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乾咳 氣管擴張劑助改善

醫師吳家豪提醒,長新冠不適未改善,應及早就醫。(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36歲陳小姐確診COVID-19,解隔後持續有乾咳症狀,診斷為「長新冠」;經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症狀明顯改善。 陳小姐確診後透過視訊門診,按時服用藥物,發燒和不適逐漸緩解,解隔後持續有乾咳症狀,且氣溫下降時特別嚴重。門診X光檢查排除細菌性肺炎、常見急性或慢性咳嗽疾病的可能,診斷為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經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治療,2週後症狀明顯改善,1個月之後不再需要支氣管擴張劑。 新竹台大分院胸腔內科醫師吳家豪說,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即「長新冠」,由於感染新冠病毒會對各種器官造成影響,在急性感染期數週過後,可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以呼吸道而言,常見的症狀包含呼吸困難、喘、乾咳等。建議病人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戒菸、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及避免吸入粉塵、受汙染的空氣等,皆有助於肺部功能復原,加速改善長新冠引起的呼吸不適。 吳家豪提醒,長新冠引起的呼吸不適並不可怕,運動保健是遠離症狀的首選之道,若症狀持續未改善,應立即至醫療院所就診,不僅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也能早期發現相關疾病。

Read More

手指痛到雙膝 竟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醫師林保成說,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失衡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的關節組織,造成發炎疼痛反應。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46歲張女士某天早晨起床時,手指關節處僵硬疼痛,連穿脫衣服、上下樓梯都受到限制,疼痛範圍從雙手擴大到雙腳膝蓋,持續好幾個月。檢查確診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經過2個月的追蹤治療,病情獲得控制。 東元綜合醫院免疫風溼過敏科醫師林保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失衡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的關節組織,造成發炎疼痛反應。臨床表現上有關節紅腫疼痛、腫脹僵硬、活動不便,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肢體殘障。 林保成說,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還需符合長時間的疼痛至少6週以上;且無具體原因的僵硬與疼痛,譬如需排除打字、運動等傷害造成。短時間疼痛比較可能是病毒或細菌感染或其他原因。 林保成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男女比例約1比3,肥胖、抽菸、家族史都是風險因子。這類關節炎多為對稱性的發作,譬如指尖關節、掌指關節、手腕關節,還有承擔人體重量的髖關節和膝關節,也有少數個案是單一關節發作。隨著年紀增加,類風溼性關節炎也可能合併退化性關節炎。 林保成表示,過年後本來控制很好的「痛風」患者有增加回診的趨勢,大多因為春節期間飲食控制鬆懈,天氣冷,火鍋、肉湯、海鮮、內臟和香菇等高普林食物比平常吃得多,導致尿酸濃度增加,建議戒酒、適度運動,多喝水幫助尿酸排泄,並規則服藥控制病情。

Read More

菸防法新制 違法最高罰5千萬

全面禁電子煙、列管加熱菸 禁菸年齡提高為20歲 大專院校幼園及托嬰中心等禁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菸害防制法》修正後對新興菸品設禁令與管制,即起分階段實施。衛福部長薛瑞元22日表示,除了全面禁止「電子煙」外;包括加熱菸在內的指定菸品品項,如未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前,違法製造或輸入、販售、持有,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 行政院公布,《菸害防制法》分階段實施,4月1日起對「其他菸品」課徵每公斤1000元或每千支1000元的健康福利捐,且價格取其高者計算;明年3月22日起調高菸品包裝表面警示圖文面積為50%,並應以中文標示、置於包裝最大正面及反面明顯位置處。其餘條文則自今年3月22日起施行,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相關條文。 薛瑞元宣示新法嚴禁電子煙;另外,凡以菸草或其他含有尼古丁的天然植物為原料製成,且未改變原料物理性態的菸品,審查通過才能上市。加熱菸則需經評估之後才可以上市。 國健署也公告,「指定菸品」為除紙菸、菸絲、雪茄、鼻菸、嚼菸外,凡以菸草或其他含有尼古丁的天然植物為原料製成,且未改變該原料物理性態的菸品,應申請「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經核定通過後,始得製造或輸入。與其使用時的必要組合元件在製造、輸入前須一併送審、並通過健康風險評估。 至於特定口味的加味菸也預告予以禁止,並將禁菸年齡提高為20歲;並擴大禁菸公共場所,納入大專院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居家式托育場所。酒吧等場所設置的獨立空間外亦不得吸菸。新法即起實施、即起取締。 國健署表示,包括加熱菸在內的指定菸品品項,在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前,一律禁止販售、持有,即起與各地方衛生局合作、針對違法產品及違法行為依法查緝,重點對象包括實體店面、夜市流動攤販、送貨到府貨到府推銷、校園周邊、網路平台與網路社團等,針對其營業、販售、展示、廣告宣傳、等加強查處,違規者最高可處5000萬元罰鍰。且除販售者外,使用者若經查吸食電子煙或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指定菸品,可處2000~1萬元罰鍰。

Read More

失智嬤妄想 醫建議多活動轉移注意力

心理師曾德耀呼籲失智篩檢做得早可延緩退化。(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94歲張奶奶對家人無理取鬧,且越來越失控,醫師檢查評估後發現她患有中度失智,會出現誤認、妄想及幻覺等症狀;先開立藥物乙醯膽鹼抑制劑緩解,並建議家屬讓張奶奶多參與日常活動,轉移注意力,降低妄想對奶奶及家人的困擾。 中榮嘉義分院臨床心理師曾德耀表示,經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13人就有1位失智症患者,80歲以上約每5人就有1位失智。心理師說,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延緩長輩功能退化。 曾德耀呼籲,65歲以上長輩可透過「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進行初步篩檢,若檢測得分小於2,表示目前尚無明顯失智症狀,建議每年進行至少1次篩檢追蹤;若得分在2以上,建議前往身心科或神經內科就醫進一步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治療。 身心醫學部主任司徒彗真表示,家人在生活中也可協助長輩找到日常重心,例如外出用餐與活動,培養社交互動,建立信心、肯定自己,對保持情緒穩定、預防或減緩失智有顯著效果。平時也可鼓勵長輩多做有助大腦運作的活動,例如適度運動、拜訪親友鄰居,從事動腦休閒如桌遊等,或學習新事物例如植物栽培、智慧手機使用等,延緩失智加重或發生。

Read More

夜哨放空城 中士偽造紀錄判拘40天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海陸九九旅吳姓中士跟上兵深夜值勤安全士官哨放空城,吳姓中士事後還偽造交接紀錄簿,曾姓士官長發現報告後,將中士依偽造文書等罪送辦,高雄地院判拘四十天,可易科罰金。 曾姓士官長發現兩人脫哨報告上級,將他們依抗命罪、偽造文書罪送辦。但高雄地檢署偵辦時,檢察官認為吳姓中士及上兵主觀上沒有直接或間接故意違抗軍事命令,抗命罪在非戰爭時期也不處罰過失犯,據此偵結處分兩人不起訴,僅依偽造文書罪起訴吳姓中士。 吳姓中士審理時雖坦承脫哨犯行,但辯稱是曾姓士官長要他還是完成交接程序填寫紀錄簿,不過遭士官長否認。高雄地院法官認為,吳姓中士明知安全士官交接紀錄簿應如實填寫,竟因睡眠耽誤任務後,擅自不實登載,犯後又否認犯行,因此依偽造文書罪判處拘役四十天,得易科罰金,全案可上訴。 判決指出,海軍陸戰隊陸戰九九旅曾姓士官督導長一0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凌晨二時三十分巡查安全士官桌時發現無人值勤,曾男前往寢室把站凌晨二時到四時安官哨的吳姓上兵叫醒後,上兵卻推稱是值勤凌晨零時到二時安官哨的吳姓士官沒提醒上哨,曾男這才發現兩人竟都在寢室睡覺。 曾姓士官長將脫哨情形上報連長調查後發現,吳姓中士不僅脫哨,還在安全士官交接紀錄簿填寫裝備、通聯、警監視系統、夜間就寢狀況等不實紀錄,因此將兩人依抗命罪、偽造文書罪送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