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然‧台灣」首頁及網址.。(林試所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近年來致力於植物園方舟計畫的特稀有植物保育,除結合跨單位的植物園與社區保育組織,進行稀有植物保種教育,也透過公民力量收集基礎分布資料,以強化植物保育。去年起林試所與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生物多樣性中心合作,共同推動「愛自然(iNaturalist)」中文版生物多樣性地理公民科學平台,彙集公民力量,收集、盤點與鑑定台灣的植物。
林試所說明,「iNaturalist」是一個開放式公民資料庫平台,創立於2008年,主要目的是探索、分享與學習周邊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十多年來透過自然觀察愛好者、生物專家、NGO團體與社區等公民參與,共同記錄全球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樣性探索平台,平台上有全球許多熱心的鑑定者協助大眾辨識生物種類,並組織在地的公民科學研究專案、保育巡守專案、生物多樣性學習專案。目前「愛自然」已開發 AI 輔助物種辨識的功能(Seek app),讓手機化身成生物辨識工具,從認識社區週邊的生物開始,啟蒙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視。林試所和國立嘉義大學積極推廣,去年(2022年)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書,並取得國際認證,透過在地化網路建立「愛自然‧台灣(https://taiwan.inaturalist.org)」中文化介面,推廣平台生物多樣性探勘,同時也舉辦許多公民科學訓練坊,培育社區與在地的生物多樣性公民科學活動。「愛自然‧台灣」以台灣百合 (Lilium formosanum) 做為網站標識,取其生長範圍廣泛、草根及韌性的特點來代表台灣,也是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和推廣的期許。
「愛自然‧台灣」的代表標誌-台灣百合。(林試所提供)
林試所指出,「愛自然」這幾年與政府單位和 NGO 共同推動的專案,包含荒野保護協會的棲地大調查、林務局的生態給付物種鑑定,皆固定累積許多生物的分布資料。從平地、淺山丘陵地帶到高山,甚至於離島的金門、馬祖、澎湖與東沙地區都有大量的生物紀錄,截至目前為止已超過200多萬筆。這些生物多樣性紀錄對於瞭解和保護臺灣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同時在林試所植物園方舟計畫的許多稀有植物,以及林務局綠網計畫的許多田間與林地的稀有植物,也有賴公民參與定位,找出更多稀有植物未知的分布棲地。「愛自然‧台灣」每年也都會參與全球性的「城市自然大挑戰 (City Nature Challenge)」活動,今年將於4月28日地球日後開始一週的競賽,用實際行動來收集我們生活中都市、郊區、農耕地或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今年臺灣大多數的縣市皆組隊參與此盛事。除了科學性的活動外,「愛自然」平台也能發揮環境教育的功能,引導大眾瞭解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重要性。更進一步透過藝術家與文學家的觀點,將日常的動植物之美,以不同角度和面向展示出來。今年「愛自然‧台灣」將於5月14日在台中都會公園辦理自然文學創作工作坊,期許以文學藝術的觀點來詮釋生物多樣性之美。
林試所表示,「愛自然」公民科學平台為國際網站,透過該所與國立嘉義大學的合作,維護管理中文平台,讓更多臺灣民眾能夠方便地使用,參與生物多樣性觀察和保育工作。此外,愛自然也積極舉辦在地的公民科學訓練坊,提高民眾的生物多樣性認識和觀察技巧。透過「愛自然‧台灣」公民科學平台和在地訓練坊的推廣,能成功將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深入民心。這些活動也促進跨領域的合作,例如結合生態學、資訊科技、教育領域與文學藝術的專業,共同來提升生物多樣性的能見度,促使社會能更重視並參與生物多樣性的紀錄與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