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次航海人員測驗考畢開放平臺查閱

航海人員測驗。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上週末(十一日)舉辦112年第一次航海人員測驗,本次測驗預計下(四)月14日榜示,考畢試題及答案昨(十三)日在交通部航港局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航海人員測驗系統(網址為https://el.mtnet.gov.tw/EL03/EL030201)公布。 航海人員測驗。 航港局表示,如有試題疑義,應於該次測驗結束之次日起三日內,即本(三)月15日前,登入「航海人員測驗系統」內之「線上申請作業」點選「試題疑義申請」,試題疑義結果亦將公布於MTNet航海人員測驗系統供考生參考,航港局也預祝所有參測考生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航海人員測驗。 112年第一次航海人員測驗本月11日、12日兩日於臺北華夏科技大學及高雄正修科技大學兩試區辦理,航港局指出,受到後疫情時代全球海運市場蓬勃發展影響,吸引越來越多海事院校學生投入海運職場,本次測驗報考人數較去年同期630人大幅增加23%明顯成長。(附圖為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視察臺北考場及劉志鴻副局長視察高雄考場,考生於休息區做最後衝刺,由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2023年輔仁大學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研討會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將於3月31日上午0930~1200,於該校野聲樓一樓谷欣廳(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舉辦輔仁大學2023年『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研討會,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黃裕凱教授指出,我國海洋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海污法)2000年制訂公布後,2018年4月主管機關從環保署移轉給海委會海保署後,海委會海保署即著手進行海污法的修正工作。修正草案於2020年7月10日進入預告程序(稱2020.7海污法預告草案),該次預告的海污法修正草案,係在現行海污法基礎下,課以可能造成海域污染的所有行為人更多的義務、更嚴厲的刑事責任、更高的罰款、開徵海污費/海污基金,以及更少的應急/清污作業彈性等。另一方面,航運界多年來引頸期盼國際各海污責任公約所規定的責任限制、免責事由等,仍未見於本次修正草案中。海污法於2020年7月10日預告後,該學院隨即於2020年9月29日召開『海污法修正研討會』,黃裕凱教授本人也針對『海污法修正草案修正概要及對航運界影響』為專題報告,也蒐集與會來賓意見後,送海保署參酌辦理。 海洋委員會/海保署經過將近2年多的進一步研擬,海洋委員會已於今(2023)年年初將草案(稱海污法2023.1草案)正式送行政院審議。與2020.7海污法預告草案相比較,雖有若干修正變動,但與前述航運界有關的事項,幾乎維持2020.7海污法預告草案內容。顯見政府修法仍無視航運業者建議,海污修法應尊重並納入各海污相關責任公約規範及實務的呼聲。2020年9月29日所召開『海污法修正研討會』已針對草案對航運界影響為討論及建議,但敦促政府修法的效果不彰,本次研討會將著重在『符合國際海(油)污規範再修正建議』的提出,擬定具體對應的再修正條文,送海委會/行政院/立法院審議及提案之用。 本次研討會除邀請海委會/海保署及交通部航港局派員指導外,亦特別邀請國內曾多次協助IG P&I相關事務的長立國際法律事務所陳長律師,以及全國船聯會秘書長林沛樵參與本次與談。各界參與及寶貴意見是能讓我國未來海污立法及事故處理能更符合國際、海事慣例、更符合國際立法一致性的關鍵,因此歡迎支持參與蒞臨指導及意見提供。 另由於海污法研討會舉辦的經費來源主要來自各界過去數年所累積捐助該院的『海商法教研基金』。該基金於9月用於支付『IMO油污染手冊中譯』給IMO的授權金後,已幾乎全額用盡,期待各界能踴躍捐助,持續支持海商教研活動。 報名截止:2023年03月30日(星期四) (請儘速報名) 報名方式請網路報名(  https://reurl.cc/eX3jlj )或將報名表傳真至02-29052199或E-mail至048826@mail.fju.edu.tw。議程及報名表亦可上「海商人」網站下載。聯繫或查詢電話:02-29053996(陳冠蓉秘書)

Read More

長榮航前2月營收高成長領先華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公告今年前兩月營收,兩大國籍航空公司均呈兩位數成長,異於往年的是,長榮航營收高成長已領先華航居冠。 公告指出,長榮航二月份單月營收以新台幣128.83億元相較去(111)年同月的86.89億元激增48.26%,累計一至二月營收額為280.6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93.44億元,年增率達45.07%。 華航上(二)月營收為126.71億元,比前月的106.81億元增加18.64%,前兩月累計276.49億元年增10.89%,兩項數值都比長榮航遜色。

Read More

需求不振前2月大陸紡織服裝出口衰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前兩月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比去(2022)年同期下滑,其中紡織服裝出口降幅達18%。 大陸「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訊息,受去年高基數、海外需求不振、訂單數量減少等因素影響,按美元計,2023年一至二月大陸紡織服裝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18.5%。相較2022年數據全年累計出口額3233.4億美元增長2.6%,保住增長再創新高,持續成為全球最大紡織服裝出口國家。 大陸紡織品服裝出口按人民幣計,今年前兩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282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1.6%,其中紡織品出口佔1324.1億元減少15.9%,服裝出口1498.9億元亦降7.5%。按美元計,前兩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408.4億美元減少18.5%,其中紡織品出口佔191.6億美元大減22.4%,服裝出口216.8億美元則降14.7%。

Read More

揚子江船業承造MSC IRINA輪載櫃量再創新紀錄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地中海航運(MSC)2.4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船再添一艘,"MSC IRINA"輪本(三)月十一日交付首航,值得一提的是,該輪實際載櫃量高達24346TEU,較前一艘也是剛交付的“地中海 泰薩”(MSC TESSA) "輪(24116TEU)再創新紀錄。 "MSC IRINA"輪係由揚子江船業集團旗下揚子鑫福造船為交銀租賃、地中海航運(MSC)建造的首艘2.4萬TEU超大型貨櫃船,亦係該集團基於客戶營運需求進行定制化研發建造的載重量最大、裝櫃量最大的新一代船型,目前在手共六艘該型船,均由集團旗下揚子鑫福造船通過同塢雙線分三批次併,本次命名交付的是首批次首艘船。 據稱,除了船型及載櫃量加大, 該型船採用上建低風阻外型設計、水下空氣膜潤滑系統、配置軸帶發電機有效降低船舶總能耗和燃油消耗達到EEDI Ⅲ能效指標減少相應總量3%-4%的碳排放。該輪本航次前往青島載運貨物,今後承擔亞歐等航線的貿易運輸,對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往來、降低貿易成本有重要意義。 附圖為"MSC IRINA"新船命名人崔佳梅女士,地中海航運公司新造船中國區經理CH Giuseppe Gargiulo,揚子江船業集團總經理助理兼揚子鑫福造船總經理楊雪彥先生,以及來自DNV船級社、船東現場監造組、船廠方相關部門主管嘉賓共同見證。崔佳梅女士將新船命名為"MSC IRINA"輪,為新船砍纜並擲香檳禮,拉響汽笛。CH Giuseppe Gargiulo先生與崔佳梅女士為新船送上寄語,祝福新船揚帆萬里,順風順水,平安啟歸,班班滿載,為各方帶來榮譽和財富。(取自揚子江船業集團)

Read More

楊偉甫出任任桃機公司董事長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表示,行政院同意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由楊偉甫擔任。楊董事長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歷任經濟部水利處副總工程司、該處中區水資源局局長、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司、副署長、署長、經濟部常務次長、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董事長,及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資歷豐富並具領導管理專長。 交部也提到,未來在楊董事長之領導下,將帶領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同仁,以積極創新及改革思維,帶領公司締造優質營運能量,提升機場公司之服務品質及國際競爭力。

Read More

國際淨零與永續趨勢分享研討會本月29日舉行歡迎參加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社團法人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將於三月二十九日於台北萬豪酒店萬豪二廳(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99號5樓)主辦ESG物流永續頒獎,與國際淨零與永續趨勢分享研討會,由理事長賈凱傑主持,活動免費,歡迎產官學研各界參加。 參加首屆ESG物流永續活動,當天全球最大城市永續平台-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秘書長Gino Van Begin出席並分享生態物流與淨零國際趨勢,及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邀請中)、全球最大資服業思科CISCO、資通訊首席建構家華電聯網及醫藥冷鏈國家隊裕利物流分享,讓各界有機會參與國際盛事及學習指標企業在ESG、生態與淨零作為,共襄盛舉為全球物流永續盡一份心力。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指出,該會深耕臺灣物流相關產業已逾20年,不僅擔任產業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樑,更積極推動物流相關產業走向國際化、數位化。鑒於國際2050年淨零碳排的共識,各界無不關注「環境永續」議題,在世界各地開始反思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極端氣候與環境變遷而倡議「淨零碳排」下,提出各項產業政策以面對衝擊;身為物流產業重要推手,在經濟部商業司指導下,辦理首屆ESG物流永續獎,獎勵企業在「物流作業」、「環境場域」、「能源運用」及「創新科技」等面向上能彰顯「物流永續」的精神,並帶動更多物流商業夥伴往「生態物流」、「永續物流」邁進。

Read More

仍有工廠尚未提送改善計畫 經部籲業者把握最後機會儘速送件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截至目前為止,仍有3千7百餘家工廠尚未提出改善計畫,呼籲業者務必於今年3月20日前送件至地方政府,以免喪失輔導資格;錯過爭取合法化的機會,更有工廠斷水、斷電或被拆除的風險。 經濟部為協助業者於112年3月19日(當日假日可順延至3月20日)前提送工廠改善計畫至所轄地方政府審查,經濟部偕同地方政府自今(112)年1月初啟動巡迴說明會列車,由經濟部主辦7場次,分別為臺中市(1/13)、彰化縣(1/13)、新北市(1/17)、高雄市(1/18) 、嘉義縣/市(2/15)、桃園市(2/17)、臺南市(3/9),期間並督導桃園市、宜蘭縣、花蓮縣、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屏東縣等縣市完成辦理9場次;說明會現場除有專人解說、專家指導業者撰寫外,地方政府亦派員現場收件。截至112年3月10日與去(111)年底比較,提送改善計畫家數已由1萬餘家提升至2.6萬餘家,收件達87.38%。 為利業者自行填寫工廠改善計畫,經濟部提供改善計畫範本供業者參閱,以及責請地方政府於2月15日前掛號通知業者,再請地方政府、各工業區服務中心及輔導團隊協助電話通知,務必確保業者皆能於期限內提送改善計畫。全國各地方政府收件改善計畫情形,摘錄如下,六大工業縣市政府:臺中市及桃園市,收件達90%以上;新北市、彰化縣、高雄市及臺南市,收件達80%以上。其他縣市政府:臺東縣、宜蘭縣、新竹縣及南投縣,收件達90%以上;新竹市、屏東縣及雲林縣,收件達80%以上;基隆市及澎湖縣,收件達70%以上。

Read More

科學園區穩定成長去年營業額增14.75%

左起為產學處副處長涂君怡、南科局長蘇振綱、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竹科局長王永壯及中科局長許茂新(國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科會三大科學園區昨(13)日召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學園區2022年營運記者會」,受惠於後疫情時代消費反彈、AIoT、5G及HPC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持續驅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等因素帶動下,園區2022年營業額為4兆2,664億元,較2021年增加5,483億元,成長14.75%;貿易總額達4兆8,067億元,較2021年成長25.72%;就業人數也增加到32萬3,113人,較2021年成長7.09%。 科學園區2022年營業額4兆2,664.41億元,其中竹科1兆6,132.55億元,成長1.59%;中科1兆1,698.11億元,成長13.00%;南科1兆4,833.74億元,成長35.48%。2022年在俄烏戰爭、中國封城及通貨膨脹等全球動盪的氛圍中,科學園區仍穩定發揮半導體產業聚落效應,涵蓋上、中、下游廠商營運動能強勁,除對國內GDP成長有所貢獻外,更鞏固臺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扮演不可或缺的地位。 以六大產業分析2022年營業額,高效能運算(包含CPU、GPU、AI晶片)及車用電子等需求帶動,先進製程及傳統特殊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在相對高檔,積體電路產業成長22.62%。因歐美市場需求成長及產品價格上漲,建置資料中心及遠距網路傳輸需求增加,電腦及周邊產業成長30.20%。緣於雲端需求持續成長,隨著缺料問題改善,車用電子出貨逐漸順暢,通訊產業成長25.21%;由於全球製造業下游應用市場需求回溫帶動產品價格上漲,以及全球半導體產業擴廠效應,精密機械產業成長10.45%;受惠醫療器材外銷訂單成長,加上全球防疫篩檢帶動相關檢測廠商營收持續成長,惟醫療面板因受景氣循環影響,生物技術產業成長0.84%。另光電產業則較2021年衰退24.89%,主要是因2020至2021年在宅經濟、遠距商機等需求強勁帶動下,基期墊高,2022年則因需求下降導致面板價格下跌等影響,市場需求疲軟,終端品牌持續進行庫存調節,營業額較2021年衰退。 園區整體出口額達2兆7,850億元,成長2.72%,顯示科學園區在疫情及各國追求製造業在地化的挑戰下,仍維持穩定出口量。另進口額大幅成長,主要係因園區廠商持續建廠擴產,購置國外精密機械設備增加所致,整體進口額為2兆217億元,成長81.81%。 展望2023年,仍有全球通膨、俄烏戰爭未解、及美中科技戰再起等變數,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前景疑慮,國際主要預測機構皆認為今年全球經貿成長速度較2022年放緩,進一步影響臺灣進出口與投資表現。參酌園區2022年營業額成長率、各大研究機構預測經濟成長率及主要產業半導體之預估成長率,並考量2023年政經情勢及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仍多,預估2023年園區整體表現與2022年持平或微幅成長。 未來在科技與環境共榮發展的目標下,積極導入永續與精緻化思維,科學園區將作為產業數位轉型及研發創新的樞紐,成為全球典範的精緻多元、優生活、節能永續科學園區,布局軟硬整合與節能永續之高附加價值產業,園區和在地產業、社會共存共榮,打造友善全球人才移居環境,也成為淨零碳排的示範園區。

Read More

美元指數上漲中共2月外匯儲備規模下滑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元指數上漲,中共截至上(二)月底之外匯儲備規模較前(一)月下滑。 中共外匯管理局統計指出,截至2023年二月底外匯儲備規模為31332億美元,較一月底下滑513億美元,降幅為1.61%。據分析,2023年二月受全球宏觀經濟資料、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