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案 蔡英文律師爆粗口 蔡英文聲請調閱錄影 裁准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媒體人彭文正對總統蔡英文提起確認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台北地院去年判他敗訴。彭近日指控,蔡的委任律師連元龍涉在法庭內爆粗口,為釐清所指,蔡總統聲請調閱法庭錄影,以釐清爭議。北院審酌後已裁准聲請。 彭文正對蔡總統提起確認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北院更一審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判決敗訴,全案上訴中。 蔡總統透過律師聲請指出,彭文正日前透過其媒體「政經關不了」頻道,指其訴訟代理人連元龍律師於當日開庭對其爆粗口、問候其母親,屬公然侮辱,要求該律師當庭道歉」等,相關指述已影響其名譽。 因此蔡總統聲請交付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三十日,論文案開庭時的法庭錄音光碟,以釐清爭議。 北院指出,蔡總統為本案當事人,可以在聲請期間內提出本案聲請,且蔡已敘明聲請交付法庭錄音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的理由,因此裁准發給所指兩天的法庭錄音、錄影光碟,但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以不正當的目的進行使用。

Read More

以為C肝痊癒卻貪杯 罹肝癌2期

醫師柯志燃說,參加C肝試辦計畫的民眾,不要以為吃藥就痊癒,戒酒之外,還要定期回診追蹤。(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57歲男性患者,去年在他院參加C肝試辦計畫,完成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後隔12週檢測病毒量,確定體內已經殺死肝炎病毒,以為C肝已經痊癒就沒戒酒。沒想到,今年健檢發現肝臟出現大約6公分腫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醫,經醫師透過影像學確診是惡性腫瘤,以手術切除,目前病患癒後定期回診追蹤。 外科醫師柯志燃表示,C肝進程可分三部曲,肝炎如果不治療,就會變成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這名患者吃完抗病毒藥3個月,以為體內沒有病毒,肝炎痊癒就縱情喝酒,導致在肝的中心第1葉緊貼下腔靜脈出現約6公分腫瘤,並且轉移到肝的第2、3葉,也出現大約1.6公分腫瘤,已是肝癌第2期,如果再慢些時日追蹤,腫瘤可能就侵犯到下腔靜脈而難以應用外科手術達成治癒性切除。 柯志燃醫師使用超音波切肝器,把緊貼下腔靜脈的肝腫瘤做了完整切除合併肝臟第2、3葉切除,因為腫瘤夾在下腔靜脈與肝靜脈中間,尚未侵犯到血管,因此出血量大約只有50CC,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病患術後7天出院,目前持續回診追蹤。 柯志燃醫師提醒,參加C肝試辦計畫的民眾,不要以為吃藥就痊癒,戒酒之外,還要定期回診追蹤。C 肝透過血液傳染,不安全的性行為,共用針頭等都是好發族群。另外,長期喝酒也是肝硬化肝癌高危險族群,因此,長期喝酒,有得過C肝,或吃過C肝抗病毒藥物,3到6個月要定期做超音波追蹤或是抽血檢查,避免變成肝硬化,甚至導致成肝癌。

Read More

落石滑落 工人被砸送醫不治

台中市石岡區石岡街頭坪巷進行復建工程昨日發生落石,一名吳姓工人被砸中送醫不治。(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石岡區道路復建工程,一名工人六日被落石砸傷,當場無生命跡象送醫急救,吳姓工人到院前無生命跡象,胸腹部大面積挫傷,左下肢有大範圍撕裂,經搶救後仍不治,中午十二時十分宣告不治。 台中市消防局昨日上午十時五十六分獲報,石岡區石岡街頭坪巷附近有工安意外,派遣石岡分隊、消防車一輛、救護車一輛、人員五名,前往搶救。 五十二歲吳姓工人當場無呼吸心跳,OHCA送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急救,報案人表示,現場是養工處道路復建工程,一名工程人員遭落石砸傷、疑似有被落石壓住尚未脫困;救護員回報,傷者左腳開放性骨折、OHCA,給予救護處置後送。 警方調查,這起工安意外發生在石岡區中九一縣道,警方接獲報案有落石砸傷案,一名正在負責擋土牆基座鋼筋綁扎的工人被山坡滾下的落石砸中左側腹部。

Read More

微創痔瘡消融 術後2週縮小一半

醫師林威廷說,痔瘡依腫脹程度而有不同治療方式,可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的。(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0歲陳先生因工作需長時間久站與搬運重物,為舒緩壓力,菸酒檳榔不離身,並有痔瘡腫大問題,漸漸地,痔瘡腫脹越來越嚴重且伴隨疼痛及灼熱感,需徒手將突出的痔瘡推回去才能緩解。就醫接受微創痔瘡消融手術,隔天出院返家休養,術後2週原痔瘡脫垂處,已縮小一半以上,很快返回工作崗位。 台南市立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威廷指出,人體正常的肛門結構上有一個「鋸齒線」,鋸齒線以上的黏膜下層組織,稱為「肛門軟墊」。若長期肛門出力或解便不順,使得肛門管黏膜下層內的靜脈叢曲張形成,即稱「痔瘡」。痔瘡可分為4個等級,包括第1級:會出血,但排便或用力時,痔核不會脫出。第2級:排便或用力時,痔核會脫出但會自動收回。第3級:排便或用力時,痔核脫出後需用外力才能推回。第4級:脫出後無法用手推回,或推回後站立或走路又會脫出。 他說,案例陳先生痔瘡嚴重程度屬第4級,曾嘗試用藥物以及坐浴保守治療,但成效不彰,最終建議接受微創痔瘡消融手術。此術法相較以往傳統術式,傷口更小,出血較少,疼痛感低,大多術後隔天就可出院,在4-8週後即可達到完整治療效果,大幅降低病人因害怕術後不適。

Read More

男上腹悶痛 幽門桿菌作祟

醫師邵昶瀚說,慢性幽門桿菌感染會造成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淋巴癌與胃癌都與之有相關聯。 (記者徐義雄攝) 痛到後背擾眠、黑便又頭暈 就醫胃鏡檢查揪出十二指腸潰瘍併出血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45歲林先生沒有慢性疾病史,近半年常感到右上腹悶痛不適,剛開始藉由藥局的胃藥緩解,最近疼痛慢慢加劇甚至痛至後背,晚上引響睡眠,有一晚突然連續拉2、3次大便都呈黑糊狀併伴頭暈不適,急診就診後,胃鏡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併出血,藥物治療後,症狀就消失了。他回想起幾年前健康檢查就曾發現過輕微十二指腸糜爛,當時沒有任何不適就不以為意,這次醫師發現有感染幽門桿菌。 大里仁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邵昶瀚醫師說,幽門螺旋桿菌(簡稱幽門桿菌)是一種寄宿在人類胃粘膜的細菌,慢性幽門桿菌感染會造成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淋巴癌與胃癌都與之有相關聯。 醫師邵昶瀚說,慢性幽門桿菌感染會造成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淋巴癌與胃癌都與之有相關聯。。(記者徐義雄攝) 邵昶瀚醫師表示,絕大多數(約80%)幽門桿菌感染患者為無症狀帶原,10-15%有慢性萎縮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後續演變成惡性胃癌或淋巴癌只占1%。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4把它定義為第一類(明確的)致癌物。根據統計,從2004至2018經由幽門桿菌治療後,幽門感染之盛行率從接近70%下降至10%,胃癌發生率下降53%,胃癌死亡率則下降25%,顯示根除幽門桿菌感染可有效減少胃癌的發生。 邵昶瀚說,慢性幽門桿菌造成之胃炎可能發展成不可逆之胃粘膜萎縮甚至胃粘膜病變,進而使癌變風險大幅提升。因此要篩檢併治療幽門桿菌,建議是在產生上述不可逆病變之前方能有效抑止癌變。 研究顯示於較年輕族群(20-40歲)做篩檢及根除幽門桿菌,可以減少胃癌發生,降低因消化性潰瘍、慢性消化不良、缺鐵性貧血等疾。於疾病防治上也能降低家庭內相互傳染情形。以下情況者建議篩檢幽門桿菌:有確診消化性潰瘍患者、60歲以下之消化不良症狀者、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患者、胃粘膜相關淋巴瘤患者(低惡性度)、早期胃癌治療過之患者、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者。 有關治療方式,目前使用3合1抗生素序列性療法(1種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加上2種抗生素)治療7~14天,可達80~90%幽門桿菌根除率。少數病人會有頭暈、腹瀉、口中金屬味、過敏等藥物副作用,通常停藥後即改善。後續於停藥4週後做呼氣檢測是否確實根除。如治療失敗,還有第2線藥物治療,成功率約80%。若兩次治療失敗,建議根據細菌抗生素藥物敏感檢驗給予相應之藥物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