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地弊案 林姿妙等均否認不法

林姿妙的女兒林羿伶(左)在律師陪同出庭,林姿妙和女兒都否認犯行。(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長林姿妙涉弊案遭訴,地方法院排定十三、十四日兩天召開第二次準備程序庭。十三日有林姿妙等十三名被告到庭,地主陳正勳認登載不實、兆峰公司負責人林錫欽認偽造文書,其他人均否認犯行,時任建設處代理處長吳朝琴與農務科長吳東原等聲請勘驗、調閱偵訊錄影,以證明不正訊問。 宜蘭縣長林姿妙涉弊案遭訴,地方法院召開第二次準備程序庭。林姿妙親自到庭,她受訪時批評檢廉不當取供,編造故事與汙衊她,她沒做壞事無所畏懼,相信法律會還給她一個公道。 (記者林坤瑋攝) 林姿妙、林羿伶母女親自到庭,林姿妙受訪時批評檢廉不當取供,編造故事與汙衊她,她沒做壞事無所畏懼,相信法律會還給她一個公道。 宜蘭地方法院十三日上午先針對一五五八號地農地農用偽造文書、違法核准農地農用、違法免課徵土地增值稅,以及九十八號地臨時性建築物違法延長使用等四項犯罪事實開準備程序庭,訊問被告等是否認罪、被告等人均否認檢方所指控。 吳朝琴的辯護律師指出,土地只要有在農用,即使被列管也可免徵土地增值稅,一五五八號地未撤列管前是否可被認為農用地而核發農用證明、以及未撤列管前是否因該地農用而免課徵土增稅,是本案重要爭點。 林姿妙辯護律師等人提出調閱與勘驗去年一月到五月間檢廉偵訊的錄影錄音,欲證明檢廉不正訊問,以及訊問內容與筆錄有若干出入。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宜蘭縣長林姿妙被控貪汙案,宜蘭地院十三日開庭。林姿妙受訪指控遭檢廉不當取供。廉政署回應表示,廉政官偵訊時恪遵正當法律程序,訴訟當事人或外界勿做揣測或試圖影響輿論,影響審判公平。 林姿妙開庭前受訪指出,調查過程中遭不當取供,相信法律會還給她公道。此外,同案被告也有人翻供。

Read More

製程瑕疵 止痛藥、胃潰瘍藥回收13.8萬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食藥署13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警訊,信元與大裕藥廠的止痛消炎藥「欣百樂腸溶膜衣錠20毫克」及胃潰瘍藥「消炎止痛膜衣錠400毫克」,因委託代工的衛達竟擅自將不符規格瑕疵藥錠絞碎重置,不符合GMP規定,2批號、13.8萬顆藥品須下架回收。 食藥署表示,大裕生技興業「“大裕”消炎止痛膜衣錠400毫克」,批號124402的產品;健喬信元醫藥生技「欣百樂腸溶膜衣錠20毫克」,批號219006,因委託衛達代工製程有瑕疵,未經申請就將不符規格瑕疵藥錠絞碎重置,廠商主動回收共13.8萬顆。 「“大裕”消炎止痛膜衣錠400毫克」的主成分是IBUPROFEN,僅用於成人解熱、消炎、鎮痛,屬於指示藥品,需要回收6.8萬顆,必須在4月22日完成;「欣百樂腸溶膜衣錠」適應症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合併抗生素治療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的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疾病之治療,110年健保用量為9萬多顆,市占率1%。 食藥署表示,衛達第3度被發現不符規定,據統計,今年衛達生產或代工涉及違規藥品共8款,產品含括胃藥、抗生素、抗凝血劑等,受影響顆數累計90.2萬顆。

Read More

胰臟癌治療現曙光! 生技中心發表ADC雙效抗癌藥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胰臟癌被形容是臨床上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生技中心13日公布自行研發的全球首創ADC雙效抗癌藥物,可搭載2個小分子藥物,為胰臟癌治療現曙光,其中關鍵鍵結技術「三甘露醣鍵結技術」亦技轉給國內原料藥龍頭旭富製藥集團投資的嘉正生技,授權金高達6.9億元。 癌症治療一直是各國藥廠開發新藥的重點領域,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指出,生技中心長期累積抗體藥物開發的經驗,同時也具有小分子化學設計合成的專業,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支持下,快速切入ADC抗癌藥物領域,成功開發具智財保護的全國首創的高專一ADC鍵結技術「三甘露醣鍵結技術」。 由於ADC藥物是將一個具有標靶作用的抗體,接上可毒殺癌細胞的小分子藥物,由抗體導航至癌細胞,透過小分子藥物發揮毒殺癌細胞作用,在臨床上可快速驗證其治療效果,特別是鍵結已上市的抗體及小分子藥物,可用來對付臨床上難以治療的癌症 如胰臟癌、卵巢癌等,臨床可預期性將遠比其他全新藥物高,較易獲得FDA優先審查加速通過,有效節省藥物開發時間達50%以上。 涂醒哲表示,近年來食藥署已先後核准13項ADC藥物上市,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約80億美元,預估2028年可成長5倍達到400億美元。本項技術讓臺灣在癌症精準治療藥物跨出一大步,亦希望透過法人單位、嘉正新創公司與旭富的攜手,打造台灣成為全球ADC藥物開發與製造基地,進軍全球數百億美元ADC藥物市場。

Read More

父母動私刑打死猥褻男 判10月、5月

記者陳金龍∕南投報導 南投縣埔里鎮李姓男子遭女童指控猥褻,女童父母難忍氣憤毆打李男,不料李男送醫後死亡,法官查出李男患有慢性病,受傷後身體惡化致死,因此依共同犯傷害罪分別對女童父母判徒刑十月、五月。 判決書指出,女童與父、母及其他友人於一0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到埔里鎮一家KTV唱歌,女童回家前告知父、母,遭在場六十歲李姓男子猥褻,女童父母便將李男帶至埔里鎮某夜市巷子內,女童母徒手毆打李男,女童父則持交通錐毆打。 李男被打到多根肋骨骨折、牙齒多處斷裂、雙上肢、胸部及右肩挫傷及擦傷等,警方獲報到場,女童父母坦承動手打人,並將李男涉嫌妨害性自主的犯行告知警方,李男送醫三天後因敗血性休克死亡,埔里分局將二人法辦,全案由南投地檢署依傷害致死罪嫌起訴。 法醫相驗證稱:「一般人受這個傷,應該不會死,一般來說只有打這樣,如果是年輕力壯或沒有病的人,這樣應該不會死」;但被害人死亡主要、直接原因是肋骨骨折後,身體惡化感染肺炎,因糖尿病、肝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及飲酒因素加乘,導致身體多處發炎感染,被害人所受傷害,一般而言非致命傷害。 法官審理認為,被告傷害行為後續引發被害人多處感染,最終引起敗血性休克死亡結果,客觀上非一般人能預見,即與傷害致死加重結果犯要件不符,僅負普通傷害責任。 法官依共同犯傷害罪判處女童母親有期徒刑五月,可易科罰金,女童父親也依共同犯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月,可上訴。

Read More

壓力大髮線寬 女強人雄性禿

病患壓力大已見頭髮分線越來越寬(圖左),藥物治療後禿髮明顯改善(圖右)。(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雄性禿並非男人專利!一名從事國際貿易的45歲職場女強人因壓力過大,發現掉髮頻繁情形,且頭髮分線越來越寬,就醫被診斷為女性雄性禿。抽血檢查排除雄性禿以外的落髮原因後,透過調整生活型態、口服藥物及局部注射治療,禿髮狀況已明顯改善。 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說,產生雄性禿主要原因,可分為先天(基因)及後天(飲食、壓力、生活作息)兩大因素,以及頭皮張力、頭皮局部微循環血流等其他因素。研究指出,雄性禿患者的頭皮具有較高濃度「5α-還原酶」,會將睪固酮轉化成活性更強的雄性激素「二氫睪固酮」,縮短頭髮生長期並導致毛囊及毛髮直徑變小,新生頭髮因而逐漸稀疏,最後脫離毛囊,進而形成雄性禿。 壓力大使腎上腺荷爾蒙合成更多,可能促使更多毛囊幹細胞進入休眠期,使得正常週期循環的毛囊較少,甚至不再生長,會讓頭髮看起來稀疏。另一常見雄性禿原因為飲食,攝取高糖高脂或高升糖食物易引發高胰島素血症,進一步促進性荷爾蒙(雄性素)、腎上腺荷爾蒙的合成,活化並增加雄性素的生物利用率;另外,3餐不固定及常吃點心、宵夜,也會導致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波動,雄性素活性隨之增加。而在局部微循環部分,研究發現抽菸可能造成組織微血管收縮、增加氧化壓力,造成落髮。 羅子焜指出,治療雄性禿有口服抗雄性素、外用藥、低能量雷射及植髮手術;其他如生長因子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注射、營養針注射、塗抹咖啡因、塗抹A酸、營養補充等,雖有研究指稱具部分療效,但大部分不嚴謹且實證等級低。他說,雄性禿很難靠單一療法就獲良好成效,且相同治療組合在不同患者身上效果也不一,需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療法,多管齊下達到最佳療效。

Read More

長新冠擾人 功能醫學調養改善

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惠萱表示,新冠康復後持續不適,一般的檢查都正常,可考慮功能醫學評估。(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38歲楊小姐感染新冠後,持續出現疲倦、腦霧、心悸、全身痠痛等症狀5個多月,做心臟檢查並服用中西藥,檢查報告正常,症狀一直持續。前往長安醫院接受功能營養醫學的評估,發現維生素缺乏及粒線體功能異常,可能是導致症狀的原因。經過生活習慣改變、口服及靜脈營養調養後,症狀得到明顯改善,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神經內科醫師陳惠萱表示,一般來說新冠感染急性期約1個月症狀會改善,部分患者不適症狀可能持續數月,括神經系統問題如失眠、疲勞、記憶力減退、頭痛等,還有可能影響到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統,導致心悸、呼吸急促、胸部悶痛、全身疼痛等不適症狀。 陳惠萱說,新冠後遺症的症狀多元,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大亂、發炎嚴重或粒線體功能異常等原因所導致,許多屬於功能上的混亂而非器官有器質上的病變,往往不易辨識,成為許多患者的困擾。透過功能醫學的評估,有助了解原因,了解各個系統需要的營養調養,幫助調整失衡的系統。 功能醫學強調每個人的個體化差異,透過檢查了解人體代謝、防禦、營養、毒素、能量等狀況,考慮個人的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制定出個體化的治療計畫。當身體感到不適但檢查結果都正常,並且已經排除器官結構性的問題,可以考慮進行功能醫學評估。楊小姐的狀況,功能醫學的評估找到原因,治療兩個多月後日常生活恢復正常。 研究顯示,女性、年長者、慢性疾病或確診時有嚴重呼吸道症狀的人,新冠後遺症機率較高。建議飲食避免油膩,多攝取高品質蛋白質、蔬菜和維生素、植化素等,多喝水,充足睡眠,適量運動和情緒調節。

Read More

揉散眼睛血塊 竟變血輪眼

高雄20多歲陳姓女子近日眼睛出現血塊,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右)表示,這是氣候變化大,造成「結膜下出血」,導致眼白變紅眼。圖為示範看診情形。(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高雄20多歲陳姓女子近日眼睛出現血塊,她異想天開想把血塊揉散,卻成「血輪眼」。醫師提醒,這是溫差大導致的「結膜下出血」應儘速就醫,如血塊壓迫視神經恐致失明。 近日南部日夜溫差大,眼科出現不少「紅眼」病患求診。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表示,氣候變化大,造成「結膜下出血」,導致眼白變紅眼。一般而言出血不會有感覺,對視力不會有影響,也不會交互傳染,儘速就醫治療約2至3週可恢復。 洪啟庭說,陳女就醫時出血狀況屬嚴重程度,當時採取類固醇藥水、眼用抗生素等治療方式。 陳女表示,近日眼睛出現血塊,就醫後除了吃藥、點眼藥水,還異想天開每天熱敷眼睛30次以上,每小時都用力揉眼,希望能把血塊揉散,本來只是一小片紅,卻因為1週內每天揉10幾次加上搭配熱敷30幾次,小出血變成大血塊壓迫肌肉,使得視力從0.8降到0.4還出現複視,甚至眼球無法轉動,視力模糊無法正常走路。此舉造成病情惡化,產生嚴重結膜血腫。 陳女緊急回診,透過頭部與眼眶電腦斷層發現,左眼球後方有很大的血塊,已壓迫部分眼外肌,造成眼球無法轉動、影響視力。經醫療團隊治療,陳小姐的視力、眼壓在1個月後終於痊癒。 洪啟庭說,季節冷熱交替時最容易出現「結膜下出血」,近日有報告指出時常出血,有可能提高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青光眼機率。民眾照鏡子如果發現出血情況應儘速就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