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染疫死亡家屬 心理諮商補助延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COVID-19疫情迄今已長達逾3年,衛福部心健司3日宣布,延長6次免費心理諮商補助至7月31日,預估受惠人數約1.2萬人次。 為守護COVID-19防疫第一線醫事人員身心健康,並支持陪伴染疫死亡者家屬走出悲傷,心理健康司自去年8月起,推動「醫事人員及COVID-19染疫死亡者家屬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補助每人6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心健司表示,整體預算新台幣2500萬元,預估約1.2萬人次受惠,去年8月18日統計至10月底,約1000人次使用服務。 為避免一直回報執行狀況造成機構太多額外負擔,心健司說,設定的回報時間點分別為去年10月、今年3月、9月,儘管目前統計資料僅約1000人次使用,實際上應該更多。 心健司指出,目前疫情仍持續,且哀傷與悲慟情緒需提供長期支持,加上每個人需要心理支持的時間點不一定,因此將方案期程延長到今年7月31日止。 根據心健司提供方案內容,於7月31日前補助醫事人員及染疫死亡者家屬,每人每次最高2000元心理諮商費用、最多6次,不限於單一心理諮商機構使用,但補助次數以合計6次為限,每次諮商費用若超出補助額度,由民眾同意後自行負擔。

Read More

翁背痛難耐 骨鬆骨折作怪

術後X光顯示,水泥注入椎體骨折處,增強椎體強度及脊椎穩定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77歲陳爺爺不明因素背痛難耐,原以為是背部拉傷,但在診所吃藥、復健都無法改善;透過影像及理學檢查,發現陳爺爺腰椎第一節出現壓迫性骨折,經「微創骨水泥手術」,術後隔日已能下床自行活動,恢復正常生活。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洪立偉指出,壓迫性骨折常見於骨質疏鬆的患者,而骨質疏鬆依照病因的不同可分為2大類,一類為原發性骨質疏鬆,如自然老化、女性停經後缺乏賀爾蒙導致骨質大量流失,以及人體腎臟無法合成足夠的活化性維生素D,使鈣吸收下降等情形;一類為續發性骨質疏鬆:如營養不良、姿勢不良、甲狀腺功能異常、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抽菸、過量飲用茶、酒或咖啡。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起因於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之間的不平衡,早期並不會產生疼痛,許多人往往在骨折發生當下才知道骨頭已經無法承受外力傷害。 洪立偉說,壓迫性骨折若選擇保守治療,可給予消炎止痛、肌肉鬆弛等藥物,另外搭配護腰,讓壓迫碎裂的骨頭慢慢癒合,久而久之疼痛感就會慢慢減緩,但通常需忍耐一個月的時間,得評估患者疼痛耐受度與動力受限的狀況。而針對嚴重壓迫性骨折患者,則可選擇進行微創骨水泥手術,透過3釐米的骨穿細針,再X光影像導引下將骨水泥注入椎體骨折處,除了可大大改善疼痛,術後可大幅增強椎體強度及脊椎穩定性。 洪立偉提醒,65歲以上女性或70歲以上男性建議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K2與植物性雌激素,並維持規律的負重運動,以促進骨質健康。一旦出現背部不明原因疼痛時,務必盡快就醫檢查,除了可改善疼痛增加生活品質以外,也可降低潛在其他原因造成神經被壓迫的風險。  

Read More

本土105死 203天以來新高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3日新增2萬5104例本土病例,另外,新增105人死亡,創203天以來新高。圖為高雄市鹽埕區戶外景點3日午後遊憩人潮多,多數民眾仍戴好口罩活動。(中央社) 指揮中心推測春節後補通報確診數導致 其中100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3日新增2.5萬多例COVID-19本土個案,比上週同期增幅約4.1%,連9天上升但增幅縮小;另,新增105人死亡,創203天以來新高。指揮中心推測,春節後補通報確診數導致,預估將開始下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3日新增2萬5104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新增中重症374例(中症278例、重症96例);另,境外移入新增373人。 這次死亡病例新增105名,創去年7月15日以來新高,年齡介於20多~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其中100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64人未打滿3劑疫苗、47人沒有接種任何疫苗,58人年齡超過80歲。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推測春節連假後補通報確診數是導致這天死亡數創新高主因,預估4日起會開始下降。 羅一鈞指出,此次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20多歲女子,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史,曾接種3劑疫苗,1月22日快篩陽性後被發現於樓梯間摔落昏迷,緊急送醫。 個案經急救後恢復生命徵象收治加護病房,醫院通報COVID-19確診,但後續因出現休克、腦震盪及急性呼吸衰竭等,病況惡化,不幸於1月26日過世,經司法相驗開立死亡診斷為肺炎併多重器官衰竭、COVID-19感染。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去年1月至今年2月2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948萬8768例、占99.54%,中症累計2萬5778例、占0.27%,重症累計1萬8401例、占0.19%,其中死亡累計1萬5676人。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蘭嶼鄉24歲施姓女子確診COVID-19,經蘭嶼鄉衛生所醫師診斷為腦炎,3日由空勤黑鷹直升機以負壓隔離艙,將患者轉送台東馬偕醫院治療。 衛生局表示,台東是離島空中轉診後送唯一具有負壓隔離艙設備的縣市,負壓隔離艙除裝載確診個案外,後送過程中也可降低執勤人員及醫護人員免於傳染病威脅。空勤總隊第三大隊第三隊自去年疫情發生至今,已協助蘭嶼、綠島離島後送7位確診個案到台東馬偕醫院就醫。

Read More

網戀誘騙交帳戶 妙齡女淪車手

男透過交友軟體鎖定女大生及初出社會女子 多人遭騙財又騙色 黃男透過交友軟體結識女大生或女性社會新鮮人,除騙取肉體外,還騙取被害人做為人頭帳戶,要求女子去提領收到的款項再給他。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二十五歲黃姓男子透過交友軟體,鎖定女大生或初出社會的女子,除騙取肉體外,還騙取銀行帳戶做為人頭戶,並要被害人提領款項成為車手。台中警方接獲多名女子檢舉,循線將他逮捕,查扣行動電話二支及現金二萬五千元。檢察官偵結,認犯罪事證明確,依違反刑法詐欺罪嫌提起公訴。 台中市刑大偵二隊表示,警方日前接獲數名女子檢舉指出,於交友軟體上認識黃男,每天對她們噓寒問暖並相約見面,女子以為遇到真愛,便與對方深入交往;但過沒幾天黃男即向女子謊稱,自己的存摺遺失,要借用女子帳戶收朋友轉帳來的錢,提領出來後再把錢拿給他。 警方調查發現有被害女子擁清秀長髮、且身材纖細;卻向警方稱,黃男在收到幾次錢後就神隱、斷了聯繫,甚至封鎖其通訊軟體,從此銷聲匿跡。被害女子事後發現自己的帳戶遭銀行設定為警示帳戶察覺不對,報警檢舉。 警方指出,黃姓男子常在交友軟體上結識女大生或女性社會新鮮人,除騙取肉體外,還利用被害女子社會經驗不足,對法律不熟悉的弱點,騙取銀行帳戶做為詐欺人頭帳戶,再要求被害女子去提領收到的款項給他,不知情女子因此淪為詐欺提領車手。 警方於接獲檢舉後組成專案小組,在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指揮下查緝黃嫌,當場查獲犯罪用的行動電話二支及現金二萬五千元,全案經偵結後,認犯罪事證明確,依違反刑法詐欺罪嫌提起公訴。

Read More

輕生不成害死幼女 母判11年10月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新北市陳姓女子因精神狀態不佳,又擔心女兒生父想帶走小孩,前年在住家先將二歲女兒迷昏後再尋短,不料女兒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自己則被救回一命。二審將她依殺人罪判刑十一年十月,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定讞。 陳女(三十六歲)與張姓男子交往三年多,未婚生下女兒,後來因故分手,為小孩扶養權對簿公堂,最後由陳女取得女兒扶養權。 陳女後來與蘇姓女子登記結婚,同住在淡水,但雙方關係越來越糟,又因擔心前夫搶奪女兒,導致其精神緊繃,萌生尋短念頭。前年四月十一日凌晨,陳女先以藥物迷昏女兒,自己服用大量藥物後燒碳。 蘇女回家後發現臥室反鎖,拿備用鑰匙開門,發現女童已無生命跡象、陳女昏迷,送醫救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