表揚。獲獎工程遍於道路、水利、建築及教育文化等各類別。 黃偉哲表示,優質獎的目的,不僅僅是表彰跟獎勵優秀的公共工程團隊,也是讓市府各工程團隊,能夠積極做到工程全方位思考及施作。 工務局表示,五件特優工程包括工務局「台南市仁德區文賢路(台一線至保安路)拓寬工程暨三爺溪排水文賢橋改建工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及水利局「三爺溪排水治理工程─萬代橋至塗庫仔排水護岸整治工程」、「台南市安平污水下水道系統承天橋過河段備援管線新建工程」、「台南市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抽水站新建工程」。 六件優等工程為文化局「岸內糖廠公共空間環境改善工程」、工務局「市道一七二線安溪寮段至白河區拓寬工程」、鹽行國中「台南市立鹽行國民中學新設校工程」及水利局三件,包括大內區石子瀨排水抽水設備更新應急工程」、龜子港排水護岸治理工程、永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用戶接管工程第二標等。 八件佳作工程包含下營區公所、工務局、文化局及水利局等工程。

Read MoreRead More

屏巧克力節28日甜蜜登場

「屏東可可‧台灣巧克力節」活動,二十四日由副縣長吳麗雪(左四)預告於二十八日登場。(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二十八至三十日在可可園區舉辦「屏東可可‧台灣巧克力節」,今年以「幸福花園」為主題規劃七大活動;副縣長吳麗雪二十四日邀請全國民眾,體驗屏東的熱情及屏東可可的香甜滋味。 吳麗雪表示,屏東可可是新興產業,縣府自二0一四年起進行產業的調查及培力計畫,精進產業能量,以在地風土為出發點發展可可原豆研製獨特風味。 二0一九年爭取ICA國際組織授權辦理世界巧克力大獎亞太區競賽,二0二0年賽事再度在屏東辦理,二0二一年轉型辦理「屏東可可台灣巧克力節」,吸引逾萬人參加。 客家事務處說,這次活動規劃總價值超過十萬元三重贈禮,第一重每日限量入園禮;第二重消費禮,凡在巧可市集消費,不限金額就能憑市集憑證抽每日限量一百份的福袋;第三重滿額禮,活動期間於巧可市集消費累積滿一千元,即可抽紅包領取商品抵用券,最大獎一萬元。

Read MoreRead More

台南低碳之旅 老外瘋人院帶隊玩

外籍藝人佩德羅(左二)及馬丁(右二)擔任台南市台灣好行低碳旅遊推廣大使,將與遊客一起體驗台南低碳旅遊。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推廣低碳旅遊,將試辦為期兩個月的「尋找台南市台灣好行低碳旅遊玩家」活動,並特別邀請網路實境節目《老外瘋人院》的在台外籍藝人杜力、夢多、肯納、佩德羅及馬丁,擔任台南市台灣好行低碳旅遊推廣大使,將與遊客一起體驗「魚頭君帶你玩台南,台灣好行Let’s go」綠色主題遊程。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的特色是好山好水外,還有美食及親切和善的市民,為實際鼓勵響應低碳旅遊的旅客,特別規劃本次活動,未來將推出更多低碳旅遊獎勵方案,為台灣指標性低碳城市努力。 觀旅局長郭貞慧指出,台灣好行是台南市推動低碳旅遊重要運具,此次共推出六大主題合計二十梯次的示範遊程,將安排專業導遊帶遊客實際搭乘台灣好行班次,體驗台灣好行的便利。 場次主題分別為各兩梯次的「台南吃貨團─府城老字號美食吃透透」、「府城88實境解謎─鳳凰城人文歷史深度遊」、「安平99水陸休憩新玩法」、「搭著安平99尋寶趣-尋找國姓爺的寶藏」,及「走吧!出遊去!來去當個山上博士吧!」及「山上遊學趣!科學人文親子共學探索營」各六梯次。 各梯次限額十至二十名,行程費用最低只要市價一折起,將於十月二十八日上午十時起在Accupass活動通開放報名。 觀旅局特別邀請杜力、肯納、佩德羅及馬丁等外籍藝人,與遊客一起體驗綠色主題遊程,杜力將參加十一月二十日的台南吃貨團,肯納參加十二月十日的安平99水陸休憩新玩法團,佩德羅則將參加十二月四日山博行線遊程,將透過實際體驗與實境節目拍攝方式,讓更多旅客了解如何搭乘台灣好行玩台南。

Read MoreRead More

雙流森林遊樂區美景天籟

大提琴家張正傑(左)與京劇名角朱陸豪(右)演出。(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中鋼集團教育基金會繼一日與大提琴家張正傑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合作舉辦輪椅族音樂會;二十四日再度攜手張正傑前往屏東縣獅子鄉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演出「走遍天涯海角音樂會」,將古典音符結合自然美景,讓當地超過百位學童感受音樂的魅力。 中鋼基金會表示,創新不僅是中鋼的企業精神之一,也是基金會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思維;「走遍天涯海角音樂會」的教育意涵,與基金會自身發想「環境教育巡迴車」投入偏鄉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今年繼輪椅族音樂會後再次攜手張正傑,為偏鄉學童傳遞音樂的美好。 昨天音樂會在張正傑幽默的話語中展開,扭轉學童對古典音樂的刻板印象。張正傑與鋼琴家呂冠葶聯手帶來聖桑的〈天鵝〉及朴佩的〈塔朗泰拉舞曲〉外;並邀請京劇大師朱陸豪,在法國印象派大師德布西作曲的音樂聲中,以武生身段呈現「美猴王」,讓在場學童笑得合不攏嘴。朱陸豪也在張正傑的大提琴伴奏下,演出三國演義「空城計」故事,將大提琴與鋼琴樂音融入京劇、崑曲等,東西方完美結合,帶給學童新奇的體驗。 音樂會邀請鄰近的獅子國中、楓林國小、丹路國小、內獅國小及草埔國小等五校、約兩百位師生參與。

Read MoreRead More

鹽水武廟後殿玉蓮寺竄火

鹽水區武廟後殿玉蓮寺廿三日清晨傳火警,廟方人員即時滅火,經整理後現場已復原。 (市府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鹽水區武廟後殿的玉蓮寺廿三日清晨傳出火警,廟方人員發現後即時滅火,未波及神像和文物,也沒有人員受傷。市府民政局長姜淋煌、鹽水區長陳文琪廿四日前往武廟關心,建議未來寺廟可設置「偵溫式火災警報器」提升公共安全。 民政局指出,廿三日清晨六時許,鹽水武廟後殿玉蓮寺福德正神旁桌下瓦斯罐傳出爆炸,廟方人員相當警覺的即時滅火,鹽水消防分隊到達現場時,廟方人員第一時間已持滅火器完成滅火,幸未波及神像、龍柱或電線,現場經整理後,都已恢復原狀。 鹽水武廟後殿玉蓮寺廿三日清晨傳出火警,還好沒有波及神像和文物,民政局長姜淋煌(右一)前往了解情況,建議寺廟全面裝設偵溫式火災警報器。 (市府提供) 姜淋煌表示,全台南的廟宇約有一千六百餘座為全台之冠,很多宮廟都有開基神像,寺廟歷史、文物古蹟等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都需要妥善保存;尤其宮廟香火鼎盛,消防安全更需重視,這次特地到武廟了解情況,也傳達市長黃偉哲的關心,建議未來寺廟可設置「偵溫式火災警報器」提升公共安全的保護。 武廟管理人林益仁表示,武廟已針對起火事件深入檢討、詳加檢查,廟內神像等文物完好、人員也都平安,感謝市府和各界關心,未來武廟會提供信眾更優質的廟宇空間。 林益仁說,近期INF 2023春夏時裝秀,首度結合鹽水蜂炮百年歷史的民俗活動,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展出,呈現數位時尚化的蜂炮,也希望疫情趨緩下,明年有更多人到鹽水體驗蜂炮的震撼力。

Read MoreRead More

餐飲設備二手店 尋寶好所在

一成價回收 三成價出售 二手餐飲設備只要新品的三成價。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市餐飲業在疫情衝擊下,今年吹起倒店風,二手餐飲設備業則異軍突起,他們用約一成的價格收回來的各種設備,以三成價出售,各家店的二手貨無不堆積如山,吸引很多民眾前來尋寶。 大米二手餐飲設備負責人「阿力」表示,約從九月開始就非常忙碌,估算台南市二十幾家同行,每個月出去回收設備的餐廳約一百家,也就是說,每個月約有一百家餐飲店關門,其中又以火鍋店為最,尤其是連鎖的火鍋店倒得更快。 業者回收倒店的餐飲設備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一般都是用全新的一成價回收,但有的店家覺得價格太低,會留下一些想要的設備,其它就單獨估價。 不過,有些店雖覺得二手回收價不合理,但要拆除恢復原狀給房東,拆除的費用和二手業者估的價差不多,很多後來就是全部讓二手業者拆除帶走,自己一毛未得,但至少還可向房東拿回押金。 二手餐飲設備業者回收的東西琳琅滿目,大部分都是不鏽鋼廚具,這部分也是想開餐飲店民眾最喜歡,約是新品的三折價,有的還很新。其它像大冰箱、油炸雞、烤台、煎台,甚至點餐的POS機、收銀設備、保險箱、濾水器、麵包揉麵機、甚至水塔、瓦斯桶,連牆上吊的畫、也曾收過骨董,反正只要懂行情的東西,就全部便宜收回,再一件一件慢慢賣,業者發現,最近出清的速度也加快,所以雖然有很多店倒閉,但也有不少店在開。 二手餐飲店很多人去尋寶,這個餐飲店用的冰箱只要八千元。還可買到水塔。(記者陳俊文攝) 業者表示,不懂的東西,像多孔的義式咖啡機就不會收。若遇到朋友來買,他也會建議電器盡量少碰,因為品質不敢保證。二手店家不掛任何保固,他用現金向別人回收,也現金出售,現場試完沒問題,買回去就不能拿來退貨。

Read MoreRead More

搜救有功 20名救難英雄受表揚

國搜中心二十四日表揚搜救有功人員,今年計有來自陸、海、空不同領域的二十人獲殊榮。(記者周閩生攝)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為提振搜救團隊整體工作效能,表揚救災救難英勇事蹟及樹立搜救典範形象,二十四日由國搜中心主任、消防署長蕭煥章公開表揚今年來自陸、海、空等不同領域的二十名救難英雄,蕭煥章也期勉大家,平日就要做好完善防救災整體規劃,熟悉各項緊急救援程序,加強整備各項防災作為,才能處理瞬息萬變的災害應變工作。 國搜中心表示,有別於一般搜救人員都是在事故現場英勇救難的刻板印象,此次獲獎的二十名搜救有功人員,除了十四名因「實際執行搜救任務」有功,還有四名因「指揮調度搜救任務」及二名「辦理搜救相關業務」有功而獲獎。這些英雄來自陸、海、空等不同領域,平時在各自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帶給民眾希望,由於表現優異經由機關推選及學者專家媒體選拔,才能脫穎而出獲此殊榮。 國搜中心指出,搜救人員常常在天候不佳、地形及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冒險犯難,上山下海無所不在,透過日益精進的專業救援能力,才能順利救援並守護民眾的生命安全。 近年台灣的天氣受到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影響,劇烈的天氣變化經常衍生複合性災害,搜救人員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嚴峻,政府為了提升整體防救災能量,不斷投入資源經費,逐步強化國家搜救能量,保護民眾也確保救災人員生命安全。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