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渺光之律

黃士洲俳句 口罩解封的國旅爆棚 暖 春疾風 窗邊滾到床角的一團落髮 嗡嗡作響的割草機 清明 抹不平灘上長長足印 春潮 八掌溪堤防步道的女子 金風鈴 子時燈光通明的門口 三界公生 入冬 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 遭博客來解僱的清潔婦 嘉南冷 分類詩集擺進書櫃 大掃除 皮夾山邊媽的發財錢 求吉利 車內孩童的歡笑聲 做客 (華文俳句社供稿)

Read MoreRead More

7成人不知有高血壓 6招可預防

醫師張益華幫患者量血壓時,都會提醒日常預防高血壓撇步。(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造成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益華說,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壓力不斷增加,連帶高血壓盛行率跟著攀升,平常可從調整飲食習慣、保持適度運動等6大重點著手,可有效預防及管控高血壓。 根據調查,高達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我國統計資料顯示18歲以上成年人罹患高血壓比率高達25%,意即全約近1/4的民眾面臨高血壓的威脅。張益華說,高血壓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包括基因遺傳、年齡、不良飲食習慣(高鹽、高脂肪、高糖)、缺乏運動、肥胖、吸菸、喝酒過量、長期壓力、睡眠呼吸中止症或特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疾病)等。 他說,高血壓前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因此被稱為「沉默殺手」;一旦演變成長期高血壓,會對身體器官造成損害,也易併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若血壓持續高於正常範圍(收縮壓小於等於140mmHg或舒張壓小於等於90mmHg),須進一步進行檢查,才能確診是否為高血壓。 預防及管控高血壓6大重點包括,1.調整飲食習慣:多嘗試地中海飲食,食用富含膳食纖維、豆類、低脂乳品、全穀類、家禽肉、魚肉、堅果和新鮮蔬果的飲食;少吃高脂肪、高糖和高鹽食物、含糖飲料及紅肉;2.保持適度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3.減少壓力:學會正確的壓力管理技巧,如運動、冥想、深度呼吸放鬆等;4.戒菸限酒:避免吸菸和過量飲酒,菸酒會對血壓產生負面影響;5.管理體重:適當控制體重,減少過度肥胖對血壓的影響;6.遵從醫生指示:確診高血壓後要按照醫生建議定期服藥、量血壓及作相關檢查。

Read MoreRead More

兒童暑假黏3C 開學後視力變差

每年9月開學,老師經常發現孩子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記者鄭鈞云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每年9月開學後,老師經常發現孩子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出現近視或度數加深徵兆,多因孩子們暑假期間都「黏」著3C用品,過度用眼造成,學生視力檢查表幾乎張張呈現複檢。 很多孩子暑假期間待在家裡時間變長,滑手機、過度使用3C、玩社群媒體或上網,無形中成為孩子學習上的隱憂。戒3C不但對孩子是挑戰,對家長也是,孩子會注意到家長的3C使用習慣,並且有樣學樣,搶救「惡視力」克不容緩。 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建議家長,與孩子建立健康3C使用習慣,限制自己每天使用3C時間,近距離用眼時間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3C電子產品每天使用總時數不超過1小時。此外,應提醒孩子看書、看電視、使用3C產品要保持距離且不能看太久,每日要有充足戶外活動,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最佳護眼成效。

Read MoreRead More

乳癌病友提訴求 篩檢下修至40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響應國際乳癌月即將到來,乳癌病友協會持續點亮粉紅絲帶20年,並積極提出「早篩早治」4大訴求,盼政府能察覺乳癌趨勢,確保醫療環境符合病友實際需求,助病友走過抗癌之旅。 成立20多年的乳癌病友協會,一直以來站在第一線協助姐妹一同對抗乳癌,理事長黃淑芳表示,隨著10月國際乳癌月即將到來,今年10月15日舉辦「點亮雙色粉紅絲帶 守護健康 掌握幸福園遊會」,達成邁入20年來連續每年舉辦粉紅絲帶排字活動的重大里程碑,目前已有超過500位乳癌病人、家屬及關心乳癌的民眾報名參加。 黃淑芳表示,乳癌病友協會近年也積極向政府爭取癌友權益,去年首先進行國內首份針對乳癌病友及其親友樣本數破千之研究,發現有近7成受訪者表示選用自費治療藥物是沉重負擔,並根據調查結果積極向政府及民代請願,獲得多位跨黨派立法委員支持與協助,得以在今年3月於立法院召開座談會,邀集70位病友、專家及主管機關共同討論乳癌早篩早治問題。 黃淑芳指出,已向相關機關提出4大訴求,包含將乳癌及早治療納入國家第5期國家癌症計畫、乳房攝影下修至40歲、早期新藥加速納保,以及應將持續增加的年輕乳癌病友所衍生的婚育問題納入少子化對策等,盼政府及社會能察覺趨勢,確保醫療環境符合病友實際需求。

Read MoreRead More

男童黑毛舌 抗生素惹的禍

光田醫院兒科醫師江國樑解說「黑毛舌」症狀,是臨時且無害的口腔狀況,透過治療可完全治癒,不需過度擔憂。(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歲王姓男童因舌頭上長出類似「黑色海苔醬」的物質嚇壞媽媽,經過醫師詳細詢問病史,發現男童曾因急性鼻竇炎服用了10天的口服抗生素,之後舌頭上就開始出現異常症狀,醫師診斷男童因藥物反應影響口腔菌叢平衡而出現「黑毛舌」症狀,所幸這些黑色物質雖然看起來令人不安,但不影響身體機能,經治療2週後,男童已經恢復。 王姓男童吐出舌頭,可明顯看出黑黑一片類似「黑色海苔醬」的物質,男童自述不會痛也無味道,但舌頭黑黑模樣嚇人,刷牙也無法改善,王母趕緊帶他到光田綜合醫院就診。 光田兒科醫師江國樑詳細詢問男童近期健康狀況,原來1個月前,男童因急性鼻竇炎口服10天抗生素,之後舌頭表面逐漸出現黑色異常物質。院方進一步安排檢查,檢查結果均正常,也無家族病史。基於病史和檢查結果,江國樑查閱國內外文獻資料,診斷出男童症狀是因抗生素藥物累積,影響口腔菌叢與酵母平衡,進而產生輕微的「黑毛舌」症狀。 江國樑解說,患者舌頭呈現黑暗、毛茸茸的外觀,較常出現在長期使用抗生素、吸菸者、口腔衛生不佳,或習慣使用刺激性漱口水的成人,孩童個案相當少見。 江國樑指出,舌頭上的黑毛其實不是真正的「毛」,而是舌乳頭膨脹,大小從1公釐增至18公釐,大了18倍,舌頭形成微生物和細菌大量繁衍的環境,導致舌頭表面變色,儘管症狀看起來令人不安,但其實發生機率很低,且可透過治療完全治癒。 江國樑說,經開立益生菌、綜合維他命B群和藥物治療,家長每天幫男童用開水漱口3次,並搭配中藥調理,經2週治療男童症狀改善,建議家長,孩童使用抗生素時要謹慎,並確保孩子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光田中醫部醫師佘佳穎說,中醫觀點舌苔由「胃氣」所生,正常的舌苔,應為薄白苔帶有點水分,舌苔反映人體五臟六腑的寒熱虛實。黑苔形成的原因,大多是由於感染、高熱、毒素刺激等因素,使舌黏膜的絲狀乳頭過度增生,角質突起伸長,出現黑色角質細胞,舌面易有大量細菌或黴菌生長,還有壞死的黏膜分解產生硫化氫類的物質,與含鐵的血紅素或微生物結合,生成黑色的琉化鐵,沉積於舌苔使苔色變黑。 佘佳穎指出,小兒的生理特點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且「脾常不足」,小兒消化系統尚未健全,易產生消化疾患。舌苔是由「胃氣」所生,舌苔反映了人體的營養狀況、津液代謝與免疫機能,黑毛舌的治療,多著重於調理腸胃與免疫系統。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且讀詩詞過七夕

■王丹丹 於千萬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唯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隨著張愛玲的這段打動人心的話語,在腦海裡浮現,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帶著甜蜜的氣息,也要來了。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因七夕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千百年來,牛郎織女的傳說在民間代代相傳,文人墨客們更是留下了一篇篇千古佳作。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抬頭仰望明月長空,感慨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一樣的。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 在詩人白居易的《七夕》中,有著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深深期盼。如同牛郎與織女一般,有情人得以見面自然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相見的喜悅,分離的哀怨都在其中。詩人將天上人間的歡娛與離恨凝於一詩,可謂別有一番意境。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七夕佳節,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乞巧》一詩,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其詩想像豐富,既簡明扼要,又形象生動。尤其末句中的一個「穿」字,就將女子乞巧的情思描繪得栩栩如生,當為點睛之筆。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聽著織女的配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那麼我的哀愁,也就漸漸不那麼明顯。 詩人徐凝的《七夕》,比起前兩者,更多了一些惆悵。借牛郎織女故事注入了自身愛情的感傷,一些慨歎不免從心頭湧起:眼前朦朧如幻的銀河之上,架起了仙鵲小橋,環佩輕盈作響,款款現出神話中裡仙子那玲瓏妙曼的身影。鵲橋的愛情神話是如此的雋永意長。 七夕時節,讚美和追求真摯的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有情人若是可以相見,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若是不能相見,那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無論是哪一種色彩,無論是悲歡離合,在一卷詩詞裡,都能尋覓到內心的慰藉!

Read MoreRead More

追撞頸椎甩鞭症 PRP注射解除疼痛

「超音波導引PRP注射治療」利用超音波掃描病灶,把針引導到患處,可提升注射精準度、降低風險。(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30歲陳小姐開車遭後車追撞,出現頸椎疼痛、頭痛及肩頸肌肉緊繃,就醫診斷為「頸椎甩鞭症候群」;醫師指出,患者被追撞的瞬間,頸椎像揮鞭似的甩動,造成頸椎韌帶、軟骨組織拉扯損傷,且壓迫到神經,經「超音波導引PRP (高濃度血小板)注射治療」後,順利解除疼痛,恢復正常生活。 高雄中正脊椎骨科復健科主任林純如表示,陳小姐開車上高速公路被後車追撞,造成頸椎受傷、疼痛,她四處求診、接受復健治療,嘗試熱敷、電療、超音波、體外震波等治療,但效果不佳。 患者就醫經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她頸椎4至6節的韌帶及小面關節受損,並壓迫到神經。一般人肌肉拉傷3天可復原,但韌帶不像肌肉有充足血流,以至於其修復能力不佳,所以韌帶一旦損傷,疼痛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復原到一定程度就停滯。 復健科醫師林純如說明,患者開車遭後車追撞,就醫診斷為「頸椎甩鞭症候群」,MRI檢查發現她頸椎4至6節的韌帶及小面關節受損,並壓迫神經。(記者王正平翻攝) 另名50歲劉先生,經常到世界各地旅遊,長時間搭車、搭飛機,卻因腰椎反覆性疼痛,嚴重影響旅遊品質,他疑因久坐、姿勢不良造成腰痛,甚至睡到痛醒,就診經MRI檢查發現他腰椎4、5節椎間盤突出合併小面關節、韌帶退化、損傷,他不想開刀治療,採保守治療,效果也都不好。 林純如說,兩名患者後來均選擇「超音波導引PRP 注射治療」,將生長因子注射到韌帶,復原效果很好,陳小姐接受連續3次療程,順利解除疼痛。劉先生也經2次療程,不適症狀緩解,又開心到世界各地旅行。 林純如表示,「超音波導引PRP注射治療」是利用超音波掃描病灶,並在超音波畫面下,把針引導到患處,此治療可提升注射精準度、降低風險,且更有效率。 林純如說,PRP是再生醫學技術的一種,抽取自體血液,經特殊分離與活化技術,提取最精華濃縮部分,PRP富含高濃度的生長因子及修護蛋白,可幫助加速組織修護再生。這項治療只需局部麻醉、門診進行即可,但需自費。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金門‧慈湖風情

■夏婉雲  蒼綠莊嚴太武山雲氣縹緲,在遠方呵雲吐氣那當兒,村子就醒了。  清晨六點騎車去慈湖,小巧可愛的金門縣鳥戴勝,頂著一頂龐克頭開始叫了,咕咕的叫醒整個天空。 晨光穿過雲隙,把光耀一大把一大把灑下,毫不吝嗇地灑;晨曦染紅天邊,像火焰燃燒,一會兒,又在一片淡灰中塗上一抹粉紅,彷若塗了點胭脂。 濕地是賞鳥天堂水鳥群聚,白鷺鷥適巧飛入其中,只見牠黑黑白白的身影切過又穿過,飛滑虛實倒影中。草木帶著宿雨的濕潤,在蟲鳴鳥叫聲中甦醒。近處平疇綠野、水上整片的光,迷漾濛濛,來自海的霧氣,如一片輕柔的雲彩,緩緩地氾濫進入村莊、雙鯉湖,伸手想抓卻軟滑如棉。 清晨,霧是紗帳,太陽謙虛地現身一下,並不想亮透,等到濃厚的霧來了,潑墨似的濃稠,漫天的潑,整片地灑,大霧是村莊放蕩的畫家,山山水水都成了抽象畫;太陽躲避不及,只得躲在黑緞中,偶爾迸裂出,一條條紋痕,劍刺一樣從雲端由霧後,一劍劍刺入,有時輪盤樣旋開,晶晶耀眼,他躲在大霧中喊:看啊!這是送給你們的,最光華的禮物。 走在湖濱道路,我懷疑出海口是我雙眼切開的,我切開了慈湖的虛實倒影:只見環頸雉、魚鷹忽紅忽白映入眼前,牠在田裡叫,嚇著了水塘邊的白琵鷺;積水地裡一雙紅尾伯勞,也嚇得潛到水裡,不見蹤影。最開心的是捕攝到嘰嘰喳喳吹著哨聲的大陸畫眉,真是難得,難道鳥兒已不怕我了嗎? 中午,慈湖旁的慈湖路沿著西側建有木棧步道,走在木棧上、累了就坐在休息椅聽鳥聲唧喳啁啾,睜眼見小黑狗快活地打滾、大人牽娃兒蹣跚前行,每步將倒未倒,讓人提心吊膽;近處綠軟如氈,遠處宛若階梯,層層而上,有人垂釣。 綠樹叢後掩映著粉花,蒼松翠柏旁圍著矮牆農舍,鳥鳴花又香。天藍花紅樹綠,大花咸豐草、擬漆姑草及槭葉牽牛向我迎面撲來。馬纓丹在炎熱的夏天,這樣冰清玉潔的花兒,伸出五指花瓣,每根手指尖塗了粉蔻丹,大方伸手給眾人看。 黃昏,落日觀海平台是觀看夕陽餘暉最佳景點,現在的攝影背景加了一如虹的金門大橋,映在晚霞滿天中。 金門是東亞候鳥的最佳休息站,有次冬日黃昏,我為了看鸕鶿畫弧飛舞美景,在小金門陵水湖看不到,一路開車追到慈湖北側,牠們棲在木麻黃林上,也有幾隻在湖中覓食,仍不見橫空飛舞狀,萬隻黑色大軍成人字形飛舞的景觀呢?十隻成一字形飛舞也行,我仍不死心,下車懊喪的覓來尋去,朋友說:「過境鳥及候鳥在長途遷徙途中需要落下來休息與覓食,牠們是分秒必爭,真不該吵牠們。」於是,我悻悻然暗或許下次再來。 聽過狼對月嚎叫嗎?中秋時節,狗也會對月嚎叫,我夜半陪狗看月色。望天,果真星月如晝。當清輝皓皓,連下面的雲層都照得透亮,銀灰中透著光。我想中秋半夜,應是冰魄當空、紫藤鏤影,白雲繾綣。月兒就是要雲烘托,淡淡幾筆那當兒,金門就睡了。 在慈湖觀晨光、月色,日日可見風雲變化、光線掩翳不同;晨昏入夜,水體景觀千姿搖曳,萬種風情。

Read MoreRead More

新版學生流感疫苗意願表增注意事項

針對校園接種家長意願調查表線上作業系統爆發大烏龍,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15日再上火線道歉,並一一說明新版內容。(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校園接種家長意願調查表的線上作業系統卻爆發大烏龍,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15日再上火線道歉,強調新版內容包括接種後應注意事項,也在採購疫苗廠商加入高端,只要家長填表就可辦理接種。 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10月2日開打在即,但由於廠商誤植去年版本,導致9月13日晚上6點之前已經完成意願表簽署的100多萬名家長,必須全部重新簽署,否則可能影響孩子到校打不到疫苗。 對此,曾淑慧再度向家長跟學校致歉,也表示因應E化及減紙政策,疾管署校園流感疫苗改以CIVS電子方式,提供學生家長「校園流感疫苗接種意願書」,部分縣市要求家長必須在9月18日前完成線上簽署作業,沒想到卻搞出了大烏龍,讓疾管署14日晚緊急公布,請逾百萬名家長重簽意願表。 曾淑慧解釋,今年新的版本除了在採購近700萬劑疫苗,疫苗廠牌則除了去年的國光、賽諾菲、東洋3家,今年再多了高端1家。 同時,因流感病毒不斷變異,每年疫苗株都不一樣,雖然都包括2株A型流感、2株B型流感,但病毒株全依世衛專家建議更新為維多利亞株。 此外,在接種注意事項部分,曾淑慧表示,過往會特別針對雞蛋過敏者提出警示,但今年很多研究已發現,雞蛋過敏在流感疫苗上並不明顯,因此,比照國際取消對於雞蛋過敏的注意事項警示。 曾淑慧表示,家長可以填表讓孩子打疫苗,但若臨時有變卦也沒關係,承諾會讓校園多備疫苗,家長都可以隨時更改接種意願。 至於系統廠商過失,曾淑慧嘆說,原本是求好,沒想到卻出錯,讓同仁有點沮喪,但不論如何,一切都會按合約處理。

Read MoreRead More

蜂螫旺季 傷處多或長者當心中毒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諮詢中心15日提醒,9月是蜜蜂或胡蜂螫傷通報旺季,若遭遇蜂螫,應避免搓揉,以免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圖)。(台北榮總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9月份是蜜蜂或胡蜂螫傷通報旺季,醫師提醒,研究顯示,若被大量蜜蜂、或同時被胡蜂螫傷20處以上,螫傷部位較多或年齡較大者,遭螫後可能產生較嚴重中毒反應。 根據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諮詢中心統計,2001-2021年期間,共有611名因蜂螫傷通報至毒物中心的病人,其中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螫傷主要發生在夏秋,且於9月達通報人數最高峰;有29人嚴重中毒症狀,甚至有17人因中毒而致死。 北榮毒藥物諮詢中心主任楊振昌說,蜜蜂和胡蜂螫傷,可能引起全身性毒性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 他指出,依各式臨床案例,過去曾有消防隊員要上山處理虎頭蜂窩,卻在穿好防護裝備前,因卡車經過驚擾蜂群,導致隊員被螫,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分隊長還出現嚴重過敏性反應;此外,曾有飲酒民眾被蜂群攻擊,雖然蜂螫數量不算太多,仍引發凝血功能異常,造成腦出血。 產生嚴重反應的風險因子部分,楊振昌表示,遭螫傷數目越多,毒性反應就越嚴重;對於胡蜂螫傷,若螫傷數超過20處時,則可能產生嚴重中毒症狀,甚至死亡。年齡較大者及身體多處部位被螫傷的病人,都與是否產生嚴重中毒具有顯著相關性。

Read MoreRead More